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镇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9-01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的是(   )
    A . 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B . 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C . 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D . 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
  • 2. 反应C2H2+2CuClCu2C2+2HCl可用于制备有机反应催化剂乙炔铜。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A . Cl-的结构示意图: B . C2H2分子中σ键和π键个数之比为3∶ 2 C . HCl的电子式: D . 中子数为36的铜原子可表示为Cu
  • 3. 由铁及其化合物可制得FeSO4·7H2O、FeCl3、K2FeO4等化工产品,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 广泛应用。高炉炼铁的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3.5 kJ·mol-1。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 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B .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的消毒 C . 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可用铁制容器贮运浓硝酸 D . Fe2O3能与铝粉发生置换反应放出大量热,可用于焊接钢轨
  • 4. 由铁及其化合物可制得FeSO4·7H2O、FeCl3、K2FeO4等化工产品,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 广泛应用。高炉炼铁的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3.5 kJ·mol-1。下列由废铁屑制取FeSO4·7H2O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 . 用装置乙加快废铁屑的溶解 C . 用装置丙过滤得到FeSO4溶液 D .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FeSO4·7H2O
  • 5. 由铁及其化合物可制得FeSO4·7H2O、FeCl3、K2FeO4等化工产品,它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 广泛应用。高炉炼铁的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ΔH=-23.5 kJ·mol-1。对于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S>0 B . 升高温度使反应物活化分子数增多,能提高反应速率和CO平衡转化率 C . 增加炼铁炉高度,延长CO和铁矿石接触时间,能降低平衡时尾气中CO的体积分数 D . 制备的生铁中含少量Fex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比纯铁慢
  • 6. 实验室通过如下步骤可从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 , 含有少量Al2O3)制备铬酸钠 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温灼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FeO·Cr2O3]+8Na2CO3+7O22Fe2O3+8Na2CrO4+8CO2 B . 浸取所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a、Al3、AlO、CrO、CO C . 除杂时,加入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 . 向Na2CrO4溶液加入硫酸酸化,溶液将由黄色变为橙色
  • 7.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矿物质,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W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Z>Y>X B .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Z>Y>X C . X、Y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子的键角:X>Y D . W2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8. 一定条件下,在Na2S—H2SO4—H2O2溶液体系中,检测得到pH时间振荡曲线如下图所示,同时观察到体系由澄清→浑浊→澄清的周期性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Na2S溶液水解:S2-+2H2O=H2S+2OH- B . Na2S溶液与少量 H2SO4反应:S2-+2H=H2S↑ C . 体系由澄清变浑浊:HS-+H2O2+H+=S↓+2H2O D . 体系由浑浊又变澄清:S+2H2O2=SO+4H
  • 9. 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 (结构简式如下图)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在空气中能长时间保存 B . 该分子中碳原子存在sp2、sp3杂化 C . 该物质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D . 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2 mol Br2
  • 10. 下图为探究Na2O2与水反应的实验。

    已知:H2O2H+HO;HOH+O。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①④实验中均只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 ③和④实验说明Ksp(BaO2)<Ksp(BaSO4) C . ⑤实验中说明H2O2具有氧化性 D . ②⑤实验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Na2O2与水反应有H2O2生成
  • 11. 最近我国科学家以CO2与辛胺为原料实现了甲酸盐和辛腈的高选择性合成,该合成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i2P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 . In/In2O3-x电极上可能有副产物O2生成 C . 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D . 在Ni2P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CH2)7NH2-4e-+4OH-=CH3(CH2)6CN+4H2O
  • 12.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NaHCO3的性质。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用pH试纸测得0.1 mol·L-1 NaHCO3溶液的pH约为8.0

    2

    向10 m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1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测得溶液pH约11.3

    3

    向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0.1 mol·L-1 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

    向10 m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10 mL 0.1 mol·L-1盐酸,产生无色气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有:c(Na)>c(HCO)>c(CO)>c(H2CO3) B . 实验 2 得到的溶液中有 c(OH-)=c(H)+c(HCO)+2c(H2CO3) C . 实验3反应后静置的上层清液中有c(Ca2)·c(CO)>Ksp(CaCO3) D . 实验4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
  • 13. NH3与O2作用分别生成N2、NO、N2O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工业尾气中的NH3可通过催化氧化为N2除去。将一定比例的NH3、O2和N2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NH3的转化率、生成N2的选择性[100%]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NH3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 . 其他条件不变,在175~300 ℃范围,随温度的升高,出口处N2和氮氧化物的量均不断增大 C . 催化氧化除去尾气中的NH3应选择反应温度高于250 ℃ D . 高效除去尾气中的NH3 , 需研发低温下NH3转化率高和N2选择性高的催化剂
  • 14. 甲烷水汽重整反应(SMR)是我国主要制氢技术,能助力实现“碳达峰”的目标。SMR反应常伴随水煤气变换反应(WGS):

    SMR: CH4(g)+H2O(g)CO(g)+3H2(g) ΔH1=a kJ·mol-1

    WGS:CO(g)+H2O(g)CO2(g)+H2(g) ΔH1=b kJ·mol-1

    CO2甲烷化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途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2甲烷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4H2(g)CH4(g)+2H2O(g) ΔH=(a+b)kJ·mol-1 B . Pd是CO2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 C . 反应过程既有碳氧键的断裂,也有碳氧键的形成 D . 反应过程中有中间体CO分子生成
二、填空题
  • 15.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应资源化综合利用产出的炉渣(主要含Fe2O3)和尾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1. (1) 锻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尾气净化所得SO2 , 边搅拌边通入NaOH溶液中制备NaHSO3溶液。溶液中H2SO3、HSO、SO随pH的分布如图所示,要得到较为纯净的 NaHSO3溶液,应采取的实验操作为

    3. (3) 焦亚硫酸钠(Na2S2O5)与强酸反应放出SO2 , 加热NaHSO3溶液可制备焦亚硫酸钠,所得产品中可能含有Na2SO4.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SO的操作为
    4. (4) 炉渣中的Fe2O3可制备还原铁粉。还原铁粉纯度可通过下列方法测定:称取0.280 0 g 样品,溶于过量稀硫酸,平行三次用标准K2Cr2O7溶液滴定所得溶液中的Fe2 , 平均 消耗0.030 00 mol·L-1的K2Cr2O7溶液25.10 mL (测定过程中杂质不参与反应)。

      ① 写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 计算还原铁粉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三、工业流程题
  • 16. MnO2是一种两性氧化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和BaS可制备高纯MnCO3
    1. (1) 把粉碎的软锰矿粉与BaS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锰的氧化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氧化物化学式为

    2. (2) 保持BaS投料量不变,随MnO2与BaS投料比增大,软锰矿还原率和氢氧化钡的产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当>3.5时,Ba(OH)2产率减小的原因是

    3. (3) 搅拌时间对Ba(OH)2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延长搅拌时间,Ba(OH)2产率提高,原因为

    4. (4)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经过可获得Ba(OH)2·8H2O晶体。
    5. (5) 反应后的滤渣中还含有S和未反应的MnO2 , 以此滤渣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MnCO3的流程如下。

      ①酸溶还原时,Mn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以上制备是在常温下进行,此时Ksp[Mn(OH)2]=2×10-13、Ksp[Fe(OH)3]=1×10-39。工业上,当某离子浓度小于1×10-6 mol·L-1时,认为该离子已除净。氧化后所得溶液中c(Mn2)=0.2 mol·L-1 , 为使溶液中Fe3除净,调节pH的范围应为

四、实验题
  • 17. 磷酸亚铁[Fe3(PO4)2·8H2O]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料,能溶于强酸,不溶于水。实验室可利用FeSO4·7H2O、Na2HPO4·12H2O及CH3COONa·3H2O为原料制备磷酸亚铁,主要反应为3FeSO4+2Na2HPO4+2CH3COONa+8H2O=Fe3(PO4)2·8H2O ↓+3Na2SO4+2CH3COOH。
    1. (1) 应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配制酸性FeSO4溶液,若蒸馏水未经煮沸直接配制,则可能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可用如图装置合成磷酸亚铁。在三颈烧瓶中先加入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稀溶液作底液,再向烧瓶中滴入Na2HPO4与CH3COONa混合溶液至pH=4时,再滴入FeSO4溶液,最终维持pH=6。

      ①用抗坏血酸溶液作底液的作用是

      ②为提高反应过程中磷酸亚铁的产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A. 适当提高水浴温度

      B. 将抗坏血酸改用稀硫酸,加快反应速率

      C. 适当加快搅拌速度,延长搅拌时间

      D. 把FeSO4溶液滴入Na2HPO4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再加入抗坏血酸

    3. (3) 检验产品中是否混有Fe(OH)3或FePO4杂质的方法是
    4.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工业品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含Na2HPO4、重金属盐及有色杂质等)提纯得到Na2HPO4·12H2O晶体。已知:Na2HPO4溶液pH在8.2~8.4 之间,重金属硫化物不溶于水。请补充实验步骤:将工业品溶于热水;,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Na2S溶液、0.1 mol·L-1 H3PO4溶液、0.1 mol·L-1 NaOH溶液、活性炭]
五、原理综合题
  • 18. 含氮废水需经处理后排放,氨氮(以NH3、NH存在)和硝态(以NO存在)废水的处理方法不同。

    (一) 某科研小组用NaClO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

    已知:①HClO的氧化性比NaClO强;

    ②NH3比NH更易被氧化;

    ③国家标准要求经处理过的氨氮废水pH要控制在6~9。

    1. (1) pH=1.25时,NaClO可与NH反应生成N2等无污染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进水pH对氨氮废水去除率和出水pH的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①进水pH为1.25~2.75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迅速下降的原因是

      ②进水pH为2.75~6.00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③进水pH应控制在左右为宜。

    3. (3)

       (二)石墨烯负载纳米铁能迅速有效地还原污水中的NO , 纳米铁还原废水中NO的可能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纳米铁还原NO的过程可描述为
    4. (4) 经检验,污水经处理后,水体中NO、NO浓度很小,但水中总氮浓度下降不明显,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