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2-12-12 浏览次数:8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B . H2O的电子式: C . CO2的分子结构模型: D . N2的结构式:N≡N
  • 2. 合金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下列关于合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小 B . 稀土金属可用于生产合金,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 C . 合金的熔点通常低于纯金属,是因为外加原子破坏了纯金属内原子间的作用力 D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大,是因为合金中原子的排列不如纯金属规整,层间滑动变难
  • 3.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浩瀚的历史文明中有许多关于化学的记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淮南万毕术》中“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矿石“曾青”的主要成分为CuO B . 《梦溪笔谈》中“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中的磁石主要成分为Fe3O4 C . 《梦溪笔谈》中“石穴中水,所滴者皆为钟乳”,该现象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 《天工开物》中“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硝”指硝酸钾,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
  • 4.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

    分类组合

    混合物

    酸性氧化物

    A

    汽油

    B

    盐酸

    C

    氢氧化铁胶体

    HClO

    CaO

    D

    漂白粉

    HBr

    CO

    A . A B . B C . C D . D
  • 5.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雾属于胶体,而云不属于胶体 B . “纳米铜”是一种颗粒直径为纳米级的铜材料,属于胶体 C . 放电影时,放映机到银幕间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D .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 6. 记笔记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是某同学的化学笔记,不需要改正的是(   )
    A . 保存FeCl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B . 钠要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后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C .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 . 在焰色试验中,某溶液的焰色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B . 焰色试验中,应用稀硫酸清洗铂丝 C . 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可生成 D . 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铝片与CuSO4溶液反应: B . Ba(OH)2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 C .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 D . MgSO4加入NaOH溶液中:
  • 9.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 . C . D .
  • 10. 牛奶的含钙量很高而且比较容易吸收,一直被作为补钙的首选。下列有关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 相同条件下,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a>Mg C .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Ca(OH)2>KOH D . Ca2+、Br-、K+的离子半径: K+>Ca2+>Br-
  • 11. 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①以双氧水为原料;②以氯酸钾为原料;③以高锰酸钾为原料;④以过氧化钠为原料。上述四种方法制备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之比为(   )
    A . 1∶1∶1∶1 B . 1∶2∶2∶1 C . 1∶2∶2∶2 D . 1∶6∶2∶1
  • 12.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X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可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X



    W

    Y

    Z

    A .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 B . W、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 .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 . Z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 13. 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研发的。下图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气体X、Y通入顺序可以交换    B . 步骤III所得晶体为 C . 步骤II利用了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差异 D . 步骤IV包括溶解、蒸发、结晶
  • 14. 验证次氯酸光照分解的产物可设计成数字化实验,其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得如下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0s到150s,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HClO电离产生了 B . 从0s到150s,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C . 光照时间越长,氯水溶液中越大 D . 可以通过测定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来验证次氯酸分解有生成
  • 15.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方法。高铁酸钠可通过湿法或干法来制备,反应原理如下:

    湿法:

    干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2FeO4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B . 湿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转移3 mol e- C . 湿法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 . 干法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16. 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 . B . C . D .
  • 17.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是(   )
    A . 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g B . 取a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g溶液 C . 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 D . 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g
二、多选题
  • 18. 在两份相同的H2SO4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Ba(OH)2、NaOH溶液,其导电能力随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a、c两点溶液中均大量存在H+ B . b、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C . e点两溶液中c(OH-)相同 D . 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 电子工业常用溶液腐蚀覆铜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从腐蚀废液(主要含)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溶液,处理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腐蚀铜箔的原理为 B . 反应1和反应2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 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D . 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u和Fe,物质X可以选用酸性溶液
  • 20. 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近似值相似。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2NA B . 常温常压下,48 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3NA C . 4.6 g Na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一定为0.2NA D . 0.2 mol/L的Ca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4NA
三、综合题
  • 21. “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等卫生消毒。某化学社团模拟生产厂家配制了500 mL“84”消毒液,并在瓶体贴上标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2) “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的浓硫酸配制250 mL1.0 mo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错误的是(填写字母)。

      ②对所配制的稀硫酸进行标定,发现其浓度小于1.0 mol/L,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为(填选项字母)。

      A.量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线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3. (3) 可用氯碱工业中的两种产物氯气和氢氧化钠生产“84”消毒液,其化学方程式为
  • 22. 某小组为探究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实验如下:
    1. (1)  (一)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水

      A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为

    2. (2)  (二)氧化性强弱探究:

      实验I

      i.

      ii.

      实验II

      取i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实验I中,ii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实验ii中,由i和ii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4. (4)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II观察到现象,可得出结论:氧化性:Br2>I2

      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II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 , 他补做了实验III。

      实验iii

      另取i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先加入足量的NaBr固体,充分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

      补做实验III的目的为

  • 23. 硫酸亚铁晶体()在医药上可作补血剂。
    1. (1) I.在实验室中,可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

      a.将一定量废铁屑放入5%溶液中,煮沸除油污,过滤,用水洗净铁屑;

      b.向洗净的铁屑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至反应完全;

      c.析出晶体;

      d.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吸干;

      e.将制得的晶体密封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b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步骤c的具体操作为
    3. (3) II.课外小组测定某硫酸亚铁补血片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向步骤III所得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现象,说明滤液中含有;检验滤液中还存在 , 应选用的试剂为(填字母)。

      A.NaCl溶液   B.酸性溶液   C.NaOH溶液

    4. (4) 步骤IV加入足量的目的为
    5. (5) 该补血片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有利于的吸收,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6. (6) 假设实验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则每片补血片中铁元素的质量为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 24. “价类二维”和“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学科的两种重要思维方式。
    1. (1) I.利用“价类二维”的思维方式可以学习和预测物质的性质。下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根据“价类二维图”预测,下列物质能与X反应,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NaOH溶液   ②KMnO4溶液   ③H2S ④Na2SO3溶液

    2. (2)  Na2SO3溶液长期放置容易变质,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II.利用物质的有关性质可以解释其用途。

      金属钠可用作强除水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小苏打可用于中和过多的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NaOH和铝粉为固体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其工作原理为铝和NaOH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NaOH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铝和NaOH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E处于同一主族。A的一种同位素在考古研究中用于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D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离子中半径最小,C与B能形成C2B、C2B2型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A与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形成的10电子分子的空间结构为
    2. (2) A、E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两者可形成AE2型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3. (3) 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C、E可形成化合物M,用电子式表示M的形成过程
    5. (5) C2B2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四、计算题
  • 26. 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反应原理为:。计算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消耗的NaH的质量 (写出简要计算过程)。
  • 27. 数形结合思想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最终所得溶液的组成也不同。现向30 mL某浓度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气体,得到溶液B.若向B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5 mol/L盐酸,产生CO2的体积[V(CO)]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B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
    2. (2) V(HCl)=30 mL时,产生标准状况下CO2的体积为mL;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