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素养形...

更新时间:2022-11-18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知识积累
  • 1. 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郁(fù)    扶(cān)    忐忑(tǎn tè)    御房(shàn) B . 媚(wǔ)    梧(kuí)    崎岖(qí xū)    尔敦(dòu) C . (zhuài) 苍(qióng) 咔嚓(kā chā) 金殿(lán) D . (suō) 黑(lí) 璀璨(cuǐ càn) 月刀(yǎ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澎湃    颓废    手流弹    斩丁截铁 B . 疙搭    嫦娥    摄氏度    别出心载 C . 羞涩    磁铁    湿淋淋    技高一筹 D . 豁达    瞌碰    奶豆腐    大步留星
  • 3. 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抄袭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的法国品牌迪奥的设计师,应感到自惭形秽才对。 B . 唐山恶性打人事件的视频以排山倒海之势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开来。 C . 在湖南省湘潭市乌石镇有一个纪念馆,前面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像看上去威风凛凛 , 他就是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彭德怀元帅。 D . 在班级健康饮食主题演讲比赛中,小明同学念念有词地倡议——荤素搭配,健康美味。
  • 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当下台独分子猖狂,下列哪句名言最能恰当地告诫吾辈国民应奋发图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 位卑未敢忘忧国。 C .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D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5. 仔细阅读下面语段,分号最应该加在哪一处? (    )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①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②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③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④成为风。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 6. 下面句子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一样的是(    )

    例: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A . 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 B .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C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 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7. 下列语句运用了点面结合写法的一项是(    )
    A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C .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D .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 8.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 .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 .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C .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D .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 9. 六(1)班开展了一次“节约用水,人有责”主题演讲比赛,下列哪位同学的语言不恰当?(    )
    A . 小澎: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需要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例如我们要把水龙头的开关拧紧”。(小澎边说边做拧紧的动作) B . 小湖:同学们,水资源在我们中国也不是很丰富,例如在有的偏远荒漠地区,小草需要灌溉,树木需要滋养,庄稼需要开垦浇地,每一滴水都是自然的生命源泉。 C . 小列: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为了响应号召,以后我们家晚饭后的洗碗水用来洗脚算了(众人笑),这样行吗?亲爱的同学们。当然不可以,我们节约用水要合理、高效。 D . 小岛:嗯,同学们,我们不能只考虑生活中的点滴用水,我们要为全人类、全地球考虑,为大自然的一切,平时喝一口水能解渴的绝不喝第二口。大家说,对不对?
  • 10. 下列语段能够体现出人物犹豫不决心理活动的一项是(    )
    A . 却说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笑我出乎尔反乎尔,不是个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宫,又恐天宫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岛,却又羞见那三岛诸仙;欲待要奔龙宫,又不服气求告龙王。 B .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迁。 C . 忽然一静,像林中的啼鸟忽然看见一只老鹰。祥子独自立在那里,比别人都高着许多,他觉出自己的孤立。但是气在心头,他仿佛也深信就是他们大家都动手,也不是他的对手。他钉了一句:“有敢出去的没有?” D .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11.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 (1) 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红军长征胜利后个个笑逐颜开,让人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诗句““。
    2. (2) 同学聚会,大家玩飞花令,要求带“月”字,我会想到孟浩然《宿建德江》中的诗句“”还会想起《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 “。
    3. (3) “故人”这个词让我想起了老朋友,当孟浩然路过老朋友家时,他的老友热情招待“ “;”故人“这个词又让我想起了老乡,当贺知章回到久别未归的家乡时,小孩子们已经不认识他,让我想起诗句“”。
二、阅读理解
  • 12.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段,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穷人(节选)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1. (1) 仔细阅读短文,展开想象,桑娜除了想到“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还会有哪些心理活动?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2. (2)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13.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据新闻报道,2022年8月2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材料二]2022年8月2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布将于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台岛周边开展一系列联合军事行动,在台岛北部、西南、东南海空域进行联合海空演训,将在台湾海峡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在台岛东部海域组织常规导弹火力试射。7日解放军再次宣布演习时间延长。

    [材料三](一)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各海关自2022年8月3日起暂停受理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和冰鲜白带鱼、冻竹夹鱼报关,并及时将上述情况通知辖区内相关企业。

    (二)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外交部8月5日宣布采取以下反制措施:

    ①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

    ②取消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

    ③取消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

    ④暂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

    ⑤暂停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合作。

    ⑥暂停中美打击跨国犯罪合作。

    ⑦暂停中美禁毒合作。

    ⑧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

    [材料四]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啦啦啦啦啦……

    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的万里长城。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红旗漫卷映山红,还有那伟大的复兴中国梦。……

    ——2021年歌曲《2035去台湾》歌词节选

    1. (1) 仔细阅读四则材料,我觉得(    )揭示了台海局势紧张的原因。
      A . 材料一 B . 材料二 C . 材料三 D . 材料四
    2. (2)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至四的主要内容。
    3. (3) 阅读材料,想一想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为祖国的统一做些什么呢?
    4. (4) 材料四这首歌曲唱出了华夏儿女的心声,两段歌词分别站在什么角度抒发感情?如果你有幸目睹了祖国的统一,你会有怎样的感触?
  • 14.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下列小题。

    ①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②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③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④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 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⑤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⑥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⑦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⑧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⑨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⑩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文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⑪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⑫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⑬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⑭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冰心写于1957年1月3日

    1. (1) 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 (2) 仔细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3. (3) 作者为什么说“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
    4. (4) 结合文章中小姑娘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说一说你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5. (5) 文章最后才交代小姑娘的爸爸也失踪了,这样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三、妙笔生花。
  • 15. 表达创作(二选一)

    轻松习作。

    ⑴题目一:我们从出生起,就踏上了成长之路。我们的童年有欢笑和喜悦,也有磨难和痛苦。这些或苦或甜的经历,教会我们一步步向前,勇敢面对未来。请以“我成长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习作,情感真挚,感受深刻。

    ⑵题目二:读完第二篇阅读材料,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的想法,请结合第二篇阅读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角度新颖,积极向上,观点清楚,感情真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