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阶段练习(...

更新时间:2022-10-27 浏览次数:1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 某男生立定跳远测试,最好成绩为10m B . 某女生完成800m测试,所用时间为80s C . 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 D . 沈阳市区内车辆限速约为60m/s
  • 2. (2021·烟台)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 . 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 . 站台;另一列火车 D . 另一列火车;站台
  • 3. 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4s内,甲的速度是10m/s B . 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 . 0~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 D . 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4.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演奏者敲击大小不同的钟演奏出优美的乐曲。下列关于编钟声分析正确的是(  )

    A . 现场观众听到编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 . 敲击同一个钟,力度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 . 用同样的力敲击外形越大的钟,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D . 编钟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 5. 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 . 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 . 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 . 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 6. 爱钻研的小康在家里找来一只大玻璃杯,将装满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玻璃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然后他把大玻璃杯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大玻璃杯,发现大玻璃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 . 只有表面的水结冰 B . 只有底层的水结冰 C . 有一半的水结冰 D . 全部没有结冰
二、多选题
  • 7. 甲、乙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机在前后不同时刻拍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在拍照过程中两球不发生碰撞,下列关于两球的运动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 . 甲静止,乙向南运动 B . 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C . 甲、乙都向北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 甲、乙都向南运动,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 8. 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 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响度 C . 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 . 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9.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在15~20min 内没有吸收热量 B . 该物质熔点为80℃,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min C .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且为液态 D . 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停表
三、填空题
  • 10. 如图所示,小康和小辉来到茫茫白雪中玩耍,小辉踩着滑雪板快速从小康身旁滑走,小康羡慕的望着小辉,感觉自己在后退,此时小康所选的参照物是。若小辉 10min 滑行了3km,他的平均速度是m/s。

  • 11. 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vB(填“>”、“<”或“=”);在t2~t3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填“东”或“西”)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车的平均速度为

  • 12. (2021八下·官渡期末) 课堂上,小珠回答问题时所发出的声音通过传播到大家耳中;老师说听不清楚小珠回答的内容,小珠应该增大声音的(填写声音的特性);同时老师要求其他同学暂时停止讨论,这是在减弱噪声。
  • 13. 某短视频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某短视频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某短视频播放声音的比正常声音的高,声波传播速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4. 如图所示,小康同学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准确)来测量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他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测得大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 15. 如图甲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它表示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当行驶到某路段发现公路旁的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按照标志牌上的要求,行驶完该路段最少需要的时间是min。

  • 16. 暑假期间,小康随父母去山里游玩,在路过一山谷时,小康朝山谷大喊一声,经过了1.6s,他听到了回声,则小康到对面山崖的距离为m(声速按340m/s计算),小康使用锥形喇叭的目的是增大声音的(填“响度”或“音调”)。
  • 17.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主要为是因为冰块,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 18. 如图甲所示,第一组实验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

    1. (1) 此实验用于探究声音的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 (2) 第二组实验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发出声音的越低;
    3. (3) 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小,此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此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得出的。

      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 C.归纳总结

四、计算题
  • 19. 如图甲,吊机将建筑材料从地面A处竖直匀速提升40s到达B处,再用58s水平匀速运送到C处,最后竖直放到楼顶D处。建筑材料从C到D共用时50s,路程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 (1) 建筑材料从A到D的平均速度;
    2. (2) 在图丙中作出建筑材料从A到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 20.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年7月份,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灾,为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各地派出医疗、消防人员增援河南洪涝灾害后的消杀防疫救援工作。如图所示,有一支医疗队伍乘坐的专车总长为15m,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车上一医护人员通过计时观察发现自己通过一条隧道的时间为2min,求:

    1. (1) 该隧道的长度;
    2. (2) 所乘坐的专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
    3. (3) 专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1200m的大桥时,该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五、实验题
  • 21. 小康在学完声现象以后,尝试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甲图中说话时声带在振动,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 (2) 乙图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也能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3. (3) 丙图中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作
  • 22. (2021八上·滦南期中) 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AB段距离sAB=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
    3. (3) 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
      A . B . C . D .
    5. (5) 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 , 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 , 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1和v2的表示)。
  • 23. 小康探究物质A和物质B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a)、(b)所示,在安装上各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分别是(a),(b)
    2. (2) 本实验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 (3) 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
    4. (4) 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1min 记录一下物质A和物质B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填“物质A”或“物质B”)是晶体,它在4~7min 这段时间内处于(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

      物质A、物质B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物质A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48

      49

      51

      54

      物质B的温度/℃

      60

      61

      62

      63

      64

      66

      67

      69

      71

      74

      77

      81

      85

    5. (5) 小康在实验中发现所选物质熔化时间过长,请你为他提出改进方法
六、综合题
  • 2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就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图乙是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s表示信号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t表示信号传播的时间。

    则速仪测量汽车速度的原理是:测速仪向运动的汽车先后发射两次信号,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在公路上对某跑车进行测速时,向匀速驶来的跑车发射两次信号,两次发射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s,第一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6s,第二次发射信号到接收用时0.3s。经测速仪测定,该跑车超速,驾驶员将受到交警部门处罚。(超声波速度取340m/s)

    1. (1) 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等特点;
    2. (2) 如图乙所示,若t0=0.4s,则静止的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为m;
    3. (3) 通过计算,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测速仪对该跑车发射的两次信号传播过程的s-t图像(t从第一次发射信号开始计时)。跑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通过的路程为m,跑车的速度大小为m/s。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