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滕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2-09-09 浏览次数:9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对应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假说 B .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 C . 屠呦呦因提取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 D . 拉瓦锡建立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 2. 根据下列事实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事实

    结论

    A

    SO2的水溶液能导电

    SO2属于电解质

    B

    纯碱溶液显碱性

    纯碱属于碱

    C

    Na2O2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

    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

    D

    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和H2O

    CO2属于酸性氧化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8gH2O所含原子数为NA B . 常温常压下,22.4LCO2所含分子数为NA C . 0.5mol·L-1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NA D . 3.2gO2和O3混合气体中的氧原子数为0.2NA
  • 4. 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闭合开关K后,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证明酒精溶液是非电解质 B . 闭合开关,往溶液中通入氯气,随着气体通入,电流计示数增大,故氯气是电解质 C . 用0.1mol·L-1的蔗糖溶液替换酒精溶液,电流计的示数相同,则蔗糖是非电解质 D . 闭合开关,往烧杯中加NaCl固体,虽固体溶解,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 5.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 氢氧化铜与硫酸的反应:OH-+H+=H2O B . 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C .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 D . 澄清的石灰水与醋酸反应:Ca(OH)2+2H+=Ca2++2H2O
  • 6.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越来越多,各个学科领域是相互联系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的研制 B . 研制一款更加环保的易分解的塑料 C . 将废旧的物品和不能直接利用的农产品通过技术转化成汽车燃料 D . 研究物体的运动与运动规律
  • 7. 下列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2F2+2H2O=4HF+O2 B . Cl2+H2O=HCl+HClO C . 3NO2+H2O=2HNO3+ NO D . 2Na2O2+2H2O=4NaOH +O2
  • 8.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I中:实验现象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作用,潮湿的氯气有漂白作用 B . 图II中:闻Cl2的气味、应吸入足量氯气 C . 图III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 . 图IV中:若气球膨胀,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 9. 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将气体先通过( ),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A . 澄清石灰水 B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C . 饱和食盐水 D . 苛性钠溶液
  • 10. 工业上利用粗硅制备高纯硅可通过如下反应实现(反应均已配平),①Si+3HClSiHCl3+X②SiHCl3+YSi+3H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Y为同一种物质 B . 反应①②均为置换反应 C . 由反应①②可知单质硅和单质氢还原性相同 D . 反应①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11. (2020高二下·白城期末)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 B . 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 .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 . 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 12. 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 .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 . CH3COOH溶液与Ca(OH)2溶液混合 C . HNO3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D .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 13. 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通过反应2NaClO3+SO2+H2SO4 = 2ClO2+2NaHSO4制得,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ClO3发生氧化反应 B . SO2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 C . H2SO4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D . 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67.5g ClO2
  • 14. 如图所示,将淀粉胶体和食盐溶液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的袋子中,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Na+和Cl-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重复几次,可以得到纯净的淀粉胶体,该方法称为渗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粒子直径小于1nm(10-9m)的分子和离子能通过半透膜 B . 淀粉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 . 渗析法可以用来提纯胶体 D . 用滤纸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
  • 15.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关于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雾是一种胶体 B . 光是一种胶体 C . 美景形成了一种气溶胶 D . 发生丁达尔效应
  • 16. 高铁酸钾()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的饮用水处理剂,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还能吸附杂质起到净化饮用水的作用 B . 溶液吸收反应Ⅰ中尾气后可再利用 C . 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 . 该生产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
  • 17. 在某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离子组是(   )
    A . K+、Na+、Cu2+、SO B . Na+、Al3+、Cl-、NO C . Na+、K+、CO、Cl- D . K+、SO、Cl-、Ba2+
  • 18. (2018高一上·北京期中) 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C、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 . 一种化合物 B .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 . 两种化合物 D . 两种单质
  • 19. (2021高一上·阎良期末) 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②中的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氢气 B . 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酸性物质生成 C . 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 . 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 20. 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热可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 B . Na2CO3和NaHCO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 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 . 相同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作用时,产生的气体的质量相同
二、填空题
  • 21. 钠、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2NaCl(熔融)2Na+Cl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1) 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       
      A . 石蜡封存    B . 放在细沙中 C . 放在水中 D . 放在煤油中
    2. (2) 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
    3. (3)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干燥的坩埚中,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其现象为。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钠的一种氧化物常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氧气的来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22. 食盐是有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调味品。从海水得到的粗食盐水中常含Ca2+、Mg2+ , 需要分离提纯。现有含少量杂质(主要为少量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的粗盐制取较纯净的食盐、某学生小组设计的提纯操作步骤和加入试剂的情况如图。

    1. (1) 第①步蒸馏水溶解粗盐后,获得“液体(浓)”的操作名称为,沉淀A的化学式
    2. (2) 写出第⑤步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请写出操作第④、⑤步所加试剂名称:④;⑤
    4. (4)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步骤可以简化,请你提出一种设想;
三、综合题
  • 23. 某次实验中预计需要使用480mL0.1mol·L-1的纯碱溶液,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溶液的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配制过程中,溶解纯碱首次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的体积约为mL。
    2. (2) 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需要称量纯碱的质量为
    3. (3) 本次配制应选择的最主要仪器为(只写1个)。
    4. (4) 指出所给流程图中的操作有两个明显的不正确,请简要描述出不正确点:
    5. (5) 指出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溶解、转移溶液后,没有洗涤玻璃棒及烧杯:

      ②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③容量瓶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

  • 24.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氯化铁制备Fe(OH)3胶体并检验其性质。
    1. (1) 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①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4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混合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②乙向饱和FeCl3溶液直接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③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制备方法正确:(填“甲”、“乙”或“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 (2) 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胶体,请写出相关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3. (3) 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4. (4) 下列说法中属于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选项共有____个(填阿拉伯数字)。
      A . 分散质Fe(OH)3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B . 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C . Fe(OH)3胶体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 D . 分散质Fe(OH)3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 E . 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透明状液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