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2-10-08 浏览次数:68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油脂可用于制造肥皂和油漆 B . 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 C . 甲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工业上可以作还原剂 D . 蛋白质盐析是可逆的,可采用多次盐析来分离提纯蛋白质
  • 2.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羰基硫(COS)的电子式: C . [Ne]为Al原子的一种激发态 D .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形成的过氧根离子:
  • 3. 铀是核燃料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材料,基态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则下列状态的铀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高的是(   )
    A . B . C . D .
  • 4.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由PVC、PC、ABS和亚克力等环保材料制作而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PVC( )的单体可以使溴水褪色 B . PC(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 C . ABS的单体之一是苯乙烯,其碳的百分含量和乙炔相同 D . 亚克力材料( )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 5. 利用下列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能完成的实验是(   )

    A . 硝基苯的制备 B . 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 C . 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D .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 6. 某合成药物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式为 B . 该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C . 可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D . 分子中碳原子只有两种杂化方式
  • 7. 合成环已酮缩乙二醇的原理为 +H2O。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苯,利用如图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制备环已酮缩乙二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是冷却水的进水口 B . 苯可将反应产生的水及时带出 C . 当苯即将回流至烧瓶中时,应将分水器中的水和苯放出 D . 利用分水器分离出水,可提高环己酮缩乙二醇的产率
  • 8.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0.2NA B . 1.0mol丙烯酸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NA C . 1.2g由金刚石与石墨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碳碳单键的数目为0.2NA D . 标准状况下,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0.1NA
  • 9. 下列有关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
    A . N的电负性比C大,则配合物K4[Fe(CN)6]中配位原子是碳原子 B . BCl3和SO3中B、S杂化轨道类型相同,二者均为平面三角形结构 C . 键能:B-Cl>Al-Cl,所以BCl3的沸点高于AlCl3 D . B4C3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
  • 10. 一种利用有机胺(TBA)参与联合生产碳酸氢钠和二氯乙烷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 B . 胺再生过程的反应为 C . 整个工艺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D . 氯化过程每生成 , 总反应中消耗
  •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基态Y原子中s能级电子总数与p能级电子总数相等,Y与Z同主族,Z与W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Z B . 非金属性:Y>Z>X C . Z的简单离子与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 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 12. 我国化学家开创性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概念,Z作为经典的AIE分子,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X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B . 1 mol Y最多与1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 Z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 . Z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二、多选题
  • 13.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B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

    C

    取某涂改液加KOH溶液加热,冷却后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涂改液中存在含氯有机化合物

    D

    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ZrO2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晶胞边长为a p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Zr4+的配位数为4 B . O位于Zr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 C . Zr4+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Zr4+有8个 D . 该晶胞的密度为
  • 15. 2021年Benjamin List和Dave MacMillan因不对称有机催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脯氨酸可以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有机物②和③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有机物⑤和⑥均含有手性碳原子 C . 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 . 若原料用丙醛和苯甲醛,则产物为
三、综合题
  • 16.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之一,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Z的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X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Z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个;鉴别Y、Z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2. (2) X、Y、Z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填标号)。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3. (3) 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遇溶液显紫色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 17. 某药物中间体M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化学名称为;E→F的反应类型是
    2. (2) D的结构简式为;F的结构简式为
    3. (3) G→H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   ③含有四种化学环境的氢

    5. (5) 根据上述信息,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18. X、Y、Z、W、M、N、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基态M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N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基态R2+的d轨道半充满。由上述元素中的五种组成的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态Y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其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形;第一电离能介于Y和M之间的同周期元素有种。
    2. (2) 键角比较:(填“>”或“<”),理由是
    3. (3)  R2+能形成配离子为八面体的配合物RNm∙nWX3 , 在该配合物中,位于八面体的中心。若含0.5mol该配合物的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可生成71.75g白色沉淀,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该配合物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下列对该配合物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推断合理的是(填标号)。

      a.   b.   c.   d.

  • 19. 铁、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基态Fe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试从结构角度解释易被氧化为的原因是检验的特征试剂,中含有molσ键。
    2. (2) 可形成 , 其中en代表。该化合物分子中,的配位数为;VSEPR模型为四面体的非金属原子共有个;en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 (3) 一种由Cu、In,Te组成的晶体属四方晶系,晶胞参数和晶胞中各原子的投影位置如图所示,晶胞棱边夹角均为90°。

      该晶体的化学式为;A点、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0)、(),则C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晶胞中A、D原子间距离d=cm。

  • 20. 为探究新制和甲醛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向试管中依次加入溶液12mL、溶液8mL,振荡,再加入甲醛溶液6mL,放入65℃水浴中加热,20min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砖红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蓬松固体并产生气泡,共收集86mL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上述实验可知,新制会发生如下转化:新制;甲同学通过实验证明生成的红色蓬松固体是Cu,其实验方案为(已知)。
    2. (2) 为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乙同学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丙同学另取该溶液加入到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填“乙”或“丙”),理由是
    3. (3) 已知C-O键键长为0.142nm,C=O键键长为0.120nm,请结合中碳氧键键长数据,分析HCOONa无法进一步被新制氧化成的原因是

    4. (4) 为确认气体产物进行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中“先通气,后加热”的目的是

      ②确认气体是 , 不含CO的证据是

      ③为进一步确认产生的原因,查阅资料可知: , 则A的结构简式为

    5. (5) 新制和过量甲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