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17 浏览次数:44 类型:期中考试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建国七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其中科技的贡献有目共睹。

    科技选种育种对粮食增产作用巨大。比如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是在作物具有强遗传势的部位选种的方法。实验证明,玉米的强遗传势区在果穗中下部,选用这一部位的籽粒做种,比用顶部的籽粒做种增产35.4%;高粱果穗上部的籽粒充实饱满,生活力强,在结实丰产方面有较强的遗传性,选用上部籽粒做种比用中部籽粒做种增产6.4%~10.8%。任何作物随着本身遗传性状的改良,生产性能会不断提高。我国水稻种植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高秆品种改为新培育出的矮秆品种,该品种耐肥抗倒,单位面积产量比高秆品种增加30%以上。1986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历经九年艰苦攻关,中国独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成功,又使单产比常规品种增产15%~20%。专家预测目前正在培育的超高产品种,将比现有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科学技术可以改善耕地条件,进而扩大某些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还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过程中有限资源的利用率。例如在实施塑料薄膜覆盖后,土壤一般可增温2~5℃,覆盖期内地表积温增加200~300℃,从而使作物适宜耕作区的纬度向北推移2~4°,海拔提高1000~2000m。由于该技术可应用的作物范围广,一般增产幅度可达30%~50%。同时,地膜覆盖能使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2.77%~4.55%,每亩土壤蒸发量减少100~150m3。单位农产品的平均耗水量减少一半,就相当于灌溉面积扩大了一倍。

    农机装备技术的进步也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我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极为快速。机械设备如深松机、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等逐渐被推广使用的同时,很多新技术也在其中得到应用。如卫星导航技术结合电液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可实现农业机械按照预设路线自动精准行驶;遥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生物产量估计与农业灾害预报等领域;借助激光产生的红外辐射对水稻作热处理,既可干燥新收割的潮湿的水稻,又能有效消灭水稻表层害虫。

    科技进步,促进了我国粮食高产,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实力。

    (取材于王征兵、林维清、薛壮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虽已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高度重视。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这使我国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中耕地面积数量缩减与耕地质量下降并存。粮食近期供需虽大体平衡,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可以充足供应。因此,从政策层面强化管理,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国家在2019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并全面落实超然客公号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此外,为了增产而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虽短期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也致使果蔬个头与所含营养素不成正比,有时甚至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提出重“量”更要重“质” ,积极推进利用现代技术生产绿色肥料。

    2009年以来,我国实行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建设,确立了河南、黑龙江、吉林为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集中将不可避免地使这些区域粮食储备成本提升,粮食跨区域流通量增加,建设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刻不容缓。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除了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还鼓励应用环流熏蒸、氮气储粮等绿色技术来保障储粮品质;为保证粮食流通合理顺利,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新时期我国一直积极推进建立多元稳定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扩大适应国内需求的农产品尤其是我国紧缺品种的进口。而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使国际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增加了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外部不确定性。我国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灵活的合作方式,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粮食进口渠道,以稳定粮食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利用多边贸易体制,加强与南美国家的全方位合作;通过深化“一带一路”粮食经贸合作关系,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国际粮食合作新平台。

    粮食安全是世界性重大课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手中有粮”,则“心中不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取材于田惠敏、张欣桐等的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科技选种育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物不同,适宜做种子的籽粒所处部位也不尽相同。 B . 作物的生产性能会随着遗传性状的改良而不断提高。 C . 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于1995年取得了成功。 D . 超高产品种水稻,将比高杆品种在单产上提高近一倍。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可使粮食产量增加。 B . 科技可使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不受海拔限制。 C . 覆盖塑料薄膜可以使土壤增温200~300℃。 D . 遥感技术可预报农业灾害,又能消灭害虫。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的一项是()
      A . 粮食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 B . 缺乏生产绿色肥料的先进技术。 C . 粮食储备成本及跨区域流通量增加。 D . 国际合作中外部不确定性增加。
    4.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物全息定域选种法需借助于生物遗传学知识。 B . 卫星导航对无人驾驶播种机的操控有重要作用。 C . 解决粮食存储问题取决于保障储粮品质的绿色技术。 D . 粮食能源化、金融化使得粮价不只由供求关系决定。
    5. (5) 世界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最新定义为:“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物质手段和经济手段获得充足、安全而富有营养的食物,以满足其积极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偏好。”按照该定义,保证粮食安全需满足诸多方面的条件,请概括其中的三个方面,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简要说明我国在这三个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本大题共11小题,共39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休 , 揭如日月者,敢歌于庙中。公尝赴并州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其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诗》有《陟岵》【1】 , 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公为大理丞,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柏,高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陷陛下于不道?”帝意解,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公迁豫州,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 , 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孟轲言:“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公之谓乎!

    初,中宗在房陵【2】 , 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中宗自房陵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以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公之勋德,不可殚言。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何足道哉!

    (取材于《唐狄梁公碑》《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释:【1】《陟岵》:出自《诗经·魏风》,表达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之情。【2】房陵:地名。武则天废其子中宗之帝位,改封其为“庐陵王”,软禁于此。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决诸道滞万七千人     狱:案件 B . 武卫将军权善才伐昭陵柏     坐:因为 C . 城而降者万计      乘:登上 D . 物议安是非       审:审问
    2.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敢歌庙中 至泰安(《登泰山记》) B . 吾亲在下 奔车朽索,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C . 无不以子母恩情言 然后践华城(《过秦论》) D . 勋德 石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忠孝之休 (狄梁公)忠孝的善行 B . 彼胁从辈闻王师来那些被胁迫跟随的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 C . 虽死无恨(我)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D . 则天无复辟意 武则天却没有重新登基的想法
    4. (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忠于朝廷的人。 B . 中宗被软禁在房陵时,吉顼等官员也曾提出匡复李氏天下的正直言论。 C . 作者认为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己游乐不去扶助的官员不值一提。 D . 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使读者对狄仁杰的美好品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5. (5) 第五段中,作者这样评价狄仁杰:“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用自己的话简述其中的一件事,并概括这件事中所体现的狄仁杰的精神品质。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或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蔽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然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甲】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未知其故也    特:只不过 B . 惟其遇事而事    治:治理 C . 求其所异者矣       蔑:微小 D . 然后骐骥与驽骀矣     别:区分
    2.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其将无不趋我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B . 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C . 人之有异能于其身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D . 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担心在上位的人不想让士有作为

      B .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

      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的情形

      C . 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

      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来效仿小的事情

      D . 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这就是我只讲寻求和使用人才方法的原因

    4.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

    5. (5) 下面三则材料中,哪一则最适合作为论据放在文中的【甲】处?请根据文章及所选材料的大意简述你的理由。

      材料1:弓所以为正者,材也。相材之法视其理,其理不因矫揉而直,此弓人之所当知也。

      材料2: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刘、项并世,而筹画战斗之徒起;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材料3:南越之修簳 , 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

      【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②梃:棍棒。

  • 4.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为政》)

    ②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③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④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先进》)

    注释:【1】愈:胜。

    1. (1) 文中画线句,有人断句为“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有人断句为“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请你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完整地翻译这两个句子。
    2. (2) 你认同哪种断句方式?请说明理由。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2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1】

    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2】 , 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注释:【1】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2】缘底,为什么。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词起笔迭用两则神话传说,把积翠岩比喻为折断的天柱、补天的神石。 B . 词人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 C . 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 D . 词人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
    2. (2) 下列诗句中的“石”,含有寄托之意的是( )
      A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B .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唐·李绅《别石泉) C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D . 竹劲兰芳性自然,南山石块更遒坚。(清·郑板桥《题兰竹石》)
    3. (3) “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两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
  • 6.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 北固亭上,辛弃疾想到了宋武帝刘裕, , 为他的功业感慨万分。(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 (2) ,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 (3) , 不为拒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4) 在短暂的停顿后,琵琶女弹奏出了最为慷慨激昂的乐章,是 。(白居易《琵琶行》)
    5. (5) 满地黄花堆积, , 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6. (6) 若来到赤壁,你也许会看这样的自然风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 (7) 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8. (8) 舳舻千里,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 7.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贾宝玉的名字开玩笑地诘问他:“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请依据原著,谈谈你对宝玉的“贵”与“坚”的理解。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 8. 语言基础运用

    时至今日,智能手机、移动支付、刷脸识别等已成为常用工具。但近段时间以来,“老人无健康码乘公交车被拒、乘地铁受阻”“老人购物不懂微信支付被拒收现金”等新闻频出。

    ①老人无健康码被拒乘,表面看是技术因素,实则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些相关部门在社会服务过程中缺乏俯下身子实地调研。②唯有提供人性化的管理,老年人才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③当然,老年人融入时代不能只靠外力,更需家庭关怀。④让老人们赶上智能时代步伐、共享科技红利是年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⑤这需要子女们帮他们熟悉新设备新技术,帮他们更新对世界的认识,从而给老人们多一些陪伴和关爱。⑥让老年人跟上时代,让时代携手老人前进,这是对尊老敬老最直接的表达,也符合社会、家人、行业、市场的共同愿望。

    1.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②中“唯有……才……”应改为“唯有……就……”。 B . ④“红利”是形象性说法,可用“成果”一词替代。 C . ⑤中画波浪线语句可删除,它偏离了本段核心话题。 D . ⑥用“这”指代前面两个“让”句,使表达更清晰。
    2. (2) ①中画线部分有语病,请修改,并把修改后的语句写在答题纸上。
  • 9.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

    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

    ②请根据《红楼梦》中这个著名情节,按要求进行内容缩写,并做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语言简明,150 字左右。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要求:明确该情节中的主要人物,写明具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③为丰富同学们的劳动体验,提高实践能力,从上学年开始,学校为每个班开辟了一块园地,种植花木蔬菜。请你为本班园地拟写一个名字,并阐释以此命名的理由。要求:园名有特色,有一定意蕴;理由合理。150字左右。

  • 10.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①前不久,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其命名源自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除此之外,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以古代神话人物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南海深海科考发现的古热液区,以《庄子》寓言中的典故命名为“南溟”;中国自主研发的首颗超音速反舰导弹,用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命名为“鹰击”……这些年,我们用艰辛的努力和辉煌的成就将先辈们的想象与预言化为现实,我们用这些地地道道中国味儿的名字与先辈们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这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中国式浪漫”。

    请以“中国式浪漫”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所谓“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市井百态、寻常生活最能慰藉人心。

    请以“人间烟火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有细节描写;语言得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