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二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

更新时间:2023-01-28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拟史”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以“史”的视角观其他作家作品,表现为将作家作品比拟为史传进行阐释与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拟史”批评中,“拟《史记”批评由于其发生的频繁性、广泛性,已经从一种文学现象上升为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拟史”批评根源于儒家文化深刻的宗经重史思想。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即流露出“比《春秋》”的拟《春秋》动机,其后因单篇流布,多有亡逸。西汉元成年间褚先生仿《史记》体例补写亡篇,可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拟(史记》创作,故而后世多有将杰出的史书比拟为《史记》的现象。而唐代古文运动奠定了《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此后,其他文体中“拟《史记》”批评现象层出不穷。散文领域,韩愈曾评柳宗元的文章为“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到宋代,苏轼评价欧阳修“记事似司马迁”。唐宋八大家多有被比拟为司马迁的现象。后来.元代杨维桢《吊谢皋父》中称谢皋羽“文似太史公”。明代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以《史记》为旗帜,相关文论更是将“拟史记》”批评发挥到极致。到清代,姚莹将姚鼐也拟作司马迁。由此可见,“拟《史记》”批评作为散文领域的一个重要观念,对文学创作与审美都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外作品。近代黄遵宪评价日本古贺精里名《赠茶博士某序》曰:“叙述茶事甚详,而抉剔弊窦,曲尽情状,如太史公《货殖传》。”

    在诗歌领域“拟《史记》”批评同样影响广泛。宋代苏轼首先提出“杜甫似司马迁”的议题。杨万里在《江西宗派诗序》对“杜甫似司马迁”的解读重在风味而非形似,是对苏轼之论的深度解说,而其实质则侧重的是杜诗的诗史价值。

    诗文之外.其他文体作品中“拟史记”批评也层出不穷。小说领域,明代金圣叹提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的重要观点.将《水浒传》拟作《史记》进行叙事、写人等文法方面的评点,其后清代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话:“《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戚蓼生《石头记序》将《红楼梦》与《史记》比拟,称《红楼梦》“殆官野史中之盲左、腐迁”。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曰:“《聊斋》以传记体仅小说之事,仿《史》《汉》遗法,一书兼二体。”

    此外,辞赋领域,宋代罗大经将《赤壁赋》与《伯夷列传》类比。戏由领域,明代韩邦奇最早将关汉卿与司马迁并举;可见“拟《史记》”批评在戏由领域同样影响深刻。

    “拟《史记》”批评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观念,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价值。正如清代尤侗在《艮斋续说》中评价诗歌领域的“拟《史记》”时所言“杜诗似《史记》,不但为太史公增价,并为工部雪冤矣”。“杜诗似《史记》”的论题,对《史记》与杜诗的经典建构皆有价值。不同文体领域共有的“拟《史记》”批评反映了《史记》传播的广度与文学影响的深度。不同文体在文学功用,接受群体、审美特征等方面皆有区别,而不同领域的“拟史记》”批评都将《史记》视为重要的文学经典而树立,反映出《史记》在不同维度的经典化过程。同样,依赖“拟《史记》”批评,不同文体寻找到彼此间的共通之处,从而为文体之间相互渗透与学习提供了可能,进而推动了中国古代文体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刘彦青《“拟《史记)”批评与<史记>的经典化》)

    材料二:

    中国小说传统源远流长,丰厚博大,“拟史化”倾向无疑是中国小说传统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所谓“拟史化”,即注重小说与历史的依存关系,把小说看作是历史著作的变种,强调小说“补史之阙”的作用。

    这种“拟史化”倾向早就被中国古代学者们揭示出来了。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所谓“稗官”,即为记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小官,可见小说的诞生即与史录有关。刘知几在《史通·杂述篇》直接把小说与历史著作类比,强调小说与正史“参行”的功能和小说家的“史家”身份。

    中国古代小说的“拟史化”倾向与西方小说有着迥然的差异。西方小说产生较晚,但它的源头是古希腊的史诗和戏刷,而亚里士多德总结古希腊文学经验的《诗学》是后来西方古典文学发展必须遵循的圣经。这里的“诗”是文学的统称,更是叙事类作品(主要是史诗和戏)的特称。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西方的叙事文学(包括后来的小说)一开始就是强调与历史著作相区别的,他们把文学(包括小说)看得比历史著作更高级、更有价值,都认为文学(小说)比历史更真实。这恰恰与中国的传统相反,中国把历史著作看作是校准小说的墨绳,中国古代小说家的终极目标是“补正史之阙”。

    中国古代小说的“拟史化”倾向在近代随着西方文学观念的风行而逐渐式微了,以至当代人对此几无印象。在今天提出和梳理中国小说传统并不是出于狭隘的复古倾向,也不是要发泄浅薄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对当下在中国日益膨胀以至泛溢的“虚构”化小说稍加矫正。虽然中国传统小说的“拟史化”倾向并不见得值得我们全部肯定,但它积极的入世精神和自更的艺术担待,对历史真相和生活真谛的不懈探究,值得今天好高骛远的作家们认真镜鉴。

    (摘编自张浩文《中国古代小说“拟史化”传统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启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拟史”批评以“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学观念,影响范围较广。 B . “拟史”批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儒家文化的宗经重史思想,后来历代文学批评家加以丰富与发展。 C . 在散文领域,“拟《史记》”批评对文学创作与审美有重要影响,在诗歌、小说、辞赋、戏剧领域也影响深远。 D . 近代以来,中国小说“拟史化”倾向受到了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而衰落,说明它在新时代已经失去了意义。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主体部分按照历史顺序,充分论述了“拟史”批评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状况。 B . 不同文体可依赖《史记》建立“拟史记”批评,再依赖“拟《史记》”批评找到共通之处。 C . 班固解说小说的诞生的例子揭示了中国古代小说与“拟史化”倾向关系十分紧密。 D . 材料二末段既点出中国传统小说“拟史化”倾向的不足,又指出其价值,具有辩证思维。
    3. (3) 下列选项,不符合“‘拟史’批评”的一项是( )
      A .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谈到“今王实甫西厢记》为传奇冠,北人以并司马子长”。 B . 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曰:“此书即史家列传体也,以班、马之笔,降格而通其例于小说。” C . 姚莹在《识小录》中曰:“惜抱轩诗文……文品峻洁似柳子厚,笔势奇纵似太史公。” D . 韩愈写的《柳子厚墓志铭》《柳州罗池庙碑记)等文章称颂柳宗元的文学贡献和政绩。
    4. (4)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论述了“拟史”的相关内容,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说明。
    5. (5) 你班将举行“杜甫似司马迁”交流会,请结合材料一和杜甫的诗歌风格列出你的发言稿的要点。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好狮子

    海明威

    从前有一头狮子,跟别的许多狮子一起在非洲过日子。别的狮子都是坏狮子,每天吃斑马,吃角马,吃各种各样的羊。有时这些坏狮子还吃人。吃斯瓦希里人,吃恩布卢人,吃万多罗博人,还特别喜欢吃印度商人。印度商人个个身体肥壮,很对狮子的口味。

    可是,这头因为生性善良所以招得我们喜爱的狮子,背上还长着翅膀。就为它背上长着超膀,所以别的狮子都要拿它开心。

    “看它背上还长着翅膀哩。”它们老爱这样说,说完大家就都哈哈大笑。

    “看它吃的是什么呀。”它们还往往这样说,因为好狮子生性善良,只吃大利面条和蒜味明虾。

    那些坏狮子说得哈哈大笑,又特意吃上一个印度商人。那些母狮子则喝印度商人的血,舌头舐得哗哗直响,好像大猫一般。只偶尔停下来对好狮子狞笑一阵,或者狂笑一阵,对它的翅膀也要捎带咆哮上一通,它们都是很坏的狮子,心眼儿可歹毒了。

    可是那好狮子却收拢了翅膀,蹲在那儿,客客气气地问,它可不可以来一客内格罗尼或亚美利加诺,它是一向不喝印度商人的血,只喝这些东西的。一天,它们捕到了马萨伊人的八头牲畜,它却坚决不吃,只吃了些意大利干制面条,喝了杯波莫多罗。

    这样一来就惹得那些坏心眼儿的狮子大冒其火了,其中有头母狮心眼儿最坏,它胡须上沾着印度商人的血,把脸就着草地怎么擦也擦不掉,当下它就说:“你算是老几,自以为比我们都要强上十倍?你是哪儿来的,你这头吃面条的狮子?你到这儿到底干什么来了?”它对好狮子一阵咆哮,那些坏狮子也都一齐怒吼,一点笑声都没了。

    “我爸爸住在一个城里,站在钟楼底下,脚下有成千只鸽子,都是它的臣民。这些鸽子一飞起来.哗啦啦响成一片,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我爸爸所在的那个城里.皇宫宝殿比整个非洲还多。我爸爸的对面就有四尊大铜马,尊尊都是一足腾空的姿势,因为它们都见我爸爸害怕。”

    “我爸爸的那个城里.人们都不是步行就是坐船,真马是决不敢进城的,因为都怕我爸爸。”

    “你爸爸是只鹰头飞狮。”那头坏母狮舔了舔胡须说。

    “你吹牛,”一头坏狮子说,“这样的城市是没有的。”

    “拿一块印度商人肉给我,”另外有头很坏的狮子说,“这马萨伊人的牲口刚宰,还不好吃。”

    “你吹牛,不要脸,你这鹰头飞狮的崽子。”那头心眼儿最坏的母狮说,“我倒不如咬死了你,把你连翅膀一块儿都给吃了。”

    这可把好狮子吓坏了,因为它看见那头母狮瞪出了黄眼睛,尾巴上下甩动,胡须上的血都凝成了块,它还闻到母狮嘴里喷出一股好难闻的气味,因为母狮是从来不刷牙的。那母狮的脚爪下还按着几块不新鲜的印度商人肉。

    “别咬死我,”好狮子说,“我的爸爸是一头尊贵的狮子,一向受大家敬重,我说的全都是事实。”

    就在这时那头坏母狮向它扑了过来。可是它一扑翅膀,飞上了天,在那群环狮子的头顶上打了个盘旋,那群坏狮子都眼睁睁望着它狂吼。它朝下一看,心里想:“这帮狮子多野蛮哪。”

    它又在坏狮子们头上打了个盘旋,这一来那群坏狮子就吼得更凶了。然后它又突然来了个低飞,好看清那头坏母狮眼睛里的表情。那头坏母狮用后腿一站了起来,想要把它抓住,可是爪子够不到它。它就说了声:“Adios。”因为它是一头有文化修养的狮子,说得一口漂亮的西班牙话。“Aurevoir。”他又用典范的法语向大家大声呼喊。

    那群环狮子都用非洲的狮子语大吼大叫。

    好狮子于是打着盘旋,愈飞愈高,向威尼斯飞去。它降落在威尼斯的广场上,大家见了它都挺高兴的。它飞起来亲了亲爸爸的两颊,见那些铜马依然扬起了蹄子,见大教堂真比肥皂泡还美。钟楼还在老地方,鸽子都回巢去准备夜宿了。

    “非洲怎么样?”它的爸爸问。

    “野蛮得很呢,爸爸。”好狮子答说,

    “我们这儿现在有夜明灯了。”它的爸爸说。

    “我看见了。”好狮子的答话完全是一副孝顺儿子的口吻。

    “我的眼睛可有点受不了,”它的爸爸悄悄对它说,“你现在上哪儿去,孩子?”

    “上哈利的酒吧去。”好狮子说,

    “代我向西普阿尼问候,对他说我的账我稍过几天就去付清。”它的爸爸说。

    “是,爸爸。”好狮子说完,就轻轻飞到地上,改用四足走到哈利的酒吧。

    西普里阿尼酒吧里一切都还如旧。它的老朋友都在。可是它去了非洲回来,自己倒有点不一样了。

    “来杯内格罗尼吗,爵爷?”西普里阿尼先生问。

    可是好狮子是老远从非洲飞来的,在非洲待过它就不一样了。

    “你们有印度商人三明治吗?“他问西普里阿尼.

    “没有,不过我可以代办。”

    “你派人去办吧,可先给我来一杯马蒂尼,要绝干的。”它又补上一句:“要用戈登金酒做。”

    “行,”西普里阿尼说,“一定照办。”

    狮子这才回过头来,看了看这满店高尚的人们,意识到自己又到了家乡,可也到底出外开过眼界了。它心里高兴极了。

    (有删改)

    [注]①即格里芬·出自希腊神话,格里芬头、翼、前足似鹰,身、尾,后足似狮。②西班牙语:再见。③法语:再见,④马蒂尼是以金酒为主料的混合酒,所谓“干”意即不含果味或甜味。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头好狮子背上长着翅膀,别的狮子却都要拿他寻开心,写出了狮子们的亲密无间。 B . 好狮子只喜欢吃意大利面条和蒜味明虾,表现了好狮子天生饮食习惯和别的狮子不同。 C . 在特别危机的时候,好狮子仍然不忘和坏狮子道别,可见好狮子对这段生活有留恋。 D . 好狮子回到家乡后和“众人”的亲切对话以及内心的高兴,显示了他们和谐的关系。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前有一头狮子,跟许多别的狮子一起在非洲过日子”既照应标题,又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B . “吃斯瓦希里人,吃恩布卢人,吃万多罗博人……”,作者用繁笔着力描写环狮子的无恶不作。 C . “那些母狮子则喝印度商人的血,舌头舐得哗哗直响”,这句话意在突出母狮子对人血的喜爱。 D . 小说以寓言的形式写一头好狮子跟许多坏狮子在非洲过日子,受到仇视,表现了野蛮与文明的冲突。
    3. (3) 小说对好狮子的描绘生动形象,请分析小说是如何刻画好狮子这一形象的。
    4. (4) 作者在文中用大量的笔墨刻画了一头母狮子,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 , 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口:“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宜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夹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不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使使者致万家之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凡取人之术,苟不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B .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C .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D . 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史,官名。史官之长.掌修史及天文历法等,汉代为太常之属官,掌管天文历法。 B . “不然”与“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中的“然”字含义相同。 C . 邑,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比如《六国论》中“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 . “苟不得圣人”与“虑而后能得”(《大学之道》)两句中的“得”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果很有远见,他劝谏智宣子没有成功,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改为辅氏,结果智氏被灭族,只有他的一族得以保全。 B . 赵简子颇具智慧,他将立继承人,不知道立哪一个好,就通过两个儿子对写有日常训诫之言的两块竹简的态度确定了继承人。 C . 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他向韩康子索要领地,韩康子送了一处城邑给他,于是智瑶义向魏桓子和赵襄子各索要两处土地。 D . 赵襄子不肯割地给智瑶,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进政赵襄子,赵襄子秘密联合韩、魏两家,最终打败智瑶的军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②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5. (5) 文末司马光认为应该怎样“取人”?请简要概括,(3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标题中“秋夜”点明季节,“读书”点出主要事件,“二鼓”是读书结束时间。 B . 首联感叹那些“碌绿无奇”的“腐儒”都只喜欢那些古人的从不欺骗自己的遗编。 C . 领联意境优美,对仗工整,相映成趣,从室内写诗人夜读的情景,令人倍感亲切。 D . “策策”“冬冬”是象声词,落叶声中显寒意,鼓声催人睡;秋夜深更,情景逼真。
    2. (2) 有人评论诗的后两联“笔调清淡,但意境不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论语>十二章》中,“”两句表明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佳方面提出的要求。
    2. (2) 韩愈《师说》在引用孔子的论述后,紧接着以“”两句闸发自己的师生观,说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3. (3) 杜牧《阿房宫赋》中,“”句表现了人们在阿房宫中唱歌时给人的感觉,“”句表现了宫女们跳舞给人的感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997年受邀赴国外录制两张二胡独奏专辑,我选择了《阳关三叠》《牧羊女》等大约20多首颇具民族的作品。录音师非常有经验,用模拟录音的方式记录现场演奏声音,一部作品从头到尾不做任何剪接,①           。后来,其中一张专辑在国际唱片大赛中荣获“最佳世界传统音乐奖”。

    21世纪以来.我多次到世界各地举办独奏音乐会。记得在一个国际顶级音乐厅演出时.台下②                   。音乐会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我把3首乐曲全部拉完后,又在③                   的掌声中多次谢幕.观众依然不愿离去。

    中国民族乐器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有④                的优势,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合作时,很容易弥合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二胡这件乐器无论是文化内涵、审美高度、风格特质,还是技术运用和情感表达,与世界任何乐器相比都足够出色,作曲家、演奏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传承精粹,创造新产。

    走过千山万水,方知来路峰嵘。我越来越感觉到,拉动琴弦的,不只是演奏者之手,更是积淀数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距今8000多年的贾湖骨笛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八音分类法”,从战国曾候乙编钟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音乐典故,从隋唐以后琵琶、胡琴、扬琴等传入中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新文艺、新音乐……数千年来,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实践和艺术积淀,书写了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表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智慧。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于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台风带来的主要灾害有暴雨、大风和风暴潮等,作为一个较多受台风影响的国家,几乎年年夏天,我国沿海省份的居民都会紧张地关注着台风动向,各部门严阵以待、气象专家建议,        ①          , 居民要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间台风预报预警信息;储备好食物和水,备好移动电源、手电筒等应急物品;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居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的居民,要及时         ②       ;沿海地区的居民最好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成“米”字图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台风来临时,需继续关注台风动态信息,尽量减少外出。        ③       , 千万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如果你住在帐篷里,应立即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 , 则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1. (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咳,你问什么不行呀!”风娇替香雪挎起篮子说。 B . 领导将于下个月初到你校检查指导,请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C . 当你走在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山中,一定会流连忘返。 D . 你热得这一脸的汗,赶紧进屋里喝点水凉快凉快。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镇做题家”(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通过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引爆网络。有网友认为,出生寒门的子弟只会考试做题,思维僵化、不懂变通、情商低,热衷加班,导致内卷。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人家‘头悬梁,锥刺股'才逆天改命,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我们大多数人,不都是‘小镇做题家'?”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的哪些联想或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