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16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nbsp;<strong>默写与文常</strong>
  • 1. 填空。
    1. (1) 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2. (2)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
    3. (3) 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是“”。
    4. (4) 《归园田居》中,写作者没有世俗之事烦扰、日子过得安闲舒适的诗句是:“。”
二、<strong>选择题</strong>
  • 2. 指出下列成语或四字熟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莫名奇妙   戛然而止  撼天动地  瞻前顾后 B . 张皇失措  雷厉风行  雕虫小技  不谋而和 C . 再接再励  跌宕起伏  炉火纯青  造诣高深 D . 珠烁晶莹   出类拔萃  酣畅淋漓  霞蔚云蒸
  • 3. 下列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 这是你家母托我买的东西,你直接交给她吧。 B . 改天请一定光临寒舍,您的到来将令我家蓬荜生辉。 C . 令郎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的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D . 我一直在府上恭候您的到来,令尊令堂也常想念您,问您什么时候来呢?
  • 4. 下列文集命名方式全都不一致的是()
    A . 《柳河东集》《东坡乐府》 《易安词》 《临川先生全集》 B . 《王右丞集》《文山先生全集》 《嘉祐集》 《昌黎先生集》 C . 《稼轩长短句》《聊斋志异》 《七录斋集》 《白氏长庆集》 D . 《王子安集》《樊川文集》 《李太白全集》 《杜工部集》
三、<strong>实用类文本阅读</strong>
  • 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社,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②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就会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③袁隆平进而写道,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相差悬殊。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

    ④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

    1. (1) 有人说杂交稻是“三不稻”,对此,袁隆平是怎样反驳的?请简要回答。
    2. (2) 上面节选语段列举了大量的数字。结合具体内容,评析其作用。
    3. (3) 从文中可以看出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科学家?
    4. (4) 下面是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袁隆平的颁奖词,横线上应填句子的正确顺序是(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①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②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③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④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A . ②④③①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④③②
  • 6.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在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世界因你而美丽———2007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中,最受瞩目的大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材料二:据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认定,“袁隆平”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已达1008亿元。在由袁隆平任主编的《杂交水稻》专业杂志的封二上,曾经刊登过一则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产品广告,清楚地印着“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亿元。

    材料三:在由湖南人编制的全国第一个省级富豪榜“2007湖南富豪500强”中,梁稳根以188亿元的身价高居榜首,袁隆平因其对社会的特殊贡献被列为名誉首富。

    材料四:有人认为湖南富豪网无非是借着袁隆平这个品牌为他们的富豪评比活动贴上金标签,是一种炒作,所以网上出现了“把科学家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实在很无聊”的帖子。

    你同意材料四中的“把科学家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实在很无聊”这一说法吗?请你就这一帖子提出的看法进行回复。(100字左右)

四、<strong>文学类阅读</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单文本</strong>
  • 7.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列车终于在她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眼前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②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③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④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节选自《哦,香雪》)

    1. (1) 分析第①段画线词语“终于”的作用。
    2. (2) 对文中加点动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吸吮”写出了香雪生理和心理上寒冷的感受,与下句中的“缩”字呼应。 B . “盘问”写出香雪虽然希望同学们再三询问铅笔盒,但仍然有些紧张不安。 C . “怂恿”运用比拟修辞手法,贬词褒用,突出香雪对风的感受产生了变化。 D . “央求”写出台儿沟的姑娘在面对山外世界时既不自信又无限向往的心理。
    3. (3) 从语言形式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部分。
    4. (4) “哦,香雪”这一标题有何内涵?
五、<strong>古代诗歌阅读</strong>
  • 8.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 (1) 这首诗从内容及音乐表现形式上来看,属于 
    2. (2)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主要运用赋的笔法。 B . 本诗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在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中,展现妇女们集体采摘的欢乐场景。 C . “采采”形容芣苢生长特别茂盛,“采之”写出采收芣苢的劳动过程。 D . 采芣苢的动作变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
    3. (3) 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这首诗“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芣苢》所写的劳动场景。
六、<strong>文言文阅读</strong>
  • 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 《琵琶行》)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别有愁暗恨生

      低眉手续续弹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声暗问弹者谁?(  )

      A.不久         B.寻找     C.顺着      D.搜寻

      ②冰泉冷涩弦凝(  )

      A.与世隔绝     B.横渡     C.断       D.穷尽

    3. (3) 简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4. (4) 选文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的技艺精湛,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 10.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记王忠肃公翱二三事

    ①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信任。仲孙以荫入监②,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如汝误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②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固吝者乎?”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③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注)①选自《洹词》卷五。主要收集了作者所写的序、记、杂感等。王忠肃公翱,永乐进士。谥号“忠肃”。   ②以荫入监:荫,上代的余荫;监,监生资格。

    1. (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A . 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 B . 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C . 皆阳应曰:“诺。” D . 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
    2. (2) 第③段画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是( )
      A .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B .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C .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D .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

    4. (4) 谥号,是中国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文中王翱的谥号是“忠肃”,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朝廷赐予这一谥号的理由?
七、<strong>命题作文</stron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