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之《儒林外史》

更新时间:2022-11-13 浏览次数:5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常德)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味的一面。他临死的时候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根手指头的意思是(     )
    A . 灯盆里点了两茎灯草,太费油 B . 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C . 两位舅爷不在跟前,非常挂念 D . 还有两笔银子,未曾吩咐明白
  • 2. (2021·北部湾模拟)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以下关于《儒林外史》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严氏兄弟是儒林假名士的代表,严贡生是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他生性胆小儒弱,却有些人情味;严监生是乡绅地主,是个生性奸诈、强取豪夺、卑鄙无耻的人。 B . 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做官后,不顾结发妻子,不念旧日友情、吹噓抬高自己,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虛伪小人。 C . 《儒林外史》中的市井四大奇人,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季遐年在寺院安身,王太是开茶馆的,盖宽是开茶馆的 ,荆元是做裁缝的。 D . 作者通过范进中举后人们的不同表现及范进的“喜极而疯”,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以及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
  • 3. (2020·长春模拟) 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是吴敬梓,它是我国清代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B . 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 . 整本书开首以王充“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D .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 4. (2022九下·福田月考) 以下对《儒林外史》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是明朝的吴敬梓写的一部长篇古典讽刺小说,这部小说揭露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读读书人的摧残和毒害。 B . “儒林”指封建“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国史列传,自然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作区别,视为野史之意。 C . 《儒林外史》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悲剧喜剧融合,这最惹人发笑的片刻恰恰是内在悲剧性最强烈的地方。 D . 封建科举制度考试重“文章”,这个“文章”是指明清散文。它形式固定狭隘迂腐,它内容代圣人立言,禁锢思想,以便统治阶级统治思想牢笼士人。
  • 5. (2022九下·福田月考) 以下对《儒林外史》相关的人物和情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少卿、王冕、虞博士、沈琼枝四人是吴敬梓笔下正面光辉的儒人形象。 B . 汤知县“赞同”女儿殉夫情节,体现封建科举制度封建礼教封建道德的泯灭人性。 C . 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兄弟关系,严贡生吝啬怕事,严监生横暴不法。 D . 牛布衣冒充牛浦郎是想牛浦郎的名字和资格去参加科举考试。
  • 6. 对号归类

    《儒林外史》用“物以类聚”的方法,将大致同类的人物集中在一个时空里展示,下列人物和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类型:a.文行出处榜样  b.痴迷功名读书人  c.假装无意功名假名士  d.纯儒真名士

    人物:(1)周进  (2)杨执中  (3)虞育德  (4)王冕

    A . a—(3)    b—(1)    c—(4)    d—(2) B . a—(4)    b—(1)    c—(3)    b—(2) C . a—(4)    b—(1)    c—(2)    d—(3) D . a—(3)    b—(2)    c—(1)    d—(4)
  • 7. (2021八下·长春开学考) 关于《儒林外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 B . 《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商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 《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作者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 D . 《儒林外史》也塑造了一些象征正面理想的人物,如王冕、杜少卿等。
二、填空题
  • 8. (2022·绥化) 《儒林外史》中的,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是谁都不知道。(填人名)
  • 9. 《儒林外史》中以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钦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
  • 10.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中国古代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 11. (2021·白云模拟) 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

    上面的话出自(人物)之口。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的性格。

  • 12. (2022九下·义乌开学考) 一部《儒林外史》没有宏大叙事的主题,只有“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的关切;这里没有唐诗宋

     词的深远灵动之意境,唯独多了令人难忘的细节刻画,让A(人名)“剪灯芯”与B(人名)“使银箸”成为至死不忘“功名蹭蹬”的写照。这不是指摘“功名利禄”的不可取,而是在叩问功名利禄中的士人该如何清醒地审视自我。

  • 13. (2021九上·泰兴月考) 为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儒林外史》邮票,这六张邮票分别展示的是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它们分别是:A 、B 、C 、D马二先生游西湖、E杜少卿夫妇游、F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三、名著导读
  • 14. (2022·绥江模拟) 名著阅读

    ㈠故事内容

    章回

    主要内容

    第三回……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终于考上举人,欢喜至疯,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户一巴掌打清醒。

    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妇殉夫

    六十多岁的老秀才王玉辉的三女婿病逝后,女儿也要殉夫,公公、婆婆、母亲都苦劝,只有王玉辉赞成这么做,说是可以青史留名。三女儿绝食而亡,县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礼。

    ㈡胡屠户语录:

    ①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

    ②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

    ③虽然是我贤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1. (1) 以上内容出自(朝代)(作者名)的《儒林外史》。
    2. (2)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这部小说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请体会它的讽刺艺术。

      从“故事内容”体会小说的批判精神: 

      体会“胡屠户语录”的讽刺手法: 

  • 15. (2021·德宏模拟) 名著阅读

    【材料链接】

    ①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 

    ②话说周进在省城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③当王冕知道礼部议定的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他说:“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④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1. (1) 以上语句出自名著,作者是
    2. (2) 请把【材料链接】中杜少卿、周进、王冕、范进四个人物按性格特征进行分类,并简要说说分类理由。
  • 16. (2022·河池) 名著阅读。

    ㅤㅤ翟买办飞奔下乡,到秦老家,邀王冕过来,一五一十,向他说了。A却笑着拒绝了。翟买办回复知县后,第二日时知县亲自乘轿子到A家。谁知A仍是别人不见。

    以上文段选自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第一回,A是:(人名),他最擅长画的是:(花名)。小说中还有一个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和A具有共同的志趣和品性是:

  • 17. (2022·徐州) 名著阅读。

    小语所在的班级开展《儒林外史》研读实践活动,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

    活动一:《儒林外史》课本剧表演。

    他们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改编,下面是改编后的部分剧本内容:

    第一幕

    严贡生  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

    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

    小  斯  老爷,家里请你回去。

    严贡生  回去做甚么?

    小  厮  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严贡生  他要猪,拿钱来。

    小  厮  他说猪是他的。

    严贡生  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

     

    第二幕

    王小二  冤枉啊,冤枉啊,请大人替我们做主!

    知  县  带上来!

    王小二  大人有所不知,那口猪,原是______。现在猪长大了,又错跑到严家。我哥去讨猪,严贡生又要按市值估价,必须拿银子才能把猪领回,我们是穷人家,哪有银子,就同他争吵了几句,却被他的几个儿子,拿拴门的闩,擀面的杖,打了一个臭死,我哥的腿都被打折了,睡在家里,所以小二来喊冤。

    (改编自《儒林外史》江苏人民出版社)

    1. (1) 请你以王小二的口吻为第二幕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2. (2) 以上选编情节极具讽刺性,请进行具体分析。
    3. (3) 小语在阅读中对严氏兄弟特别感兴趣,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严贡生和严监生是同胞兄弟,书中却写了他们的家庭矛盾,有何作用?请结合原著内容进行探究。
  • 18. (2022·昆明) 打开《儒林外史》,我们发现匡超人的变化与他结交的朋友有关。请你从下图匡超人的朋友圈中选择一人,结合相关情节,说说此人对他的影响。

    我选:(填字母)。

  • 19. (2022·兰溪模拟) 《需林外史》刻画了科举制度下的各色士人,从中能窥见他们的不同品格,请从下面的名句中任选一句,谈谈它让你联想到《儒林外史》中的什么人物,说说理由及得到的启发。

    ①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于谦《北风大》)

    ②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 20. (2022·) 名著阅读。

    小语也即将开启《儒林外史》的阅读之旅,请结合你在《儒林外史》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就此书的阅读方法,向她提几点建议。(适当联系作品内容或特点)

  • 21. (2022·) 名著阅读。

    书院为很多人提供了读书的机会,让他们能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并进入仕途,这本来是-件好事;《儒林外史》中却有一些文人在读书和科举过程中丑态百出。请结合具体人物和小说内容说说有哪些丑态(至少两种类型)。

  • 22. (2022·) 名著阅读。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匡超人想,别的都不打紧,忙进房去抢了一床被在手内,从床上把太公扶起,背在身上。把两只手搂得紧紧的,且不顾母亲,把太公背在门外空处坐着。又飞跑进来,一把拉了嫂子,指与他门外走。又把母亲扶了,背在身上。才得出门,那时火已到门口,几乎没有出路,匡超人道:“好了!父母都救出来了!”

    (乙)

    娘子再三再四不肯下乡,他终日来逼,逼的急了,哭喊吵闹了几次。他不管娘子肯与不肯,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娘子到底不肯去,他请了丈人、丈母来劝。丈母也不肯。那丈人郑老爹见女婿就要做官,责备女儿不知好歹,着实教训了一顿。女儿拗不过,方才允了。

    (丙)

    匡超人道:“潘三哥是个豪杰,他不曾遇事时,会着我们,到酒店里坐坐,鸭子是一定两只,还有许多羊肉、猪肉、鸡、鱼,像这店里钱数一卖的菜,他都是不吃的。可惜而今受了累。本该竟到监里去看他一看,只是小弟而今比不得做诸生的时候,既替朝廷办事,就要照依着朝廷的赏罚,若到这样地方去看人,便是赏罚不明了。”

    1. (1) 结合选文概括匡超人的变化。
    2. (2) 结合原著内容,概述与乙段故事相关联的前后事件。
    3. (3) 鲁迅评价吴敬梓写人能“摄魂勾魄”,结合丙段,谈谈作者的写人之妙。
    4. (4) 试分析匡超人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社会根源。
  • 23. (2022·) 名著阅读。

    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1. (1) 吴敬梓善用讽刺艺术塑造人物,在《儒林外史》中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刻画了“喜极而疯"的范进、“伸着两根指头难以咽气”的、以及标榜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却拦劫别人家猪的 。
    2. (2) 有人说,“好好的一个匡超人,一脚踏进儒林便成了畜生”。请从下面的回目中,选择一个事件,分析匡超人的这种变化。

      相关回目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 24. 《儒林外史》
    1. (1)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回。作者,字敏轩, (朝代)小说家。
    2. (2) 《儒林外史》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了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腐儒形象,他们是
    3. (3) 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茎灯草,迟迟不肯断气。
    4. (4) 作家创作小说往往绕不开自己人生经历的影子,《儒林外史》中带有作者印痕的人物形象是
  • 25. (2021·北部湾模拟) 班级最终决定排演《儒林外史》(节选),同学们齐心协力,很快完成了剧本,以下是剧本节选。

    内景     房间     夜晚

    严监生大声喘息,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严监生摇头。

    二侄子:“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

    严监生  A  摇头

    赵氏(慌忙揩眼泪):“爷,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 (1) 选取合适的词语填入剧本A处,并说明理由。

      轻轻    狠狠

      A处应填,因为

    2. (2) 从舞台形式看,这是一部,其中括号内的部分叫
  • 26. (2021·昆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文段二)

    当下小厮在下浮桥雇了一只凉篷,杜少卿坐了来家。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拿手帕包了头,睡在床上,叫小厮:“你向那差人说,我得了暴病,请邓老爷不用来,我病好了,慢慢来谢邓老爷。”小厮打发差人去了。娘子笑道:“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甚么装病不去?”杜少卿道:“你好呆!放着南京这样好顽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为甚么要送我到京里去?假使连你也带往京里,京里又冷,你身子又弱,一阵风吹得冻死了,也不好。还是不去的妥当。”……杜少卿听见李大人已去,心里欢喜道:“好了!我做秀才,有了这一场结局。将来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逍遥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罢!”

    1. (1) 这两段文字都选自清代小说《 》,作者是
    2. (2) 请根据选段的内容,从下列文字中为范进、杜少卿选择相对应的评价,并分别说明理由。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痴迷富贵者,有倚仗功名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有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者。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

      范进:

      理由:

      杜少卿:

      理由:

  • 27. (2021·新丰模拟)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进到河房来,向知府已是纱帽便服,迎了出来,笑着说道:“我的老友到了!”鲍文卿跪下磕头请安。向知府双手扶住,说道:“老友,你若只管这样拘礼,我们就难相与了。”再三再四拉他坐,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

    ……

    又过了几日,在水西门搭船。到了池口,只见又有两个人搭船,舱内坐着。彼此谈及,鲍文卿说要到向太爷衙门里去的。那两人就是安庆府里的书办,一路就奉承鲍家父子两个,买酒买肉,请他吃着。晚上候别的客人睡着了,便悄悄向鲍文卿说:“有一件事,只求太爷批一个‘准’字,就可以送你二百两银子。又有一件事,县里详上来,只求太爷驳下去,这件事竟可以送三百两。你鲍太爷在我们太老爷跟前恳个情罢!”鲍文卿道:“不瞒二位老爹说,我是个老戏子,乃下贱之人。蒙太老爷抬举,叫到衙门里来,我是何等之人,敢在太老爷跟前说情?”那两个书办道:“鲍太爷,你疑惑我这话是说谎么?只要你肯说这情,上岸先兑五百两银子与你。”鲍文卿笑道:“我若是欢喜银子,当年在安东县曾赏过我五百两银子,我不敢受。自己知道是个穷命,须是骨头里挣出来的钱才做得肉。我怎肯瞒着太老爷拿这项钱?况且他若有理,断不肯拿出几百两银子来寻人情。若是准了这一边的情,就要叫那边受屈,岂不丧了阴德?依我的意思,不但我不敢管,连二位老爹也不必管他。自古道:‘公门里好修行。’你们伏侍太老爷,凡事不可坏了太老爷清名,也要各人保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几句说的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扯了一个淡,罢了。

    1. (1) 向鼎称鲍文卿为“老友”,联系原著,说说他们间的友情是因何事建立起来的;再列举一组真诚交往的人物。
    2. (2) 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鲍文卿的形象特征。
    3. (3)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中人,却也用三回写了鲍文卿这个身份低下的梨园中人。请结合选文和原著,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 28. (2020·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自此,A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A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

    1. (1) 这段文字节选自《》,作者是
    2. (2) 文段中“揩”的读音是,意思是
    3. (3) 文段中A的名字是,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文段中A的状态,这个成语可以是
    4. (4) 请结合选段及原著回答:

      ①选段中赵氏说“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A的意思是

      ②分析A的形象:

  • 29. (2021·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选文A]

    知县准了状子,发房出了差,来到严家,严贡生已是不在家了,只得去会严二老官。二老官叫做严大育,字致和,他哥字致中,两人是同胞弟兄,却在两个宅里住。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有十多万银子。严致和见差人来说了此事 , 他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见哥子又不在家,不敢轻慢,随即留差人吃了酒饭,拿两千钱打发去了,忙着小厮去请两位舅爷来商议。

    他两个阿舅听见妹丈请,一齐走来。严致和把这件事从头告诉一遍:“现今出了差票在此,怎样料理?只是我家嫂也是个糊涂人,几个舍侄,就像生狼一般,一总也不听教训。他怎肯把这猪和借约拿出来?”王德道:“妹丈,这话也说不得了。假如你令嫂、令侄拗着,你认晦气,再拿出几两银子,折个猪价,给了王娃的;黄家的借约,我们中间人立个纸笔与他,说寻出作废纸无用。这事才得落台,才得个耳根清净。”

    当下商议已定,一切办的停妥。严二老官连在街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过了几日,整治一席酒,请二位舅爷来致谢。

    [选文B]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 (1) 选文A中“严致和见差人来说了此事”,“此事”是什么事呢?
    2. (2) 结合选文A和选文B,试分析严监生的人物形象。
    3. (3) 《儒林外史》中作者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达到讽刺效果。请结合选文或原著,举一处例子并具体分析。
  • 30. (2020·亭湖模拟) 《儒林外史》中人物形象塑造极具特色,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非常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请从下面任选一位,分析这一刻画特点。

    A.严监生   B.王玉辉   C.马二先生

    我选的人物是_____(填序号),具体分析:_____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