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11-08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冠县期中)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 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 D . 水的天然循环——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2. (2021九上·冠县期中) 创建卫生文明城,人人争当环卫工。以下做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发放宣传材料 B . 清扫地上树叶 C . 酒精杀菌消毒 D . 水车喷洒路面
  • 3. (2021九上·江油期末) 水银是唯一的液态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装有水银的试剂瓶上应该贴的标签是(   )
    A . B . C . D .
  • 4. (2020九上·南岗月考)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 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 5. (2021九上·夏津期中)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
  • 6. (2021九上·江油期末)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氧化铜和炭粉的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t1时,开始发生反应 B . t1和t2时,固体中铜元素质量相等 C . b是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 . d是二氧化碳的质量
  • 7. (2021九上·韩城期中)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保

    ①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②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

    ①保护水资源—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化学概念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②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量筒、蒸发皿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1九上·博兴期中) 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错误的是(   )
    A .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 . 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 .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D . 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 9.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固体物质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B . 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 C . X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D . 加热Cu2(OH)2CO3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O2的发生装置相同
  • 10. (2021九上·江油期末) 下图表示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加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可能表示的是(   )

    A . 生成氧气的质量 B . 固体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C . 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D . 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 11. (2021九上·陵城期中) 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点燃,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 铁丝在氧气中点燃,产生红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 12. (2021九上·陵城期中) 戊二醛(化学式C5H8O2)被誉为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宾馆毛巾浴巾等消毒,也在预防“新冠肺炎”杀菌消毒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B . 戊二醛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C . 戊二醛由5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的 D . 消毒后的毛巾必须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 13. (2021九上·江油期末) 下列关于氧气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热分解氯酸钾制氧气未加二氧化锰,反应不发生 B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的颜色相同 C . 收集氧气时,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14. (2021九上·盐湖期中) 小明在超市发现一种“富硒西瓜”,查阅资料后知道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效。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B .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 .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 15. (2021九上·江油期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B . 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 . 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D . 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二、填空题
  • 1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2) 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3. (3) 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4. (4)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填标号)。
      A . C和Ne B . Be和Mg C . Al和Si D . F和Cl
  • 17. (2021九上·上杭期中)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简图。

    1. (1) 图中“矿物”主要指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请书写煤(主要是碳)燃烧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2. (2) 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则需将灶具进风口(填“调大”或“调小”)即可恢复正常的淡蓝色火焰。
    3. (3) 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结果会导致全球变暖。
    4. (4) 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用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是
    5. (5)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能做到的一种“低碳”行为:
  • 18. (2021九上·江油期末)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问题。
    1. (1) 烧水时易产生水垢的水,属于(填“硬水”或“软水”)。
    2. (2) 在一定条件下,5gA物质和7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3:1,则生成C的质量是g。
    3. (3) “84”消毒液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家庭、自来水等卫生消毒,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 (4) 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燃烧的条件分析,明火的作用是,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 (2021九上·兰陵期中)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固体非金属硅元素
    2. (2) 2 个铜原子
    3. (3) 3 个硫酸根离子
    4. (4) 4 个一氧化碳分子
    5. (5) 碳酸钙
    6. (6) 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
三、综合题
  • 20. (2021九上·江油期末) 某同学设计了实验室测定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请回答:
    1. (1) 试管内白磷燃烧的主要现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活塞最终停在
    2. (2) 若白磷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住,活塞最终停在mL 刻度处;
    3. (3)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 (4) 若测定的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一点)

    5. (5) 该同学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分别把 A B 两瓶中的红磷和木炭点燃,将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 C D 两处的夹子,想一想。她将看到甲装置的烧杯中的水进入 瓶,原因是 。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 21. (2021九上·江油期末) 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检验某混合气体(无色无味)是否含有CO2和C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B装置中的试剂是足量的,其目的是
    2. (2)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实验后确定有CO的依据
    3. (3) 若C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管中的氧化铁的质量是g。
  • 22. (2021九上·江油期末) 根据你所掌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 (1) 仪器①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图中(用字母序号表示)装置组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3) 若用B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4. (4) 已知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 , 则应选择(用字母序号表示)装置来收集NO。
  • 23. (2021九上·江油期末) 某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1. (1) (实验记录)接通电源后,在两侧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玻璃管B、A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 (2) (查阅资料)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

      甲:A管内收集到气体的是氢气,B管内收集到气体是氧气;

      乙:A管内收集到气体的是氧气,B管内收集到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

      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乙: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两种气体。

      甲在检验A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检验B管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乙在检验气体时观察到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管气体。

    3. (3) (实验结论)水是由
    4. (4) (交流与讨论)在此实验中还会观察到C中液面上升,如图所示,此时A、B管内的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A管内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管内气压。(提示:A、B管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强加上A、B管内液面到C管内液面高度的液体压强)
四、计算题
  • 24. (2021九上·江油期末)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8.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7.35

    6.75

    6.3

    6.08

    6.08

    a

    1. (1) a的值为
    2. (2) 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3. (3) 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