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1-27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2020九上·南平期末) 下图所示邮票反映的人类早期文明起源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印度河流域 C . 两河流域 D . 黄河流域
  • 2. 佛山某同学为介绍某地区古代文明,初拟了一个提纲,其中有“美索不达米亚”“早期高度文明”“苏美尔王朝”。据此可知,该同学介绍的文明发源于(   )
    A . 非洲尼罗河 B . 西亚两河流域 C . 南亚印度河 D . 美洲亚马孙河
  • 3. 某同学在对“古希腊文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了下图。该图最能说明(    )

    A . 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 . 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C . 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D . 雅典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 4. (2020九上·南平期末) 某学习平台,推送了以下资源包,有助于学习(   )

    A . 希腊城邦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罗马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5. (2020·青岛) 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    )
    A . 庄园与法庭 B . 教会与大学 C . 封君与封臣 D . 富农与市民
  • 6. (2022九上·西安月考) 制作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图中“?”处应该填写(    )

    A . 城市的重新兴起 B . 法制的建立和健全 C .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D . 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 7. 《阿拉伯文学史》记载: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藏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同学们。材料说明了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
    A . 哈里发重视知识和人才 B . 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 C . 国家与社会发展繁荣 D . 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 8. 在西欧,农民由奴役地位走向自由劳动始于13世纪。它一方面削弱了基于传统的土地占有方式上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为工资——契约关系开拓出相当大的发展余地,从而为现代工业发展铺垫了道路。材料主要说明(   )
    A . 富裕农民建立了租地农场 B . 西欧庄园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C . 农村中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 D . 农民地位变化影响社会发展
  • 9. 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这说明(   )
    A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 B . 封建庄园经济彻底瓦解 C . 英国贵族善于经营农场 D . 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
  • 10. 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这种变化源自(   )
    A . 文艺复兴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殖民扩张 D . 大学的兴起
  • 11. 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者是(    )

    A . 伯里克利 B . 但丁 C . 达·芬奇 D . 伏尔泰
  • 12.  16世纪初,意大利工匠发明的玻璃镜子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子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材料体现出(   )
    A . 禁欲观念的消亡 B . 商品经济的发达 C . 人文主义的盛行 D . 工业革命的扩展
  • 13.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对往来于地中海区域的欧洲各国商人横征暴敛,运抵欧洲的商品,数量少且价格高,而欧洲上层社会把亚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品。由此推知,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重要诱因是(    )
    A .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 东西方贸易中的巨大诱惑 C . 欧洲殖民扩张的要求 D . 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 14. 某同学在复习新航路的开辟时,列出了以下几条主要航线,其中与麦哲伦船队有关的是(   )
    A . 葡萄牙——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印度西南海岸 B . 西班牙——大西洋——古巴、海地等地 C . 葡萄牙——大西洋——非洲最南端 D .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15. 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指出:“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度安人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 . 促进了物种交流 B . 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C . 促进贸易中心的转移 D . 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
  • 16. (2021·江西) “如果行程顺利,到加勒比和美洲的目的地需要四至六周,这段旅程中,炎热、寒冷和疾病使‘活人货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材料体现了(   )
    A . 三角贸易的血腥 B . 印第安人的悲惨处境 C . 鸦片贸易的罪恶 D .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17. “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成资本。”这段材料表明(   )
    A . 殖民掠夺促进了殖民地社会的发展 B . 殖民掠夺有助于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C . 殖民掠夺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D . 殖民掠夺造成了非洲劳动力锐减
  • 18. 近代英国对于国王的存废,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最终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进口国王”的背景是(   )
    A .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 . 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C . “光荣革命” 取得了成功 D . 《王位继承法》的通过
  • 19.  1693年,英国议会成立专门的财政委员会和财政审查委员会,以编制财政预算与检查财政收支状况。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即便是国王也不得随意挪用资金。由此可知(   )
    A . 王权专制引发了英国议会的不满 B . 英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 . 英国“光荣革命”造成了财政紧张 D .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 20.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的典型表现是   (   )
    A . 加强了海外贸易 B . 率先开辟新航路 C .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D . 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21. 如图所示内容是某位历史名人传记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他是(   )

    A . 克伦威尔 B . 华盛顿 C . 杰斐逊 D . 罗伯斯庇尔
  • 22. 美国建立之初,州与州之间为河流的使用起争执,为港口的使用权相互械斗,相互设置贸易壁垒,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战时债务无法偿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美国   (   )
    A . 反对英国印花税 B . 颁布《独立宣言》 C . 确立民主共和制 D . 制定1787年宪法
  • 23.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国会休会十天前,接到国会送交其签署的法案有意搁置不签,也不退回,这项法案可到期自行作废。据统计,这种否决方式已经被历届美国总统使用了700次以上。材料体现了   (   )
    A . 权力制衡体制遭到破坏 B . 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 C . 总统实际权力大于国会 D . 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激化
  • 24.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材料中的“革命”(   )
    A .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 . 推翻了资产阶级专制独裁统治 C .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 25. (2019·泰州)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 . 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 C . 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 .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26. 据统计,1700年英国人均收入大约只有8—9英镑,1750年前后增长到12—13英镑。19世纪初,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0%,到1860年再增加一倍。出现这一变的原因是(   )
    A . 新航路开辟导致了通货膨胀 B . 工人运动发展维权成果显著 C . 英国保障了工人阶级的福利 D . 英国开展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27. 导致图中1760-1825年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 殖民扩张的加剧 D . 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 28.  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说明了,工业革命(   )
    A . 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 . 推动大众教育的发展 C . 促使农村人口大增 D . 加剧城市环境的恶化
  • 29. 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宣告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然而,此时已经有人在解剖资本主义的病灶,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这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的建立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巴黎公社的诞生 D .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 30.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写了著名的战斗诗篇《国际》。后来,作曲家为其谱曲,定名为《国际歌》。以下是《国际歌》中的一段歌词: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其中“我们自己”是指(   )

    A . 无产阶级 B . 资产阶级 C . 地主阶级 D . 农民阶级
二、综合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共40分)
  • 31. 14-16世纪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起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14—16世纪,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和思想家发掘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Renaissance”。

    材料三: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 (2) 材料二中“Renaissance”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思想及其运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大西洋变为“一座桥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为什么说“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
    4. (4) 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2. 政治体制是治理国家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使英国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787年宪法被当时美国拥有的13个州的特别会议所批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1787年宪法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其最明显最严重的缺点在于承认了黑人奴隶制,为宪政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为日后美国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如图表所示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概括该制度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请用史实说明美国1787年法“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政治体制设计”。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民主共和制呈现的最显著特点。比较美、英国家元首在权力方面的不同之处。
    4. (4) 综合以上材料,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和美国却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谈谈你对此现象的认识。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19世纪20至30年代,英国城镇人口以每十年约30%的惊人速度增长。……到了1844年,英国储蓄银行的存款总数已上升到将近2700万镑。人们强烈希望摆脱工业城镇恶劣、污秽、肮脏的环境,逃离滚滚的煤烟,向往乡村、田园、海滨和沙滩。许多质量优良的矿泉疗养地、海滩及文化遗产等都对人们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摘编自傅广生《现代旅游业在英国的诞生》

    材料三:19世纪英国和世界航运情况表

    时间

    世界

    英国

    帆船

    轮船

    帆船

    轮船

    1820年

    5 800

    20

    2436

    3

    1850年

    11 400

    800

    3 397

    168

    1899年

    6 500

    22 400

    2 096

    7 208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四:“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1835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评价

    请回答:

    1. (1) 哪一技术革命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旅游业在英国产生的背景都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世界航运业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航运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 (4) 材料四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