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之《红星照耀中国》

更新时间:2022-11-13 浏览次数:11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八上·云阳月考) 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和艺术手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作品注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如杨虎城与许多普通人一样,也面临着婚姻方面的烦恼,他的身上也有着“新”与“旧”的尖锐矛盾。 B . 作品善于多层次立体化表现历史人物,他写了毛泽东作为一个领导人物的气质与历史意义,也写了他的个人生活片段,如吸烟无节制、爱辣等。 C . 在斯诺的笔下,“他是个大个子,像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这个人物是朱德。 D . 书中记录了与作者第一次见面,他就用英语交谈,为斯诺规划了采访行程,他“清瘦身形,中等个子,但体魄挺拔结实,留着黑长胡子的脸上透着年轻人的真诚,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他是周恩来。
  • 2. (2022八上·长顺月考)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 .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小说,塑造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光辉形象。 C . 《红星照耀中国》使用了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 D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延安亲自采访写成的一本书。
  • 3. 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其中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还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B . 周恩来——他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C . 彭德怀——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D . 贺龙——他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出身很是自豪,他常常笑着称自己是个“苦力”,他的自豪的热情未免有点幼稚天真,但是极其真诚。
  • 4. (2021八上·朝阳期中) 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B .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性是它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C .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D . 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 5. (2021八上·朝阳期中) 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领导人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毛泽东在湖南长沙师范学校学习,因常买书买报被父亲责骂。从1911年到1927年上井冈山为止,从没间断过阅读北京、上海、湖南的日报。 B . 贺龙身材魁梧,像老虎那样强悍,从不知疲倦。他非常喜欢马。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领袖,他承袭了父亲的威望。他能言善辩,能把死人说活。 C . 周恩来清瘦身形,中等个子,留着中国人不常见的浓密黑髯,眼睛大而深邃,热情洋溢。他头脑冷静,善于推理,是“红色中国外交第一人”。 D . 刘志丹在南方开创了苏区,他向斯诺讲述自己的家乡汉口黄陂县人民的悲惨经历,这些经历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一生当中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也让斯诺懂得了“阶级斗争”。
二、填空题
  • 6. (2022·毕节) 填空。

    ㅤㅤ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①》,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真实情况。在陕北,斯诺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描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在作品中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②的经过,向全世界全面报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书中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耀的红星,③

  • 7. (2021八上·龙泉期末) [关于《红星照耀中国》]

    浏览目录可知,《红星照耀中国》按照 顺序记录了。的过程。

    目录

    第一章探寻红色的中国        第七章到前线去的路上

    第二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第八章在红军中(上)

    第三章在保安                第九章在红军中(下)

    第四章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第十章战争与和平

    第五章长征                  第十一章回到保安去

    第六章西北的红星            第十二章回到白色区域

  • 8. (2021八上·南山期末) 用策略,谈收获

    赏析策咯

    人物

    选用策咯,写出收获

    A.把握事件

    南方红军长征时,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的最后胜利打先锋。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

    人物:①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策略: A

    收获:通过把握事件,我读出了:在长征过程中,他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在行军过程中,他关心和爱惜部下,具有朴素的爱国情怀和阶级情感。

    B.分析外貌

    那个人马上面露笑容,脸涨得通红,嘴里露出掉了两个门牙的大窟窿,使他有了一种顽皮的孩子相。他身村很修长,四肢灵活,全身肌肉发达。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人物:②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策略: B

    收获:通过分析外貌,我读出了:③ 

    C.想象画面

    一九三五年五月的最后一天,毛泽东走上桥中央,扶着冰冷的铁索说:“应该在这里立一块碑。”

    今天,泸定桥畔矗立着一个红军士兵的巨型头像,头像年复一年地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水。每当晚霞满天,喧闹的生活沉寂下来,如果你靠近这个红军士兵,也许会听见他依然在重复那句话:“我们胜利了! ”

    人物:红军勇士

    (王树增《长征》)

    策略: C

    收获:通过想象画面,我读出了:④ 

三、名著导读
  • 9. (2022·万州模拟) 名著阅读。
    1. (1) “红军”“红星”“红小鬼”……“红”字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反复出现。下面是两个同学对这个字展开的讨论,请结合书中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将其补充完整。

      甲:我认为“红”不只是颜色,而是一种精神象征。在第五篇“长征”中,红军战士冒着枪林弹雨飞夺①,这就是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

      乙:我的理解是一种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让人看到希望。书中的“红小鬼”,比如②。(请概括相应的事例作答)

    2. (2) 阅读下面的选段,按要求答题。

      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顶多面对食物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我扔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自私心是到处都存在的。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①选段中作者运用了实验法和的科学研究方法,才得出蝈蝈“顶多面对食物有点儿敌对行为而已”这一结论的。

      ②选段画线句子是怎样体现作者“像文学家一般的写”的?

  • 10. (2022·越秀模拟) 学校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选择性阅读

    第十五回 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 大柳庄孝子事亲    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旧地    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 约诗会名士携匡二  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牛布衣客死芜潮关

    ⑴任务一:通过了左侧回目中“匡童生”到“匡秀才”的变化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儒林外史》此书____的主题。

    对比性阅读

    选文一:

    罗曼正在干活,两个德国兵和一个伪军官拿着鞭子狞笑着前来抓他。阿尔焦姆正在旁边的钳台上干活。他扔下锉刀,逼近伪军官,喝问:“你这个坏蛋,凭什么打人!”

    (整理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第三章)

    选文二:

    彭德怀继续说:“我正好走过他家,便停下来看农民们的示威。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使带领农民攻打他家,并且冲了进去,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八章第三节)

    ⑵任务二: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有同学在阿尔焦姆的身上看到了彭德怀的影子。请根据左侧选文回忆相关情节,概括两人性格的相似之处。

    探究性阅读

    A.《儒林外史》中“马二”马秀才的设置之妙
      B.《骆驼祥子》中老马这个人物的设置之妙
        C.《简·爱》中舅妈里德太太的设置之炒

    ⑶任务三: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即便是次要人物的设置,都奥妙无穷。请从左侧表格任选一个主题,具体说说你对此的思考与理解。

    1. (1) 任务一:通过了左侧回目中“匡童生”到“匡秀才”的变化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儒林外史》此书____的主题。
    2. (2) 任务二: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有同学在阿尔焦姆的身上看到了彭德怀的影子。请根据左侧选文回忆相关情节,概括两人性格的相似之处。
    3. (3) 任务三: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即便是次要人物的设置,都奥妙无穷。请从左侧表格任选一个主题,具体说说你对此的思考与理解。
  • 11. (2022·福建模拟) 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 (1)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的一部纪实作品,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还在作品中描述了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2. (2) 请从材料一备选人物中选取一项,用他(他们)的经历印证诗句。

      【材料】

  • 12. (2022·淮安) 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我从周恩来的一个旧同学以及在一九二五年到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代共同工作的国民党人那里知道了一点关于他的事情。我从周恩来本人那里知道了更多的事情。有一点尤其使我感兴趣。他显然是中国一切人物中最稀罕的一个,他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的行动完全和学识及信仰相协调。他是一个学者,却转变为造反者……他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才,所以周恩来似乎是注定了要做一个学者。可是,像他同一时代的许多人一样,他在民族意识觉醒的大时代中,对于文学的兴趣转变了。经过了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萌芽而逐渐成长起来,周恩来也就被卷入了摇撼中国的社会革命运动。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选段二:这个小房子,说得正确些,就是诺第留斯号的军火库和储藏衣服的地方。 墙上挂着十二套潜水衣……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般。所有这些物体,在水中失去了一部分重量,即它们排去的水的重量,因此我进一步了解了阿基米德发现的这条物理学原理。我不再是一块呆立不动的物体,差不多可以说能够运动自如了。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1. (1) 阅读选段一,概括周恩来由一个“学者”转变为“造反者”的原因。
    2. (2) 选段二将科学和想象相结合,请举例说明。
    3. (3) 请参照示例,将批注补充完整。

      示例:《海底两万里》借助科学大胆想象,体现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的梦想。

      批注:《红星照耀中国》

    4. (4)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中童年鲁迅因阿长害死他的隐鼠而心生怨恨,后来阿长给他带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时,他依旧憎恶她。 B . 《水浒传》中鲁智深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忍无可忍,被逼上梁山。 C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朱赫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保尔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 . 《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的一个又一个奥秘,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 13. (2022·长春) 跨越时空,与斯诺相遇。小明同学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有一些问题向斯诺先生请教。请你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推测斯诺先生会怎样回答。
  • 14. (2022·聊城) 名著阅读。

    作品名称

    选段

    《大堰河——我的保姆》

    ①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

    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

    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

    ……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红星照耀中国》

    ②“传说A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苏区。”……

    “虽然A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他参加共产党后,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他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他的妹妹很像他,个子高大,是个大脚女人。她领导红军作战——还亲自背伤员。他的妻子也是如此。”

    1. (1) 选段①的作者是,抒发了对大堰河的情感。
    2. (2) 选段②中的A是谁?概括出他的形象。
  • 15. (2022·广州)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时代虽然不同,爱国一脉相承。请从下面任选一本书,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

    ①《红星照耀中国》

    ②《傅雷家书》

  • 16. (2022·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选段,并回答问题。

    “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他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

    1. (1) 以上选段选自《红星照耀中国》,选段中的红军将领“他"是(人名)。
    2. (2) 根据选段内容,请概括这位红军将领的形象特征。
  • 17. (2022·百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你是一位外国的客人,”他(刘龙火)解释说,“而且你是有事来找我们的毛主席。而且你的钱也没有用处。”他对我手里拿着的纸币瞟了一眼,问道:“你有苏区的钱吗?”我回答他说没有,他这才数出了值一块钱的苏区纸币说道:“这个你拿去,也许你路上要用的。”

    1. (1) 以上文段出自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书名中的“红星”象征着
    2. (2) 选文中加点的“我”是(人名),“他”(刘龙火)的性格特点为
  • 18. (2022·赤峰) 班级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阅读卡。

    名著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

    《简·爱》

    关注人物

    我不是只鸟儿,也没有落进罗网。我是个自由自在的人,有我的独立意志,我现在就运用它,决心要离开你。

    分析所给语段中“我”的人物性格:

    《红星照耀中国》

    关注情节

    红军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刘伯承与彝族部落歃血为盟→先锋队强渡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取得胜利。

    请将横线处情节补充完整。

    《儒林外史》

    关注语言

    他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人太学,益发喜极。

    赏析所给语段的讽刺手法:

  • 19. (2022·南充)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学校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阅读红色经典”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的摘抄片段。

    片段一:他的相貌并不动人,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他喜欢在军营里散步,跟士兵们坐在一起,说故事,同他们玩耍。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也不错。

    片段二: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他英文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他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很惊讶。片段三:在体育上他是很活泼的,很好的骑手,这一半因为他是一个不吸烟者和节欲者。有一天在红军第二师演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爬一座很高峻的山。“跑上山顶去!”他突然这样对我和他的气喘着的总部人员喊着。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

    1. (1) 上述摘抄片段选自哪部作品?该作品的作者是谁?
    2. (2) 请从上述摘抄片段中任选一则,指出该片段中描述的人物是谁,并结合原著概括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 20. (2022·遂宁) ◆汲取榜样的力量。团委拟在学校文化长廊推出“青春榜样”专题,引导同学们积极向上。
    1. (1) 现已准备了“革命先锋”“行业精英”“时代楷模”三个版块的榜样人物资料卡,请你从备选名著中为第四版块“经典形象”推荐一位适合的榜样人物,按照提示,撰写文字介绍。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创业史》《平凡的世界》《长征》《飞向太空港》《名人传》

    2. (2) 学会摘录和整理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请仿照示例,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取能促使你成长的精辟语句或榜样人物的事迹(精神),总结名著对你的影响。

      示例1:当我遇到困难准备放弃时,想到《呐喊》中写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瞬间又有了勇气。

      示例2:当我为平凡的长相苦恼时,想到《三作家》中托尔斯泰虽然外表土头土脑,但凭借热情和才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便立即有了饱读诗书的激情和行动。

  • 21. (2022·德阳) 班级开展以“经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你所在的小组确定了“困境与突围”的专题。按照分工,每个组员都要从以下书目中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梳理,请据此完成下列表格。

    ①《西游记》        ②《骆驼祥子》    ③《红星照耀中国》

    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⑤《水浒传》    ⑥《简·爱》

    人物

    困境

    突围

    人生智慧

  • 22. (2022·凤山模拟) 名著阅读。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他们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

    1. (1) 上述文段中的“他们”是指,选段节选自《》(书名)。
    2. (2) 在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他们遇到了那些苦难?从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3. (3) 请写出这本名著中的一位人物,并简要说说他的经历。
  • 23. (2022·武威模拟) 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完成下面的活动。
    1. (1) 活动一:摘录批注,发现事实

      请将批注内容补充完整。

      摘录内容

      批注

      ①我们走过山上的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总是有人给我带回来一把,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我们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碰里面的果子,我们在村子里吃的粮食和蔬菜也是照价付钱的。

      ①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红军战士一开始就给斯诺留下了的印象。(经过实地考察,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

      ②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了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②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指的是。(记录事实的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2. (2) 活动二:思考探究,感受力量

      四个月的旅行,使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及红军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请结合上述摘录批注及整本书内容,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 24. (2022·和平模拟) 教材的编写者温儒敏教授在谈到将《红星照耀中国》选入教材的原因时说:“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结合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5. (2022·焦作模拟) 名著阅读。
    1. (1) 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或文学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作者通过访谈与对话,搜集到大量有关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 B . 《儒林外史》一书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 . 《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流落孤岛,他用野山羊的油加上麻搓成的灯芯,做成灯照明。他凭借聪明和毅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处境。 D . 《格列佛游记》用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讲述游历故事,极大地刺激了读者的感官和想象力。
    2. (2)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曾经有三次打死过老虎,一次是武松赤手空拳打虎,一次是李逵用刀杀虎,一次是登州猎虎解珍、解宝用药箭射虎。都是打虎英雄,但凡提到打虎,人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武松,即使是对《水浒传》不熟悉的人,也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而李逵打虎就相对没有什么知名度了。解珍和解宝打虎,对《水浒传》不熟悉的人几乎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比李逵打虎更加少人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