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潍坊期中) 工业上制备金属钾的反应为KCl+Na NaCl+K,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温度通常为850℃。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Na

    97.8

    883

    K

    63.7

    774

    NaCl

    801.0

    1413

    KCl

    770

    1500

    A . Na比K活泼 B . 该反应的△H>0 C . 该反应的△S>0 D . 该条件下△H-T△S<0
  • 2. 常温下,下列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25℃,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 . 将水中加热,Kw增大,c(H+)不变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选用图1滴定管量取17.60mLNaCl溶液 B . 如图2所示,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19.90mL C . 中和滴定时,选用图1滴定管盛装NaOH标准溶液 D . 可用图3装置进行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FeSO4溶液实验
  • 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图A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B . 图B是反应开始后,注射器活塞向右移,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图C是中和热的测定 D . 图D是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的溶液中:、NH4+ B . 的溶液中: C .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AlO2- D . 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NH4+
  • 7.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仅升高温度,的浓度增大,则该反应的 B . 增大体积减小压强,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C . 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改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变化以判断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B . 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 . 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 . 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 9. 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当充入2mol X和1mol Y,经20s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4mol 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高温度,同时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同等程度增大于正逆反应速率

    ②以Y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③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mol X,则X和Y的转化率均提高

    ④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⑤再向容器中通入2mol X和1mol Y,达到平衡时,X、Y的转化率均增大

    A . ①⑤ B . C . ②③④ D . ④⑤
  • 10. 有可逆反应: 

    已知在时反应都达到平衡,如果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下列对时改变条件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 B . 使用催化剂、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 C . 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D . 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催化剂
  • 11. (2019高二上·梅河口月考) 已知H2(g)+I2(g) 2HI(g)∆H<0,有相同容积的定容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g)各0.1mol ,乙中加入HI 0.2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乙中HI的平衡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甲、乙提高相同温度 B . 甲中加入0.1mol He,乙不改变 C . 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 . 甲增加0.1molH2 , 乙增加0.1mol I2
  • 12. 经研究发现CO与作用下可生成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反应历程分为两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①、②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是中间产物 C . 总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由反应①决定 D . 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 13. 一定温度下,反应I2(g)+H2(g)⇌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H2)=c(I2)=0.11mmol•L-1 , c(HI)=0.78mmol•L-1。相同温度下,按下列4组初始浓度进行实验,反应逆向进行的是(注:1mmol•L-1=10-3mol•L-1)(   )


    A

    B

    C

    D

    c(I2)/mmol•L-1

    1.00

    0.22

    0.44

    0.11

    c(H2)/mmol•L-1

    1.00

    0.22

    0.44

    0.44

    c(HI)/mmol•L-1

    1.00

    1.56

    4.00

    1.56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已知2H2O2(l)=2H2O(l)O2(g)  ΔH=-98kJ/mol,平衡常数为K。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反应过程为:

    i.H2O2(l)+I-(aq)=H2O(l)+IO-(aq)  ΔH1平衡常数为K1

    ii.H2O2(l)+IO-(aq)=H2O(l)+O2(g)+I-(aq)  ΔH2平衡常数为K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 IO-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 . 欲分解2molH2O2(l),至少需要提供98kJ的热量 C . 若生成22.4LO2 , 则反应ii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D . ΔH1+ΔH2=ΔH,K=K1·K2
  • 15. 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点导电能力比b点强 B . b点的Kw值大于c点 C . 与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Va>Vc D . a、c两点的c(H+)相等
  • 16. 已知: , H—H键、O—H键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62和495,则b为( )
    A . +352 B . -330 C . +132 D . -120
二、填空题
  • 17. 生物天然气是一种廉价的生物质能,它是由秸秆、杂草等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其主要成分为 , 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 . 甲烷完全燃烧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C . 为充分利用甲烷,通入的空气越多越好
    2. (2) 若1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2.444kJ,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催化还原 , 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

      还原为 , 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

  • 18. 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⑤混合气体的颜色,⑥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⑦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

    1. (1) 能说明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2. (2) 能说明I2(g)+H2(g)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3. (3) 能说明2NO2(g) 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4. (4) 能说明C(s)+CO2(g) 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5. (5) 能说明NH2COONH4(s) 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6. (6) 能说明5CO(g)+I2O5(s) 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19. 按要求填空。
    1. (1) 已知室温时,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溶液中

      ②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③由HA电离出的约为水电离出的倍。

    2. (2)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lO

      电离平衡常数(25℃)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HCOOH、、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②同浓度的、、、结合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③运用上述电离常数及物质的特性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i.溶液中通入过量

      ii.过量通入NaClO溶液中

    3. (3) 已知的氢氟酸中存在电离平衡: , 要使溶液中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标号)。

      ①加少量烧碱    ②通入少量HCl气体    ③通入少量HF气体    ④加水

三、综合题
  • 20. 氨、甲烷都是重要的氢化物,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反应生成往往难以直接测量,从产物稳定性看,其主要原因是

      已知:反应生成

      完全反应生成

      燃烧生成 , 若有17g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2. (2) 甲烷与水蒸气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已知在三种不同条件(I、II、III)下,氢气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0~20小时内,甲烷的反应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将0.4mol甲烷和0.4mol水蒸气充入2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则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甲烷的转化率为

      ③氢气的百分含量与体系总压强(P)、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对应的平衡常数:(填“>”、“<"或“=”)。

  • 21. 研究氮氧化物()的还原处理方法是环保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 (1) CO还原NO的反应机理及相对能量如图(TS表示过渡态):

      ①反应过程中速率最慢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活化能最小

      ②为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用的措施为(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NO浓度    D.使用催化剂

    2. (2) 用还原NO的反应为。为研究和NO的起始投料比对NO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向三个体积均为a 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和NO发生反应,实验结果如图。

      ①应温度从大到小的关系为

      温度下,充入、NO分别为3mol、3mol,容器内的压强为w Pa,反应进行到10min时达平衡,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表达式,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 , 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③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可表示为下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NO/mol

      v/mol·L-1·min-1

      1

      1

      4.14k

      1

      4

      16.56k

      2

      1

      16.56k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