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2-11-12 浏览次数:1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根据拼音,把词语工整地写在横线上。

    大自然的精彩,无需cǎi pái:瞧那些lù xù飞来的鸟儿,或yōu rán立于枝头,lǐng lüè美景;或zhuī zhú嬉戏,穿梭往来;或qīn mì相依,似在shù shuō飞行途中遇到的新鲜事……远远望去,它们与树木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自然chōu xiàng画。

  • 2. 下面每小题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注音是错的,将选项填入括号内。
    1. (1)
      A . (jiǎo) 健 B . (nuò) C . (hàn) D . 玲珑(tì)透
    2. (2)
      A . (wèi) B . (màn) C . (shuāi)老 D . (lǚ)其黄
    3. (3)
      A . (jiǎn) B . (jí)妒 C . (bēn) D . (hài)杂诗
    4. (4)
      A . (kǎi)旋 B . (liàng)酒 C . (jiàn) D . (niù)不过
  • 3. 下列每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将选项填入括号内。
    1. (1)
      A . 象征 B . 胆却 C . 隐蔽 D . 不计其数
    2. (2)
      A . 典礼 B . 飘浮 C . 迟延 D . 振天动地
    3. (3)
      A . 消毁 B . 搭乘 C . 榨油 D . 举世闻名
    4. (4)
      A . 镜匣 B . 触动 C . 疏理 D . 难以置信
  • 4.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横线上。

    1. (1) 圆明园中有许多奇珍宝。
    2. (2) 这两部喜剧片有曲同工之妙。
    3. (3) 他用惊的目光打量着我。
  • 5. 下面每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能够替换加点的词语,将选项填入横线上。
    1. (1)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 , 驯良,很讨人喜欢。
      A . 精巧 B . 警觉 C . 机灵 D . 巧妙
    2. (2)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A . 不计其数 B . 难以估计 C . 不可计数 D . 千真万确
  • 6. 根据要求进行选择,将选项填到横线上。
    1.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流离失所

      ②内忧外患

      ③得意忘形

      ④兴高采烈

      ⑤安居乐业

      ⑥政通人和

      ⑦饮水思源

      ⑧直言不讳

      战乱年代,,百姓们苦不堪言。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个个,脸上洋溢着愉悦。如今的中国万象更新,,人 民生活安定。老百姓们,念念不忘那些革命先烈。

    2. (2) 我们劝贪玩的同学要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下列不合适的一句是(   )
      A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D . 黑白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7. 下列民间故事情节的出处,有错的一项是(    )
    A . 她看见悬崖上有簇萝卜缨,翠绿翠绿的。她想把萝卜带回家给妈妈吃,便扯住萝卜缨用劲一拔,谁知石壁上出现一个泉眼,一股清泉涌了出来。(中 国民间故事《长发妹》) B . 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中 国民间故事《孟姜女》) C . 他听见农夫戴诺瓦的声音,并立马得意洋洋地回答道:“是我啊,是我抓走了你的公鸡,你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是,就在他开口说话的一瞬间,他的牙齿松开了,公鸡一下子飞到了附近一棵苹果树高高的枝头上。(法国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
  • 8.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积累填空。
    1. (1) 爱国,是古代仁人志士反复吟诵的话题。陆游在生命垂危时低声吟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牵挂;林升在虚假的升平之景中愤然提出“”的质问;梁启超面对帝国主义的污蔑,发出“美哉,我少年中国,!壮哉,我中国少年,!”的感叹。
    2. (2) 在文人眼中,花鸟景物总关情。郭沫若笔下的白鹭,“,一切都很适宜”,认为“白鹭实在是一首诗,。”清少纳言眼中,“夕阳西沉,,那风声、虫声,听起来也而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则表达了他的心情。
    3. (3) 李敏辅导同桌功课,发现同桌并没有听懂,却总说自己听懂了。此时,李敏可以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劝说同桌。
二、阅读
  •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前往郊外的南山。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循着花香一路寻去,竟发现了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 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就帮着父母采摘橘子。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如果当年橘子收成少,母亲会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

    ⑤记得一次放学回家,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⑦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本文作者徐光惠,选文有删改)

    1. (1) 作者由眼前的橘子花引发回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3至6自然段写到的几个场景。我们在橘子花下玩耍,父亲看着橘子花满是欣喜→
    2. (2) “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这一处是对景物的(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橘子花的特点。
    3. (3) 下列关于短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②自然段“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作者被橘子花淡淡的余香所陶醉,因此内心充满感动。 B . 第③自然段“整个村子浸在醉人的花香里”的“浸”字将浓郁无形的花香写得可感可触,喜爱之情融于其中。 C . 第③自然段“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是说父亲看着橘子花,预见到了丰收的情景。 D . 第⑦自然段的“芬芳”是指关于橘子花的回忆让作者生命的每一天都充盈着温暖,像花儿一样芬芳。
    4. (4) 这篇短文与下列课文在写法、表达的感情等方面是否有相似之处?选择1-2个角度,结合短文及课文内容,联系着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桂花雨》

      《父爱之舟》

  • 10.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疫苗:阻遏病毒感染的终极武器

    ①每次疫情发生,人们首先总会想到疫苗。那么,人类第一次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怎样诞生的呢?据专家介绍,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用于防治天花的“人痘”,而且是我国首创。天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烈性传染病,至少在人类社会肆虐了3000年的时间,致死率高达30%。在与天花的长期斗争中,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感染了天花的人,不一定都会死,一旦活下来,就不会再感染天花。在“以毒攻毒”的观念引导下,在宋代,人们就把沾有疤浆的患者衣物给健康儿童穿戴,或将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细粉,让健康儿童吸入鼻孔,后来称之为“人痘”。种过“人痘”,天花感染率显著下降。这也是人类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免疫疗法。

    ②那么疫苗是靠什么开展工作的呢?专家认为,“狼来了”可以激活免疫系统。当细菌或病毒等侵入人体时,我们的免疫系统会调动多种武器来对抗感染,特别通过疫苗产生的抗体来克服感染。感染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如何保护身体免受这种疾病的侵害,如果身体再次遇到同样的敌人,免疫系统会迅速起作用。

    ③如何在不让自己感染的情况下,让免疫系统记住那些可能会登门拜访的细菌和病毒?科学家设计出了可以模拟细菌或病毒特征,但又去除了其致病性“硬核”的疫苗。将其注射到人体中,让人体免疫系统误以为大敌当前,展开战备动员,并且牢牢记住这种细菌或病毒的面目,下次如果真正的敌人来袭,免疫系统就可以立即被激活,并全力投入战斗。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疫苗对免疫系统喊了一声“狼来了”,免疫系统开始筹备弹药,下次狼真的来了,免疫系统就可以马上给予充分回击。

    材料二新冠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节选)

    接种前注意事项

    了解新冠疫苗相关知识和接种流程。

    ●携带本人身份证件,扫描接种二维码。

    接种时注意事项

    ●测体温,戴口罩,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米距离。

    ●避免在饥饿状态 下接种疫苗。

    ●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信息。

    接种后注意事项

    ●现场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方可离开。

    ●接种后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24小时后再洗澡。多饮水,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1. (1) 材料一第①段主要介绍了  。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2. (2) 关于两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类第一个对抗传染病的疫苗是从“天花”这种烈性传染病中得到启示的。 B . “狼来了”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一种形象说法,这里的“狼”指的是疫苗。 C . 材料一第③段语言比较活泼,但同样能准确、清楚地介绍疫苗的有关知识。 D . 接种新冠疫苗,若有身体不适等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接种当天不宜洗澡。
    3. (3) 根据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新冠疫苗的工作原理。

      接种新冠疫苗→产生如果新冠病毒来袭→

    4. (4) 王明跟同学约了第二天早上一起进行足球赛。为减少排队时间,他打算一早起床后先去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吃完早饭再和同学进行足球赛。如果你是王明的好友,你会怎样劝说?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进行劝说。
    5. (5) 美术课上,孙宁想设计一张新冠疫苗接种宣传海报,请为海报写上合适的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写在海报的方框中。
三、写作题
  • 11. 习作。

    题目:班有                

    提示:班上的哪位同学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是课间闹腾的“窜天猴”,可爱优雅的“萌宝宝”,还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选择其中一位有个性的同学,用手中的笔把他(她)“画”下来。先想想他(她)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注意分段表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字数在350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