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赤峰市2022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18 浏览次数:69 类型:中考真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班级开展了主题为“品绿水青山,抒豪情壮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品绿水青山]

    ①那拉提草原,冰雪逐渐消融,山谷xiá长,山清水秀,一幢幢特色民居若隐若现。一朵朵野百合,在高山雪地的映衬下,迎着微凉的春风轻轻摇曳,舞姿婷婷袅袅,那细的腰肢,柔弱而坚强。

    ②伊犁杏花沟,     的山谷里,野杏林     。山谷的青翠与杏花的粉黛     , 粉红缀枝,香风漫漫。这些杏花铺天盖地而来,仿佛为草原铺上了一层花毯。杏花暖香袭人,在浅红之上施了一层薄薄的胭脂,宛如姑娘的笑靥。那是春天的语言,是生命的zhàn放。

    ③春光易逝,花开有时,但若因此以为新的花季是短暂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海气候变化多样,新疆的花由南到北次第开放,从天山南麓依次往北看,几个月都会在花海中徜徉。

    ④湛蓝天宇,雄鷹展翅,大美新疆,陌上花正开。

    1.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xiá长   zhàn放

    2. (2) 给文中加点的汉字注音。

            新

    3. (3) 给第①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4. (4) [赏经典语言]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上文第②段空缺处,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恬静    疏密相间    相映成趣 B . 幽静    随处可见    相映成画 C . 安静    参差披拂    争先恐后 D . 寂静    井然有序    遥相呼应
    5. (5) 在上文第③段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使该句语意连贯完整。
    6. (6) [抒豪情壮志]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小明同学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陌上杏花暖索难

      下联:

    7. (7) 请你为保护绿水青山写一条标语。
  • 2.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例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七律。 D .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在人间》等。
  • 3.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

    ②夜晚来临,月光如水。

    ③夏日清晨,薄雾轻笼,山色空濛。

    ④大伙都会搬着竹椅子、木凳子、草席子,聚集起来乘凉。

    ⑤葫芦峪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⑥傍晚时分,霞飞漫天,炊烟袅袅。

    A . ③①⑥②④⑤ B . ③⑥④⑤②① C . ①③⑥④⑤② D . ⑤③⑥②④①
  • 4. 班级组织“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完成阅读卡。

    名著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问题

    《简·爱》

    关注人物

    我不是只鸟儿,也没有落进罗网。我是个自由自在的人,有我的独立意志,我现在就运用它,决心要离开你。

    分析所给语段中“我”的人物性格:

    《红星照耀中国》

    关注情节

    红军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刘伯承与彝族部落歃血为盟→先锋队强渡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取得胜利。

    请将横线处情节补充完整。

    《儒林外史》

    关注语言

    他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李给谏,给谏大喜;问着他又补了廪,以优行贡人太学,益发喜极。

    赏析所给语段的讽刺手法:

  • 5. 毕业前夕,班级召开了“面向未来”主题班会。请你引用所学的古代诗文,完成班主任老师的毕业寄语。

    相识犹在昨天,离别却又在即,但也不必太过伤感,因为“,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回首逝去的日子,我们相聚在这个班级,“博学而笃志,”(《论语》),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共同收获过成长的欢乐。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既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你们生逢一个顺风顺水的时代。将来,希望你们坚守“,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的正义人格;也希望你们心系百姓,拥有“”(范仲淹《岳阳楼记》)的博大胸襟,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无须气馁,要坚信“”(李白《行路难》。最后,让我们一起逐花而行,赴一场山花的盛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 6. 漫步古诗苑,欣赏一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注:戴叔伦,唐代诗人,此诗作于作者宦游途中。

    1. (1) 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的写景,着墨不多,颇似元人简笔写意山水,富有意趣。 B . 艺术的灵感往往来自错觉,这首诗便是如此。如果按因果关系,行人在发现“隔水青山似故乡”之后,才有“无限秋风思”,三四句却予以倒置,颇具匠心。 C . 诗人憩息于“松下茅亭”,放眼亭外,在水天背景上,那“汀沙云树”像在清水中洗浴过一样,给人以舒畅之感,一个“凉”字就传达了这种快感。 D . 本诗通过对稚川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稚川山水的思念之情。
    2. (2) 请你把“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的画面描述出来。
二、阅读与理解(60分)
  • 7. 阅读《老舍的父子情》,回答问题。

    老舍的父子情

    舒乙

    父爱如山,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然令我泪流。

    ②我的父亲,既不是典型意义上的慈交,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他是个旧时代交替之际的人,所以他比较复杂,当然也是个复杂的父亲。

    ③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对我父亲说,14号那天,往小胖子(我当时比较胖)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我当时吓得哇哇大哭,父亲却听从了老道的安排。他说:“一看小胖子手腕的红线,我觉得比写一本伟大的作品还骄傲。”

    ④父亲在后来写的幽默小文中,多次提到他的下女一儿“均狡猾可喜”:他常常要当马当牛,在地上爬来爬去,还要学牛叫,小胖子常常下令让他“开步走”,可是永远不喊“立正”,走起来没完。无数个刚想起来的好词好句就在这些“命令”中飞到了九霄云外,所以至今也没有成为伟大的莎士比亚。

    ⑤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南下武汉加入抗战洪流。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8岁。见头一面时,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阑尾,腰直不起来,我怯生生地喊了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我发现,在家里他很严肃,并不和孩子随便说笑,也没有什么特别亲昵的动作。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离不开书桌,写《四世同堂》。

    ⑥当朋友来看他的时候,他的话才多了起来,变得非常健谈,往往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我总是静静地在一旁听,也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我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完全不放在心上。他十分欣赏我对画画有兴趣,对刻图章有兴趣,对收集邮票有兴趣,他知道我上五年級时被选为小学学生会主席时,禁不住大笑起来,以为是件很可乐的事,而且还是那句评语:这傻小子!

    ⑦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后来他去了美国。

    ⑧15岁时,他从美国回来,给我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是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

    ⑨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他三次到苏联去,都要专程到列宁格勒来看我。他很少给我写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木头里炼酒精!”

    ⑩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婚礼当天,他请了两桌客,招待亲家和老友,他还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可惜,后来条幅遭到了意外破坏,残破不堪,但却是我最珍贵的宝贝。

    ⑪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他度过一个夜晚。那夜,     

    ⑫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

    (选自《笔墨华夏》,有删改)

    1. (1)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老舍是一个“复杂”的父亲?
    2. (2) 文章第④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文章结尾句“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
    4. (4) 多次提到他的一女一儿“均狡猾可喜”:他常常要当马当牛,在地上爬来爬去,还要学牛叫。(从词语运用角度)
    5. (5) 父爱如山,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仍然令我泪流。(从修辞角度)
    6. (6) 结合选文内容,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充恰当的景物描写。
    7. (7)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比较选段和本文的语言风格有何异同。

      他们的车破,所以只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儿了。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都是自己的,他的希望更大了。

      (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 8. 阅读下列以“中国戏曲”为主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综合而成的表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先秦的萌芽期,唐代中后期的形成期,宋金的发展期,元代的成熟期,明清的繁荣期这样一个具体过程。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等剧种为代表的中华戏曲百花苑,现如今,我国已有300多个戏曲剧种。

    材料二

    乾隆时期,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赢得观众喜爱,一时誉满京城,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 , 被誉为“国剧”。

    材料三

    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划分:生、旦、净、丑四行;“生”扮演男性人物,其中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扮演大将的在装扮上,戴盔,穿厚底靴子,一般使用长柄武器;“旦”扮演女性人物;“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气质、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角色,或粗犷豪迈,或刚烈耿直,演唱声音要求洪亮宽阔,动作大开大合,是戏曲舞台上风格独特的性格造型;“丑”扮演喜剧滑稽角色。

    材料四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等动作,皆有固定的格式。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当行、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在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中国戏曲讲究虚拟性,“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也就是这个道理。

    材料五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人才培养是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新世纪;戏曲艺术在多元化冲击下陷入发展困境,但戏曲工作者仍在积极探索。

    2009年中国戏曲学院打破单一剧种(京剧)教学体制,开设表演系,设立本科专业,让其它地方戏也有了专业发展的机会。

    2012年起,原文化部启动了“名家传戏——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上海戏曲学校昆剧班目前已举办七届,让600年昆曲活色生香。

    浙江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校长钱江南认为:戏曲人才培养的秘诀就是“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坚持用剧目驱动教学,让学生演学结合,不断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表演才华,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青年黄梅戏演员陈霈然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韩业庭采访时说:“过去学艺,没有乐谱,完全靠师父口传心授;今天有了乐谱,我们先教会学生识谱、读谱,他们以后学起戏来可能就会事半功倍。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判断各自的嗓音条件,合理选择唱腔,进行科学规范的演唱训练,这样才能少走弯路。”

    1. (1)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戏曲和京剧二者之间的关系。
    2. (2) 材料二中的加点词“之一”能去掉吗?为什么?
    3. (3) 细读材料四,分析中国戏曲有哪些特点?
    4. (4) 细读材料五,分析我国在戏曲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做法?
    5. (5) 学校成立了京剧社团,结合材料三,请你帮助导演完成下表。

      表演曲目

      饰演角色

      角色性格特点

      演员服装及道具配备

      演员嗓音要求

      《桃园三结义》

      张飞

  • 9. 阅读《勇于给自己开药方》,回答问题。

    勇于给自己开药方

    向河

    ①医不自治,意指医生不给自己和家人治病。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迟迟不见效,一日有事外出,托徒弟依方抓药,徒弟发现其中一味药用量偏小,以为老师疏忽,不假思索加到应有剂量,结果淳父服药后效果出奇地好。原来这味药有剧毒,而病人是父亲,淳于意考虑再三,不敢给足剂量。病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诊断时容易掺杂额外顾虑,由此可见,给自己人开药方需要勇气,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也是如此。

    ②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倘若难为情、爱面子,陷入医不自治的桎梏,不愿对自己下猛药,就难以达到“体检”“治病”的目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给自己治病打不得半点折扣,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把“药量”下足,方能祛除病毒,强身健体。

    ③改正错误,需要勇气,需要行动。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共产党人是革命者,但不是神仙。我们也吃五谷杂粮,也会犯错误。我们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犯了错误就检讨,就要勇于改正。”多些知错必改的勇气,拿出知错必改的行动,才能真正与错误决裂。

    ④勇于给自己开药方,需要早改早止损。错误刚萌芽时,往往造成的危害不大,改正起来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交太多的“学费”。反之,改正得越晚,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缝隙就会沦为大塌方。党员干部“有错误就赶快改”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要求,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小错误及时发现及时改,大错误更应及时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如果为了所谓的面子而掩饰错误,推诿过失,终究会让“小病”拖大,“大病”拖至不可救药。

    ⑤“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我们党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气,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谋私利才能谋根本,谋公利,才能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补过为心,以求过为急,以能改其过为善,以得闻其过为明”。这也正是我们党革故鼎新,守正出新,实现自身跨越,永葆生机活力的力量所在。

    ⑥“往之不谏,来者可追。”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更需以身作则,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主动查找和纠正思想上的偏差,工作中的不足,有缺点就克服,有问题就解决,有错误就纠正,一时一刻也不能懈怠,一丝一毫也不能放过。只有勇于给自己“开药方”,敢于自我革命,不断“排毒杀菌”,“补钙壮骨”,才能挑起时代重担,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选自《内蒙古日报》,有删改)

    1. (1) “勇于给自己开药方”在文中指什么?
    2. (2) 作者讲西汉名医淳于意为父亲治病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
    3. (3) 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4) 作者是怎样论述要“勇于给自己开药方”的?
    5. (5)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哪一方面有不足,试着给自己开一剂“药方”。
  • 10.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与人佣耕,辍耕之陇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芒,忿恚尉,令辱之,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有删改)

    [乙]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文侯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文侯卒,起事子武侯。武侯浮西河下,中流,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 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武侯曰:“善。”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 (1) 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停顿。(划两处)

      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与人佣耕

      忿恚

      ③吴起于是魏文侯贤

      而谓昊起曰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文侯吴起善用兵    令辱之,激怒其众 B . 武侯浮西河下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C . 以为西河守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 . 起事子武侯    妻献疑日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②鲁君疑之,谢吴起。

    5. (5) 研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陈胜和吴起的事迹均被司马迁记述在《史记》中,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60分)
  • 11.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阅读与理解”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⑴关于亲情、友情;关于成功、失败;关于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你肯定有许多话想说。

    请以“话说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

    ⑵阅读下面的小诗,完成习作。

    秤和砣不可分离,轮和轴必须相连。

    舵加桨扬帆千里,天和地人在中间。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