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反应发生时明显向环境释放能量的是(   )
    A . 高温下铝粉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B . 电解熔融氯化钠 C . 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D . 煅烧碳酸钙
  • 2. 下列现象或操作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内常放一小袋铁屑 B . 制取氢气时,用粗锌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用纯锌快 C . 合成氨工业中,将氨液化后分离出来,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D . 对于反应 , 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热蒸干溶液并灼烧可得到 B . 向水中加入金属钠,能促进水的电离,冷却至室温后,保持不变 C . 某些单质可与水反应同时生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D . 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肯定弱于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 4. 下列有关反应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且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 B . 向新制氯水中加适量石灰石不能增大溶液中的 C . 对于的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 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都能使化学反应发生,碰撞越多,反应速率越高
  •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负极反应式为 B . 某可水解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能为 C . 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D . 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反应原理为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F是弱电解质 B . 向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周体,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增大 C . 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一定增大 D . 溶液加水稀释,变大
  • 7. 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 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 B . 容器中的体积之比恒定不变 C . 容器中物质的量之比为 D .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 8. 用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氮氧化物引起污染。已知:

    ⅰ.

    ⅱ.

    ⅲ.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 B . C . D .
  • 9. 下列四个装置中都用到了金属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图甲装置可在铁件上镀铜 B . 用图乙装置可证明活泼性: C . 用图丙装置可实现牺牲Cu电极保护钢铁设施 D . 用图丁装置可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且C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10. 图像可直观地表现化学变化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图甲所示反应为放热反应。且 B . 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乙 C . 图丙所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D . 的能量变化如图丁,则
  • 11. 常温下,稀释pH均为12的NaOH溶液和氨水时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b表示NaOH溶液 B . , 则 C . 稀释之前,两溶液的导电性相同 D . 稀释之前,等体积的两溶液中和相同浓度盐酸的能力:NaOH溶液>氨水
  • 12. 温度为T℃时,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 发生反应: ,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物

    CO

    起始时的物质的量/mol

    1.2

    0.6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mol

    0.9

    0.3

    A . 平衡时,CO和的转化率相等 B . 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C . 平衡时,CO的浓度是CO2浓度的3倍 D . 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13. 常温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 则AG=8的盐酸浓度为 B . 浓度相等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C . 的强酸溶液稀释100倍,则溶液 D . , 则将溶液稀释100倍后溶液的为4
  • 14. 肼()是一种还原性较强的液体,在生物膜电极表面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无污染净化高浓度酸性NO废水的目的,其装置如图所示。其中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为低浓度KOH溶液 B . 通过N自左向右做定向移动 C . 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D . 电池放电时,正、负极产生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15.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图甲表示锌粒与盐酸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B . 其他条件相同,图乙表示在不同压强下合成氨反应中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C . 其他条件相同,图丙表示物质的量相同的与一定量的发生反应 , 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起始变化的曲线,则的平衡转化率: D . 其他条件相同,图丁表示改变温度,在相容密闭容器中,反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平衡常数:
  • 16. 已知: , 它也能较方便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室温下,将稀NaOH溶液滴加到一元酸HB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OH随上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当酸碱完全中和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 . 室温下,HB的Ka数量级为 C . 将HB与NaB两溶液等体积等浓度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D . N点对应溶液中:
二、填空题
  • 17.           
    1. (1) Ⅰ.电瓶车所用电池一般为铅蓄电池,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电池总反应为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质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正极反应式为

    2. (2) 充电时,铅蓄电池的负极应连接外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
    3. (3)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饱和食盐水时,若用铅蓄电池作外电源,当两电极共收集到(标准气体时,消耗铅蓄电池中的物质的量为
    4. (4) 若用铅蓄电池作外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则连接粗铜的电极为(填“Pb”或“PbO2”)。
    5. (5) Ⅱ.一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反应原理为

      已知断开下列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化学健

      (CO的化学键)

      x

      413

      348

      463

      1076

      上表中的x为

  • 18. 结合已学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同学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溶液和盐酸进行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温度差的平均值。若近似认为溶液和盐酸的密度都是 , 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 则生成时的反应热(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②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时的反应热。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含的稀碱溶液完全反应,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为(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 (2) 为比较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某同学认为通过观察(填实验现象),可得出的催化效果的差异。有同学提出将 , 溶液改为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

    3. (3) 溶液中存在平衡: , 若向溶液中加入硫酸,上述平衡向(填“左”或“右”)移动:若向橙色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除生成黄色沉淀外,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 19. 氨气和甲醇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试运用必要的化学原理解决有关问题。
    1. (1) 在密闭容器中,使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①平衡后,的转化率的比值1(填“>”“<”成“=”)。

      ②当达到平衡时,保持恒温,压缩容器体积,平衡(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水煤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醇:。将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反应相同时间时测得不同温度下的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下,从反应开始至末,这段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②由图可知,在温度低于时,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原因是

      ③已知c点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则在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用含p的代数式表示,是用各气体的分压替代浓度来计算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三、综合题
  • 20. 滴定法是定量测定实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 是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试剂。滴定时应将溶液加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在规格为25mL的滴定管中,若溶液的起始读数是5.00mL,则此时滴定管中溶液的实际体积为(填序号)。

      A.5mL B.20mL C.大于20mL D.小于20mL

    2. (2) 如下图所示,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操作(填序号),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3. (3) 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同学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固体配制标准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等(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②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试液作指示剂,用上述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溶液的浓度/

      滴定终点时滴入溶液的体积/mL

      待测稀盐酸的体积/ mL

      1

      0.10

      22.64

      20.00

      2

      0.10

      22.70

      20.00

      3

      0.10

      22.76

      20.00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稀盐酸的浓度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时,下列各操作中无误差的是(填序号)。

      A.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后,注入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B.用蒸馏水洗涤锥形瓶后,再用待测稀盐酸润洗后装入一定体积的稀盐酸进行滴定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稀盐酸放入用蒸馏水洗涤后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和几滴酚酞试液后进行滴定

      D.滴定完毕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尖嘴外还残余一滴液体

  • 21. 次鳞酸)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
    1. (1) 溶液中的含鳞微粒只有 , 则该溶液量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填“正盐”或“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 (2) 时,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盐酸分别加水稀释至相同的倍数,此时溶液的(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盐酸的
    3. (3) 常温下,溶液中[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