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12-06 浏览次数:8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41分)
  • 1. 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写词语。

    qiàn

    chóu

    qīn  lüè

    yōu  rán  zì  dé

    chán

    lǎn  duò

    fù  jīng  qǐng  zuì

  • 2. 下列划横线的字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dǎi)       崩       协(调节)有序 B . 便(pián)宜     隐       美中不(足够) C . (xiāo)弱     受       (道理)所当然 D . (jiǎn).   责      不动声(脸色)
  • 3. 在下列诗句中“日”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

    ①迟日江山丽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          

    ③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④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⑤千里江陵一日还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A . ②⑥ B . ③⑥ C . ①④ D . ②⑤
  • 4. 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做题。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归赵      同心力        不其数         难以

      举世名       众星月      千真万      天动地

    2. (2) 写出两个含有数字的成语
    3. (3) 写出两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4. (4) 用“难以信”写一句话。
  • 5.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 . 人们协调有序的走在搭石上,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B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C . 小珍珠鸟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 D . 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 6.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 (1) 桂花盛开时,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2. (2)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缩句)
    3. (3) 看到牛郎被哥嫂赶出家门,十分伤心。(改病句)
    4. (4)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 7. 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 (1)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2. (2) “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貌。”队长自豪而又神秘的一笑。
    3. (3) 牛郎穿过青翠的树林走到湖边,看到湖面映着晚霞的余光,蓝紫色的波纹晃晃荡荡,不由发出感叹:“真美呀!”
    4. (4) 小珍珠鸟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 8. 根据题目要求做题。
    1. (1) 根据平时积累先补充诗句后连线。

      《少年中国说》             陆游                    我劝天公重抖擞,

      《己亥杂诗》                林升                     ,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梁启超                 ,风尘吸张。

      《题临安邸》                龚自珍               王师北定中原日,

      连线:

      《少年中国说》             陆游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林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梁启超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题临安邸》                龚自珍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2)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恰当选项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少年中国说》——     ②《己亥杂诗》——

      ③《示儿》——               ④《题临安邸》——

      A.表达作者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B.表达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情怀。

      C.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D.表达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热爱之情和殷切期望。

  • 9. 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社会各界的争议,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成。

    你的观点:理由:

  • 10. 根据平时的积累或课文内容填空。
    1. (1) 《将相和》一文中,“将”指,“相”指,本文讲述了三个小故事,我从中感受到了“相”的品质和“将”的精神。
    2. (2)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但在《珍珠鸟》的作者冯骥才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

      达到了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告诉我们:

    3. (3) “每当人们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句话写出了人们走搭石的美景,这里的美包括
    4. (4) 《牛郎织女》是动人的民间故事,因牛郎的哥哥和嫂子对牛郎不好,所以牛郎与老牛。后来,在老牛的引导下牛郎和织女结为夫妻,他们。可是,老牛死了,织女被抓走了,牛郎带着儿女披着牛皮快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用簪子划条天河把他们隔开。织女天天,王母娘娘拗不过她,允许他们每年七夕。(选择最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好景不长      B.勤俭节约      C.幸福美满    D.相依为命       E.以泪洗面

      F.鹊桥相会      G.勤劳节俭      H.天长地久    I.相互照顾        J.幸福快乐

二、美文有约(29分)
  • 11. 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选段,完成练习。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诗情画意       A.心愿         B.思想;想法      C.境界:情调

      西洋景观       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

      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景观              仿照          仿佛

      反义词:收藏              珍贵           销毁

    3. (3) 找出承上启下的句子。
    4. (4) 文段①中画曲线的句子写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5. (5) 读文段③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6. (6)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 (7) 作为一名小学生,当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
  • 12.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宋庆龄15岁那年,就进了美国佐治亚洲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优良的传统……为了它的振兴,无数仁人志士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 (1) 如果给短文加个题目,你觉得短文的题目最好是(    )。
      A . 宋庆龄 B . 我不能忘掉祖国 C . 宋庆龄巧辩同学
    2. (2) 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把比作,说明了
    4. (4) 宋庆龄为什么说“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
    5. (5) 今年是中国70华诞,举国上下,一片欢庆,面对正在腾飞的中国,你有哪些希望呢?
三、习作芳草地,根据要求写一写,不少于450字。(30分)
  • 13. 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们与你朝夕相处,同桌更是如影随形,你的同桌是怎样的呢?请你大胆运用夸张手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漫画”你的同桌,选一两件事用文字把可爱的同桌“画”出来,要突出其特点,并表达你的情感。题目自拟,如要出现同桌的姓名,请用“小华”代替。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