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6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北京冬奥会体现了科技创新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下列冬奥会物品制作材质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品

    纪念钞之一:塑料钞

    火炬外壳

    首钢单板滑雪大跳台

    比赛用的冰壶

    制作材质的主要成分

    树脂

    碳纤维

    高强钢和耐火耐候钢

    花岗岩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中子数为19的硫离子: B . 甲烷的球棍模型: C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 . 次氯酸钠的电子式:
  • 3.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硫酸钡不溶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线透过,可用作“钡餐” B . 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可用作抗酸的胃药 C . 二氧化硅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光导纤维 D . 磁性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可用作红色油漆
  • 4. 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选择的试剂合理的是(   )
    A . ——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 . ——饱和食盐水
  • 5.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 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X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 6. 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过量反应生成 , 则该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目为0.15 B . 质量分数为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2 C . 溶液中含数目为0.1 D . 标准状况下,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
  • 7. 乙基丁烯酸M()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式为 B . 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C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 8. 常温下,下列短线相连两物质之间均不能反应的是(   )

    选项

    A

    溶液

    稀硝酸

    溶液

    B

    S

    C

    溶液

    溶液

    溶液

    D

    氯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9.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氧化铁与溶液混合: B . 向氨水中通入过量 C . 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 D . 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10. 某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两种。对该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水中,固体部分溶解;

    ②另取少量固体加热,固体质量减少;

    ③取②中加热后的固体溶于水,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无现象,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肯定存在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已知:①

    (未配平)

    (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③中硫元素被氧化 B . 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 氧化性: D . 根据上述反应可知溶液与溶液不能反应
  • 12. 氯乙醇可用于制备环氧乙烷、合成橡胶、染料、医药及农药等。实验室通过乙烯和氯水制备氯乙醇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 在制备乙烯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试剂X为浓盐酸 B . 装置A中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乙醇中并搅拌 C . 装置B中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气体 D . 导管a可连接一个盛有无水的干燥管吸收尾气
  • 13.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Z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X与Y元素的质子数之和,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与Z同主族,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 B . 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都含离子键、共价键 C . W与Z在自然界中均能以游离态存在 D .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制备Y的单质
  • 14. 用于处理废水(酸性)中的有机物及脱除硝态氮的微生物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极发生氧化反应 B . 电流由b极经导线流向a极 C .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 . 每生成1 mol N2 , 则有1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右侧极室
  • 15. 用反应制取 , 其反应为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起始浓度均为 ,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在m点达到平衡 B . 曲线Ⅰ表示的体积分数 C . 内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D . 时压缩容器的体积,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 16. 向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恰好使铁粉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标准状况),同时测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上述总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C . 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铜粉,则发生反应: D . 反应后原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二、综合题
  • 17. 元素周期表内涵十分丰富,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认识其性质和寻找新元素及其化合物。

    a


    b












    c

    d


    e



    f













    g

    h

    l

    m

    n

    o

    根据上述部分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2) e、h、l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g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 (3) b的单质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b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用电子式表示o与1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
    5. (5) f、o、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化学式表示)。
    6. (6) a与d可形成10电子的阳离子,检验该阳离子的常用方法是
  • 18. “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种好方法。硫或氮及其化合物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的物质类别是(填“碱”或“氧化物”)。
    2. (2) 芒硝的化学式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芒硝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现的颜色为
    3. (3) 写出实验室制备B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4. (4) D可以为 , 已知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蒸气)的质量比为 , 则
    5. (5) 下列物质能与发生反应,其中体现还原性的是(填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溴水   c.品红溶液

    6. (6) 常温下,G的浓溶液可以用干燥的铁或铝容器盛装,原因是
    7. (7)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硝酸钠,同时紫红色溶液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 涤纶F是一种合成纤维,其主要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由煤和石油合成涤纶F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名称是,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F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①②③④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的反应类型是
    3. (3) E的结构简式为
    4. (4) C与E反应还可以生成分子式为的有机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D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个,D的一氯代物有种。
  • 20. 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中含有 , 工业上利用甲烷催化还原可减少氨氧化物的排放。

    已知:①

    1. (1) 反应①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示。

      则反应①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填“大于”或“小于”)。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填“增大”或“减小”)。

    2. (2) 断开下列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如下表:

      化学键

      能量/

      946

      745

      463

      断开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

    3. (3)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
      A . 容器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 .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 . 断开键的同时断开
    4. (4) 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测得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

      时间/

      物质的量/

      0

      10

      20

      30

      40

      50

      2

      1.7

      1.5

      1.35

      1.25

      1.25

      0

      0.6

      1.0

      1.3

      1.5

      1.5

      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时,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平衡时,的体积分数为

      ④若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通入负极的物质应是(填“”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