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

更新时间:2022-09-01 浏览次数:5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成语、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角度解读

    A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香”的原因之一是美酒含有酯类物质

    B

    “司南之杓(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2O3

    C

    三月打雷麦谷堆

    在雷电作用下N2最终转化成被作物吸收的化合态氮

    D

    《本草经集注》记载“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利用物理方法(焰色反应)可以鉴别钾盐

    A . A B . B C . C D . D
  • 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021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达3.79万公里,举世闻名,其车体为铝合金锻造而成 B . 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太阳能电池感光板所用材料均为晶体硅 C . 鼓励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D .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中含有氚()和等放射性同位素,属于化学变化
  • 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 . 的电子式: C . 乙烯的结构简式 D . 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是
  • 4.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10mL量筒量取浓硫酸7.13mL B .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如果没有铂丝,可用缠在玻璃棒上的铁丝代替 C . 温度计不慎打破,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 D .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时,应挤压玻璃球,使液体快速流出,向下冲出气泡
  • 5. 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Mg、Al原子的电负性依次增大 B . HCl和HI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 C . 氨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间没有氢键,故的熔沸点及稳定性均大于 D . 基态钾原子核外电子共有19种运动状态,且其3s与4s轨道形状相同,能量不相等
  • 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结论

    A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

    溶液变黄

    氧化性:

    B

    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与蒸馏水混合、搅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反应液上方

    试纸变蓝色

    镁燃烧产生的与水反应产生了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

    溶液显红色

    水溶液呈酸性

    D

    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中部

    蓝色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 硫酸可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某些挥发性酸 C . 蛋白质和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的最终产物均是葡萄糖 D . 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陶瓷、茶叶、丝绸、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 8. 是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与水反应生成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可与结合形成 B . 离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C . 键键长小于键键长 D . 中B原子都是杂化
  • 9. (2017高二上·双流期中)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的是(  )
    A . 干燥氯气       B . 稀释浓硫酸    C . 实验室制氨气       D . 测定盐酸浓度
  • 10. 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的生成可能存在三个阶段的转化,其主要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摩尔质量为97 B . 第I阶段的反应中NO2被氧化 C . HNO2、NO2、H2O均为电解质 D . 第II、III阶段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NO2=HNO2+
  • 11. 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氯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可作为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 B . 溶液f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C . a与d,a与f在酸性情况下反应,均可以得到b D . 加入适量溶液可以增强b溶液的漂白性
  • 12. W、X、Y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W和Y两种元素的单质可以生成两种化合物,X元素的氢化物和它的某种氧化物反应,可以生成固态单质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水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B . 同周期元素中,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C . 同主族元素中,Y的简单氢化物沸点最低 D . W、X、Y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是
  • 13.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B . 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的含有的质子数为 C . 9g晶体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D . 将18mol/L的浓硫酸50mL与足量铜粉共热,产生的分子数为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干冰晶体中二氧化碳的配位数是12 B . 新戊烷[]分子中5个碳原子形成的空间构型是为正四面体形 C . 分子中不含环状结构且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分子中键和键的个数比为 D . 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 15. 锂离子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是废旧电池的合理处理,否则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下图是某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含、Al、C等)的处理工艺(已知与NaOH不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滤液X的主要成分是偏铝酸钠 B . 灼烧的目的是去碳,灼烧实验用到的仪器有坩埚、三脚架、石棉网等 C . 还原步骤中转化为 D . “除铝”、“还原”和“沉淀”三步共同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二、实验题
  • 16. 氮化锶()是工业上生产显示器的原材料,遇水剧烈反应。实验室常用锶和氮气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与镁、钙同主族,锶与水、二氧化碳、氧气、氨气等迅速反应。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省略)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仪器中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反应方程式是
    2. (2) 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中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装置D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3. (3) 装置F的作用是
    4. (4) 测定氮化的纯度:取10.0g该产品,向其中加入适量水,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浓硫酸中,利用浓硫酸的增重计算得到产品的纯度,该方法测定的产品纯度(填“偏高”、“偏低”),其原因是。改进方法是;后测定浓硫酸增重1.02g,则产品的纯度为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 17. A、B、C、D、E是前四周期的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B、C位于同一周期且位置相邻,其中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其所处周期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E为过渡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两个单电子,其余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回答下列问题
    1. (1) B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E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其基态原子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 (2) B、C两种元素分别与A元素形成的两种10电子阳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都是采用杂化,键角大的是(填离子符号),原因是
    3. (3) D单质通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写出ADC的电子式
    4. (4) 的空间构型是;第一电离能BC(填“<”或“>”)。A、B、C三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 18. 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示(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1. (1) 若甲为气态氢化物,乙为黄色固体,写出此时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甲为两性氧化物,乙的水溶液呈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写出乙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写出此时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 (3) 若甲为金属单质,反应④为置换反应,则往乙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为:往丙的溶液中滴加(填化学式),产生蓝色沉淀。
    4. (4) 若甲为气体单质,乙为含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请写出甲的分子式,乙的电子式
四、工业流程题
  • 19. 铜系金属元素铈可作催化剂、电弧电极、特种玻璃等。铈的合金耐高热,可以用来制造喷气推进器零件。实验室利用废旧的液晶显示器设计实验回收铈的流程如图所示(已知废旧显示器除了含有二氧化硅外,还有等物质,其中铺有两种价态,具有强氧化性,与常见的无机酸不反应):

    1. (1) 步骤Ⅰ和步骤Ⅱ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 (2) 步骤Ⅱ的离子方程式是;为了加快步骤Ⅱ的反应速率,有人提出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你认为是否合适,解释理由
    3. (3) 固体B的主要成分化学式是,说出该物质两个主要用途
    4. (4) 可否省掉真空加热这一步,对溶液直接加热蒸干而得到 , 请说明理由
    5. (5) 步骤IV的化学方程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