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核心...

更新时间:2022-10-1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训练营。(27分)
  • 1. 读拼音,写词语。 (共5.5分)

    真是令人nán yǐ zhì xìn啊!千百年前的劳动人民仅靠双手就修筑了hóng wěi的长城、 jīn bì huī huáng 的gōng diàn、玲珑剔透的tíng tái lóu gé ……这些雕塑品富有shī qíng huà yì ,不禁让人拍手chēng zàn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jì)    节(jiān)    骂(lǔ) B . (xián)弃    (màn)延    鹰(sǔn) C . (pā)着    勉(qiǎng)    (hēng)受 D . (zhuó)    (wǎn)起    (nuò)言
  • 3. 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     B . 军    夺 C .     D . 着    等
  • 4.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胆怯    复活    崩塌    迟廷 B . 俯冲    爱慕    懒惰    希罕 C . 陷坑    协调    酬谢    粉粹 D . 毁灭    殿堂    修筑    漫游
  • 5.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奇珍异宝”的“异”意思一样的是(   )。
    A . 异口同声 B . 惊异不已 C . 大放异彩 D . 异国他乡
  • 6. 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但悲不见九州同。(代指全国) B . 天戴其苍,地其黄。(脚踏着) C . 试翼,风尘吸张。(一种凶猛的鸟) D . 九州生气风雷。(坚持)
  • 7. 找出下面词语的错别字画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

    香漂十里 胁调有序付荆请罪 狂风恕号完壁归赵

  • 8. 下 列加点的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早已臭名远扬 B . 经过这个团队处心积虑的钻研,一种新型无人机终 于问世了。 C . 中秋夜,我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赏月,美中不足的是天有些阴,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 D . 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植的花草让调皮的妹妹糟蹋了,她气急败坏地冲进了房间,准备找妹妹算账。
  • 9. 下面句子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B . 难道圆明园的毁灭不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C . 圆明园的毁灭不可能不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D . 圆明园的毁灭怎么会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B . “小珍珠 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 “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11. 下列句子中顿号的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看上去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 B . 他退休后的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听听戏呀、下下棋呀。 C . 我在朦胧的月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边,默默地倾吐着心声。 D .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 12. 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 (1) 把词语补充完整

      遍野

      民不

      所当然

      举世

      安居

      众星

      臭名

    2. (2) 从上面词语中找出一对感情色彩不同、表意相似的词语:
    3. (3) 下面与画横线的词语意思相近的俗语是(   )
      A . 鼻子都气歪了。 B . 前怕狼后怕虎。 C . 一个巴掌拍不响。
    4. (4) 看到画虚线的词语,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 1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珍珠鸟》的作者是冯梦龙,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   )
    2. (2) 《落花生》 一文中提到花生不好看,所以作者不喜欢它。(   )
    3. (3) 《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是琦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告诫人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
    4. (4) 《白鹭》 这篇课文是郭沫若写的,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
二、按要求写句子。 (6分)
  • 14.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强强对冬冬说:“小坦克是我的宝贝,你一定要拿东西来换,我才会把小坦克给你。”(改为转述句)
    2. (2) 多学些知识,怎么会是一件坏事呢? (改为肯定句)
    3. (3) 园中有民族建筑。园中有西洋景观。(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4. (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仿写句子 )
    5. (5) 根据“便宜”的不同意思分别写一句。

      价钱低:

      不应得的利益:

三、积累与运用。(15分)
  • 15. 默写
    1. (1) 白鹭美。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爱国之心更美:王师北定中原日,。我劝天公重抖擞,。红日初升,。河出伏流,
    2. (2) 有人到你的家乡走搭石,你会告诉他走法:(填一俗语);弟弟吃过晚饭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爷爷经常用葛洪的名言“”劝他。我也会用岳飞的“莫等闲,”来劝弟弟。
    3. (3) 《将相和》 中的“将”指,“相”指,文章由三个故事组成,记叙了“将”和“相”由的过程。
    4. (4) 学了《落花生》,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四、语文与生活。(4 分)
  • 16.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5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购买食品时的首要选择

    常喝饮品类型

    调查项目

    营养价值

    包装好看

    味道好

    纯净水

    果汁

    汽水

    白开水

    人数比例

    72%

    8%

    20%

    24%

    30%

    40%

    6%

    1. (1) 根据上表可知,记者主要对两个饮食习惯问题进行了调查。
    2. (2) 根据上述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今后应该注意的是
五、阅读与理解。(共18分)
  • 17.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①“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②“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 (1) 文中标有序号的两个画线的句子,朗读时各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句①:

      句②:

    2. (2) 这段文字讲的是,一个“”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B . 作者详细写“摇桂花”不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还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桂花的喜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C . 作者详细写“摇桂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桂花的喜爱。 D . 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是因为摇桂花经常发生。
  • 18. 课外阅读。

    ①一天晚上,我在机场候机,离飞机起飞还有好几个小时,我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袋甜饼之后找了个地方坐下,悠然地看起书来。

    ②我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坐在我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从放在我们座位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块甜饼,随手塞进嘴里。

    ③我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我读着书,使劲嚼着甜饼,可那个“偷饼贼”继续在减少我的甜饼。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越来越气愤,我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

    ④我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我想看看他会怎么做。

    ⑤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递给我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

    ⑥我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心中想道:“天哪, 这个家伙还真有点儿意思,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

    ⑦当我的航班通知登机时,我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我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再看-一眼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人。

    ⑧我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找寻那本已经快看完了的书。当我把手伸进行李包,我因意外而惊讶得目瞪口呆。这是我那一袋甜饼!

    ⑨“如果这是我的,”我喃喃自语,“那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可是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我是那样难过,那个无礼的、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我自己!

    1. (1)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悠然—— —— —— 惊讶——

    2. (2) 第③段中“我试着回避这件事”中的“这件事”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3. (3) 读到文章第⑧、⑨段的时候,你感到意外吗?判断下列关于“意外”的说法。

      ①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偷饼贼”不是那个男人而是“我”。(   )

      ②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我”是一个品德有问题的人。(   )

      ③结尾出现了大转折,这样的构思新颖独特,能吸引读者。(   )

    4. (4) 当“我"知道“我”才是那个“偷饼贼”,再回想起“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可以推想那时(   )
      A . 他感觉很不好意思,吃了“我”那么多的甜饼。 B . 只剩最后一块甜饼了,他决定留着自己吃。 C . 只剩最后一块甜饼了,但他愿意跟“我”分享。
    5. (5) 在你看来,那个男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我觉得他是一个的人,理由是

    6. (6) 请你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恰当的名字。
六、习作与表达。(内容25分,书写5分,共30分)
  • 19. 未来是那么神秘,那么让人憧憬,在未来,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如:居住环境、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学校、食物、服装……请以“未来的      ”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①想象合理,语句通顺,有具体的描述。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