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北辰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11-16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北京月考) 甲、乙两列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在错车时,坐在甲车上的乘客觉得自己的车速突然提高了。这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车站 B . 地面 C . 甲车 D . 乙车
  • 2. (2021八上·南召期中) 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
    A . 4:3 B . 5:2 C . 2:5 D . 6:5
  • 3. 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B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C . 人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 D . 用手握住音叉,音叉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 4. 下列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 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食物 B . 医生用超声波检查病人身体 C . 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D . 利用超声波治疗胆结石
  • 5. 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一层水雾,影响视线。这些水雾的产生属于(   )
    A . 升华 B . 凝华 C . 液化 D . 汽化
  • 6.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 . 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 . 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 . 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 7. 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 B . 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C . 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 D . 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
  • 8. 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防止踩到地面上的积水,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 B . 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C . 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 D . 都无法确定何处是积水
  • 9. (2020·绥化) 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 .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 .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 .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 10. 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米远。若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米时,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 . 1米 B . 2米 C . 3米 D . 4米
二、多选题
  • 11.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t1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运动的 B . t2~t4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 . 0~t4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了两次 D . t1~t3时间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12.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C . 只要我们观察到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D .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是v<v<v
  • 13. 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 . 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 . 水的凝固点是0℃ D . AB段的物质是固态,CD段的物质是液态
三、填空题
四、作图题
五、计算题
  • 22. 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00 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

    车次

    到、发站时间

    北京

    济南

    南京

    苏州

    D315

    到站时间

    ——

    10∶54

    14∶38

    16∶22

    发车时间

    08∶22

    10∶56

    15∶14

    ——

    1. (1) 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
    2. (2) 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 m,求该大桥的长度。
六、实验题
  • 23. 为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 (1) 要完成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 (2)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 (3) 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 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4. (4)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 24.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多角度观察直到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B的位置。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再做多次实验。

    1. (1)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应选择(选填“薄”或“厚”)玻璃板进行实验;
    2. (2) 蜡烛B能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 (3)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动”)。
  • 25. 小明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甲所示:

    1. (1) 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 (3) 图1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产生气泡的现象应是图2中的;小明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4. (4) 由下表给出的信息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选填“水银”或“酒精”)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 26.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0.5

    1. (1) 选择编号B、C,(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一;
    2. (2)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 (3) 若在实验中,小明发现A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比B琴弦低,他初步得出结论
    4. (4) 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编号D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5. (5) 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6. (6)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