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说明文阅...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114 类型:复习试卷
一、语段阅读
  • 1. (2021八上·宜州期末) 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节选)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碑文是: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1) 这段文字为了介绍纪念碑的结构,先后碑身;先四周,后;先题字,后。按顺序说明,条理清晰。
    2. (2) “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这一句中的“亲自”“亲笔”能删去吗?为什么?
    3. (3) 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
    4. (4) 纪念碑的主题“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 2. (2022八上·昭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动物的忧伤

    ①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

    ②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几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 ,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

    ③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

    ④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

    ⑤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

    ⑥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有些小乌,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

    ⑦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

    ⑧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

    ⑨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

    (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

    1. (1)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2. (2) ⑤-⑧段都依次说了哪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
    3. (3) 第⑥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2022八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独特的茶文化》,回答问题。

    ①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今有47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茶最早是作为中药使用的,后来发展成为日常饮品。一茶一具,一茶一水,变换无穷,茶是有出身、有经历、有归宿的生命,茶之为茶最隆的经历,自然是期待被品饮、正当被品饮的这个过程。

    ②茶韵是品饮茶汤时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种茶的品质、风格,表明达到同类中的最高品位,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韵,声音均匀、和谐动听之意,通常是和气联系在一起的, 称作"气韵”。茶汤除了色泽、香气、滋味外,还有气韵,称作"茶汤四相”。对“茶汤四相”的感受就称作茶韵。

    ③古代男方向女方下聘,以茶为礼,称为“茶礼",又叫“吃茶"。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日吃茶。"因茶树移植则不生,种树必下籽,所以在古代婚俗中,茶便成为坚贞不移和婚后多子的象征,婚娶聘物必定有茶。

    ④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儒道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⑤常言道: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茶趣即品茶的趣味。而品茶之趣在于过程,品茶之际,也是各显神通的时候,或弈棋,或讲书,或打围鼓,或吟诗作对,或谈古论今,言南北,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正如胡德棒之联曰:“品茗悟道闲中趣,谈古论今座上宾。还有人把“茶”字拆开来,编成顺口溜说,头戴草帽人十八,演唱说笑-杯茶,八十老人草神仙,茶到肚里愁全化。真有酣饮在茶馆,笑语满人间的无穷乐趣。

    ⑥"茶"就是"人在草木间”。“茶”字开,就是"人”在“草和“树木"之中。在中国人观念里,"人在草木间就是自然之道。千年来,人与自然一直紧密联系着,从最开始的人顺从自到与自然作斗争,再到人与自然矛盾突出,又到如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终于明白: 人是自然一部分,要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古人在造茶"字时,仿佛很有先见似的,一字就道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 (1) 阅读②-⑤段,请在横线处填写,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茶文化" ?

      A——B——茶道——C

    2. (2) 第①段中"最隆重的经历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3. (3) 请将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域写在横线上。(每空填一种说明方法)

      ①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今有47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②明人许次纾《茶疏》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为下茶,亦日吃茶。

    4. (4) 根据第⑥段内容,用简洁语言说说对画线句的理解。
  • 4. (2022八上·宝应月考) 实用文本阅读

    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

    胡定坤

    ①随着疫情持续发展,市场上N95(KN95)、医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旧紧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库存即将见底。于是,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重复利用的“妙方”。但是贴着“一次性”标签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够走上“无限循环”之路吗?

    ②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56℃ 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是否可通过“清蒸、水煮”的方式实现口罩再利用呢?

    ③不能。无论是N95还是医用外科口罩,它们实现“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过滤层”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颗粒(气溶胶),而过滤层主要由聚丙烯熔喷超细纤维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口罩要在实现较好阻隔效果的同时保证令人舒适的通气性,其对医用口罩的吸气阻力一般不能超过343.2帕斯卡(Pa),日常防护型口罩吸气阻力小于135帕斯卡(Pa)。

    ⑤因此,口罩过滤材料往往要经过“驻极处理”,使其携带微量的电荷,从而在比较蓬松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微粒。

    ⑥毫无疑问,无论是“清蒸”还是“水煮”,水的进入会使过滤层中的电荷迅速消失,导致过滤效果大幅下降。同时,聚丙烯熔喷材料纤维非常细,要比头发丝细十几倍,平均只有两个微米左右,不耐高温,温度大于80℃时就会收缩变形,导致结构破坏,防护效果降低。

    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灭活病毒,能否将用过的口罩喷上酒精消毒,再晾干重复使用呢?

    ⑧不能。一方面,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难渗入,目的是加强对医生的保护,防止在与患者接触中出现液体喷射造成交叉感染。

    ⑨因此,表面涂抹、喷上酒精很难起到对医用口罩内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会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张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处理过的口罩材料对水(血液、唾液)的吸收会增强,这会加速口罩过滤层失效。

    ⑩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病毒对紫外线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灯、紫外消毒柜等对口罩消毒,实现再利用呢?

    ⑪不能。聚丙烯熔喷材料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对紫外线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线照射后,结构会发生破坏即氧化降解,使过滤性能大幅下降。

    ⑫课题组曾经做过实验,如果对N95级别的口罩进行水蒸、水洗、紫外灯消毒,它的过滤效率将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⑬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实现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⑭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口罩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消毒方式是环氧乙烷气体消毒,普通家庭无法实现。况且口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吸收人体呼出的水蒸气,逐渐造成过滤层的电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进行消毒、晾干也无法恢复,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护效果。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不应提倡对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⑮虽然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从设计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医院、大型超市或接触疑似病人等高危场所,普通人并不需要用一次防护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两三次,从而减少口罩资源的消耗。

    (选自《科技日报》2020年02月03日,有删改)

    1. (1) 请概括出防病毒口罩不能循环使用的原因。
    2. (2) 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3) 文章第⑮自然段中加点字“除非”能否去掉?为什么?
    4. (4) “疫情”期间,一次性口罩的大量使用除了消耗大量资源外,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环境污染,阅读链接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避免废弃口罩的二次污染。

      【链接材料】4月14日上午,某街道社区在辖区举办“废弃口罩兑换环保绿植”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组织志愿者在小区道路巡视检查,发现废弃口罩捡拾起来,集中统一处理。社工在垃圾分类服务点引导居民排队登记,将收集的废弃口罩兑换绿植。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口罩数量,为居民兑换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开展分类回收宣传,助力蓝天保卫战。

  • 5. (2022八上·江门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的力量

    当人类利用智慧脱离大气层与重力的桎梏来到太空中,准备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展拳脚的时候,我们不但要面临科学技术上的阻碍,我们自己的身体还要与残酷的宇宙环境进行斗争,而这些并不比开发出能进行星际航行的飞船要来得简单。

    研究表明:航天员在持续5天—11天的太空飞行中肌内会减少20%。这对航天员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无法对抗返回地球时所面临的地球引力的作用,尤其是在长期太空任务中。同时,在太空中,当重力消失时,血液往往会聚集在上半身,血液量也会减少,心跳力度随之降低,返回大气层和着陆后,会明显感觉血液回流到下半身,头部血压突然降低,一时无法适应地面直立行走。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投课。在第一课中,航天员瞿志刚解说道,为了__________ , 在空间站里除了有太空跑步台、自行车、拉力器等运动器械以外,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企鹅服。企鹅服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的失重对抗防护设备。企鹅服中有很多弹性的带子,有点像地上的拉力器,航天员穿上后,通过力的作用,给肌体增加压力,使航天员的肌肉得到负荷和刺激,保持基本结构和功能。②此次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进入中且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每天至少穿着企鹅服8个小时。而企鹅服中作用在大腿部的浅咖啡色套袋则是通过加压的形式,防止在微重力条件下血液回流到腿部,导致大脑血液过少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文字选自2021年第09期《太空探索》及“神舟太空集团吧”资料,有利改)

    【材料二】

    女性的力量

    (文字来源:《中国妇女报》《新华社》等)

    【材料三】

    文化的力量

    神舟十三号发射近一个月后,三位航天员在空间站为《朗读者》发来“太空朗读”。“太空出差三人组”漂浮于空间站之中,凝望着蓝色家园,深情地朗读了巴金先生的《激流》总序:“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山碎石中间。”三人铿锵的声音落定,失重中的翟志刚又向后仰身,以一个灵活的“后空翻”,向观众致意。三位航天员的朗诵,让观众领悟到比宇宙更浩渺的,是书籍所承载的广阔世界;比书籍更深邃的,是人的无穷勇气与智慧。

    (文字来源:《朗读者》第三季)

    1. (1) 联系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 B . 宇航员长期执行太空任务是危险的,他们返回大气层后将无法正常生活。 C . 材料二用王亚平作为“女航天员”、“太空女教师”和“母亲”三种不同身份,彰显航天事业中女性的力量。 D . 材料三划波浪线的句子是这则消息的“导语”部分。
    3. (3) 分析材料一中的两个划横线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①研究表明,航天员在持续5天—11天的太空飞行中肌肉会减少20%。(说明方法的作用)

      ②此次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每天至少穿着企鹅服8个小时。(说明语言的表达效果)

    4. (4) 学校宣传栏开设“致敬航天员”专刊,请你参考同学们的佳作,也写一句话表达你对航天员的敬意。

  • 6. (2022八上·淮北月考)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本报北京8月3日电(记者韩春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2》。报告显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2021 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显著优化,清洁能源生产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报告提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三五”以来,我国新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装机、发电量占比显著提升,发电装机占比由14%提升至26%左右,发电量占比由5%提升至12%左右。2021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双双突破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发电基地加快建设。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一直以来,中国把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从“十二五”计划起,中国就建立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林业碳汇等系统性、约束性目标,并在2015年提出了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峰并尽早达峰等自主贡献目标。

    从2005年到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4倍,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了4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48%,超额完成了2009年承诺的45%的高线目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

    同期,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从72.4%下降到55.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3%。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初步脱钩。解振华指出,中国提出的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2℃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这将可能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10年,也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摘自《今日中国》,有删改)

    材料三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我国对外宣示的碳达峰、碳中和4个主要指标中,能源直接相关的就有3个,分别是∶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因此,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篇大文章。

    聚焦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的目标,"十四五"时期重点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增强清洁能源供给能力。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

    在能源开发生产、加工储运等各环节,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降低碳排放水平,同时要注重因地制宜,推动能源产业和生态治理协同发展。

    能源领域碳减排的关键是用能模式的低碳转型,“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关注工业、交通、建筑等行业领域,以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

    (摘自《环境与生活》,有删改)

    1. (1) 下面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发电基地加快建设。 B . 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2015年提出了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并尽早达峰等自主贡献目标。 C . 从2005年到2019年,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从72.4%下降到55.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从7.4%提高到15.3%。 D . 能源领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这篇大文章。
    2. (2) 请指出材料一这则消息的导语和主体。
    3. (3) 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我国能源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7. (2022八上·海曙期中) 非文学性作品阅读

    【材料一】

    疫苗

    疫苗的出现被誉为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了为预防天花而形成的人工种痘法。这也被认为是疫菌最早的起源。我国《左传》(公元前556年)就有“国人逐瘛狗”的记载,至秦汉时已知应用病犬的脑部敷于被犬咬伤部位以预防狂犬病的方法。此外我国采用接种痘苗预防天花也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人工疫苗的成功范例,但真正进行应用的是英国乡村医生琴纳,他发现接触过牛痘病毒的挤牛奶女工不会患“天花”,于是改进了接种方法,并进行人体试验,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始,疫苗学与免疫学诞生。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

    (选自《上海中学生报》,有删改)

    【材料二】

    疫苗是怎么起效的?

    ①1796年,科学家爱德华•詹纳把牛痘病毒注射到一个8岁男孩体内,让他免受天花的侵害,世界上第一支疫苗就这样诞生了。

    ②但是为什么它是有效的?

    ③要理解疫苗的起效原理,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体的免疫过程。当人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咳嗽,打喷嚏,炎症,发烧,那么说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了。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消灭病菌。同时,这些反应也触发了体内的第二道防线,叫作获得性免疫。有一些功用特殊的细胞,比如B细胞和T细胞,负责对付病原体,记录它们的信息,记忆入侵者长什么样,以及如何消灭他们。

    ④这样做可以帮助身体为抵杭病原体再次入侵做好准备。但是即使身体有免疫,依然存在风险。身体需要时间来学习和记忆如何抵抗病原体,但是如果身体太虚弱或者太年轻,这些抵杭就会显得力道不足。

    ⑤在这些人染病之前,我们可以让身体提前做好准备,这就是疫苗出场的时候了。科学家通过疫苗激发身体中的获得性免疫,通过把灭活的病原体暴露给身体,从而激发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疫苗就是这样工作的,每一种疫苗都有单独功效。

    ⑥同时疫苗也分很多种类,首先我们有减毒活疫苗,这些是由病原体本身制成的,不过这是减弱伤害力的病原体。其次我们有灭活疫苗,这里的病原体是已经被杀死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为了确保人体不再被这些病原体感染致病,但是就像活的病原体一样,它们也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教会人体提前学会如何辨认和攻击这些病毒。不过,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还有另一种疫苗,亚单位疫苗,这种疫苗只含部分病原体,我们称之为抗原,也是真正诱发免疫反应的成分。而进一步分离出抗原中的特定成分,比如蛋白质或者多糖,这类型疫苗可以立即触发特定反应。

    (选自2016年第12期《读者》,有删改)

    【材料三】

    中国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日前发表论文,介绍了中国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冠病毒候选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积极结果。

    这项临床试验由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教授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参与试验的108名成年志愿者被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陈薮指出,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最新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据悉,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专家们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对于加快新冠疫苗攻关至关重要,不应将新冠疫苗研发视作一场竞赛。现在有很多关于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的争论,各方压力很大,但“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5月27日)

    【材料四】

    新冠疫苗别人都打了,我就不用打?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苗是目前人类可以彻底控制某一传染性疾病的唯一武器,预防接种不但保护了个体免受传染病病原体的侵袭,而且也在群体中限制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接种疫苗后,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是发病风险会大大降低。而且,接种疫苗后即便是感染了,也能阻止发展成为重症。

    “病毒变异是正常现象,已经打过疫苗的人,需要看抗体能不能中和新发现的病毒。”闻玉梅说,虽然个体情况不同,但是不能就此对疫苗失去信心。

    她指出,现在是接种新冠疫苗比较好的时期。因为中国尚未疫情流行,而且大多数人身体健康,接种能对大家起到很好的保护。“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先把自己保护起来。”

    针对有些人认为“等别人都打完了疫苗,我就可以不用打了”的心态,闻玉梅表示,这是一种误区。人群形成免疫屏障(按照新冠病毒传播系数计算,一般需要约70%至80%的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传播,但不代表个体不会感染。“他人打疫苗是他人有了保护,你没打疫苗,依然有被感染的风险。”

    (摘编自《山西日报》2021年4月5日)

    1. (1) 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在此后200年间,疫苗家族不断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说明可以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到目前为止,有20多种,在未来还可能有更多。 B . “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说明我国新冠疫苗已经研制成功,可先期生产,投入市场给全球新冠肺炎患者使用。 C . “我们所有人应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安全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的疫苗。”专家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现在争论年底前能否开始生产疫苗没有意义,要有耐心等待,以确保研制的新冠疫苗真正安全有效。 D . “减毒活疫苗很难制作,而且不适合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接种。而灭活疫苗的缺点则是无法产生长久的免疫力。”说明减毒活疫苗对一些个体(如免疫缺陷者)可能诱发严重疾病,灭活疫苗则比较安全。
    2. (2) 材料二介绍了疫苗起效的原理,请简要概括其过程。
    3. (3) 材料二的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4) 新冠疫苗可以免费打了,但是隔壁张大伯一方面觉得国内疫情非常平稳,非常安全,没必要接种,认为大多数人群接种就可以,自己不接种也不会被感染,另一方面又觉得疫苗保护效果有限,觉得接种也有可能感染。阅读【材料四】,作为社区宣传员,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汴河

    ①随着扫墓队伍踏青归来,便进入到汴河的漕运地区。眼前那条水流湍急的大河,就是汴河。

    ②且说汴河又名汴水,是一条连接黄河和淮河的重要河流。早期的汴河,由河南省的旧郑州、开封、归德北境,流经江苏省的旧徐州,合泗水入淮河,后来淤塞。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疏通前代汴水故道至河南商丘县,改名为通济渠,并改道东南流向,汇入淮河。隋炀帝南巡江都,就是循此路线。到北宋建都开封,又以孟州河阴县南作为汴河的起点,受黄河之水,流向淮泗,成为从中原通往东南的水运要道。

    ③但黄河是一条水患频仍、流量多变的河流。有时候水量很小,难以行舟;有时候波涛汹涌,泛滥成灾。所以每年自春到冬,常常需要在汴河河口均调水势,约深六尺,最适宜重载行舟。如遇特大洪水,不但河口易地,甚至连汴京(今开封)都有被淹之虞。为此,宋王朝几乎每年都要调集州县数万乃至十几万之民,或疏浚,或固堤,或改道,或堵决。北宋京师一百多万军民依靠汴河运输粮食和其他物资,正是所谓“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所以不得不视汴河为生命线。

    ④其实,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就曾把山东粮食运往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作军粮。西汉以后,几乎历代都仰给东南粮食通过水路运输到京师及其他指定地方。从此就有“漕运”一称,并设有专官负责,成为民生大计中的第一要务。因为从运输条件看,陆路运输,即依靠牛马牲口驮车运粮,既费时又费力;如果依靠海运,则常有风浪倾覆之患。所以北宋时,内河仍作为漕运的主渠道。当时汴京有四条河流,即汴河、黄河、惠民河、广济河,都通漕运,但汴河担负的运输任务最重。太平兴国六年(981),汴河岁运江淮米三百万石、菽一百万石、黄河粟五十万石、惠民河粟四十万石、广济河票十二石……到至道初,汴河运米五百八十万石;大中祥符初,达到七百万石。也就是说,汴河运粮的任务占整个运粮任务的百分之七八十 , 而且都是京师官民口腹所欲的粳米、小麦等细粮,此外,诸州钱帛、百货、军器等上供之物也主要依赖汴河这一通道。当时,大批货物的分批起运,每批编立字号,分为若干组,一组称一纲,这种成批运输的做法叫“纲运”,如茶纲、盐纲等,但粮纲是主体,纲运的船只也称纲船。宋初,纲船从楚、泗到汴京约千里,原定来回最多不超过八十天,一年运三次。后因京师缺粮,储备甚少,增加一运,汴河改为一年四漕,立为永制。汴河每年十月闭河口,明年二月放水,引黄河入汴,约在清明前后启纲运粮,这也就是《清明上河图》突出清明节日的原因之一。张择端把汴河放在图的中心位置,又把漕运纲船的启动着重描绘,都是有深意的。

    ⑤《清明上河图》是在书写母亲河汴河的颂歌。 北宋亡后,汴河干涸淤塞,至今在开封连它的故道遗址都难寻了。

    1. (1) 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汴河?请简要概括。
    2. (2) 分析第③段加点词语的作用。
    3. (3) 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简答张择端把汴河放在《清明上河图》的中心位置的原因。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南沙大桥:中国“智造”显神威

    4月2日中午12时,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条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过江通道——南沙大桥正式通车。

    南沙大桥全长12.89千米,双向8车道,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终点与东莞市沙田镇相接,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坭洲水道后,穿越虎门港。

    据测算,南沙大桥通车后由广州南部至东莞车程可缩短10千米,耗时上比现在缩短约半小时。这无疑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通了一条“新动脉”,极大地缓解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压力,沙田数万名通过广州南站北上的居民,乃至东莞沿海片、中心城区等周边数十万人都将受惠。

    清明节期间,南沙大桥日均车流量达9万辆次,顺利通过了“大考”。假期期间,南沙大桥加上原有通道虎门大桥,日均流量达去年清明虎门大桥日均流量的1.53倍,充分展现了南沙大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新动脉的巨大作用。

    主缆,被称为悬索桥的生命线。值得骄傲的是,南沙大桥1960MPa的主缆钢丝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芯”。在此之前,国内实桥应用的钢丝强度最高仅为1770MPa,发展停滞近10年时间。南沙大桥建设者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近3年的探索与攻关,成功研制了国产1960MPa钢丝,并大规模应用于南沙大桥,使得坭洲水道桥的钢丝用量减少了10%。2018年,1960MPa悬索桥主缆索股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另外,南沙大桥率先开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大桥梁第一代BIM建养一体化信息平台”,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等新技术,实现信息技术和工程建养技术的深度融合,让工程建设“智慧工地”和钢结构“智能制造”从构想变为现实。

    有人质疑,这么一座有20层楼高、桥面凤力常处于6级以上的大桥,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有保证吗?

    事实上,南沙大桥是中国首座5G信号覆盖的特大桥梁。为了既不影响大桥的宏伟壮观,又能保证信号满格,中国铁塔广东省分公司与3家电信运营商、广东利通组团共建共享,充分利用桥塔、龙门架、路灯杆、机房、管道等大桥自有资源,在桥塔柱体设置通信基站进行主线覆盖,在路灯杆设置小基站进行补充覆盖,只用了短短30天就为大桥全线开通了通信服务,实现了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与大桥的整体融合。据介绍,相比于3家电信企业“自建”,这样的共建共享模式为电信运营商节省约58%的总投贵

    值得一提的是,5G技术还首次被用于大桥的电力供应保障。南沙大桥采用5G无人机智能巡检,以电力应急通信保障车为核心,实现了保电工作的3个“实时”——保电作业数据 实时回传、保电现场情况实时查看、现场指挥实时沟通,从而实现应急中心值班人员对保电现场全程“现场可视、数据可看、决策可指挥”,至少压缩了4小时的人工拷贝时间,提高了巡视效率。

    1. (1) 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通过“相比于”“58%”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说明方法,再结合前文分析其作用。)

    2. (2) “有人质疑,这么一座有20层楼高、桥面风力常处于6级以上的大桥,手机信号和网络信号有保证吗?”这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温馨提示:联系下文中的相关内容作答。)

    3. (3) “通过近3年的探索与攻关,成功研制了国产1960MPa钢丝,并大规模应用于南沙大桥”一句中“近”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温馨提示:这个词表限制,可从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的角度作答。)

  • 10. 阅读

    材料一:中国山多,河多,桥也多。自古以来桥与中国人的生活关系密切,由此产生了许多与桥有关的诗词。作为一个意象,桥在许多诗词里往往寄托着某种情思,如下面两首唐诗: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①边野草花,乌衣巷②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商山早行(节选)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③,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注]①朱雀桥:金陵城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②乌衣巷:金陵城内街道名。据传,东晋王导、谢安两家豪门大族都聚集在这,到了唐代,乌衣巷沦为废墟。③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

    材料二:

    中国古桥的作用

    ①桥像条纽带,把两头的路连成一体,不因山水阻隔而影响路上交通。凡是能在路上通过的东西,都要能一样地在桥上通过,如果能把桥造得像路一样,也就是说造得[甲]有桥恍同无桥 , 这造桥的本领,就够高了。要把桥造得同路一样牢固,桥墩就要结实,还要数目多。但是桥墩多了,两墩之间的距离就小了,这不但阻遏水流,而且妨碍航运。从船上人来看,最好水上无桥,如果必须造桥,也要造得[乙]有桥恍同无桥 , 好让他的船顺利通过。

    ②桥的作用是跨过河流与山谷,以便接通道路。造成的桥,可以巍然屹立达千年以上,经受日夜的水冲浪击,风吹雨打,甚至天灾的洪水、地震,人祸的战争摧残,而始终蜷伏在那里,一声不响地为人民服务;而且基本上保持原来形状不变,有如自然界的一座“天生桥”或“天然洞”。

    ③这样的桥,当然是中国的古石桥。它连同其他各种木桥及吊桥,在我国数千年历史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首先当然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方面。我国河流特多,许多城市因靠河而发展,河上桥多桥少,是决定经济荣枯的一个重要因素。

    ④中国古桥不但为了交通运输,而且对人民精神生活亦有作用,因为在桥上散步或眺望,亦是一种忙中消遣。甚至桥的本身亦可称为美术展览品。中国古人在造桥时,不仅着眼于桥的实用功能,而且也非常注重桥的美感,很多中国古桥都成为当地一景。

    材料三:

    桥名谈往

    ①我国近代桥梁题名时,受西方影响,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就可以了。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关系,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化的丰富。

    ②先来谈谈单字命名的桥。较著名的有:苏州的“枫桥”,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西湖的“断桥”,明朝莫仲玛有《断桥残雪》词。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③再来说说双字命名的桥。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如“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汶河上,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第二类是“纪事”,记载关于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祎聘吴,日万里之行,始于此矣”。第三类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第四类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 , 在江苏吴江,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第五类是“纪念”,多指名人故事,如“留衣桥”,在江西南城,清咸丰间有知府治郡有功,卸职时郡人饯行,留衣于此,遂改名留衣桥。

    1. (1) 阅读材料一,说说桥这一意象在两首唐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思。
    2. (2) 材料二中第①段[甲][乙]两处“有桥恍同无桥”分别指什么?
    3. (3) 材料二中第③④段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
    4. (4) 材料三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5. (5) 下面选项中,对于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三第③段“灞桥折柳”的故事中,“柳”与“留”谐音,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 B . 中国古石桥可以巍然屹立达千年以上,经受日夜的水冲浪击,风吹雨打,基本上保持原来形状不变。 C . 材料三第②段中的“枫桥”“断桥”的命名即是古时桥名“总要有些文学气息”的证明。 D . 中国古代桥梁的题名,总要借名纪事或抒情,而不是简单地用个地名就够了。
  • 1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在读书节中,小深老师带领团队设计《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创产品,搜集了一些材料。

    【材料一】

    本届冬奥会,吉祥物最初的创意其实来自北方民间小吃糖葫芦,又叫“糖墩儿”,“初稿中组委会就看中了冰糖葫芦的冰晶外壳,但是希望冰壳里能够承载其他的一些东西。我们更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熊猫、老虎、麋鹿、藏羚羊……但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宠爱的熊猫成为最终选择。”

    为了让熊猫的形象看起来更讨喜,曹雪和团队成员专门飞到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发现幼年熊猫走起路来呈内八字,头身比也和成年熊猫不同,于是就采取了幼年熊猫的形象,让其更显呆萌。

    “那天大家一起探讨,突然有个想法说能不能把‘冰丝带’融进去?”林存真说,这一下“点醒”了大家。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一下有了未来感、科技感,又是“冰丝带”,又有冰晶外壳,而且是中国国宝,全球人都爱的动物,这样定位马上就很清晰了。

    【材料二】

    ①为什么冰墩墩能可爱得如此“直击心灵”呢?显然,冰墩墩的可爱并不是靠楚楚可怜的形象营造出来的,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憨态可掬”:大眼睛、短手短腿和不成比例的大脑袋——这些婴儿般的特征,让看起来元气满满的冬奥会吉祥物也能显得天真可爱、讨人喜欢。

    婴儿图式(infant schema)

    ②直到20世纪,诺贝尔奖得主康拉德·洛伦茨(Konrad Lorenz)和尼科·廷贝亨(Niko Tinbergen)才描述出了人们认为可爱或惹人喜爱的特征:圆眼睛、胖脸颊以及大头小身的比例。这些特征能帮助大脑识别出弱小的婴儿,并给予关注和照看,以帮助他们存活。洛伦茨和廷贝亨将这种脑部活动命名为婴儿图式(infant schema)。

    ③从外表上看,许多“萌物”都是一副弱不禁风、易受伤害的形象,但是可爱这种特征是很强大的。克林格巴赫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展示了婴儿和成人的面庞,并检验看到这些图像时人们的脑部活动。他们发现,大脑在看到“萌物”后的不到七分之一秒内就作出了反应。他的研究团队总结认为,可爱是解锁大脑快速注意力资源的第一把钥匙,在那之后,有关同情与共感能力的大脑网络才会发挥作用。

    大脑的“万能钥匙”

    ④如果可爱是如此重要的一把钥匙,那么锁匠能否伪造出一把“万能钥匙”呢?几十年前,洛伦茨和廷贝亨就引入了“超常刺激”(supernormal stimulus)的概念,即比自然刺激更加突出或强烈的刺激。在一次经典实验中,廷贝亨发现,如果把真实的鹅蛋与白色的排球放在一起,鹅类更倾向于将排球滚回自己的巢穴。在这些鹅类眼中,更大、更圆的白色排球显然比真实的鹅蛋更有吸引力。在这里,排球就是一种超常刺激

    ⑤与之类似,冰墩墩的婴儿特征可能比真实的婴儿更加突出,这令其成为了一种超常刺激:太可爱,可爱得令人难以抗拒,同时又不像真实的婴儿那么难伺候。这种可爱并不会让我们想要真的去养育一只冰墩墩或大熊猫,但我们的大脑仍然会被这类可爱形象所“劫持”。

    ⑥可爱的卡通形象会刺激到我们大脑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这一神经结构在大脑奖赏回路中非常关键。伏隔核中的神经元可以释放“快乐之源”——多巴胺。研究表明,超常刺激会激活伏隔核,令大脑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奖赏响应上。一组国际研究者团队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人工处理了一些婴儿照片,使照片里的婴儿比正常婴儿“更可爱”或“更不可爱”,从而筛选出人们认为是超常刺激的面部特征。研究者向女性被试者展示了真实图片和处理后的图片,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对其脑部进行扫描。正如研究人员设想的一样,可爱程度的提高或降低对伏隔核的代谢活动有着显著影响,这表明这一大脑区域能够响应超常刺激,并激发对婴儿的利他和养育行为。

    (选自《科普时报》2022-02-10)

    1. (1) 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冰墩墩的设计既有中国元素,又有冬奥元素;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未来感。 B . 冰墩墩楚楚可怜的形象特征是很强大的,能调动大脑快速注意力资源。 C . 材料二的划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对“超常刺激”进行了解释说明。 D . 呆萌的卡通形象会刺激大脑的伏隔核,令大脑注意力集中在奖赏响应上。
    2. (2) 结合材料一,说说冰墩墩设计团队的灵感来源?
    3. (3) 结合材料二①②段内容,给“婴儿图式”下定义。

      知识卡片: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是×××”,如: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 (4) 小深老师带领团队设计出下面三种文创产品,其中卡通摆件BC成为爆款,受到学生欢迎,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和材料二分析原因。

      A. B. C.

  • 12. (2022八上·邵东竞赛)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材料二: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指出: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 4月24日,以岭药业发布公告称,近日,以岭药业收到厄瓜多尔卫生部核准 签发的“天然药物”注册批文,批准公司药品连花清瘟胶囊符合厄瓜多尔天然药物标准注册。目前,除厄瓜多尔外,连花温瘟胶囊已在巴西、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莫桑比克、罗马尼亚、泰国等地分别以“中成药”药品"“植物药天然健康产品“食品补充剂”“现代植物药”等 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中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材料四:中药的伟大之处,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其平凡。西药是受过高级医疗教育者的专属,它们复杂的药性只有医生敢调遣。但在中国:有哪位老母亲没给受凉的孙子煮过生姜水呢?又有多少不识字的母亲,没用“烫海带腌白糖"治疗过孩子的咽痛?“性温、益气补血” 的黑米,“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的茶,从广义上说都是中药的一部分,它们充满着平凡的气息。中药不仅用来治病,更融入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除普遍性不同以外,西药与中药的另一种差异在于治疗角度。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中药却更注重人体内部的调理。比起西药的消灭病症,中药更倾向于增强免疫机能,使人体自行祛病、寒热平衡。

    (摘自《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

    1. (1) 以上四则材料围绕的是一个共同的主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 (2) 结合材料二,说说中药走向国际的有利条件。
    3. (3) 材料四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4. (4) 材料四“西药多用于治疗外来疾病的侵入”一句中的“多”能否换成“都”,为什么?

  • 13. (2021八上·法库期末)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处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面要求自然之匙,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例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 (1) 阅读①②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2. (2) ③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比较的目的是
    3. (3) ④段中与②段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两个句子是
    4. (4) 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等特征,请结合下面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一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②“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祥,决不需同。”“雷同”是否可以换成“相同”?为什么?

    5. (5) ⑤段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句的表达方式属于,所起的作用是点出了
    6. (6) 发挥想象,把第⑥毁文字看作一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这幅图画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 14. (2021八上·灌阳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梦回繁华》毛宁

    材料二: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苏州园林》叶圣陶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文化自信》

    1. (1) 下列表述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 . 城市的文化生活十分活跃,因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B . 北宋时期,因为城市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所以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 C . 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D .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美术画,不是图案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 (2) 下列对苏州园林的特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B . 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 C .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 D .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3. (3) 材料二第⑤段没有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 . 摹状貌 B . 作比较 C . 分类别 D . 举例子
    4. (4) 下列对三则材料的表述,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选自事物说明文《苏州园林》,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B . 材料二按照先总后分结构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③④⑤这三个自然段的不可以调换,因为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C .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D . 材料二:“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绝大部分”体现了说文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5) 兰兰将上面三则材料作为素材办了一期黑板报,她拟写了几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赏名画,游名园,拓宽视野。 B . 提高艺术修养,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C . 走近中国文化艺术,增强文化自信。 D .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15. (2021八上·铜官期末) 【材料一】

    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 6788.55米。双线铁路在大桥下层,宽14米。公路在上层,宽15米,可并排通行四辆卡车,两侧有2.25米宽的人行道。铁路桥和公路桥都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两端与引桥连接处设有桥头建筑。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下游,江面宽阔,水深流急,地质复杂。岩层埋藏在正桥河床 33至47米以下。 岩石种类多,断层纵横,硬的地方像钢铁,软的地方似“千层糕”。为了让桥墩牢固地扎根在岩盘上,设计人员根据各个墩位不同的地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九个桥墩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水下桥墩基础结构。这是中国在建造桥梁深水基础中带突破性的技术,为胜利建成大桥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桥墩基础施工中,1号桥墩重型混凝土沉井,其面积比篮球场还大,高度相当于10多层大楼,混凝土总量达1.7万立方米。为将这个庞然大物下沉到河床面55米以下的砂砾层,建桥人员连续奋战17个半月,终于将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有些桥墩沉井基底在水面以下65米左右,基底清理时的质量检查,都是通过潜水员多次潜入水下62至67米,最深达80米进行探摸。仅在7号桥墩基础施工时就累计潜水207次,  

    一次水底停留作业时间10至20分钟,创造了中国桥梁施工中大规模潜水作业的新纪录。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 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它的建成,结束了70多年来津浦线与沪宁线客货运过江靠轮渡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有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独立解决重大、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标志着中国的桥梁建设,在勘测设计、科研试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

    (选自《我国桥梁建设新的里程碑--南京长江大桥》)

    【材料二】

    人民网伦敦9月5日电2018年9月4日在伦敦萨默塞特宫开幕的第二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上,由南京大学教授鲁安东策展的《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荣获本届组委会破例额外增设的特别荣誉奖。在鲁安东看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仅是南京的,全中国的人民都和这座桥产生关系。而大桥的记忆组成部分也非常复杂,既有微小的个体情感的一面,又有宏大的国家情感的那一面。

    展览主体是一条 10多米长的红色半透明长廊,其间串联起3个空间,分别以声音、影像和立体视角展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第一个空间内挂着数台老式收音机,摘下墙上的耳机,参观者会被与大桥有关的声音包围,包括5首为南京长江大桥创作的歌曲,以及采集自大桥周边环境的真实声音。第二个空间展出的是以大桥为背景的人物摄影。这些黑白老照片的拍摄地并非真的大桥,而是当时全国各地的照相馆。第三个空间中央摆放着大桥实体模型,周边墙幕上是装饰镜、首饰盒、日历、杯子等印有大桥经典形象的物品图片,展现了大桥当时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

    自1968年建成之后,这座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被写入全国小学语文课本,其形象也被印在各类物品上广泛传播,成为国家成就和个人福祉的象征,融入几代中国人的生活记忆。

    2018年1月,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1. (1) 仔细阅读下列句子,选出和原文文意不符合的一句 (       )
      A . 南京长江大桥虽然坐落于南京,但是全中国的人民都和这座桥产生关系。 B .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 C .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国桥梁建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D . 为了让桥墩牢固地扎根在岩盘上,大桥的九个桥墩根据各个墩位不同的地质情况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水下桥墩基础结构。
    2. (2) 材料一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南京长江大桥?
    3. (3) 阅读材料二,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
    4. (4) 材料一中划线句子中的加点词“各”有何表达效果。
    5. (5) 下面的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号桥墩重型混凝土沉井,其面积比篮球场还大,高度相当于10多层大楼,混凝土总量达1.7万立方米。

  • 16. (2021八上·庐江期末) 材料一∶

    ①中国空间站由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超)和货运飞船(天各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几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这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核心舱,全长约18.1米,最大直径约4.2米,发射质量20-22吨。核心舱模块分为节点舱、生活控制能和责源舱。主要任务包括为航天员提供居住环境,支持航天员的长期在轨驻留。支持飞船和扩展模块对接停靠并开展少量的空间应用实验,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核心轮有五个对接口,可以对接一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和两个实验舱∶另有一个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出轮口。

    ③实验舱,全长均约14.4米,最大直径均约4.2米,发射质量均约20-22吨。空间站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ll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l兼有二者功能。实验舱l、ll先后发射,具备独立飞行功能,与核心舱对接后形成组合体,可开展长期在轨驻留的空间应用和新技术试验,并对核心舱平台功能予以备份和增强。

    ④货运飞船,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不大于13吨。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主要任务,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翼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三是运送空问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枪、半密封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三种构型,可以把不同的载荷包括小型枪段运输上去,由航天员和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上。

    材料二

    _____________

    2021年10月16日00时 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程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轮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健技术。

    材料三

    2021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5周年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从“两弹一星”到“神舟”载人,从“北斗”指路到“嫦娥”奔月、“天问”探火,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接下未,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也将陆续上天,另外还包括“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2次空间站舱段发射,3次天舟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紧密关联、环环相扣。最终2022年将形成由三个主要舱室(核心舱、2个科学实验舱)构成的中国空站,可以让每批3名航天员驻留半年,并完成众多科学实验工作。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次在浩瀚大空中刷新“中国高度”。

    1. (1) 下面符合原材料内容的选项是(   )
      A . 空间站核心舱以组合体控制任务为主,实验舱l以应用实验任务为主,实验舱II兼有二者功能。 B . 货运飞船.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约13吨。货运飞船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 C . 各飞行器可独立飞行,独立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D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已圆满完成,航天员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2. (2) 请为材料二的新闻拟写标题。(20字以内)
    3. (3) 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材料三的内容。
    4. (4) 材料一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 (5) 请结合材料一,具体阐述实验舱I在中国空间站中所发挥的作用。
    6. (6) 据了解,神舟十三号返回时间预计在2022年4月16日前后,假如你以育才学校广播站小记者身份去采访其中—位宇航员,你会怎么说?(要求;表述方式符合人物身份,提问内容与航天有关)
  • 17. (2021八上·全椒期末)     

    材料一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二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

    (节选自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材料三   中国传统建筑拥有独特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是有着完整的木构架系统。它采用一种直角关系的屋架,而不用斜撑式的三角关系屋架。其二是强调轴线对称布局,形成院落相间的空间组织。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强调中轴线之对称、建筑物之尊卑,并以建筑物的体量大小、高低进行区别。主从分明的传统建筑群落,映射居住者的身份与地位。但是南方由于地形复杂,只能局部遵循。其三是外观秀丽玲珑且有拟人化的趣味,屋顶、墙面和台基犹如一个人的意象。如很多巨大的楼阁,被化成数个重复的段落,外形显得秀丽轻快,无笨重之弊。中国建筑中随处可见曲线,实际也是领略到大自然中生命的神韵。因为草木植物、飞禽走兽,莫不是曲线的构成,曲线赋予了中国传统建筑以生命和力量。其四是装饰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很多建筑屋脊上有龙凤装饰,其典故是龙能吐水以压祝融之灾,而凤是太平吉祥鸟,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再如门前的石狮,象征把守门庭与欢迎访客之意。其五是便捷的施工技术,易于学习与流传。中国历史上各朝都有完备的工官制度,民间也有渊源长远的师徒相传制度,如《营造法式》《鲁班经》等书籍的广泛传播,为工匠施工提供了便捷的参考。

    (摘编自陈华文《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州园林的建筑要求自然之趣。 B . 毛主席亲笔书写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 C . 建筑物的尊卑往往以此建筑物的体量大小、高低等来进行区别。 D . 我国建筑中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中生命的神韵。
    2. (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3. (3) 材料二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材料三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4. (4) 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特点。
  • 18. (2021八上·潜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航天员近日成功进行了首次空间站出舱活动,这一过程通过电视直播镜头,真切呈现在亿万观众的眼前,让人们不仅体验到九天之上回望蓝色地球家园、凝视苍茫太空的别样感动,而且领略到航天科技赋予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力量,见识到中国空间站作为现代科技集大成者拥有的梦幻装备,特别是天和核心舱机械臂。

    通过画面人们看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机械臂稳稳地托举着航天员移动至目标位置,那种灵活、轻盈的姿态让人不禁联想到古老传说中徜徉宇宙间的飞天。通过媒体平台播出的有关部门制作的科普视频资料,人们可以全方位了解核心舱机械臂的超强性能,感受到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十足的智能范儿。

    (摘自 2021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二

    在出舱活动中,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引人注目,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在出舱活动中得到了展示。

    核心舱机械臂是目前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主要承担舱段转位、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货物搬运、舱外状态检查、舱外大型设备维护等八大类在轨任务。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展开长度为10.2米,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是空间站中的"大力士"。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领域,科研人员在研制过程中在关键技术、原材料选用、制造工艺、适应空间站环境的长寿命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和创新,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

    据专家介绍,机械臂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每个关节对应1个自由度,就如同人的手臂一般,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通过各个关节的旋转,机械臂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为航天员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还具备"爬行"功能一—核心舱机械臂采用"肩3+时1+腕 3"的关节配置方案,肩部和腕部关节配置相同,这意味着机械臂两端活动功能是一样的。机械臂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对接与分离,同时配合各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

    (摘自 2021年7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材料三

    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空间站舱外机械臂是由加拿大和NAS联合研制的验外移动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一个大型遥操作臂系统(SSRMS)长17.6米、7个自由度)、一个特殊用途的影巧操作臂(SPDM)(长3.5米、15个自由度)以及移动基座。该系统初始安装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舱段上。

    “国际空间站”还配备了两个大型空间舱外机器人系统分布安装在俄罗斯舱和日本舱,即欧洲航天局研制的欧洲机械臂(ERA)(长11.3米,7个自由度)和日本研制的实验舱机械臂系统(JEMRMS)(长9.9米,6个自由度,末端安装一个2米长的6个自由度小型灵巧机械臂)。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具有7个自由度,臂长10.2米。综合对比可知,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各项指标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其中承载能力、精度和速度等关键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摘自2021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 (1) 下列选项完全符合上述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 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站出舱活动,让人们领略到航天科技赋予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力量。 B . 核心舱机械臂是目前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 C . 欧洲航天局研制的欧洲机械臂安装在“国际空间站”的美国舱段上。 D .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各项指标均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当,其中承载能力、精度和速度等关键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 (2) 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 15个字。
    3. (3) 材料二第三段划线句子中所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
    4.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全部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

  • 19. (2021八上·八公山期末)     材料一: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堪称巨量。据调查,我国每人每天大约会产生1.2公斤垃圾。以杭州市为例,从2009年到2019年,杭州市总共填埋了1700多万吨垃圾。这意味着原本预计使用24年的填埋面积,只用了不到12年就将填满。可现在,杭州只有一个垃圾填埋场,如果这里被填满,杭州市的垃圾一周之内就会覆盖整个街道。另据美国CNN的一个调查显示,人的粪便中,平均每10克含有约20颗塑料微粒,种类多达9种,几乎覆盖了全部塑料类型。这一可怕的结果表明,如果我们再这样肆无忌惮地扔下去,不久的将来这些垃圾产生的塑料微粒可能会存在于空气中、水中、食品中,并且最终回到我们的身体内。只有实施垃圾分类,才能更好地从源头上控制并处理有害垃圾,才有更多的资源可以回收利用,并形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材料二:“垃圾分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一开始,很多人对放置在各个楼道口五颜六色的分类垃圾桶并不怎么重视,爱蓝环保服务中心的志愿者经常能翻出大家放错的垃圾,比如易腐垃圾桶里,翻出来被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外卖盒子,有些人嫌垃圾分类麻烦,甚至把垃圾拿到外面不分类的垃圾桶去扔。

    “大家一看到我们来检查垃圾分类,就躲躲闪闪,这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大家对垃圾分类如此消极。”徐华说,经调查,发现多数人缺乏垃圾分类的知识,弄不清楚要处理掉的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为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到位,爱蓝环保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对居住在大楼里的每个人进行一对一的宣传,并把垃圾分类知识制作成小卡片发放,让大家像记单词一样记住每种垃圾的分类。

    材料三:厨余垃圾可以转化为沼气,焚烧发电, 塑料瓶可以粉碎之后再利用。人们家中小药箱里的过期药,遥控器等电器里换下来的废电池又该怎么处理?

    回收的过期药品将被密封打包,贴上标签,注明回收点、经手人、回收单位以及回收日期,通过危险品运输专车集中运输到弃置废物处理工厂,经由专业人员处理,投入热解气化焚烧炉进行无害化处理。

    废旧电池、废旧电子产品等属于有害垃圾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电子垃圾仅占全球堆填区垃圾的2%,但却占所有有害废物的70%,严重危害环境。但同时,废弃电子产品还有变废为宝的可能。国际电信联盟估算,2016年被扔进废品堆的黄金价值215亿美元,铜价值139亿美元。

    从新能源汽车上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可以经过梯次利用的方式应用到其他领域,充分发挥使用价值。而性能下降到原来30%以下的电池,则要经过拆解再生,以化学方式提炼其中的贵金属。

    材料四:今后生活垃圾该如何“扔”

    《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已经在2021年12月10日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按照该规定,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的收集容器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指定的地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1. (1)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的粪便中,平均每10克含有约20颗塑料微粒,几乎覆盖了全部塑料类型。 B . 塑料饮料瓶属于可回收垃圾,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C . 大家不愿意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嫌垃圾分类麻烦、缺乏垃圾分类知识。 D . 从新能源汽车上淘汰下来的动力电池,最佳处理是以化学方式提炼其中的贵金属。
    2. (2) 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何作用?
    3. (3) 结合前三则材料,说说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4. (4) 邻居王大爷六十多岁了,把装水果的外卖小纸箱子包着碎果皮,直接放到了小区的厨余垃圾桶内,你知道后会怎样劝说?请结合材料二、材料四,进行回答。
  • 20. (2021八上·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雪游龙、雪飞燕、冰丝带……作为城市的名片和地标,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结合。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在冬奥舞台绽放,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在延庆赛区,小海陀山上的场馆都有一个亲切的中国昵称。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16个角度、坡度不同的弯道,俯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被形象地称为“雪游龙”。一块块木梁搭在连接架上,再铺设上屋面木龙骨、木瓦,搭成完整的遮阳棚。1.9公里的赛道好似披上了一层富有中国古建筑风格的“龙鳞”,能有效保护赛道冰面免于受到各种气候因素影响。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远远望去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7条赛道直上云霄,如飞燕腾空,又因运动员在赛道飞驰,如雪上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又被称为“雪飞燕”。“  ①  ”的传说中描述,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雪”是冬奥元素,“飞燕”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鸟,“雪飞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场馆和项目的特点,是冬奥文化和传统文化在延庆赛区的精彩诠释。

    北京赛区的竞赛场馆有6个,其中新建的两个场馆都是填补国内和北京市空白的项目。

    首钢滑雪大跳台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飘带元素与配色装点,其中心的曲线与飘带的曲线十分契合,我们称它“雪飞天”。这是北京冬奥会唯一位于城区的雪上项目场馆。它依托工业遗存进行建设,成为城市老工业遗址文化与奥运文化完美融合的代表性景观。大跳台在首钢园整体偏灰的背景下跳脱又并不突兀,在群明湖湖水的倒映下尤为灵动飘逸。

    国家速滑馆也完美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其中。西汉开始,中国被称作“丝国”;2000多年后,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运动员在高速冰道滑行时,带出的轨迹如同丝带,场馆外墙由玻璃制作的22道装饰条,寓意着北京2022。丝带外立面透明的玻璃体上装饰着宛如冰晶的白色花纹,仿佛披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冰雪外衣,也将冬奥体育文化与“  ②  ”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

    【材料二】

    通过技术攻关,冬奥三大赛区的场馆都充满了科技范儿。

    国家速滑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 1/4;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国家游泳中心由“水立方”转为“冰立方”,应用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完成“水——冰”场地转换;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量接近于0;此外,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将鸟巢建设成为数字、低碳、智能体育场馆……

    为解决观众在室外观赛取暖问题,场馆设置了舒适性提升技术,实现零下20摄氏度体感温度下,设备表面温度10秒内升至40摄氏度以上,可以显著提升观众舒适感受。

    1. (1)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的主要特征是
    2. (2) 结合语境, 从下面选项中选择恰当内容分别填入材料一横线①②处。(只填序号)

      A . 谁持彩练当空舞         B . 王次仲落羽化山 答:①

    3. (3) 材料二中多处列举数字。请任选一例,简要说明其作用。
    4. (4) 依据材料内容,选择以下任意一幅冬奥场馆图片,判断场馆名称,并说明理由。

      A

      B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