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三上·湛江月考)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B . 《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不辞辛苦出山林” C . 《周礼》:“煤饼烧蛎房(注:牡蛎壳)成灰” D . 《抱朴子》:“丹砂(注: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 2. (2022高三上·福建月考)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工业上可用氨气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其反应原理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N2的结构式:N≡N B . N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 . 的电子式: D .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
  • 3. 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
    A . 施农家肥的蔬菜,无公害,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 . 一种可令所有化学物质黯然失色的漂白粉 C . 面包、饼干加工时加入的少量小苏打粉是作膨松剂 D . 一种富含氮、磷、锌等微量元素的口服液
  •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Na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钛 B . CO2不支持燃烧,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 . NaOH具有强碱性,可用作干燥剂 D .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泡沫灭火剂
  • 5. (2022高三上·福建月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所示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收集气体

    B.的净化

    C.的制备

    D.制备胶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的溶液: B . 硫化钠溶液: C . 焰色试验呈黄色的溶液: D . 水电离出的的溶液:
  • 7. 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及对应的实验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解释(或结论)

    A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沉淀不能在酸性环境下生成

    B

    依次通入溶液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氧化为 , 白色沉淀为

    C

    将未打磨的铝片插入溶液中,观察到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

    铝单质能置换出铜单质

    D

    把分别盛有NaCl溶液和胶体的两烧杯置于暗处,均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观察到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NaCl溶液无明显现象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

    A . A B . B C . C D . D
  • 8.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模拟呼吸面具中的有关反应,测定样品中的纯度。已知实验中样品的质量为8.0g,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1.12L(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Ⅰ中的稀盐酸不可用稀硫酸代替 B . 装置Ⅰ中a的作用是保持上下压强一致,使液体顺利滴下 C . 根据题中数据,可求得样品中的纯度一定为97.5% D . 实验结束后,取少量装置Ⅲ中的固体并滴入稀盐酸,若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装置Ⅲ中有盐类生成
  • 9. (2023高三上·湛江月考) 一种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 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图中标注的热量表示各阶段1mol含硫物质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忽略催化氧化的可逆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黄铁矿“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依据上述流程,当最终生成时,共转移7.5mol电子 C . 生成 , 上述流程放出的总热量为634.2kJ D . 上述流程中,当有完全转化为时,反应中共消耗了
  • 10. 已知:M、N、P、Q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反应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M是具有磁性的黑色金属氧化物,则P、Q不可相互转化 B . 若N是石灰乳,则工业上可以上述物质转化关系为原理处理尾气中的氯气 C . 若M、N分别为固体和NaOH固体,则上途物质转化关系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原理 D . 若M、N、P、Q均含同一种元素,且常温下P为黄色固体单质,则M,N均能与Q反应
  • 11. (2022高三上·福建月考) 由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组成的化合物Q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化合物Q的结构如图,其中Y、W为同主族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Y在同周期元素中最难失电子 B . 单核阴离子半径: C . 非金属性: D . Y元素只能形成双原子分子的单质
  • 12. 漂白粉和漂粉精都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工业上生产漂粉精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漂粉精的有效成分为氯酸钙,应密封存放于避光干燥处 B .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两个电极均不能使用金属材料 C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上述生产过程涉及的反应有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二、多选题
  • 13. 为完成下列各组实验,所选的玻璃仪器和试剂均符合题意,完整的是(非玻璃仪器任选,不考虑存放试剂的容器)(   )

    选项

    实验

    玻璃仪器

    试剂

    A

    食盐精制

    漏斗、烧杯、玻璃棒

    粗食盐水,稀盐酸,NaOH溶液、溶液,溶液

    B

    比较S、C、Si的非金属性强弱

    蒸馏烧瓶、分液漏斗、试管、导管

    稀硫酸,碳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

    C

    喷泉实验

    圆底烧瓶、胶头滴管,烧杯

    NO气体、无色酚酞溶液

    D

    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溴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在“价—类”二维图中融入“杠杆模型”,可直观辨析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及其定量关系。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常见的含氯元素的物质,下列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 室温下,c的稀溶液和变价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相应金属的高价盐 B . b、d、f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C . 若e为钠盐,实验室可用e和浓硫酸反应制取少量气态a D . 若d在加热条件下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的含氯化合物只有e和f,则
  • 15. 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性的保护系统,它与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可以为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撞保护,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以后,安全气囊中的物质会发生剧烈的反应[(未配平)],生成大量气体。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上述反应中只有离子键的断裂和形成 B . 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3NA C . 当反应过程中转移0.125mol电子时,产生4.48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气体 D . 若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mol
三、填空题
  • 16. 已知: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某元素的氧化物。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1) 若镁条在中燃烧生成黑色粉末(单质)和白色粉末,则的化学式为
    2. (2) 若常温下,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液态化合物。和纯碱混合在铁坩埚中熔融生成R的含氧酸盐,和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向酸性溶液、含酚酞的烧碱溶液中分别通入无色气体 , 两溶液颜色均逐渐褪去。酸性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向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烧杯中固体W为银粉,向该烧杯中通入 , 固体W逐渐溶解(如图所示),则的化学式为,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 , 则产物的分子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NA

    5. (5) 若是一种绿色饮用水消毒剂,则具有性而能杀菌消毒;工业上,常用+5价R的含氧酸的钠盐和HR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态 , 同时还有R单质和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7. 某溶液Q中含有如表所示离子中的5种离子,且离子浓度均为0.5mol/L(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水解)。现向溶液Q中加入足量稀氢溴酸,有单一气体R产生,经分析,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

    阳离子

    阴离子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加入足量稀氢溴酸,……”“反应前后阴离子种类不变”推知:溶液Q中一定不含的阴离子有(填数字)种。
    2. (2) 综合推断,溶液Q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下同)。产生气体R的反应中,原溶液中过量的离子是,反应后溶液中物质的量一定发生变化的阳离子有
    3. (3) 一定量溶液Q与氯气缓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分为3份,分别进行以下操作,实验现象如图:

      ①铜粉参与的反应中,氧化产物是(填离子符号)。

      ②当V=448时,向溶液Q中通入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假设不考虑的反应,则根据实验现象可推算出V的范围为<V<

  • 18. 硫酸亚铁(FeSO4)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
    1. (1) 实验室配备FeSO4溶液时为防止硫酸亚铁变质,常采用的措施是(填一种)。
    2. (2) 以FeSO4为原料可制备碱式硫酸铁[]、铁红、硫酸亚铁铵[ , 俗名摩尔盐],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①制备时,若过高会导致碱式硫酸铁的产率偏低,其原因是

      ②制备时,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铁红的化学式为

      ③制备摩尔盐时将反应物混合,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3. (3) 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时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2:

      ①关于M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

      猜想1:M是

      猜想2:M是

      猜想3:M是

      ②已知三种气体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熔点/℃

      16.8

      -72.4

      -210

      沸点/℃

      44.8

      -10

      -195.8

      利用图3装置探究硫酸亚铁部分分解产物。能否将低温浴槽A的温度控制在(填“能”或“否”),理由是。C中试剂可能是

  • 19. 利用铝锂钴废料(主要成分为 , 还含有少量铝箔、等杂质)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具有较强氧化性,均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碱溶”的目的是,在“碱溶”前,先将铝锂钴废料粉碎的目的为
    2. (2) “酸溶”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写出一个);该过程使用盐酸也能达到目的,与使用的混合液对比,使用盐酸的缺点是
    3. (3) 溶液与草酸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已知 , 要使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即浓度小于),则溶液中浓度最小为mol/L。
    4. (4) 在有存在的高温条件下,能与反应制备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在空气中热分解的热重曲线(剩余固体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则时剩余的固体为钴的氧化物,则该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20. (2022高三上·福建月考) 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常用作脱水剂,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还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的生产。某实验小组设计实验制备氯化亚砜并探究其性质。

    已知:①实验室制备原理为

    ②资料卡片:

    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其他

    76.1

    137.5

    遇水剧烈水解,易与反应

    1.25

    105.8

    153.5

    遇水剧烈水解,能溶于

    78.8

    119

    遇水剧烈水解,受热易分解

    1. (1) 实验一:制备并探究SOCl2的性质,制备SOCl2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已略去)。

      a仪器的名称为,b装置的作用是

    2. (2) 可通过固体与70%浓反应制取,可通过固体与浓盐酸反应制取,则上图中制取的装置为(填字母)。
    3. (3) 将上述装置制得的SOCl2通过蒸馏方法提取出来(加热及夹持装置略),装置安装顺序为①⑨⑧(填序号)。

    4. (4) 甲同学认为SOCl2可用作热分解制取无水的脱水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能发生副反应使产品不纯,所以乙同学取少量在不断通入SOCl2蒸气的条件下加热,充分反应后通入N2 , 加水溶解,取溶解后的溶液少许,加入(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说明发生了副反应。
    5. (5) 实验二:测定某SOCl2样品中SOCl2的纯度。

      ①准确称量称量瓶和盖的总质量 , 迅速加入样品,立即盖紧,称量,质量为

      ②连同称量瓶一起放入盛有溶液的密封水解瓶中,盖紧并用蒸馏水封口,轻轻摇动,待称量瓶盖打开,将水解瓶放入冰水浴,浸泡水解1h后,将水解瓶中的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水解瓶2~3次,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中,静置至室温,定容,摇匀,得到溶液M。

      ③准确量取溶液M于碘量瓶中,加入两滴指示剂,用的盐酸中和过量的溶液至恰好完全。

      ④准确加入碘标准溶液,充分反应后,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过量的碘,反应为。平行测定两次,反应消耗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为,样品中SOCl2的质量分数为;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的SOCl2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填标号)。

      A.实际碘标准溶液浓度偏低

      B.实际溶液浓度偏低

      C.水解过程,气体吸收不充分,有部分气体逸出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生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