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竹节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竹节人》...

更新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8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与运用
  • 1.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我们要用bīng gùn或xiàng pí来跟会做竹节人的人交换竹节人。有了它,我们便不知pí juàn 地玩起来。有时玩得忘了写作业,妈妈气得直duò jiǎo。每当这时,我只好jǔ sàng地把它放在chōu ti里,去写作业。

  • 2.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 . 风靡mí        抽屉tì          一绺liǔ         嵌qiàn入 B . 威风凛凛lǐn    疙瘩gē dā      窦dòu尔敦     偃yǎn月刀 C . 跺duò脚     一哄hòng       攒cuán         破绽dìng D . 鏖áo战       犹酣hān        叉chǎ腿        冬锵qiāng
  • 3. 选词填空。
    1. (1) 疲倦       疲惫      疲劳

      ①他累了一天,感到很

      ②两个竹节人没头没脑地打着,不知,永不倒下。

      ③妈妈拖着的身子下班回到家了。

    2. (2) 怨恨       愤恨

      ①我们老师把我铡做好的竹节人拿走了。

      ②带着满腔的,战士们把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

    3. (3) 别出心裁        诡计多端

      敌人山那边的小路上包抄上来。

      ②张萌萌,用橡皮泥给小是木偶做了一顶帽子。

  • 4. 补全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别出__________    ②弄巧成_____    ③虎视__________    ④忘_____所以

    ⑤威风__________    ⑥心_____意足    ⑦怒气__________    ⑧大_____流星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2. (2) 词语③⑤⑦的结构比较特殊,我还能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3. (3) “聪聪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 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中,画横线的部分可用词语来替代。芳芳走路步子迈得大,走得快,可用词语来形容她走路的样子。
  • 5. 本文回忆了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等几件趣事。全文表现了
  • 6. 《竹节人》语言风格夸张幽默,读着文中那些妙趣横生的童年趣事,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 7. 下列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用小钢锯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当作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②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串在一起。

    ③用小锥子再在上面钻一对小孔,供装手臂用。

    ④用小钢锯把毛笔杆锯成八截短的,当作竹节人的四肢。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④①②③ D . ④②①③
  • 8. 口语交际。

    星期天,小明在家里看《鲁滨逊漂流记》,爸爸看见了,责怪小明说:“你学习不用功,看起这些闲书来倒起劲,做作业去!”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向爸爸解释,请用上一句名言。

二、阅读与理解
  • 9.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zhǎn  cuán)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sǎn  sàn)。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讲课本竖在面前当(píng  bǐng)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的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去,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dìng  zhàn)。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疑。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1. (1) 给文中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意兴——     搏将——     知趣——

    3. (3) “一圈黑脑袋”、“一哄作鸟兽散”说明了什么?
    4. (4) “竖在”、“不便”说明了什么?
    5. (5)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疑。”这句话是描写和描写,说明了
  • 10. 拓展阅读

    跳绳和踢毽子

    林海音

        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台湾的橡皮筋。

        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约寸长的剩余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的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丈长的绳。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拣铜子儿,也不简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下去拣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伸手抢钱,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钢板为硬币,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顺利。

        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瓣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1. (1) 给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下   A qiē   B qiè

      子A  jiān   B  jiàn

    2. (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这篇文章讲了孩童时的两项游戏:

      ②写跳绳,写了自己小时候用做跳绳。写踢毽子,写了以及踢毽子时念儿歌的事。

    3. (3) 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4. (4) 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一句话画上横线。
三、语言表达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