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十堰市鄂西北四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

更新时间:2022-11-03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日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科研人员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并构建了以11步核心生化反应合成淀粉的新途径:首先把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为甲醇,再把甲醇转化成三碳化合物然后把三碳化合物合成为六碳化合物,以此类推,像搭积木一样,最后聚合成淀粉。下列有关人工合成淀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人工合成的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 可减少空气中的含量减少酸雨的产生 C . 可促进碳中和的生物经济发展 D . 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 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C . 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D .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 3. 门捷列夫曾经说过:“从积累的事实得出结论就是理论;而理论使我们能够预见事实。”2016年确认了四种新元素,其中一种为 , 中文名为“镆”。元素可由反应: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的质子数为115 B .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原子的中子数为20 D .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IA族
  • 4. 2020年11月7日是“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金属铈()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关于铈的有关化合物及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①过程中的氧化剂 B . 过程②的离子方程式: C . 该反应历程的总反应为: D . 氧化性
  • 5.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向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中滴加溶液: B . 溶液中加入过量浓氨水: C . 向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铝片: D . 溶液中通入少量
  • 6.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微粒在相应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加铝粉产生H2的溶液中: B . 含有AlCl3的溶液中: C . 常温下,pH=13的溶液中: D . 由水电离产生的的溶液中:
  • 7. 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②⑤⑥
  • 8.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已知:X、Y、Z、W为原子序数递增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Z为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为浅红色,X、W为同一主族元素,Y也是地球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火星岩石含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 B . X、W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 C . 火星气体中可能含有XY、 D . 原子半径:
  • 9.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乳酸)和(醋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 B . 标准状况下,中心原子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 C . 标准状况下,催化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 D . 100mL质量分数98%的浓硫酸()中,氢离子数为3.68
  •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可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

    B

    向2 mL品红溶液和2 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的快慢

    可证明随溶液pH的减小,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C

    向20 mL浓度为0.01 mol/L的KMnO4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H2O2 , 观察到溶液褪色并有气泡生产

    可验证H2O2的漂白作用和强氧化性

    D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出现浑浊

    可比较S和Si非金属性强弱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甲装置用滴定溶液 B . 用乙装置干燥氢气 C . 用丙装置在铁器上镀锌 D . 丁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此装置不漏气
  • 12. 催化释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以和盐酸反应 B . 催化释氢反应除生成外,还生成了 C . 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进而改变了反应热 D . 该过程只破坏了极性键未破坏非极性键
  • 13. 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2H2O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焙烧过程中每消耗1molCuS则消耗3molO2 B . 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 滤渣中主要含铁的氧化物 D . 将获得的CuCl2·2H2O晶体加热可制得CuCl2固体
  • 14. 铁氰酸钾为深红色晶体,俗称“赤血盐”,常用来检验 , 碱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 B . 溶液加入到含有的溶液中,生成的蓝色沉淀中铁元素存在两种价态 C . 作还原剂,被氧化时,转移电子 D . 铁氰酸钾参与反应时,生成标准状况下
  • 15. 压强为3MPa时,将NO和O3按一定体积比通入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I:NO(g)+O3(g)⇌NO2(g)+O2(g);ΔH<0

    反应II:2O3(g)⇌3O2(g);ΔH>0

    O3的平衡转化率及NO、NO2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X代表NO2 , Y代表NO B . 低于300℃发生反应I,高于300℃发生反应II C . 其他条件不变,将压强变为4MPa,平衡时NO、NO2的体积分数不变 D . 高于360℃,Y的平衡体积分数减小的幅度大于X的平衡体积分数增大的幅度的原因可能是O3将Y氧化为更高价态的氧化物
二、综合题
  • 16. 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可实现从砷盐净化渣(成分为)中回收有利用价值的金属,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砷盐净化工艺推广的技术难题。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选择浸”之前,为了使反应充分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有
    2. (2) “选择浸”过程中,将溶液的控制在3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的原因是。(的浸出率随变化如图所示)

    3. (3) “氧化浸出”时,均被氧化浸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下同)。为证明调节、过滤已达到除杂目的,可用溶液进行检验,来确定是否需要补加试剂继续调
    5. (5) “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6. (6) 为测定草酸钴产品的纯度,现称取样品,先用适当试剂将其转化,得到纯净的草酸铵溶液,再用过量的稀硫酸酸化,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高锰酸钾标准液,则该草酸钴产品的纯度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 17. 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二氧化氯()和高铁酸钾()等。
    1. (1)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由二氧化氯制备

      已知:①温度较高,易分解为

      与碱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氯酸盐和另一种盐。

      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B装置的作用是

    2. (2) C中反应为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若撤去装置C中的冷水浴,导致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3. (3) 装置D是处理尾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5. (5) 将气体通入到足量溶液中,溶液变棕黄色;再向其中加入适量苯,振荡、静置,观察到,证明具有氧化性。
    6. (6) Ⅱ.可用于生活垃圾渗透液的脱氮(将含氮物质转化为)处理。

      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同时放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氢是人们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氢的获得及以氢为原料的工业生产工艺成为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1) 工业生产中可利用还原制备清洁能源甲醇。

      ①已知的燃烧热()分别为合成甲醇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则用制备甲醇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一定量的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催化效果最好的是催化剂(填“Ⅰ”“Ⅱ”或“Ⅲ”);该反应在a点达到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b点的高,其原因是

    2. (2) 利用和水蒸气可生产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将不同量的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起始量

      达到平衡

      转化率

      时间/min

      650

      4

      2

      1.6

      6

      900

      3

      2

      3

      ①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900℃时,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保留2位小数),达到平衡时

    3. (3) 利用废弃的的热分解可生产。现将通入某恒压(压强)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

      已知: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表示平衡常数。温度为℃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用a的代数式表示)。

  • 19. 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加氢制备甲醇既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又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问题。

      已知:反应①:

      反应②:

      反应③:

      原料CO2可通过捕获技术从空气或工业尾气中获取,下列物质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____。(填标号)。

      A . NaOH溶液 B . 浓氨水 C . 生石灰 D . NH4Cl溶液
    2. (2) 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表示K3=(用K1和K2表示) 
    3. (3) Ⅱ.脱硝技术、含氮燃料是新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新型催化剂条件下NH3与NO和NO2(其中V(NO):V(NO2)=1:1)的混合气体反应生成N2 , 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为mol。

    4. (4) 肼(N2H4)可以用作燃料电池的原料。肼的电子式为;一种以液态肼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b电极是极(填“正”或“负”),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 (5) 用KMnO4也可高效脱除烟气中的NO,NO被氧化为 , 碱性条件下被还原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实验室中利用KMnO4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完全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G与H均为氧化产物 B . 实验中KMnO4只作氧化剂 C . Mn元素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 . G与H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0.25 mo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