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评价测...

更新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听力检测
  • 1. 认真听录音两遍,完成以下答题。
    1. (1) 根据听力材料,关于健康午睡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午睡时间越长越好。 B . 吃完饭后立即午睡。 C . 闭目养神也可以缓解疲劳,恢复体力。 D . 午饭吃得饱,才能睡得香。
    2. (2) 根据听力材料,不健康的午睡姿势是(    )
      A . B . C . D .
二、积累运用
  • 2.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 (1) 为了躲避měnɡ shòu对幼崽的袭击,狐狸妈妈在选择zhù zhǐ的时候非常shèn zhònɡ
    2. (2) 新时代的少年应该为实现中国梦这一远大bào fù而wán qiánɡ pīn bó
三、根据要求,选择恰当选项。
  • 3.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色(jiǎo)   面(xiànɡ)     B . 绳子(xì)   时(shà) C . 领(jiànɡ)   经(cénɡ)     D . 可(nínɡ)   然(jū)
  • 4. 辨析各组字形,能够依次填入句中的选项是(   )

    西门豹来到邺县以后,立______着手治理水患。他______惩治了恶人,又帮老百姓兴修水利,灌______农田。这大______就是西门豹流芳百世的原因吧。

    A . 即  既  溉  概 B . 既  溉  即  概 C . 既  即  溉  概 D . 即  概  既  溉
  • 5. 下列选项中与“精卫填海”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 山崩地裂  呼风唤雨 B . 坚韧不拔  矢志不移 C . 四处奔走  神通广大 D . 未卜先知  上天入地
  • 6. 根据字典中的注释,对下列句子中“故”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⑴小红就喜欢听爷爷讲事。

    ⑵溺而不返,为精卫。

    ⑶不知什么缘 , 他到现在还没来上课。

    A . ①  ②  ③ B . ③  ⑤  ② C . ①  ④  ② D . ②  ④  ①
  •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的哥哥长得亭亭玉立 , 人见人夸。 B . 警察赶来的时候,歹徒视死如归 , 拼命抵抗。 C . 面对失败,他没有气馁,而是随遇而安 , 准备再战。 D . 看到突如其来的洪水,村民们吓得面如土色 , 不知如何是好。
  • 8. 下列句子中,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演讲比赛刚开始,张华便打头阵 , 要为我们小队做好表率。 B . 爸爸平时工作很忙,今天居然破天荒地来学校接我回家。 C . 中国队勇往直前,终于在比赛中占上风 , 并一鼓作气赢了上半场。 D . 小组代表发言的时候,她总爱敲边鼓 , 找别人说悄悄话去了。
  • 9. 下列关联词语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______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______她渺小而又脆弱。

    A . 虽然……但是……     B . 不但……而且…… C . 之所以……是因为……    D . 因为……所以……
  • 10. 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括号中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荷花才展开几片花瓣,像娇羞的小姑娘。(拟人) B .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 C . 秋天到了,落叶如同一只只蝴蝶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比喻) D . 难道我要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反问)
  • 11. 下面作品、主要人物及其精神品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志存高远 B . 《梅兰芳蓄须》——梅兰芳——爱国情怀 C .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坚强勇敢 D . 《纪昌学射》——飞卫——孜孜不倦
  • 12. 下列能体现“观察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的诗句是(    )
    A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B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13. 明明的话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秋天的合肥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 B . 哥哥喜欢打篮球和足球。 C . 这次班会使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D .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写错了。
  • 15. 关于复述课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复述前应该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B . 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C . 复述时要注意课文中提示顺序的词句。 D . 复述时可以随意改编课文内容。
四、阅读理解
  • 16. 阅读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里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同学们,牛奶营养价值高,很多同学都有每日饮用牛奶的习惯。你对牛奶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牛奶的相关知识。

    1. (1) 雷达上的荧光屏与蝙蝠身体部位功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耳朵 B . 嘴巴 C . 鼻子 D . 眼睛
    2. (2) 对画横线句子中“终于”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体现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研究成果来之不易。 B . “终于”一词如果省略,不影响上下文的表达效果。 C . 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D . 体现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3. (3)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问句的恰当使用,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B .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到联结上下文作用。 C . 这句话具体写了蝙蝠夜里是如何飞行的。 D . 这句话是在说蝙蝠夜里飞行与飞机夜间飞行有密切关系。
    4. (4) 下列选项中,与理解文章内容无关的问题是(    )
      A . 蝙蝠的耳朵是如何接收超声波的? B . 科学家是如何从蝙蝠夜间飞行受到启发发明雷达的? C . 蝙蝠是如何探路飞行的? D . 蝙蝠是鸟类吗?
  • 17. 阅读

    那一季的金黄

    ①母亲生我是在一个小县城中。当时爸爸远在北京。我自小身体不好,五岁那年又进了医院,准备动第三次手术。妈妈是小学教师,白天上课,晚上整夜守在医院里,为我操劳着。

    ②一天傍晚,我照例到医院门口等她来,街上来往行人很多。那时正值橘子上市,我是特别爱吃橘子的。但在当时,它对我们这样的家庭简直是件奢侈品。爸爸妈妈的工资少得可怜,我接二连三的手术又需要一大笔钱,别说是橘子,就是一日三餐也日渐稀薄了。

    ③不知从哪儿飞来块橘子皮,刚巧落在我面前。我禁不住诱惑,捡起那块橘皮,如获至宝地捧着它跑回病房,把它捏在手中,闻了又闻,竟恍然睡去。

    【批注1】
    为什么一块橘子皮对于“我”来说是“如获至宝”?
           ④朦胧中,我被一阵抽泣声惊醒。我抬头看见妈妈红着眼睛在笑,笑得苍白,就忍不住哭了。我的泪水浸湿了妈妈的羊毛衫,那是妈妈最体面的一件衣服,也是爸爸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七八年了,妈妈就这么一件羊毛衫。

    ⑤妈妈轻轻地说:“好孩子,不哭,妈妈给你买橘子。”

    ⑥妈妈去的时间真长,来时果真带回一篮金灿灿的橘子。

    ⑦哦,橘子!我眼睛一亮,惊讶地看了妈妈一眼,妈妈在那片金黄中苍白地微笑着,我便疯狂地扑向了橘子。

    妈妈默默地看着我把金灿灿的橘子一个个排在枕边,用手一遍遍地抚摸着那些令我痴迷的金黄。我贪婪地嗅着,忽视了世界的一切,连妈妈什么时候离去都一无所知。突然,我发现邻床刚才和妈妈一起来的一位母亲斜眼看我,轻轻对自己的孩子说:“她妈妈一件衣服只换了一篮橘子,想想妈妈的心吧……”

    【批注2】“一个个排”和“一遍遍抚摸”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橘子的喜爱和痴迷。
           ⑨橘子?衣服?妈妈的羊毛衫?我猛地记起点什么——妈妈那苍白的微笑和突然单薄的身影……

    ⑩橘子啊!从那以后,我再也忘不了那一季的金黄。

    1. (1) “我”把橘子说成“奢侈品”的原因是(    )
      A . 橘子在当地很少见。 B . 橘子的价格过于昂贵。 C . 爸妈工资少,“我”手术又需要一大笔钱,平常吃不上橘子。 D . “我”生病不能吃橘子。
    2. (2) 下面能概括短文②-⑨自然段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 . “我”捡到橘子皮,如获至宝。 B . “我”特别想吃橘子,妈妈用羊毛衫为“我”换来一篮橘子。 C . 邻床的一位母亲斜眼看“我”,让“我”觉得很奇怪。 D . “我”忘不了妈妈带回来的那一篮橘子。
    3. (3) 文中方框内,两处批注的角度分别是(    )
      A . 疑问  写法 B . 疑问  启发 C . 写法  疑问 D . 启发  写法
    4. (4) “从那以后,我再也忘不了那一季的金黄”,对这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妈妈带回来的一篮橘子很美味,“我”忘不了。 B . “我”生病住院很想吃橘子,所以忘不了妈妈带回来的一篮橘子。 C . 橘子金黄的颜色非常漂亮,“我”忘不了。 D . 妈妈用自己唯一的羊毛衫给“我”换回一篮橘子,“我”忘不了妈妈对“我”的爱。
五、语文与生活
  • 18. 同学们,牛奶营养价值高,很多同学都有每日饮用牛奶的习惯。你对牛奶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牛奶的相关知识。

    材料一

    材料二:牛奶虽然营养全面,但是喝牛奶不能贪多。牛奶属于温热的补品,喝多了,特别是小孩子,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而且过量饮用牛奶会导致大量的乳糖不能被身体吸收,从而出现腹泻。营养学家建议每日早晚各一杯,总量控制在每天500毫升以内为宜。

    1. (1) 结合材料一,我们知道这款牛奶不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
      A . 碳水化合物 B . C . D . 蛋白质
    2. (2) 暑假的一天,刚踢完球的佳佳想喝牛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从冰箱里拿出带包装的牛奶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 B . 取一盒牛奶给刚出生的妹妹喝。 C . 发现牛奶中有少量沉积物,摇匀后再喝。 D . 把未喝完的牛奶随手放在餐桌上,明天再喝。
    3. (3) 妈妈认为喝牛奶能补钙,个子会长得更高,所以让佳佳以喝牛奶替代喝

      水。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请说出两点理由。

六、习作与表达
  • 19. 现在很多同学的学业负担减轻了,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去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参加有趣的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哪一次休息日的经历让你最难忘?请以“不一样的休息日”为主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要求:⑴把事情经过写清楚,突出这个休息日的特别之处;⑵能写出自己的感受;⑶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少于3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