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09-22 浏览次数: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A . B . C . D .
  • 2. 贵州省盘州市水塘镇丹霞山上的护国寺,始建于万历年间,是贵州省佛教界重要的佛事活动中心。周末,同学们结伴前去游玩。在敲响寺内一口大铁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铁钟撞击后,大铁钟“余音未止”,其根本原因是(  )
    A . 钟声的回声仍在回荡 B . 钟还在振动 C .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
  • 3. 下列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B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5℃ C .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40℃ D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 4. (2018八上·宜兴月考) 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5. (2017·贵港)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 . 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 . 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 . 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 6. 小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碰到了刮风下雨,他由西向东奔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这时风停了,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B . 这时刮的是西风,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C . 这时刮的是东风,所以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 D . 有可能刮南风或北风,以上分析都不对
二、多选题
  • 7. 小明课后想测量新买的圆柱形水杯的周长,同桌小红给出了下列几种测量方法,你认为以下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用纸带缠绕在水杯上,在纸带重叠处用钢针扎透,展开纸带测出两孔间距,即是水杯周长 B . 在水杯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其在纸上滚动一圈,量出纸上两颜色间的距离,即是水杯周长 C . 用细棉线紧密在水杯上缠绕N圈并划线标记,测出N圈总长度,再用总长度除以圈数求平均周长,即是水杯周长 D . 将一根橡皮筋拉紧后,在水杯上绕一圈,量出绕过水杯的橡皮筋的长度,即是水杯周长
  • 8. “鱼洗”是古代一种由青铜铸造,具有一对把手的盆。在盆内注半盆水,用双手轻搓两个把手,使把手开始“嗡嗡”地振动,同时把把手的振动传给盆内的水,使水花从盆里喷溅出来(如图所示),传说此物曾于古代作为退兵神器,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成千军万马之势,使数十里外的敌军闻声却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手的振动发出的 B . 水花从盆里喷溅出来,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 . 当用力摩擦时,“鱼洗”振动的频率变高,音调变高 D . 敌军闻声却步,主要是根据音色判断有千军万马
三、填空题
  • 9. 小强去云南大剧院观看聂耳交响乐团的表演,他听到小提琴发出美妙的声音,这是琴弦而产生的;一个高音歌唱家正在轻声唱歌,高音是指其很高(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剧院的墙壁布满了小孔,可以起到吸收声音的作用,防止(填“噪声”或“回声”)的干扰,从而让观众能有更好的听觉体验。
  • 10. 星期天,小明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 11. 2021年春晚相声《年三十的歌》用歌声带领观众重回哪些年难忘的春晚记忆,岳云鹏演唱了《牧羊曲》的一句:“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日出嵩山坳”是以 (选填“太阳”或“山坳”)为参照物描述太阳的运动;受惊的鸟在树林上空飞翔,若以飞鸟为参照物,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12. (2021八上·巨野月考)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
  • 13. 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 形成的。
  • 14.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由两车的s﹣t图可知(如图所示),t=0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00米,乙车追上甲车还需 s,追上甲车时乙车行驶了 m。

  • 15.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
四、简答题
  • 16. “珍惜生命,勿闯红灯”。十字路口红绿灯设置的时间长短中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红绿灯设置时间的长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请你举出三个。
  • 17. 居住在飞机场、卫星发射基地附近的居民,如果将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就能有效地防止飞机起飞、降落以及卫星发射时产生的较大噪声的影响,以保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想一想,其中包含着什么物理道理?
  • 18. 成语“扬汤止沸”是指:把正在沸腾的水从锅中舀出来,再从高处倒回可以阻止锅中的水沸腾。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
    1. (1) 舀出来的水下落过程温度能降低的原因;   
    2. (2) 倒回的水能阻止锅中的水沸腾的原因。
五、实验题
  • 19.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先用刻度尺测出斜面上从A到C的距离s,然后将小车从坡顶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再次将小车从A处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

    1. (1) 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 (2) 小明想知道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他还需要添加实验步骤吗?(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若需要请写出实验过程,若不需要,请用以上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出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3. (3) 同桌小红用同样器材做实验时,同样测出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C点的距离s和滑块通过的时间t。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明测量的速度大,原因可能是 
    4. (4) 小明还想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对小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

  • 20. 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 (1) 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填“调大”或“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填“大”或“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填“大”或“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 (2) 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3. (3) 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减弱噪声。
  • 21. (2019八上·蚌埠月考) 如图甲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则:

    1. (1) 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
    2. (2) 如图乙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填“A”、“B”或“C”).
    3. (3) 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如果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是℃,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min,BC段该物质处于态,DE段是过程.
六、计算题
  • 22. 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公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CT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后运动至ECT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CT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求:

    1. (1) 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 (2) 汽车通过ECT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 (3)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七、综合题
  • 23.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回答问题:

    1. (1)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 (2) 在长为850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
    3. (3) 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了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