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抚顺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1-2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 . “嫦娥五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阵和锂离子电池组,前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者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 . 除去锅炉水垢中先用饱和溶液浸泡,弃去溶液再加盐酸去除 C . 离子交换膜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氯碱工业中使用阳离子交换膜,主要目的是使电解中形成闭合回路 D . 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
  • 2.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 Ca处于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 B . 是手性分子 C . 的电子式: D . 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 3. 关于化学原理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热的纯晠溶液清洗油污,因为油污可与纯碱在加热条件下直接反应 B . 配制饱和溶液时,可将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再加水稀释 C . 实验室利用的水解反应制取 , 方程式为。为得到较多的 , 操作时可将缓慢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少量氨水 D . 为了减少钢管因锈蚀造成的损失,某城市拟用如图方法保护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钢管:M为比铁活泼的金属,金属棒M与钢管用导线连接后可使钢管表面的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 4. 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软脂酸是一种有代表性的人体脂肪酸,其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 . 检验亚铁离子: C . 碳酸氢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D . 用铁电极电解溶液: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时,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 若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 . 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 若将此温度下的NaOH溶液aL与的稀硫酸b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 , 则 C . 溶液和溶液中,前者较大 D . 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溶液和NaF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后者较大
  • 6. 煤的液化可以合成甲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化”: 

    ②催化液化I: 

    ③催化液化II: 

    A . 催化液化I中使用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都减小 B . 反应  C . 升高温度,①速率增大:②速率减小 D . 为电解质溶液的甲醇燃料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键与键的对称性相同 B . 基态的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N C . Mg原子有12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D . 1s电子云呈圆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 8.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的重要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恒容恒温条件下,当达到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Ar后,活化分子百分数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B . 25℃时将的HA溶液加水稀释至 , 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大于等于原溶液体积的1000倍 C . 反应 , 则该反应能在高温自发进行 D . 保持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固体,容液中的比值变小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键和键比例为7:1 B . 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mol)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 C . 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形成的共价键键能就一定越大 D . 1个S原子最多只能与2个H原子结合形成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
  •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在KSCN与的混合液中再加入KCl固体溶液颜色不变

    增大KCl浓度,平衡不移动

    B

    将粗铜和精铜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两电极减少和增加的质量不相等

    质量变化大的电极一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C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NaX溶液、饱和NaY溶液的pH:

    常温下酸性:

    D

    工业合成氨选择在500℃进行

    升高温度原料的转化率增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在溶液中存在等,其中都具有漂白作用,但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没有画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 B . 25℃时,浓度相等的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 , 则混合溶液中有(不考虑的存在) C . 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 , 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D . 当pH小于4时,溶液中存在
  • 12. 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①证明 B . ②装置蒸发氯化铝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 C . ③装置用NaOH标准液滴定加入几滴酚酞的盐酸(锥形瓶中),测定盐酸浓度 D . ④验证氯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 13. 锂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用废铝渣(含金属铝、锂盐等)获得电池级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焰色试验检验①加热后得到滤液中的 , 是因为电子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或较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 . ②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C . 由③推测溶解度: D . 依据对角线规则,微溶于水可以推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 14.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甲的结枃如图所示。且W与X、Y、Z均可形成电子数相等的分子,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稳定性大于 B . 键能之比为1.00:1.77:2.34,根据以上数据,可知X的双键和三键不容易发生反应 C .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顷序: D . Y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二、多选题
  • 15.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结构化学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溶液,可以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 B .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其空间结构都是四面体形,键角为 C .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为非极性分子 D . 共价键的极性
三、综合题
  • 16.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同周期,A原子核外电子只有一种自旋取向:C的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B、D两种原子p能级上都有2个未成对电子,E原子的价电子中,在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中运动的电子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问题):
    1. (1) 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
    2. (2) 元素As与C同族。推测As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沸点比(填“高”或“低”),其判断理由是;元素的氢化物的键角的键角(填>,<或=),原因是
    3. (3) A、B、D元素可以形成多种有机酸,如甲酸(HCOOH)、乙酸、丙酸等,乙酸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乙酸的酸性大于丙酸,试解释原因
    4. (4) S元素与D同族,的一种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所示,该结构中键长有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9pm,较长的键为(填a或b):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 17. 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均相的反应历程,该反应经历了I、II、III三个过渡态。图中显示的是反应路径中每一阶段内各驻点的能量相对于此阶段内反应物能量的差值。

    1. (1) 由图像可知NO与CO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若按的投料比将NO与CO充入VL的刚性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1)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可以表达为(表示速率常数)测定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若向该容器中充入3.0molNO和3.0molCO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M点),则0~5min内, , 则N点的

      ③体系总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中曲线I所示:曲线II为只改变某一条件的变化曲线,曲线中平衡温度与起始温度相同,曲线II所对应的改变的条件可能为

    3. (3) 在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历程II的反应, ,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有____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了1molCO B . 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 在绝热恒压的容器中,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 D . 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比值不变
  • 18. 电化学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1. (1) I.将和熔融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废水,如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

      甲池工作时,转变成绿色硝化剂Y,Y是 , 可循环使用。则石墨I是电池的极:石墨I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乙装置中电极移动(填Fe(I)或(II)电极)若溶液中减少了 , 则电路中至少转移了mol电子
    3. (3) 经过一段时间后,生成沉淀。已知 , 若电解后的溶液中 , 则溶液中mol/L
    4. (4) II.如图1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5. (5) 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2,则图中②线表示的是的变化: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mL5.0mol/L的NaOH溶液

  • 19. 二氧化锰是一种常温下非常稳定的黑色粉末状固体,可作为干电池的去极化剂,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 主要杂质有)制备二氧化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时pH和完全沉淀时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0.1mol/L的金属离子,开始沉淀时pH

    6.3

    1.5

    3.4

    5.8

    完全沉淀时

    8.3

    2.8

    4.7

    7.8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提高溶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一种即可):氧化步骤中加入的作用是
    2. (2) 调节pH的步骤中,若使溶液中的仍为0.1mol/L调节pH的范围为
    3. (3) 向mg产品中依次加入足量和足量稀 , 加热至充分反应.再用cmol/L的溶液滴定剩余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已知:均被还原为)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滴定管起点读数/mL

      标准溶液滴定管终点读数/m

      1

      25.00

      0.03

      22.03

      2

      25.00

      0.09

      22.07

      3

      25.00

      0.10

      22.12

      滴定时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产品纯度为(用质量分数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下列操作使产品纯度偏低的是

      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待测溶液润洗

      C.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E.用标准滴定结束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开始实验时无气泡

    4. (4) Mn、Fe均为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表:

      元素

      Mn

      Fe

      电离能/

      717

      759

      1509

      1561

      3248

      2957

      请写出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比较两元素的可知,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难,请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