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9-07 浏览次数:7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
    A . 郧阳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2℃ B . 同学们答题用的中性笔长度约为18mm C .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D . 正常人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 2. (2020·广元) 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 .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 . 检测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 D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
  • 3. (2020·孝感)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声 B .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 .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
  • 4. (2020·成都) 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
    A . 液化现象 B . 汽化现象 C . 熔化现象 D . 升华现象
  • 5. (2017·枣阳模拟)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站台 B . 甲车 C . 乙车 D . 自己
  • 6. (2019·益阳) 有关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其响度 B . 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鼓面是为了改变其音调 C . 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能分辨出 二泉映月 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 7. (2020·临沂) 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 雪融成溪 B . 气结成露 C . 气凝成霜 D . 水滴成冰
  • 8. (2020八上·平顶山月考)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 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 . 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 D . 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 9. (2020·南县) 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 音调  音色 B . 响度  音色 C . 音调  响度 D . 只可能是音色
  • 10.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烧开时壶嘴周围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B . 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为了加快蒸发 C . 阳光下晾晒的湿衣服过一会“干”了,这是凝华现象 D . 炒菜时碘盐和油不宜同时加热,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升华
  • 11. (2020·武汉)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 12.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 . 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 . 在0~5秒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二、填空题
  • 13. (2020·十堰) 考试前,“请考生进入考场”指令是播音员的声带产生的,经扬声器传出后再通过传到考生耳中,考试过程中,考场周围禁止建筑工地施工和车辆鸣笛,是从减弱噪声。
  • 14. (2017八上·青龙期末) 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的.

  • 15. (2019·盐城)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

  • 16. 小明在学校运动会参加4×100m接力赛比赛中,若以小明为参照物,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接棒的同学和交棒的同学是 (选填“站着不动接棒”或“跑动中接棒”)更好。因为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要保持 ,交接棒就会既准确又不影响跑步的速度。

  • 17. 如图所示,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深 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18.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升空瞬间,其下方的水池上会产生巨大的白色“气团”。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液化;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种特殊材料,它能在高温下迅速 (选填两种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些物态变化均需吸热从而避免烧坏火箭。

  • 19. (2020八上·秦淮月考) 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 某表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可知晚上的气温是℃。当天正午和晚上气温相差℃。另有A、B两支酒精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分度值以及玻璃管的内径都一样,A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B大,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填“A 较长”、“B 较长”或“一样长”)。

  • 20. 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的运动情况。图甲中汽车做 运动,其速度为 m/s;图乙中汽车10s末、20s末、30s末、40s末的速度分别为10m/s、20m/s、30m/s、40m/s,图乙中汽车在0~40s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 21.           
    1. (1) 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图中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
    2. (2) 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s。

三、实验题
  • 22. (2021八上·陇县期中)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
    2. (2) 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  不能传声。
    3. (3)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 23.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1) 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填公式);
    2. (2) 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B=m/s,vBC=m/s;由实验可得出小车下滑过程中,运动的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4. (4) 如果实验中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 24. 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组装实验器材时,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
    2. (2) 实验时,试管里装有适量的 (选填“冰块”或“碎冰”),将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而且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
    3. (3) 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给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 状态,从图像中可得出,冰在熔化过程中要 ,但温度 
    4. (4) 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由此判断可能是液面上方的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热量。
  • 25. 如图甲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

    1. (1) 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红按如图甲所示进行读数,其错误之处是: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2. (2) 读数时小明发现温度计上部有小水滴影响读数,小水滴的成因是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按乙图改进后可以顺利读数。
    3. (3) 图丙是两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 (4) 小红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沸腾时的情况。

    5. (5)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序号)。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6. (6) 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其原因是 
四、计算题
  • 26. 2019年底,汉十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从十堰到武汉的旅行时间。高速铁路全线长大约450km。若一趟G6832列车上午10:40从十堰出发,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正常行驶时在当日13:10就能到达汉口。求:
    1. (1) 这趟列车正常行驶时从十堰到汉口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此列车自身长度为200m,从十堰开往武汉时,中途要经过一座长约1000m的丹江口水库浪河大桥,若以288km/h速度匀速行驶通过,那么完全通过这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3. (3) 某次正常行驶了一半路程时,由于事故原因停车15分钟,若途中停靠的车站时间不计,如果列车要准时到达汉口站,列车的速度应该提高到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