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单元测试卷

综合考试

更新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150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小的是(     )

    A .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B . 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C . 一块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 D . “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 2. (2019·威海)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 .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 3.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 . 抛在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 C . 0℃的冰不具有内能 D . 一个物体温度不变, 内能一定不变
  • 4. 茉莉花开的季节,走近花园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

    A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C .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5. (2021·白云模拟) 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度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根据它们各自吸收的热量和末温度,在温度热量图像分别画出对应的甲、乙、丙三点,如图所示,则它们之间比热容和质量的大小关系正确是(   )

    A .   B . C . D .
  • 6. (2018九上·厦门月考) 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8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乙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A . 65℃ B . 60℃ C . 55℃ D . 50℃
  • 7. 温度是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冷热程度能反映的是(   )

    A . 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 B . 物体势能的大小 C . 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 . 分子势能的大小
  • 8. 图甲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线,则(   )
    A . 甲杯的水加热2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B . 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 . 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的多 D . 乙中温度计示数为32℃
二、多选题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发生改变 B . 内能越多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C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D . 60℃的水和30℃的水比热容是相同的,但60℃的水比30℃的水所放出的热量多
  • 10. 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放出了相等的热量,则(  )
    A . 铜块的末温高 B . 铁块的末温高 C . 铜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D . 铁块的温度降低得多
  • 11. (2018八上·朝阳期末) 有一种用来取暖的热水袋,它的表面有许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如图所示),作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   )


    A . 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 B . 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递功能 C . 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D . 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袋内热水将热水袋胀破
  • 12. 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 . 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 . 由于沙石比水的吸热能力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 . 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三、填空题
  • 13. (2019九上·吉林期中) 烧杯中装有0.1kg的水,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使水温升高30℃,则水吸收的热量为J,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酒精燃烧所放出的热量。[c=4.2×103J/(kg·℃)]
  • 14. (2019·桓台模拟) 小红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质量是150g,初温是2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若不计热损失,至少需要燃烧g酒精。[c=4.2×103J/(kg•℃),q酒精=3.0×107J/kg]
  • 15. (2019九上·未央期末) 将一瓶容量为550 mL的矿泉水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水温从30℃降低到10℃,这是通过方式改变了矿泉水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水放出的热最为J。[C=4.2×103J/(kg·℃)]
  • 16. (2021八下·浦东期末) 人体内水分约占体重的70%,当外界温度变化较快时,由于水的比热容较,人体温度变化较小,有助于调节自身体温,以免温度变化太快造成损伤;寒冷天气,人们常常使用热水袋来取暖,这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使身体的内能(选填“增加”或“减少”)。
  • 17. (2019·兴化模拟) “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可燃冰”的热值取q=4.2×108J/Kg,2kg“可燃冰”完全燃烧能放出热量 J,这些能量全部被10t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
  • 18. (2018九上·长寿月考) 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一中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模型。设此模型杯内胆中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摇一摇,热平衡后杯内水温迅速降至t1=℃;然后将杯内水倒掉,迅速将200g室温某液态物质倒入该杯,摇一摇,这种液态物质的温度可升至44℃,则这种液态物质的比热容为J/(kg·℃)(c=4.2×103J/(kg.℃),忽略整个过程中内胆及空间的热损失)。


  • 19. (2018九上·成都月考) 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为3:2,比热容之比为1:3,当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甲、乙两金属块降低的温度之比为
  • 20.

    有一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右表所示.如果此电热水壶的效率为70%,用它把一满壶20℃的水加热到100℃,水需要吸收 J的热量,需要加热 min[C=4.2×103J/(kg·℃)]

  • 21. (2017九上·越秀期中) 如图,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质量、初温都相同的不同液体,若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电加热器放出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且液体均未沸腾,则在加热结束时,温度较低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加热结束时,温度较高的液体吸收的热量:加热结束时温度较高的液体比热容较,请利用相关物理公式加以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 22. 李鑫同学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做了以下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奶瓶中,两瓶中都插入温度计以便随时观察瓶中水的温度变化,然后分别用白纸和黑纸将瓶子包起来,再将两个瓶子都放在阳光下,每隔3min观察一次瓶中水的温度,记录两瓶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事例有(举一个事例):

四、简答题
  • 23. 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

  • 24. (2017九上·重庆月考) 质量为5g的铅弹射入0.5cm的木板,铅弹受到的平均阻力是7800N,若铅弹克服阻力做的功70%使铅弹发热,则当铅弹穿过模板后,能否自行熔化,铅弹的初温为27℃,铅的比热容为1.3×102J/(kg•℃),熔点为327℃.
五、计算题
  • 25. (2021九上·电白期末) 某一次使用天然气热水器洗澡,洗澡前天然气表的示数为808.909m3 , 洗完澡后天然气表的示数为809.009m3。已知热水器进水管中水的温度为26℃,热水器的出水温度为46℃,天然气的热值q=3.2×107J/m3 ,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 (1) 求本次洗澡的用气量是多少m3?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
    2. (2) 若热水器的热效率为75%,求本次洗澡用了多少千克的热水?【保留一位小数】
    3. (3) 若想节约每次洗澡的用气量,你有什么可行的措施?列举1条合理的措施。
  • 26. (2019九上·衡阳月考) 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

    1. (1) 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 (2) 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 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六、实验探究题
  • 27. (2020·石景山模拟) 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小英将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同时开始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值。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小英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加热器和
    2. (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比较(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3. (3) 请为小英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4. (4) 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可知甲比乙的比热容(填“大”“小”);若从甲乙液体中选取作为暖手袋的供热物质,则应选(填“甲”、“乙”)。
  • 28. (2016九上·泗县期中)

    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300

    20

    30

    12

    煤油

    300

    20

    30

    6

    1. (1) 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的不同;也

    2. (2) 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表明的吸热能力大.

    3. (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4. (4) 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这种科学方法叫法.

  • 29. (2019九上·苏州月考)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B . 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C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乙、丙两图 D . 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可以选择甲、丙两图
    2. (2) 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其中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由图可以看出,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B液体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J/(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