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 1. 用正楷字规范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光阴。——葛洪

  • 2. 根据语境拼写词语。
    1. (1) 周末,我和妈妈逛商场,妈妈看到80寸大彩电,ài mù不已。回家后和爸爸shāng yì,想买一台。爸爸一口jù jué,说是会影响我学习。
    2. (2) 哥哥说:“看《动物世界》可以欣赏bái hè的yōu rán,也可以感受 liè bào的矫健……”
    3. (3) 人们过搭石的时候,动作是多么的xié tiáo,pínɡ hénɡ控制得是那么好。
  • 3.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 . 阅读时重点关注有趣的故事情节,其余部分可以快速跳过。 C . 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 . 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
  • 4. 下列关于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的方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可以以主人公的口吻讲,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 . 可以给故事情节“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C . 可以变换故事情节的顺序,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 D . 可以采用段意串联法,把各段的意思连在一起就可以了。
  • 5. 对句意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A . 船长屹立在舰桥上。 B . 船长一句话也没有说。 C . 船长沉入了深渊。 D . 船长一个手势也没做。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 . 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 . 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 .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 .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 7. 下列关于班级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 B . 班级公约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C . 班级公约应该由班级干部共同讨论,逐条表决,形成班级公约。 D . 班级公约应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来制定。
  • 8. 查字典填空。

    “举世闻名”中“举”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①向上抬,向上托;②发起、兴办;③推选,推荐;④提出;⑤全;⑥行动,动作。“举世闻名”应选第种解释。请你用第②种解释组一个词

  • 9.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1.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中不

       

      难以  

      忧外

    2. (2) 蔺相如和廉颇和好后成了好朋友, 保卫赵国。
    3. (3) 我们被眼前这的一幕惊呆了。
  • 10.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进攻。

      提心吊胆——

    2. (2) 请用“结实”的不同意思各写一句话。

      ①结实(指人身体好):

      ②结实(指物体坚固):

    3. (3) 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 1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作者感到悲伤的原因是
    2. (2)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少年中国的和对中国少年的
    3. (3) 《乞巧》这首诗中的“”让我们看到了那时的人们过七夕节的情景。
    4. (4) 陶渊明这样告诫我们珍惜时光: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
二、阅读与鉴赏(27分)
  • 12. 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 (1)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的《》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的经过。
    2. (2)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3. (3) 读了这个片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是个什么样的人?
  • 13. 课外阅读。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无论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 (1) 短文主要写了这三个人的读书方法,分别是 、这三种方法。
    2. (2) 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
    3. (3) 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4. (4) 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 . 列数字 B . 举例子 C . 打比方
    5. (5) 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这篇文章中的,也可以是自己积累的)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 14. 习作题目:我最熟悉的人

    提示:你最熟悉的人是谁?他(她)的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可以用一两件事来表现他的特点,试着用上一些学到的写法来写,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