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9 竹节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课时练习

更新时间:2022-09-19 浏览次数:9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语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 .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B .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C .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D .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 2. 下列加点词与“他俩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中的“疙瘩”意思相同的是(    )
    A . 竹节人就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B . 我家养的小猫很淘气,经常把妈妈缠好的毛线给弄成一个疙瘩 C . 经过一番开导,她心上的疙瘩终于化解了。 D . 奶奶告诉我桌上有一疙瘩蛋糕,让我赶紧吃掉它。
  • 3.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是一列向前行驶的单程车,每一天都是一个______。回顾,是检点走过的道路,______美好的前程;不是为了沉浸一段美景,回味______,百般缠绵;也不是空想一段坦途,驻足______,千种慕羡。

    A . 新起点 憧憬 咀嚼 遐思    B . 新方向 回忆 咀嚼 遐思 C . 新起点 回忆 反省 痴想    D . 新方向 憧憬 反省 痴想
  • 4. 下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风靡(mǐ) 一哄而散(hònɡ)   B . 挨揍(zòu) 一模一样(mó) C . 俨然(yǎn) 悻悻而去(xìnɡ)    D . 一绺(liǔ)   赫赫伟绩(hè)
  • 5. 阅读课文时关注下面的选段,可以完成哪个阅读任务?(    )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A . 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B .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C . 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二、填空题
  • 6. 根据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1. (1)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 (2)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 7. 读拼音,写词语。

    星期天,我们去艺术馆参观。里面的gēn diāo造型各具特色,令人称奇。有的像威风lǐn lǐn的武士,有的像全身长满gē dā的金刚,有的像蹲在地上的老虎,有的像手持gùn bàng的猴子。我们一直看了一个多小时,才恋恋不舍地往回走。

三、语言表达
  • 8. 缩句。
    1. (1) 我和同学一起在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
    2. (2) 老师在办公桌上全神贯注地玩他从课堂上没收去的竹节人。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填写关联词,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能风靡全班。

      造句:

      ②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两手空空,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造句:

    2. (2) 有一段时间,全迷上了斗竹节人。(修改病句)
    3. (3) 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改成反问句)
四、现代文阅读
  • 10. 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______。

    ②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③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④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⑤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⑥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______,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⑦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⑧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______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1. (1) 文中横线上应添加的词语依次是(    )
      A . 前功尽弃 八面威风 呆若木鸡     B . 功亏一篑 八面威风 呆头呆脑 C . 前功尽弃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D . 功亏一篑 威风凛凛 呆若木鸡
    2. (2) 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多选)(    )
      A . 做竹节人 B . 竹节人的装扮 C . 竹节人的玩法 D . 竹节人对打的场景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 (4) 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11. 阅读理解

    竹节人(节选)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②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③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着扯线,嘴里念念有词 , 全神(惯 贯)注,(忘 望)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④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mó mú)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③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jǔ jǚ)丧化为乌有

    1. (1) 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念念有词:

      ②化为乌有:

    3. (3) 第2自然段的作用是
    4. (4) 画横线的两个自然段都运用了描写和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 (5) 找出描写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先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仿照句子描写一个人物入迷的样子。
    6. (6) 最后一段“怨恨”指什么?为什么“沮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