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通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

更新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6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的火炬“飞扬”、定制款滑雪板、碲化镉发电玻璃,以及全气候电池等无不散发着化学高科技的魅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炬中的燃料氢气燃烧时释放热量 B . 滑雪板材料中的尼龙为无机非金属 C . 由碲和镉合成碲化镉时碲作还原剂 D . 电动汽车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2. 银锌电池以为正极、Zn为负极,KOH溶液作电解质,放电反应为: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 B . 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 . 的电子式: D . 放电时,电子由Zn流向
  •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B . 难溶于水,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C . 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去除铁锈 D . 氢氟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玻璃蚀刻剂
  • 4. 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的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制取 B . 用装置乙制取并收集 C . 用装置丙制备晶体 D . 用装置丁加热固体制备
  • 5. 某小组同学用图装置略去加热仪器等制备

    已知烧瓶中发生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稳定性比 B . 形分子 C . 的反应体现的还原性 D . 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 6. 某小组同学用图装置略去加热仪器等制备

    已知烧瓶中发生反应如下:

    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7.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略去加热仪器等)制备

    已知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a)

     (b)

     (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A中使用70%的硫酸比用98%的浓硫酸反应速率快 B . 可作为高效脱氯剂,溶液与足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 装置B、D的作用为防止倒吸 D . 理论上应使烧瓶C中恰好完全反应,则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8. 化合物是一种抗骨质疏松药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两种物质 B . 分子中原子杂化类型有 C . 可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D . 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产物中含有个手性碳原子
  • 9. 对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适当降温加压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 .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达为 C . 分离出NO(g),v(正)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1mol N-H断裂的同时有1mol O-H断裂,说明反应到达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
  • 10. 由含硒废料(主要含S、Se、Fe2O3、CuO、ZnO、SiO2等)制取硒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离”的方法是蒸馏 B . “滤液”中主要存在的阴离子有:SO、SiO C . “酸化”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eSO+H2O=Se↓+SO2↑+2OH- D . SiO2晶胞如图所示,1个SiO2晶胞中有16个O原子
  • 11.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试纸测定溶液的 , 测定约为

    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有沉淀生成,微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有黄色和黑色的的混合沉淀生成,静置

    4

    悬浊液中滴加几滴溶液,部分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静置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实验可得溶液中存在: B . 实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 . 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中存在: D . 实验所得上层清液中存在:
  • 12. 以Fe3O4为原料炼铁,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Fe3O4(s)+CO(g) 3FeO(s)+CO2(g) △H= 19.3 kJ·mol-1

    反应Ⅱ: Fe3O4(s)+4CO(g) 3Fe(s)+4CO2(g) △H

    为研究温度对还原产物的影响,将一定体积CO气体通入装有Fe3O4粉末的反应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Ⅱ的ΔH>0 B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Fe(s)的产量增大 C . 反应温度越高,Fe3O4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 D . 温度高于1040℃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
二、多选题
  • 13.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不同主族元素,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元素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单质常温下是淡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一电离能: B .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C . 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类型相同,均为分子晶体 D .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溶液中有三种含元素的微粒
三、综合题
  • 14. 由红土镍矿(主要成分为NiO,含少量MgO、和铁的氧化物等)可以制取黄钠铁矾[]和。实验流程如下:

    1. (1) “预处理”中加入的目的是
    2. (2) “沉铁”中若用作为除铁所需钠源,溶液的用量对体系pH和镍的损失率影响如图所示。当溶液的用量超过6g/L时,镍的损失率会增大,其原因可能是。(开始沉淀的pH值分别为2.2、7.5)

    3. (3) “沉镁”前,应保证MgO已将溶液pH值调节至5.5~6.0,其原因是
    4. (4) 如何判断“沉镁”已完全
    5. (5) 硫酸钠与硫酸镍晶体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请设计由滤液Y制备的实验方案。(可选用的试剂:稀硫酸、NaOH溶液、溶液、、蒸馏水)

  • 15. 草酸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例如:草酸可用于除铁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草酸铁铵[]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着色剂。
    1. (1) 草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受热或遇浓硫酸会发生分解。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用硝酸氧化葡萄糖可制取草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葡萄糖溶液可由反应得到。该实验中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②55℃~60℃时,装置A中生成 , 同时生成NO。要将16.2g淀粉完全水解后的淀粉水解液完全转化为草酸,理论上消耗溶液的体积为mL。

      ③该实验中催化剂浓硫酸用量过多,会导致草酸产率减少,原因是

    2. (2) 草酸铁铵晶体[]易溶于水,常温下其水溶液pH为4.0~5.0。设计以、草酸溶液和氨水为原料,制备草酸铁铵晶体的实验方案:
    3. (3) 制得的草酸铁铵晶体中往往会混有少量草酸,为测定(M=428g/mol)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称取样品9.46g,加稀硫酸溶解后,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配制的溶液,用浓度为0.200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8.00mL。已知:(未配平)。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6. 化合物F是一种药物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 (1) E分子中sp3杂化的碳原子数目为
    2. (2) E→F分两步进行,反应类型依次为加成反应、
    3. (3) A→B的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写出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4. (4) 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分子中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5. (5) 设计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示例见本题题干)
  • 17. 铀(U)可用作核燃料。核废料中+6价的铀[U(VI)]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1. (1) 电化学还原法。U(VI)还原为U(IV)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

      阴极上发生反应:UO+4H++2e-=U4++2H2O、+3H++2e-=HNO2+H2O

      阴极区溶液中发生反应:2HNO2+U4+=UO+2NO↑+2H+、2HNO2+=N2O↑+N2↑+3H2O+H+

      ①反应2HNO2+=N2O↑+N2↑+3H2O+H+中,每生成0.1mol N2转移电子mol。

      ②阴极区溶液中加入N2H5NO3的目的是

      ③以恒定电流进行电解,测得阴极区溶液中部分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i.0~100min,电路中每转移1mol e- , 阴极区H+减少mol。

      ii.100~200min,c(H+)下降速率低于100min前,原因是

    2. (2) 吸附-沉淀法。氟磷灰石[Ca10(PO4)6F2]可吸附溶液中的U(VI)并形成Ca(UO2)2(PO4)2沉淀。

      ①900℃条件下,煅烧CaF2、Ca(OH)2和Ca2P2O7混合物,可制得吸附剂氟磷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U(VI)的微粒越小,氟磷灰石吸附-沉淀的效果越好。溶液的pH会影响氟磷灰石表面所带电荷。pH=2.5氟磷灰石表面不带电,pH<2.5氟磷灰石表面带正电,pH>2.5氟磷灰石表面带负电。U(VI)在不同pH的酸性溶液中的主要物种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如图甲所示。不同pH溶液中,吸附达到平衡时单位质量氟磷灰石吸附U(VI)的质量如图乙所示。

      pH=3时氟磷灰石的平衡吸附量高于pH=2和pH=4时的平衡吸附量,原因分别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