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12-19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叙述视角即叙述者观察和叙述故事的角度,传统上小说的叙述视角主要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视角,全知视角、有限视角等。这种分类出发点比较简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淆了“谁说”和“谁看”,导致了研究的混乱。

    ②20世纪以来,不同的叙述视角分类进入小说研究领域,其中热奈特的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的分类被广泛接受。零聚焦即通常所谓的“全知视角”,叙述者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不仅知道作品中人物的公开言行,而且对人物的内心深处的私密想法、秘而不宣的情绪和不可示人的动机全都了如指掌。对于《巴黎圣母院》而言,零聚焦的叙述视角可以充分体现叙述者主体意识,对于描述宏伟的社会画卷和一个庞大的故事结构而言,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全知全能的叙述手法在小说中占据了主体地位。

    ③一般而言,叙述者在文本中有很多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叙述者的干预功能。对于作品中的人物而言,零聚焦叙述角度下的叙述者居高临下并全知全能,干预功能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的一个干预功能就是召唤受述者,即小说的读者,以期引起受述者的注意。例如:“若承蒙看官同意,我们不妨就竭力开动脑筋,想象看官跟我们一道,夹杂在穿着短上衣、半截衫、短袄的嘈杂人群中间,跨进大厅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文中的“看官”即读者,叙述者直接将受述者引入叙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并产生参与其中之感。

    ④除此之外,叙述者还可以采用评论性的干预。评论干预主要用来对文章的叙述进行补充说明,或是表达叙述者本人对被叙述的事件和人物的态度和观点。例如:“但是,对于可怜的红衣主教来说,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与这般没有教养的人为伴,看来这杯苦酒非饮到底不可了。”这种干预的主要功能就是补充情节,引导受述者的注意力,这不但有助于文章结构的紧凑和完整,也可以使读者顺着作者的思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⑤内聚焦经常被称为内视角,叙述者的视角和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相重合,一般为第三人称视角,叙述者和作品中的某个人物知道的同样多。对于作品中事件的来龙去脉,在作品中的人物未发现之前,叙述者不能向受述者提供任何信息。例如:“这个男人……他穿着教士的服装。当他从人群中跳出来的时候,一直没有注意他的甘果瓦立刻就认出了他。‘真的,’甘果瓦惊呼道,‘这是我那艾尔美斯式的老师堂·克洛德·孚罗洛副主教呀!’”这段话的叙述者还是作者,但是他的视角却和作品中的人物甘果瓦的视角完全一致,受述者从叙述者接收到的信息完全和甘果瓦得到的信息一致。内聚焦叙述角度利用作品中的人物来叙述,自然就会令读者感到亲切和真实。尤其是一些人物内心隐秘的东西,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袒露比通过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更真实、更可信。

    ⑥总之,《巴黎圣母院》中的各种叙述视角的使用及其完美融合,不仅帮助雨果顺利地完成小说的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同时文本叙述视角本身就是一大创新,值得我们关注并继续研究。

    (摘编自田华《多种叙述视角的完美融合——〈巴黎圣母院〉中的叙述视角及其功能浅析》)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叙述视角的传统分类,混淆了“谁说”和“谁看”,这导致了相关研究混乱。 B . 在零聚焦叙述视角下,叙述者对人物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情绪和动机了如指掌。 C . 干预功能是叙述者在文本中最主要的功能,干预功能之一是引起小说读者的注意。 D . 当叙述者的视角和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相重合时,叙述者就是作品中某一人物。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比较两种视角分类,为论证不同叙述视角运用及其效果奠定基础。 B . 文章第④段先引出评论性干预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事例阐述其作用、意义。 C . 文章第⑤段例举《巴黎圣母院》中的内容,旨在论述内聚焦视角的叙述功能。 D . 文章的论证结构清晰,论述了零聚焦视角和内聚焦视角在小说中的功能价值。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零聚焦视角在《巴黎圣母院》中占据着主体地位,这视角也是作者的最佳选择。 B . 零聚焦角度下的叙述者干预作用明显,既能补充说明,又能引导受述者的注意。 C . 内聚焦角度以作品中人物的见闻来叙述,能够向读者提供叙述者不知道的信息。 D . 《巴黎圣母院》如果采用单一视角,可能会在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上遇到挑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妇幼健康作为重要内容。一是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先保障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实现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地区;加强贫困地区出生缺陷防治,启动实施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和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截至2018年底累计救助出生缺陷患儿1.3万名,拨付救助金超过1.5亿元。二是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通过确定定点医院、诊疗方案和单病种收费标准,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患儿的集中救治,并逐步扩大救治病种。对患有慢性疾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和指导。对患有重病的农村贫困人口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提高报销比例,采取“一站式”结算,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摘编自《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

    材料二:

    从乡村群众患病找“赤脚医生”,到现在签约家庭医生提供上门服务;从缺医少药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医疗卫生机构3670个,医疗床位8.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0.5万人。医疗设备极其简陋,医疗技术水平低下,人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现在,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7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952.9万人。70年来,我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77岁。我国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迅速,远程医疗服务全面推开,覆盖所有县域医共体,所有三甲医院都开展了远程医疗服务。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显示,1995年我国位列第110名,2015年提高到第60名,2016年提高到第48名,是全球上升幅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健康中国步履稳健》,《人民日报》2019年6月4日)

    材料三:

    自2020年1月20日起,我国政府建立起来的防控疫情体系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经过持续近三周的防控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共卫生灾难,我国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仍存在短板。因此,未来我国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要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

    (摘编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积极向好态势,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在路上》,《经济参考报》2020年2月19日)

    材料四:

    “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在2月29日发布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中,这一表述令人印象深刻。这是25名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8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通过对中国9天的实地考察得出的一致结论。

    联合考察组外方组长、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博士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谈了实地考察后的感受:“中国的方法是目前我们唯一知道的、被事实证明成功的方法。”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与保护,中国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以及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给考察组留下深刻印象。让专家们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国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手段救治病人的努力。此外,为了挽救生命,中国在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巨大投入也获得了联合考察组的认可。短短数日,超过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考察报告里说,中国人表现出的真诚和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了联合考察组所有成员。

    (摘编自《实地考察后,国际专家一致肯定中国说明了什么?》,央视新闻客户端2020年3月1日)

    1. (1) 下列对我国现行“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70年来,我国医疗技术能力日益提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远程医疗服务的推开,公共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正不断提升。 B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了所有县域医共体,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是维护我国人民健康、落实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 C . 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国逐步建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健康指标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D . 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依托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措施控制疫情蔓延,短时间内疫情已出现积极向好态势。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卫生健康部门将加强对患病贫困妇女儿童的救治保障,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倾斜性保障政策,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B .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幅提高做出了贡献。 C . 我国对新冠疫情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体现了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深入思考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 D . 中国针对新冠疫情所展现的强大动员能力、果断的执行能力、利他主义的集体意愿和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都给考察组专家留下深刻印象。
    3. (3) 根据材料概括分析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体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皮鞋

    【苏丹】阿卜·白克尔·哈里德

    天色暗下来了,水汽预示着将有一个不愉快的黑夜。我坐在市场的一家咖啡馆里,苦苦地思索着下月的日子该怎么过……我在责怪着自己由于一时冲动买了一双白皮鞋。按我这样地位的小职员来说,真不该如此,就是想买也该等下月再说。我埋怨我干的荒唐事儿。正在烦恼的时候,耳旁传来一声声叫擦皮鞋的声音……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约摸十一岁的孩子,披着一件不称体的长衬衣,两条瘦腿活像竖在地上的两根细棍,苍白的圆脸庞上长着一对炯炯发光的、满是孩子气的大眼。或许他早就以为我会坐下来的,所以竟没来得及等我张口告诉他这双皮鞋还是刚上脚的,他的两只小手就已经在身旁的小木箱里匆忙地翻寻着什么了,我也就顺势脱下了我的皮鞋。

    他严肃而又小心翼翼地卷起衣袖,从木箱里取出一个铁匣,立刻埋首在这项“艰巨”的工作里。我百般无聊地看着电影院前熙来攘往的人群,现在不比公共假日那天,很少见到中学生的影子。站着的尽是些套“吉尔巴”【注】或穿着形形色色衣衫的童工,男女摊贩杂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兜售吃食。我本以为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擦完的,而他不时顾盼着影院前的观众,低声问身旁另一个孩子:

    “听,开演了吧?”

    “我早看过了,你要瞧,你自个儿去吧!”

    这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玩弄着手里的木棍,一面频频抬眼留心一个闲散地等着友人赴约的青年。擦鞋的责备而又痛苦地扫了他一眼,便拿起我那擦好鞋油的一只白皮鞋放在墙角下,稍晾一会儿再打光。熙熙攘攘的顾客不知是谁在鞋上踩了一下,这一脚几乎使他前功尽弃,他掸掸灰尘,狠狠地骂了一句:“你怎么不长眼哪!”说着又伸出两只小手聚精会神地开始他的擦鞋工作。

    片刻间天空里越积越厚的乌云又一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我听到他自言自语地在嘟哝:“这场雨下来,看不成电影还没什么,断了我的粮可怎么办!”

    雨说下就下,稀疏的大滴雨点开始落了下来。人们蜂拥地躲进咖啡馆,渐渐把我和孩子的距离越挤越远了。滂沱大雨,倾盆如注,我端着座椅退进屋里,坐下后先忙着把两只光脚丫子塞进桌肚里,但心里止不住胡思乱想起来:这孩子哪儿去了呢?准拿走了我的皮鞋……唉,多讨人喜欢的一双新皮鞋,不用费多大劲就可以脱手的。本来嘛,眼看着浓云蔽日,预示着有一场大雨,大街小巷尽是泥水,我干嘛还一定要让他再擦呢?

    折磨人的整整一小时过去了。在这一小时里,我的心简直是随着表上的分针在移动,而这个小东西看来却毫不在意地计算着这一寸寸蚕食我的耐心,让我神经都快爆裂的时光。希望孩子送回皮鞋的幻想已成泡影了,这个该杀的家伙竟这么拿着我的皮鞋就溜跑了。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回去的那条道,当然,最好能雇一辆车,可是车停在大马路上;还有,钱呢?看来唯一的办法只能光着脚在我们那条既窄又危险的巷子里冒上一次险了。又过了一小时,雨仍下个不停,咖啡馆里挤得水泄不通,等着孩子把鞋送回来似乎没什么希望了,抑制不住的气恼和郁闷阵阵袭上心头。播音机响了好长一阵终于静下来了,靠在躺椅上的或是捏着帽子站久了的人都活跃起来,坐在一旁长凳上的还在热心地讨论着雨……时间将近午夜,雨势渐弱,最后天空里只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雨丝儿,人们可以回家了。人们开始离开咖啡馆,不到半小时,屋里便走空了。侍者动手收拾桌椅,示意说:你也该走了。

    我低着头走出大厅,刚穿过活动门,冷不丁地一下子怔在那儿了,两条腿似乎瘫陷在淤泥里,半步也提不起来,张大了的嘴不知说什么好,一个不到十一岁的孩子——好熟的脸哟——光着上身,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倒在墙角里睡着了。他的另一只手紧紧捏着一包东西,我过去轻轻地摇醒了他,他跳起身来,小手揉了一阵眼睛,迷糊中他忆起了我是谁。他连忙打开布包,一边忸怩地向我道歉。我这时才发现他是那么困倦,瞌睡沉重地压着他的眼皮。付了钱,帮他披上那件不称体的、包过我皮鞋的长衬衣,我默默地踏上了归途。

    满街的泥水,人们早就进入香甜的梦乡……周围是一片漫长、寂静得怕人的黑夜,电线杆上的街灯散出一团团灰白的光芒,似乎连这个也给雨水浇了个透湿。这种时刻四周见不到一点活的东西,哪怕是一只丧家的狗还是一只迷途的猫。

    一幅使我无法入眠的景象萦回在我的脑际,那个孩子——我们的孩子,仿佛就坐在我床边,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另一只手里紧握着一双白皮鞋。

    (选自1998年《世界微型小说佳作选》,有改动)

    【注释】吉尔巴:一种苏丹民族服装。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讲述了发生在小职员“我”和一个擦鞋男孩之间的故事,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使故事中的人物、场景等更显真实。 B . 小说描写了擦鞋男孩和玩弄木棍男孩之间一段对话场景,擦鞋男孩“责备而又痛苦”的表情折射出他对那个男孩的厌恶。 C . 小说多处描写雨势的变化,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为下文“我”对擦鞋男孩的揣测、擦鞋男孩等候等情节做了铺垫。 D . 小说读来有鲜明的镜头感,对人物的描写绘声绘色,对环境的描摹逼真生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
    2. (2) 小说中的“我”善良而悲悯,请从小说中找出两处情节描写分别加以说明。
    3. (3) 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白皮鞋”的作用。
四、古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致,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于是朝议乃定。及孝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恒温,东晋权臣,曾独揽朝政十余年,有意夺取帝位)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耽误先帝陵墓的修筑),未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B .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C .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D .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B . 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取天下。 C . 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D . 拜在古代是授予官职。除、陟、拔、擢、迁、超迁、左迁等都是表示升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彪之不重职位,不愿超迁任职。他的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他为尚书郎:他不把官职高低放在心上,越级提拔是自己不愿意的事。 B . 彪之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人犯。股浩将谢毅交付廷尉候审,他以此非廷尉职责为由,虽有皇上命令,依然据理拒收,时人将他比作张释之。 C . 彪之讲究时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D . 彪之言辞机敏,反对权臣听政简文帝去世,讨论身后事时有人提出等候大司马处置,他抢先表示由太子代立,若先面咨大司马将被斥责。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

      ②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后湖晚坐

    陈师道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紧承诗题,写晚坐后湖所见所感,将自得自适之情寄寓景语之中。 B . 明写青林“无限意”,暗写诗人在后湖边上坐观时间之长,兴致之高。 C . 明写“白鸟有余闲”,暗写自己“有余闲”,含蓄表现其遁世的逍遥。 D . 颈联是对诗人自得之情的深化,表现其内心宁静,自信能以诗文立名。
    2. (2) 清人纪昀评该诗说:“颓然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1. (1)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
    2. (2) 《蜀道难》中诗人用“ 。 ”两句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场景。
    3. (3)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他早年求学时衣食住行等方面皆不如其他学生,但他却用“ 。”两句表达了不以为苦、以苦为乐的勤奋精神。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      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 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 . 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 . 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 . 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 (2)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 .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 .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月球是怎么来的,①______,如俘获说、分裂说、大碰撞说等,目前最可靠的,能提供科学证据的学说是同源说。

    2001年科学家在对阿波罗登月中收集到的岩石进行研究后发现,氧的同位素在地球和月球的岩石中几乎是完全一样的。②______,我们目视到的比较亮、颜色发白的地方主要由斜长岩构成;另一类是比较暗的地方,就是月海中玄武岩。美国和苏联采集的样品,主要偏向于覆盖月海中的玄武岩和斜长岩,年龄距今大约在30多亿年,比较老。

    嫦娥五号采集到的吕姆克火山口旁岩石,可能年龄较新,是距今13亿年的样品。通过未来的研究,对于地月同位素上的一致性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③_______。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六、写作(60分)
  • 9.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庄子的才干之一是绘画。君王要他画一只螃蟹。庄子回答说,为此他需要五年的时间。五年过去了,他又对君王说:“我还需要五年的时间。”君王应允。十年过去了,庄子拿起笔一会儿就画了一只完美无缺、前所未见的螃蟹。

    材料二: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以为这是只神鸟,令人把它捉住,亲自迎接到祖庙里供养起来。每天演奏音乐给它听,给它吃丰美的食物。鲁侯的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结合上述材料带给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