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青浦区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调...

更新时间:2022-11-17 浏览次数:5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部分
  • 1. 选出下列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
    1. (1)
      A . 抵御 B . 崩蹋 C . 美中不足 D . 理所当然
    2. (2)
      A . 亲密 B . 汛期 C . 同心协力 D . 不记其数
    3. (3)
      A . 叮嘱 B . 幽然 C . 相依为命 D . 不可估量
    4. (4)
      A . 诲辱 B . 仿照 C . 惊天动地 D . 成家立业
  • 2. 选出下列小题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1. (1)
      A . (xiá) B . (jiǎn) C . (qiáng)逼 D . (là)在后边
    2. (2)
      A . (qīn)略 B . (rén)丘 C . (jiān)隔 D . (zhào)集
    3. (3)
      A . (suō)子 B . (wǔ)辱 C . (chéng) D . (jiē)婚
    4. (4)
      A . (chén) B . (què) C . (shì) D . (chà)道
  • 3. 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 (1) 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改为反问句)
    2. (2) 老师对我说:“王明不舒服,你陪他去卫生室吧。”(改为转述句)
    3. (3) 陆地这么大。   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4. (4) 虽然这部电影太感人,但是我打算再看一遍。(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4. 积累。
    1. (1) “山外青山楼外楼,,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写的《》。
    2. (2) 美哉,,与天不老!
    3. (3) ,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 5. 阅读并选择。

    元旦期间,鹏鹏爸爸的大学同学何新叔叔到上海来游玩,鹏鹏爸爸携家人到饭店宴请何新叔叔。该点菜了,爸爸交代鹏鹏了五点:第一,何新叔叔是北方人,喜欢面食;第二,何新叔叔有高血压,忌吃特别油腻的食物,注意菜品清淡;第三,不吃辣椒。第四,荤素、干湿搭配合适,汤、热菜、凉菜均有;第五,国家提倡“光盘”行动,菜量适当,四人点6个菜为宜。

    ①红烧肉      ②素菜包     ③辣子鸡丁    ④炸猪排     ⑤清蒸桂鱼

    ⑥酸辣汤      ⑦拉面       ⑧小青菜      ⑨凉拌黄瓜   ⑩罗宋汤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鹏鹏该点哪些菜?请选择最合适的序号。(    )

    A . ②④⑤⑦⑧⑨ B . ①②⑤⑦⑧⑩ C . ②③⑤⑧⑨⑩ D . ②⑤⑦⑧⑨⑩
二、阅读部分
  • 6.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新冠疫情后,学生返校复学。某小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质检测,并对疫情期间学生在家的运动情况进行了调查。请根据下列两张表格,完成练习。

    表格1:

    身体发育

    身体素质

    检测项目

    身高

    体重

    胸围

    肺活量

    耐力

    视力

    升降情况

    表格2:疫情期间,学生在家平均每天的运动时间调查表

    时间

    少于0.5小时

    0.5—1小时

    1—2小时

    大于2小时

    占学生人数

    80%

    15%

    5%

    1. (1) 根据以上两张表格,你得出什么结论?请根据以下提示来回答:

      ①疫情过后,学生的都很正常,但下降了。

      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与有关。

    2. (2) 为改善学生的体质,学校准备开展“运动与抗疫”的体育健身活动。请你为该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15字以内)
  • 7. 课内阅读

    帽 子

    ①苏珊今年读一年级,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有着一头像阳光般金色的头发

    ②然而不幸的是,刚过完7岁生日,她就得了重病——白血病。住院时,她接受了痛苦难挨的化疗。出院后,她不如以往那么活泼了,不仅因为身体大不如前,更因为原先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都掉光了。虽然她那顽强的生命力和渴望活下去的信念足以与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但是,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孩来说,无疑是相当残酷的。

    ③妈妈让她戴着帽子去学校。可是,想到现在已经快到夏天了,同学们没人会戴帽子,如果她戴着帽子去上学,多奇怪呀!而且一定会引人注目,万一帽子不小心掉了,或者哪位同学出于好奇,摘下她的帽子……天哪,苏珊不敢往下想了。

    ④得知苏珊要回校上课的信息以及她的担心、顾虑,海伦老师找了几个同学商议起来……

    ⑤就在苏珊返校上课前的那个周末,海伦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同学都要戴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不过,帽子不能摘下来,更不能摘别人的帽子。”

    ⑥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可是,她站在教室门外犹豫着,迟迟没敢迈步。

    ⑦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真令她难以置信——每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1. (1) 当苏珊向教室里望去时,令她难以置信的是:(    )
      A . 每个同学的头上都有一顶相同的帽子 B . 每个同学的头上各有一顶新奇的帽子 C . 每个同学的头上没一顶帽子是新奇的
    2. (2) 海伦老师找同学商议的是:(    )
      A . 为回到学校上课的苏珊开一个欢迎会 B . 平时大家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照顾苏珊 C . 想办法避免苏珊独自一人戴帽子的尴尬
    3. (3) 海伦老师要求大家不能摘帽子的原因是:(    )
      A . 如果摘下帽子,就会看见苏珊没头发,让她难堪 B . 如果摘下帽子,有可能会把帽子弄坏或者弄丢了 C . 如果有同学把帽子丢来丢去,就会造成班级混乱
    4. (4) 出院后,苏珊不如以前活泼,是因为:(    )
      A . 她的身体不如以前那么好了 B . 她的头发掉光了,心里自卑 C . 很久没上学,学习跟不上了
    5. (5) 苏珊担心、顾虑的是:(    )
      A . 很久没去上学了,同学们跟她疏远了,她怕没有朋友 B . 全班只有她一人戴帽子,这也太奇怪,太引人注目了 C . 万一帽子掉了或者被同学摘了,会露出光秃秃的脑袋
  • 8. 课外阅读。

    高粱情

    ①高梁在我的心里有着神圣的地位。一想到高梁,眼前就浮现出它正直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紧紧抓住土地的根,想到它那令人敬佩的品性。

    ②我的家乡在雁门关脚下,土地灰茫茫的,十分贫瘠,能够种麦子的地极少,只有耐得住大自然折磨的强悍的高梁好种。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梁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我是吃高粱米长大的。在我离开故乡之前,一年四季,顿顿饭离不开高粱。它塑造了我的躯体和生命。

    ③高粱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它那(    )的秆子,给人以自信和力量。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高粱的根,它不但在看不见的地下扎得很深很深,而且在高粱秆的下端离地尺把高的关节处,向下长着许多气根,有点像榕树的根,用手摸摸,是那么(    ),像鹰爪一样,它们(    )抓住土地,仿佛擒拿住一个庞大的活物。我问父亲,为什么高粱下边长了这么多“爪子”?父亲告诉我,对于高粱,气根是不可缺少的。夏天暴风雨来临前,它就(    )生出气根,深深地扎进土里。风暴无法撼动它。它就像一个摔跤手,脚跟稳稳地定在地上,等着对手向他扑来。

    ④父亲说□高梁的根最苦□所有的虫子都不敢咬它□根是它的命□说着,父亲掐了一小截,让我用舌头舔舔,啊呀,那个苦劲儿到现在我还记得。

    ⑤麦子、豆秧能用手连根拔起,但是再有力气的庄稼人也很难拔动高梁。我小时练摔跤时,教我的伯伯说:“站得像高梁一样,要有它那抓地的根,要练到根从脚脖子上生出来。”他还说,“摔跤时脚定在地上,觉得自个儿不是有两只脚,而是有几十只!”高梁就有几十只脚,而且每一只脚都深深地扎到地底下。

    ⑥虽然练不出高梁的鹰爪般的脚,但它那坚韧不拔的品格却始终激励我顽强地生活着,跋涉着。

    1. (1) 给文章第④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到文中括号里。(填序号)

      A.坚韧   B.迅速地    C.挺拔而粗壮   D.强有力地

    3. (3) 第③自然段围绕“”这句话,分别写了高粱的,重点写了它的
    4. (4) 在作者的眼里,高粱有着的品格。这种品格体现在
    5. (5) 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具备高粱一样品格的人,试着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简要介绍他的品格。(40字以上)
三、写作
  • 9. 题目:夸夸我的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自己熟悉的人,如妈妈、老师、同学、奶奶等。②通过一件事反映所写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③注意语言通顺,书写正确,4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