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一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9-11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strong>现代文阅读</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他认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对墨子的推崇

    在墨学救国、以墨学融合社会主义学说的思潮影响下,很多共产党人推崇墨子,其典型代表为毛泽东与蔡和森。

    蔡和森一向“很尊重墨子而不尊重孔子”,不仅反复宣扬墨学,还要求新民学会会员背诵墨子的文章,而且要大家向墨子学习:和森同志很讨厌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那一套说教。他最信仰墨子的学说,极为欣赏墨子讲平等友爱、替平民百姓办事的思想。

    毛泽东与蔡和森自同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即为知己,同气相求。那时,毛主席很佩服和森,其思想受和森影响甚大。在1918至1919年前后,“和森只云他本人信仰共产主义及信赖俄人,但尚未云毛主席也信共产及俄人,只云毛主席也崇拜墨子。”毛泽东后来当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这不妨碍他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上的禹王,他是做官的,但也耕田,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为主旨”。

    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墨家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首先,墨家思想为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传播和扎根提供了合适的文化土壤。从墨学复兴、学界肯定墨学近于西学,到尊墨抑儒的思想解放运动,再到“劳作神圣”“劳农主义”潮流,再到墨学与社会主义会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墨学复兴对近代中国走向所发挥的文化导向作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墨学的复兴为来自异质文化的社会主义学说能够在中国扎根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正如黄知正所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条道路可以说是在五四时期作出的选择。这一选择当然有其一系列的历史原因。这里需要指出,这一系列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具有易于倾向社会主义的因素。

    其次,中国革命的特点是党发动并依靠广大农民武装夺取政权,以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角度看,这又与墨家思想有着重要关系。中国共产党正是继承了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历史传统。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墨家讲究“非攻”,而中国共产党是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两者似完全不同。实际上这也是对非攻的误解。墨家非攻但不非诛,非战但不非守,“诛”类似于“替天行道”,“守”则为积极防御,无论“诛”还是“守”,都含有明显的暴力成分。墨家所谓非攻并非消极地乞求统治者不发动战争,而是以暴力反抗暴力,以积极防御的方式反对侵略战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诸多优良作风主要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与作为中华民族美德的墨家精神相融合的产物,其典型代表即为延安精神。从某种程度上讲,延安精神就是代表中国劳动人民美德的墨家精神在马列主义指引下的升华。

    ——摘编自郑林华《<墨子>与中国共产党人》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他所背的“周道”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所尊的“夏政”氏族是无等级的。 B . 墨子认为“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所以,我们应遵循“天志”,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 C . 陈独秀认为墨家的思想如果不废止,将改变中国的历史,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人类的最高理想,是我国的国粹。 D . 墨子推崇“兼”,反对“别”,他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墨子执着于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由此可以推出,他所谓的体制和秩序存在局限性,也将遭到来自统治阶层的阻挠。 B . 墨家的“爱”以平等为原则,儒家的“爱”注重等差和分别。通过两者的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证明墨子的兼爱思想隐含着平等的意识 C . 在1918至1919年前后,“和森只云他本人信仰共产主义及信赖俄人,但尚未云毛主席也信共产及俄人,只云毛主席也崇拜墨子。”这个时期的毛泽东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D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条道路可以说是在五四时期作出的选择。作者认为这一选择的客观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具有易于倾向社会主义的因素——墨学。
    3. (3) 下面名言与墨子观点不一致的一句是(   )
      A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C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4.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5. (5) 材料二的作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延安精神就是代表中国劳动人民美德的墨家精神在马列主义指引下的升华。”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作者得出这一论断的理由。
  • 2.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黎老东的大车

    孙犁

    黎老东是这个村庄里的唯一的木匠。

    傅老刚的铁匠炉,每年都会来到村里。连绵阴雨的天气,他们会到黎老东家去。

    黎老东和傅老刚的交情是深厚的,他总称呼傅老刚亲家。为了答谢亲家的好意,傅老刚每年总是抽时间给黎老东打整打整他那木作工具。黎老东闲暇的日子,也就无代价地替傅老刚换换锤把,修修风箱。

    亲家,亲家,你们到底是干亲家,还是湿亲家?人们有时候这样探问着。

    干的吧?黎老东是个好说好笑的人。

    湿的也行哩!轻易不说笑的傅老刚也笑起来,我家里是有个妞儿的。

    第二年头麦熟,傅老刚从老家把女儿带来了。到了村里,先投奔了黎老东家。黎老东很是高兴,招呼左邻右舍的女孩子们来和小客人玩。就在这一年,开始了抗日战争。黎老东在家的两个较大的儿子,都参军去了。傅老刚的两个徒弟,不久也参加了八路军附设的兵工厂。傅老刚和女儿,给来往不断和越聚越多的骑兵打钉马掌。

    日本投降以后,老铁匠急于要带女儿回老家去看望一下。

    临走的那天晚上,黎老东打了一壶酒,给傅老刚送行。平日,黎老东酒一沾唇,那话就像黄河开了口子一样,滔滔不绝。可是今天晚上,黎老东只是勉强地说了几句。以后,就也把头低下来,一直沉默着。

    亲家,你心里有什么事?

    有点事儿。黎老东突然兴奋起来,他是单等着老朋友这句问话的。亲家,我想向你请求一件事。你看,我有六个儿子,穷得这样,不过六儿这孩子,我看还许有些出息。

    亲家,傅老刚插断他的话,你就是娇惯了他一些。

    是这样。黎老东急于要把话说完,咱也别绕圈子,九儿和六儿,两个人的感情还合得来。按说,像我这个穷光蛋,还想支使儿媳妇?不过,咳!

    他一口把壶里的酒喝干了,就又低下头去。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傅老刚说,你穷,我就富吗?

    不过,不过,养女儿总是要攀个高枝儿的。黎老东低着头说。

    孩子们年纪还小。等我们从老家回来再定规,你说好不好?傅老刚这样冷漠地结束了这场本来应该激动人心的交谈,使得老朋友的心冷了半截。傅老刚和九儿走了以后,就一直没有音讯。听说在他们家乡那一带,是蒋匪军盘踞着。

    土地改革以后,黎老东因为是贫农,又是军属,分得了较多较好的地。后来,二儿子在解放战争里牺牲了,领到一笔抚恤粮。天津解放了,在那里做生意的大儿子又捎来一些现款,家里的生活,突然提高了很多,买回几棵榆树槐树,想自己打一辆大车。黎老东打的大车是远近知名的,一辈子给人家打了无数的车。

    大车还要有段铁工程序,才能制造成功。附近当然也有其他的铁匠,但是这些人的手艺,都不中黎老东的意。过去,他是常常和傅老刚合打一辆大车的。而他们合打的大车,据说一上道,格登格登一响,人们离很远,就能判断出这是黎老东砍的轴、挑的键,傅老刚挂的车瓦。他很希望老朋友能来帮他把这一辆车成全好,成为他们多年合作中的代表作品,象征他们终身不变的深厚友谊。孩子们的年岁也到了,凭眼下这日子光景,再求婚也就理直气壮了。

    就在这个时候,久别的傅老刚父女,回到了这个村庄。

    傅老刚越显得年老和削瘦,小车已经破烂不堪。九儿长高了,但穿的衣服也很破旧。

    黎老东高兴极了,他带着亲家到他那新宅子里去看他打制的大车,他十分得意地说,现在运销很赚钱,车轱辘儿一动,就是大把的票子。老大挣钱也多了,你看,刚一进冬天,就给我买来了这个。可是穿上这个,我还能做活吗?傅老刚打量着亲家高高翻起的新黑细布面的大毛羔皮袍,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寒冷似的。

    刚车的铁匠工序,正式开始了。两个人心里都渐渐觉得和过去有些不一样。这一次,傅老刚越来越觉得黎老东是在监督着他。赶工赶得过紧,简直连抽袋烟,黎老东都在一旁表示着不满意。最使他闷气的是,自己远道赶来,黎老东却再也不说九儿和六儿的事,好像他从前没提过似的。

    最后几天,黎老东只是穿着大皮袄,察看着,指点着。傅老刚感到,过去他和黎老东共同厌恶、共同嘲笑过的那种主人态度,现在由他的老朋友不加掩饰地施展起来了,而对象就是自己。

    老朋友决裂了,傅老刚打整好小车,推到了街上。四儿说,我们青年要组织一个钻井队,你可以去帮助我们,青年团办公大院里的东屋给你拾掇出来,你就在这里常住吧。

    铁匠炉在新的场所升起来,青年钻井队高大的滑车,在平原上接二连三地竖立起来了。

    黎老东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院里一截木头上,用手抚摸着左边这一只脚。有一年,他同傅老刚给一家做活,他心情不好,一时失手,这只脚被锛砍伤了。在自己养伤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是傅老刚请医生,花药钱,背出背进,给水给饭。当然,这也报答过他了。同年夏天,傅老刚被热铁烫伤,自己曾经服侍了他。

    六儿出车,黎老东看成是一件头等隆重的事件,在村边望着,望着六儿的车转过大沙岗,才转回身来。

    在十字路口,村长拦住了他,和他说了希望他加入合作社的事,还热心地向他介绍了牲口车辆的折价办法。这些话,黎老东好像全然没有听进去,他往家里走,从别人看来,他那一直兴奋得意的步伐,忽然变得焦躁和不安了。

    (选自《铁木前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傅老刚每年总是抽时间给黎老东打整木作工具,黎老东也替铁匠们换换锤把,修修风箱,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 B . 分别前的那个晚上,黎老东提出结亲之意时,傅老刚以“孩子们年纪还小,等我们从老家回来再定规”为借口,冷漠地拒绝了他。 C . 小说中“傅老刚打量着亲家高高翻起的新黑细布面的大毛羔皮袍,忽然觉得身上有些寒冷似的”并不是真的冷,而是心里冷。 D . 傅老刚为黎老东打车过程中,黎老东赶工赶得过紧,简直连抽袋烟,他都在一旁表示着不满意,是因为黎老东急于完成自己的新车。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黎老东与傅老刚一起做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情节,使二者的人物形象更加完整、充实。 B . 小说写黎老东打新车时,木工程序快要完成了,铁工程序不用附近的其他铁匠,非要等傅老刚来帮他完成,从侧面体现了傅老刚手艺的高超。 C . 小说写黎老东给傅老刚送行,平日里酒一沾唇便滔滔不绝的他,今晚却总是低头沉默着,用对比手法体现黎老东在提亲时的艰难和窘迫。 D . 小说通过当初黎老东迫切提亲和后来再见面时绝口不提亲事的情节,以巨大的反差突显了黎老东这个人怀恨在心、睡眦必报的性格特点。
    3. (3) 小说倒数第三段,插叙了黎、傅二人早年的经历,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4. (4) 小说中的“车”,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strong>古诗文阅读</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县召为吏,给农司马。会谒者阳翟郭玄信奉使,求人为御,司马以苞及邓艾给之。行十馀里 , 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苞曰:“御隶也,何卿相乎?”。既而又被使到邺,事久不决,乃贩铁于邺市。市长沛国赵元儒名知人,见苞,异之,因与结交。叹苞远量,当至公辅,由是知名。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允谓苞曰:“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苞还叹息,不意允之知己乃如此也。

    稍迁景帝中护军司马。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工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芭奏列其由是益见称历东莱琅邪太守所在皆有威惠迁徐州刺史

    文帝之败于东关也,苞独全军而退。帝指所持节谓苞曰:“恨不以此授卿,以究大事。”乃迁苞为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及诸葛诞举兵淮南,苞统青州诸军,简锐卒为游军,以备外寇。吴遣大将朱异、丁奉等来迎,诞等留辎重于都陆,轻兵渡黎水。苞等逆击,大破之。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诡道袭都陆,尽焚其委输。异等收馀众而退,寿春平。拜苞镇东将军,封东光侯、假节。顷之,代王基都督扬州诸军事。苞因入朝。

    文帝崩,贾充、荀勖议葬礼未定。苞时奔丧,恸哭曰:“基业如此,而以人臣终乎!葬礼乃定。后每与陈骞讽魏帝以历数已终,天命有在。及禅位,苞有力焉。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

    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因是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先时望气者云“东南有大兵起”。及琛表至,武帝甚疑之。会荆州刺史胡烈表吴人欲大出为寇,苞亦闻吴师将入,乃筑垒遏水以自固。帝闻之,谓羊祜曰:“吴人每来,常东西相应,无缘偏尔,岂石苞果有不顺乎。”祜深明之,而帝犹疑焉。会苞子乔为尚书郎,上召之,经日不至。帝谓为必叛,欲讨苞而隐其事。遂下诏以苞不料贼势,筑垒遏水,劳扰百姓,策免其官。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掾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闻之,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苞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

    时邺奚官督郭廙上书理苞。帝诏曰:“前大司马苞忠允清亮,才经世务,干用之绩,所历可纪。宜掌教典,以赞时政。其以苞为司徒。”有司奏:“苞前有折挠,不堪其任。以公还第,已为弘厚,不宜擢用。”诏曰:“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于是就位。

    苞在位称为忠勤,帝每委任焉。泰始八年薨。帝发哀于朝堂,车驾临送于东掖门外。策谥曰武。咸宁初,诏苞等并为王功,列于铭飨。

    (《晋书·石苞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历东莱琅邪太守/所在皆有威惠/迁徐州刺史注 B . 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历东莱琅邪太守/所在皆有威惠/迁徐州刺史 C . 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历东莱琅邪太守/所在皆有威惠/迁徐州刺史 D . 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历东莱琅邪太守/所在皆有威惠/迁徐州刺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持节,节代表皇帝的身分,凡持有节的使臣,可代表皇帝行使权利。晋朝时,持节比下文的假节权利要大。 B . 践祚,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亦作“践位”。此处指后者。 C . 教典,教育法规,是周官太宰六典之一。古代帝王重视用教育教化作为手段,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 D . 铭飨,指列名受祭。石苞死后享受王的丧制,其生平、功绩铸、刻或写在器物之上,以供后人祭祀。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苞初入仕途,被人赏识。石苞地位低微时,先后被郭玄信、赵元儒、许允称赞,他们都认为石苞将来会成就一番事业。 B . 石苞智慧无双,忠勇可嘉。他统率青州诸军击败吴军,平定寿春。司马昭死后,他不顾及僭越,坚持对其采用帝王的葬礼。 C . 石苞偶受怀疑,终被认可。淮北监军王琛诬陷石苞和吴国有勾结;有官员认为石苞能力不足,不应提拔,武帝最终相信他。 D . 石苞因忠诚勤奋,死后受褒奖。生前,皇帝常常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他,死后,由礼部上报,经司马昭同意,赐予美好的谥号。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玄信谓二人曰:“子后并当至卿相。”苞曰:“御隶也,何卿相乎?”

      ②及苞诣阙,以公还第。苞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

    5. (5) 面对监军王琛的诬陷和武帝的多疑,石苞是如何应对的?结果如何?请简要说明。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释】①韦使君指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②诗人所居之地远离朝廷。③陶潜曾为彭泽县令,庾亮曾都督江荆六州军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首联上句“数年湖上”是说数年来漂泊江湖,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 B . 颔联写诗人有时逢寺即宿,无事时沿江漫行,是对首联所写生活状态的具体描写。 C . 颈联中“陶潜”“庾亮”分别代指“韦应物”和“李明府”,此联含有诗人自伤之情。 D . 尾联写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用反问语气表达自己的牢骚不平,但是“怨而不怒”。
    2. (2) 本诗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一诗都写了诗人对“仕”和“隐”的态度,请简要分析二者在这方面的异同。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琵琶行》中用众人三闻琵琶的表现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一闻琵琶,主人忘记回归,客人不想起身;再闻琵琶,;三闻琵琶,
    2. (2) 古典诗词中流水意象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能够从多方面、多层次表达古人的情感诉求,例如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一句用流水来表达浓重又连绵不绝的愁思,在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一句则是借流水感叹六朝往事一去不返。
    3. (3) 《阿房宫赋》用“”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奢侈浪费无度。
三、<strong>语言文字运用</strong>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修辞立其诚”,从写作要求看,是指语言表达既要有文采,          , 说真话,抒真情。有真诚的态度和情感,文章的技巧文采才有价值。

    作文是富有灵性的思维活动,最能体现人的情感与个性。人们热爱经典作品,(    )希望获得启示,(    )希望通过阅读发现并孕育美好情感,(    )成为健全的人。李密《陈情表》陈说的窘迫境况,归有光《项脊轩志》中刻骨铭心的亲情、爱情记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无不是真情实录,历经千百年,         

    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    )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    )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

    写作的“真”与“诚”,需要端正对写作的态度。古人曾言,好文章应当是“寓目写心,因事而作”(梁萧纲《答张绩谢示集书》),也就是以记叙真实的经历和抒发真实的感受为目的。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当然,抒发真情,说真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不同情境下,         , 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胡编滥造绝非一回事。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       又     从而     即使     但     也 B . 不仅     也     从而     即使     但     也 C . 不仅     也     因而     虽然     但     由于 D . 既       又     因而     虽然     但     由于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作者和读者对于此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B . 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C . 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作者和读者对于此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D . 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
    3. (3)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    ),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圆东西发出深红色夺目的亮光 B . 这发出深红色夺目亮光的圆东西 C . 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 D . 这发出夺目亮光的深红色圆东西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果然顷刻间,太阳升起来一小半,很红却不耀眼,接着太阳就慢慢地一点点向上升起。”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strong>写作</strong>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田径比赛现场,中国女子铅球32岁老将巩立姣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金牌,给中国田径运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得中国田径历史上首枚田赛奥运金牌。人们为冠军喝彩,但是在赛后的采访中,却出现了令人无语的一幕。一名记者采访巩立姣时提问:你是女汉子,打算什么时候做女孩子?巩立姣说,在自己心里自己一直都是小女孩,退役以后就减肥结婚生孩子。记者继续追问,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巩立姣的回答很暖心,她说对方善良就行。接下来,这位记者的追问对巩立姣有些讽刺,她调侃到:他(未来的对象)可能掰腕子掰不过你。这名记者的提问很快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很多网友特别是女性网友,对这名记者的问题表达了不满。

    材料二:

    近年来,“娘炮形象”在影视界和娱乐圈愈演愈烈,成为一种社会问题。所谓“油头面A4腰、矫揉造作兰花指”,一些举止忸怩作态、喜欢撒娇卖萌的“小鲜肉”,经由影视制作机构和经纪公司商业包装和市场运作,成为许多青少年的偶像。而其中有些人因人品艺德不佳,频频爆出负面新闻,触碰道德底线,甚至踩踏法律红线,不仅为大众所唾弃,甚或身陷囹圄。

    《光明日报》着眼于当下的热点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的评价的“文化评析”专栏,开展了主题为“新时代需要健康的审美观”讨论,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评论,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