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短语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9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抚顺月考)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论如何,过的是年,系的是情。②春节是文化的仪式 , 也是情感的寄托。③不管在外打拼的人,还是在乡留守的人,纵然远隔千山万水 , 只要心与心离得很近 , 春节的真情就不会变。④让我们这个不一样的春节里,重温情感的力量,重拾节日的盛情,重现温馨的味道

    A . “仪式”是名词,“不管”是副词,“在”是介词。 B . “在外打拼”“温馨的味道”是偏正短语。 C . “千山万水”是并列短语,“离得很近”是动宾短语。 D . 正确的排序应是:③①④②。
  • 2. (2021八上·江油开学考) 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昨天好”“现在起”“我很高兴和你一起去”。(分析:加点的“比”“从”“和”都是介词) B . 黔东南州各县立足实际真抓实干 , 齐心迈向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分析:“立足实际”“真抓实干”“新征程”分别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C . 满地的黄叶被风吹起,她惊呼着:“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分析:句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 . 考古工作者发掘出的夏代文字资料,强烈地证明了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初期就已经有了文字。(分析:状语“强烈”与中心语“证明”搭配不当)
  • 3. (2021八上·麻城月考)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意义”。 B . “振兴中华”“声名狼藉”“衣冠楚楚”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C . 《记承天寺夜游》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一篇作品,文章随物赋形,描绘了承天寺庭院的月下美景。 D . “豆蔻”“束发”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玉盘”是月亮的美称。
  • 4. (2020八上·南宫开学考) 下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唯一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 B . 看到长城、热爱祖国、安排任务、大家唱歌都是动宾短语。 C . 《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中的“说”都是一种文体。 D . 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 5. (2019八上·兴化月考) 下面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 律诗每首八句,两句一联,计四联。律诗的二、三两联分别叫颈联和颔联。 B .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一句的主干是“我们看着小牛犊”。 C . “沐浴春风”“大雨滂沱”“直挺秀颀”“密不透气”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 骈文,又称“骈体文”,盛行于南北朝,最大的特点是讲求对仗,富有节奏感。
  • 6. (2019八上·绿园期中)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解说: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C .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 解说:加点的依次是形容词和数量词。 D . 星光灿烂  眷恋祖国  心情放松  都市精灵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 7. (2019八上·江都月考)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效应”“文化品牌”“感悟人生”“自行解散”,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相同。 B . “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没有爱的泉水,那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C . “这把锁锈死了”和“这把锁生锈了”中的“锈”字都是名词。 D . “为了更好迎接中考,她住在学校附近。”一句主干是“她住”。
  • 8. (2019八上·施秉月考) 下列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恹恹欲睡、不能自已、密匝匝、变卖典质都是补充短语。 B .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山林中打来的泉水。”这句话主干是:老人喝泉水。 C . “老师帮我改正并指出了缺点。”这句话没有语病。 D . “唉,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9. (2019八上·凤城月考) 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成群结队”“沐浴春风”“左顾右盼”“慢慢探身”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 B .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一句的“第一颗”是数量词。 C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中“生命的辜负”是偏正短语。 D .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一句中,“有”是动词,“果实”是名词,“的”是助词。
  • 10. (2019八上·双台子月考)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抚模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心灵。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 , 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 , 仿佛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 , 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 . 两个“和”字都是连词, “温暖”是动词,“阳光”是名词。 B . “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娓道来”是主谓短语。 C . “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你”作主语。 D .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中,“喧嚣的歌声”这个短语是偏正短语。 B . “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一句中,“翅膀”是名词。 C .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这句话中的谓语为“歌颂”。 D .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莱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够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提取主干是“生活是艰苦的”。 B . “聪明”是形容词,“我们”是代词。 C . “却”是副词,“滋味”是名词。 D . “染了颜色”是动宾短语,“老二老三”是并列短语。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896年诺贝尔逝世,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取句子主干为:评议权属于评委会。 B . “巨款”是名词,“投资”是动词。 C . “这”是代词,“但”是连词。 D . “设立诺贝尔奖金”是动宾短语,“合法拥有者”是偏正短语。
  • 14. 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有一种情怀感知你的冷暖。”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和动词。 B . “白云飘浮”“由衷的赞赏”“轻舒双臂”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C .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句中加点的部分是定语。 D . “热得难受”“漂亮极了”“喷出火焰”都是补充短语。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中“在额头上”作补语。 B . “树根”是名词,“灰白”是形容词。 C . “不管”是连词,“留下”是动词。 D . “朝上倒竖”是主谓短语,“滔滔白浪”是偏正短语。
  •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的宾语中心语是“敌阵”。 B . “溃退”是动词,“敌阵”是名词。 C . “三”是数词,“纷纷”是形容词。 D . “万船齐放”是主谓短语,“直取对岸”是动宾短语。
  • 17. (2021八上·法库期末) 下列关于语法、修辞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江南的水有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红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 , 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

    A . 文中加点的“顽强”、“慷慨”“凌厉”词性都是形容词。 B . 文中加点的短语“雄伟挺拔”、“卧薪尝胆”都是并列短语。 C . 文中“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是比喻句。 D . “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此句的主语是“江南”。
  • 18. (2021八上·龙江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背景、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 .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魔”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 .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诗集。文中作者用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D . “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 19. (2021八上·松原期中) 下列括号内对句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瓶体端庄秀丽,犹如一位古典佳人。(解说: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 . 通过阅读,使我们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解说:这句话有语病。) C . 美丽的宿迁是一个历久弥新、更加芬芳的地方。(解说:此句主干是“宿迁是地方”。) D . 张牙舞爪,浩瀚书海,音乐飞扬,闲暇时光。(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不同。)
二、综合题
  • 20. (2022八上·临汾月考) 踔厉奋发,笃行不息,展望未来,奋斗号角已然吹响。学校开展了“青春你我他一起向未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 (1) 【活动一∶聆听·向未来的强音】

      一起向未来”,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也是对有为青年发出的青春邀请。

      【甲】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萌动。青年人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可能,青春不息 , 奋斗不止。面对体育赛场上的劲敌,中国女排以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拼下“五连冠”,鼓舞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90后”“00后”医务人员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一代代中国青年把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一起向未来,把人生志向转化为奋斗动力,勤于思,敏于行,用勤奋书写未来的愿景,【乙】  ________前路多坎坷,__________要拿出披荆斩棘的勇气和信心!

      上文是小华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的演讲词,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B . 文段中画横线的三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 文段中甲句运用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青春的特点。 D . 文段中乙句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分别为“因为”和“所以”。
    2. (2) 【活动二∶感悟·向未来的选择】

      《朝花夕拾》中鲁迅的选择∶“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西游记》中唐僧的选择∶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沙僧道∶“有经处有火,无火处无经,诚是进退两难!”

      以上是小鑫同学摘抄的有关名著中人物向未来作出选择的片段,请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相关情节进行分析,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3. (3) 【活动三∶奋进·向未来的脚步】

      致奋斗

      在每个醒来的清晨,

      曙光将世界点亮,

      我们开启了,

      向未来的征途,

      走向那充满挑战的远方。

      纵使风雨雷电,

      坚定不移是我们的目光。

                      
                        

      在这场奔向未来的战役中,

      我们只有唯一的誓言,

      无所畏,有所为。

      小琴同学展示了诗歌《致奋斗》请你仿照画线诗句在横线处进行补写。

  • 21. (2021八上·庐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版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扶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境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xuán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祛,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哈唱着,轻经地dù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而,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睛,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卷()回 xuán()dù 过( )

    2. (2)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与短语"悬崖峭壁"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 茅塞顿开 B . 包罗万象 C . 不可名状 D . 冥思遐想
    4. (4) 语段中主要用了 三种修辞。
    5. (5) 仿照划线句,再写一句,表达你的生命体验。
  • 22. (2021八上·永吉期末)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请多不便,恐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 (1) “琐屑”一词中“屑”的读音是
    2. (2) “举箸提笔”中“箸”的意思是
    3. (3) 下列各项中与“身体平安”结构完全一致的词语是(    )
      A . 潜滋暗长 B . 杳无消息 C . 参天耸立 D . 春寒料峭
  • 23. (2021八上·大石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 , 才觉得寒气逼人 , 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____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_____,像山泉在_____,像波涛在______。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填入空白处恰当的一项(     )
      A . 品味    奔波    呜咽    澎湃 B . 品味    奔驰    澎湃    呜咽 C . 咀嚼    奔波    澎湃    呜咽 D . 咀嚼    奔驰    呜咽    澎湃
    2. (2) 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上闪烁星星 B . 星星好像宝石 C . 天上缀着宝石 D . 星星缀着宝石
    3. (3) 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     )
      A . 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B . “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一句的主语是“同志们”。 C . “忽然醒来”和“寒气逼人”是主谓短语;“黑的山峰”和“周围的山”都是偏正短语。 D . “我们”是人称代词,“几堆”是数量词,“寂静”是形容词,“声响”是名词。
  • 24. (2021八上·吉林期中) 阅读语段,回答向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对外发布。这句响亮的口号是激励、是召唤口是凝聚。“一起”     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坚强姿态,     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景。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    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这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zhì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1.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②诚zhì 

    2. (2)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改为"“。
    3. (3) 语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动词分别是( )
      A . 追求  指明  展现 B . 指明  展现  追求 C . 展现  追求  指明 D . 展现  指明  追求
    4. (4) 文中“响亮的口号”“战胜困难”两个短语的类型分别是
    5. (5) 语段中“□”处依次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
      A . 逗号  句号 B . 顿号  冒号 C . 分号  冒号 D . 省略号  感叹号
  • 25. (2021八上·靖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崇高是一种精神,历经cāng海桑田,历久弥新;崇高是一种情怀,穿越历史云烟 , 更臻醇厚;崇高是一种品格,阅尽时代风雨 , hàn人心魄。

    仰mù崇高,呼唤崇高,是一个民族自尊自强的表现和希望所在。复活的历史告知人们,崇高的精神不是背离人性,不是不讲人情,而是在更高层次上zhāng显人情与人性的伟大。

    人性之所以崇高,是因为还有憧憬,还有梦想,还有追寻[甲]也许,这正是缘于真善美的同构,缘于高贵的行走,缘于高尚的精神操守,缘于一种不甘平庸的单纯和[乙]的持守。

    [丙]让我们去触摸那些有血有肉、鲜活灵动的灵魂,去品读这些可亲可爱的文字 ,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迫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1.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2) 甲处标点和乙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甲]省略号     [乙]坚忍 B . [甲]省略号     [乙]坚韧      C . [甲]句号       [乙]坚忍 D . [甲]句号       [乙]坚韧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段中的加点成语“历久弥新”的意思是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此处成语运用恰当。 B . “这正是缘于真善美的同构,缘于高贵的行走,缘于高尚的精神操守,缘于一种不甘平庸的单纯和[乙]的持守。”此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 . [丙]处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让我们去品读这些可亲可爱的文字,去触摸那些有血有肉、鲜活灵动的灵魂”。 D . 语段中的“历史云烟”“时代风雨” “鲜活灵动”“人生境界”这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三、语段阅读
  • 26. (2022八上·雁塔月考)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接受帮助是成长的便捷之路。②玉不琢,不成器。③__________是金子,_________要经过开采、筛选、熔炼、提纯,才能闪闪发光。④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就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⑤想成长得好,就要接受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⑥那些帮助你的人就像好的玉石工匠,他们用智慧呵护你的成长之路。

    1. (1) 第①句中”接受帮助”的短语类型是:
    2. (2) 第③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写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 陋石变美玉       B.金子发出光芒

  • 27. (2022八上·韩城月考)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近些年,一批有分量的生态主题纪录片走进观众视野 , 成为中国自然之美的影像诠释。②中国人对自然具有天生的亲切感和归属感。③自古以来,人们便善于自然草木与四季轮回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精神和内心的充盈。④当代生态主题纪录片,     在主题立意、创作手法等方面各有侧重,        都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相关,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与人文关怀。⑤在融合东方美学话语和东方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使我国生态主题纪录片通过影像语言的演绎和解码,讲述中国的自然人文故事,诠释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塑造绿色发展的中国形象。

    1. (1) 第①句中加点的”观众视野”和第③句中加点的”从”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和词性划分,分别是短语、词。
    2. (2) 请在第④句中的横线上填写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3. (3) 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28. (2022八上·南宁开学考) 阅读。

    青春何以才能xuàn______丽?人生如何才有意义?百年沧桑,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中,作出了锵有力的回答。那是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酝酿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和优秀青年的奋斗牺牲;是青年邓稼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投身科研事业的报国之志;是排雷战士杜富国在生死关头的挺身而出;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大批“90后”“00后”医务人员的逆行出征……当代中国青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把梦想与实干高度统一起来,“                                     ”,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我们扛起如山的责任,践行誓言的铿锵。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xuàn丽

    2. (2) “把梦想与实干高度统一起来”中“把”字的词性是,“梦想与实干”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3. (3) 请你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从下列句子中选择其中的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上下联的顺序,把对联填写在材料(二)的横线上。

      ①先行砥砺勤苦功

      ②奋楫笃行逐梦想

      ③努力拼搏日可待

      ④圆梦想心坚志远

      ⑤应立鸿鹄高远志

      ⑥脚踏实地创未来

    4. (4) 材料(二)的①②③句中,有语病的是 ,应改为:
  • 29. (2022八上·全椒月考)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shuài ________领红军先锋部队的是指挥员 A,他曾在四川一个军阀的军队里当过军官。A 熟悉这个部落民族,熟悉他们的内争和不满,他特别熟悉他们仇恨汉人,而且他能够说几句彝族话。他奉命前去谈判友好联盟,进入彝族的境内,同彝族的首领进行谈判,他说彝族人反对军阀刘湘、刘文辉和国民党;红军也反对他们。彝族人要保持独立,红军的政策主张中国各少数民族都自zhì。彝族人仇恨汉人是因为他们受到汉人的压迫,但是汉人有“白汉”和“红汉”,正如彝族人有“白彝”和“黑彝”,老是杀彝族人,压迫葬族人的是白汉。红汉和黑彝应该团结起来反对他们的共同敌人白汉。彝族人很有兴趣地听着。他们狡黠地要武器和弹药好保卫独立,帮助红汉打白汉,结果红军都给了他们,使他们感到很意外。

    1.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ài领

      自 zhì

    2. (2) 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先锋部队”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友好联盟 B . 共同敌人 C . 保持独立 D . 汉人的压迫
    3. (3) 上述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曾又名《》,这是一部文学作品,选段中A名字叫
    4. (4) 结合选段内容,分析红军长征途中顺利经过彝族区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