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届高三8月全国高考分科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3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急速发展,大家都有一种共识,原本城市中挺有文化味道的店铺招牌被拆除,街面上随处可见大小、色彩、风格都如同复制粘贴一般的统一招牌。招牌作为挂在商店门前 用于指示店铺名称的牌子,实际上是经营者的品牌标识。中国招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 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方政府以“美化市容,规范管 理”为由对街道店铺招牌进行整齐划一的改造,是对招牌文化的破坏,也是对美化市容的一种误 解。不仅陷入了形式主义,更可能扼杀掉城市的活力。

    招牌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载体。“全聚德”“六必居”“陶陶居”……每当有人提起这些熟 悉的品牌,其独具特色的招牌(包括名称、标志、颜色等细节)就会呈现在脑海中。招牌是商业竞 争的重要元素。招牌承载着顾客对产品的定位和认知,也是商家传递理念的途径。营销学认 为,顾客会将招牌与产品的类型、质量、特点联系起来。百年老店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 其招牌已经牢牢地印刻在顾客的心中,成为品牌的代名词。招牌整齐划一忽略了招牌本身能够 传递丰富的信息,磨灭了店铺个性化的元素,难以激发其顾客的兴趣和印象。整齐划一的改造, 违背了商业发展的规律,可谓历史的倒退,其影响的不仅是店铺的美感,还是店铺的发展与传承。

    招牌是城市街道"烟火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其他街道、城市的重要特点,标志着商业繁荣的程度。日本秋叶原肆意张扬“探出头”来的店铺招牌成为其特立独行的城市标识;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广州北京路……这些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步行街,宽窄高低交错的店 铺、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营造出浓厚的商业氛围,吸引着千万游客慕名而来。他们不仅没有给人杂乱的感觉,反而因为其繁荣景象而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美有多种,有简洁之美、有繁华之 美,商业街区就应当以繁华为美,若非要将繁荣之美改成简洁之美,将造成美的错位,产生不协 调的效果。整齐划一非但无法产生美的感受,还消除了街道的繁荣气象,最终失去了 “烟火人气”

    招牌管理应当尊重个性,彰显个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店铺招牌的改造无可厚非。 但是改造不等于通过“统一服饰”来达到整齐的效果,更不等于通过限制商业活动来达到规范规 整的目的。城市治理归根到底是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发展氛围。直观感受是让居民生活便利,商铺健康经营。事实上,台湾、日本等地都曾进行过店铺门面的改造,他们在翻新门面装点门面的过程中充分尊重招牌的个性化设置,不仅让改造后的店铺门面更加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更加合理,同时也让招牌的呈现更加大放异彩,个性十足。改造后人气更旺 了,游客的体验也更好了。招牌的管理不仅要考虑如何改善市容、消除安全隐患,更应理解招牌 对呈现城市特色,促进商业繁荣的作用。管理不是要消除个性,而是要通过规范进一步彰显个 性;正如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街道更加繁荣。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整齐划一,统一服饰,无疑陷入 形式主义,最终将违背初衷。

    招牌的管理看似小事,却考验政府社会治理的水平。“拍脑门''的决策看似滑稽的背后,实则对城市底蕴的破坏,对商业氛围的破坏。

    (摘编自黄福特《不要让统一招牌扼杀城市活》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招牌整齐划一不仅没起到美化市容的作用,反而消除了繁荣气象,破坏了商业氛围。 B . 对于百年老店来说,招牌已经成为品牌的代名词,商业竞争本质上就是招牌的竞争。 C . 招牌是城市街道的重要部分,各种独具特色的招牌组合成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D . 对街道店铺招牌进行整齐划一地改造,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扼杀了城市发展的活力。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由表及里,论述“统一招牌”背后的文化审美、城市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B .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招牌的品牌意义,突出了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C . 文章将日本秋叶原的店铺招牌和北上广地区步行街对比,强调繁华也是一种美。 D . 文章有理有据,主张尊重个性和彰显个性,反对粗暴消除个性的形式主义做法。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招牌是经营者的品牌标识,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招牌会使顾客对产品的质量、特点、类型产生强烈的认知,从而成为品牌的代名词。 C . 城市治理要充分尊重招牌个性化设置,而规范招牌会使城市活力全无,妨害城市繁荣。 D . 招牌应该彰显城市的烟火人气,拒绝浓厚的商业气息,才能吸引千万游客慕名而来。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迅速成长,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 业不断涌现,为积累社会财富、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由于一代代企业家的不懈奋斗与追求卓越,众多中国品牌得以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中国亦开始从制造大国向品牌大国转变。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品牌建设和品牌 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全球叫得响的国际品牌还不够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们的品牌发展还略显滞后。从拼价格到比品质,从靠资源到重 创新,中国品牌正在走出“微笑曲线&勺底部,开始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年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四大亮点》《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12月21日 )

    材料二:

    下面是对海外消费者关于中国品牌产品的调查数据,调查人数为543人。

    图3中国品牌产品技术含量高的认知

    (摘编自《中国品牌与环境的海外消费者认知》)

    材料三:

    我们首先来看两组数据:1.据统计,在全球超过500种的主要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2.英国品牌顾问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的《201$世界品牌价值500强》报告 显示,仅有22个中国品牌进入500强行列。

    对比以上两组数据,结果耐人寻味。从第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制造”的宏观发展 情况及其在数量、产量上的优势。而在第二组数据中,我国知名品牌入围的数量不多,则体现了 “中国制造”在品牌形象推广和对外传播方面还有待加强。显然,“中国制造”目前的发展情况与 它自身的数量优势并不对等,同时也表明中国目前是制造大国,但远没有达到制造强国的水平! 尤其是在品牌建设和对外传播方面。

    从对外传播的角度来讲,目前中国品牌的对外传播与中国国内广告的制作手法类似,大部分还停留在“叫卖式”的层面。各媒体报道的内容也大多是“说自己想说的&并没有过多地考虑 过国外受众的接受程度。这样的传播角度,越来越难以适应海外受众需求的变化,传播效果自 然会打折扣。目前,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传播时,依旧采用的是“自说自话”的形式,对于受众的习惯、喜好并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传播内容也局限在企业出海后的投资规模和工厂个数、位置、面积,以及产能状况、科研投入力度等。在经济发展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在对中国品牌形象 进行对外传播时,应首先考虑将品牌的形象软性植入到国外消费者的生活中,强调“中国品牌” 给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以及为他们创造的新价值,在此基础上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品牌和 中国经济的新形象。

    (摘编自《新时代中国品牌和中国经济的新形象的对外传播》)

    材料四:

    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价值最大化的根本在于品牌软实力的塑造与提升。40年来中国品牌 价值经历了产品战术整合、战略性价值整合到文化性价值观整合的流变。中国品牌长久以来惯 于做“加法”的产品战术思考,战略性思考缺失,认为不断扩张品类、增加市场份额就是企业做大 做强的最优选择。战略性思维的核心是“减法”思维,企业精简战术后最核心的才是品牌核心竞争力。只有将品牌传播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着眼于品牌文化,才能建立品牌关系,实现品牌长期效益。从产品战术整合到文化性价值观战略整合,品牌才能逐渐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中国品牌精神文化价值提升战略研究》 )

    1. (1) 下列关于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中国品牌产品质量好的评价,半数以上海外消费者持中立态度,同意及非常同意的人数 多于不同意的人数;可见他们对中国品牌质量总体比较认可。 B . 近三分之二海外消费者同意和非常同意中国品牌产品价格低,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品牌具 有价格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价廉质劣的负面联想。 C . 对中国品牌产品技术含量高持同意及非常同意态度的海外消费者人数远多于持反对意见 的人数,这表明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在技术上的进步得到一定认可。 D . 从以上三幅图表可知,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只有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 保持产品的低价位,才能在海外市场确保持其明显的竞争优势。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要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提高品牌溢价能力,实现品牌长期效益,就必须把品牌传播提 升到战略的高度,努力增强科技创新,着眼于品牌文化。 B . 大力改进、创新中国品牌形象对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关键在于将中国文化、中国品牌和 中国经济的新形象软性植入国外消费者的生活中。 C . 尽管“中国制造”具有宏观发展与数量产量优势,但“中国制造”质量优势、发展态势仍有不足,特别是品牌建设与对外传播有待加强。 D . 材料一与材料三都表明“中国制造”在品牌建设与品牌经济发展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 在明显差距,原因之一是中国品牌形象推广滞后。
    3. (3) 新时代应如何提高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请简要概括说明。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寻找藏族姑娘

    路遥

    少平到矿区门口,才惊喜地发现,来的人是金波。金波是坐班车来到这里。这里也不是他此行的终点;他只是路过来看看他的朋友。他的目的地在青海——那个他当年当过兵的地方。

    八年过去了,他的梦魂还在远方的那片草原上游荡,寻找失落的马群和那个黑眼睛红脸蛋的牧马姑娘……他和少平一样,今年二十六岁了。二十六岁,不仅到了谈恋爱的年龄,甚至也可 以结婚了。他仍旧孑然一身。

    几年来,他也经别人介绍和自己认识的几个姑娘谈过恋爱,但最后都“吹”了。不是姑娘们看不上他,也不是那些姑娘不出色,而是他常常在快要“成功”的时候,一种深深的痛苦就开始强烈地折磨他。他不由痛心地想起了那个藏族姑娘。他似乎看见她正在那遥远的地方,深情而忧伤地望着他,唱着那首令人断肠的青海民歌。结果,他一次又一次用冰凉的态度拒绝了那些热心爱他的黄原姑娘。

    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那个习惯:用藏族姑娘留给他的白色搪瓷缸每天泡着喝一杯茶水。 对他来说,这几乎成了宗教仪式。有时候,他也会在黄昏中爬上城边的山峦,热泪涟涟地反复唱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他心爱的姑娘。他不能忘记她。这是永远的爱,永远的伤痛!

    就在前不久的一个夜里,他突然梦见他又回到了八年前的那片草原,和他心爱的人相逢在一起,那姑娘又唱起了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金波像着了魔似的,马上请了假,把他个人的全部存款取出来,就带上那只白搪瓷缸子——这唯一的信物,离开黄原,踏上寻找青春和爱情的旅途。他是那样的心切,只准备在少平这里停留一下,就直接搭乘西行的列车奔赴青海。

    两个朋友在一家小饭馆吃了饭,沿着矿区铁路线,肩并肩慢慢朝西走去。

    “但愿你能如愿地找到那位藏族姑娘。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唉,你大概以为我发了疯,为一个几乎陌生的少数民族姑娘,苦苦思念了七八年,如今又像唐·吉诃德一样不远万里去寻找她……”

    “我怎么会那样想呢?你为什么不去寻找她呢?你本来早就应该这么做了!人为了爱情和幸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金波激动地用胳膊紧紧搂住少平的肩头。

    天明以后,金波就搭上西行的列车。随着目的地越来越近,他在车厢里激动得坐立不安。 已经眺见了远方地平线上那一列列戴雪冠的山脉。无边的草原在视野中一直铺向天边。深秋 的草原已经开始发黄了。

    一切都是那样熟悉!马群在哪里?为什么没有听见那支歌?他的脸紧贴着车窗玻璃,难以相信他真的又回到了这地方。

    当金波来到当年的部队驻地时,大吃一惊:呀!这里竟然变成了一座小镇?金波站在当年熟悉的地方,面对着眼前陌生的一切,凄惶得真想哭一鼻子。他跑到各种机关去打问他当年的部队和那个军马场的下落。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当别人听说他要找一个连名字也不知道的藏族姑娘时,都忍不住笑了。

    三天过去了,金波仍然一无所获。金波感到整个草原都旋转起来。他绝望了。但他又迟迟不愿离开这个小镇……他每天都在草原上踉踉跄跄地漫游。

    他长久地立在那个小湖边,立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望着深秋碧蓝的湖水,热泪在脸颊上淌 个不停。波涛轻轻舔着他的脚尖,水鸟在空中盘旋飞翔。远方,草原、山脉、落日、晚霞,仍然是 当年的景象,天空是永恒的,大地是永恒的,幸福却流逝了。是的,流逝了。他真想令时光再退 回到当年,让他重温自己一生中再不会有的青春和幸福……

    别了,草原!别了,雪山!别了,我亲爱的姑娘!无论你此刻在什么地方,我都向你祝福,祝福你美满地生活在人间。我会永远珍藏着你的微笑,你的歌声。我同样会不息地唱那支歌。我企望,某一天,甚至我们已白发苍苍,我们或许还能相见;如若不能,哪怕是在梦中,或在死后的另一个世界里……别了,我心上的人阿!

    一切都结束了。他告别的是人生整整一个段落。青春之花,永远地凋谢在了这片草原上, 这是壮丽的凋谢。他失去的,也正是他收获的。在他那深情而富有的心灵土地上,怎么会没有绚丽的花朵重新开放呢?

    他终于决定明天离开这个小镇。

    他遥望着远方,竟然又忘情地唱起了那首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他立在十字街口,泪流满面地唱着这支没有回声的歌。许多过路的藏汉行人,都惊奇地驻足而立,听他旁若无人地歌唱。人们多半认为,这是一个外地来的精神病人。不过,他却把这支美好的歌儿唱得如此让人揪心啊!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波多次拒绝那些爱他的姑娘,是因为他的内心一直被八年前在军马场认识的藏族姑娘 占据,他无法接受别人的爱。 B . 对金波来说,对藏族姑娘的情感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一种对于那段青春岁月的宗教一 般的无法摆脱的执着迷恋。 C . 少平对金波远赴青海追寻藏族女孩起到了推动作用,正是少平的支持,才让孤独无助的金 波获得了追寻爱情的力量。 D . 小说结尾的十字街口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金波在离开这个梦开始的地方之后,不 知何去何从的迷惘和困惑。
    2. (2) 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3. (3) 小说画线语段在表达上有怎样的特色?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胜,字彦威。权知海州。金人以兵万余欲取海州,胜帅兵出迎之,设伏于隘。伏发,贼大败,献馘千,降三百人,军声益振。沂民壁苍山者数十万,金人围之,朝救不至。寨首滕荻告急于胜,胜提兵往救之。金人多伏兵,胜兵遇伏,胜单骑而殿,以大刀奋击,驰突四击,金阵开复阖。 金兵追之,马中矢踣,步而入寨,金人绝其水,寨中食干粮,胜默祷而雨骤作。胜起义久,朝廷尚未知。沿海制置使李宝遣其子公佐由海道觇敌,至州,始遣忠义将朱震、褚道诣行在 , 白胜姓名 于执政,始知胜之功焉。宝既捷,胜亦还州为捍御计。时金兵已逼关,胜登关门张乐饮酒,犒军士,令固守勿出战。金兵攻之逾时,乃少遣士出袭其后。胜敛兵入城,金兵追将及,胜独乘马反 逐之,叱曰:“魏胜在此!”金兵闻之皆辟易。胜自治军旅,人皆精锐。获金谍者,犒以酒食,厚赂 遣还。有自北方来归者,与之同卧起,共饮食,示以不疑;周其霎贫,使之感激。自是山东、河北 归附者众。得金人虚实,悉以上闻。又第其忠义士功能,假授官资,因李宝转达于朝,悉如所请。 后金人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二十余万来攻海州。时百姓惧金兵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丕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居无何,金兵环城围数重,胜与郭蔚分兵备御,偃旗仆鼓,寂若无人。金军惊疑,数日不敢攻。置炮石,四面合围,负土填壕。胜俟其近城,鸣鼓张旗,矢石俱发,金兵竟不能近。于是罢攻。时都督张浚在建康招胜,询以军务。转阁门宣赞舍人,仍知海州。胜既还海州,镇抚一方,民安其政。

    (选自《宋史•魏胜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百姓惧/金兵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不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 B . 时百姓惧金兵/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不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 C . 时百姓惧/金兵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不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 D . 时百姓惧金兵/皆欲入城/统制郭蔚闭城门不纳/人民牛马蔽野/呼号动地/胜入城/谕以贼势退怯之状/固守可保无虞/乃开门尽纳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献馘,古代打仗以砍下所杀死敌人的鼻子献上作为封赏凭证。 B . 行在,古代天子所在的地方,后专指天子出京巡行所到之地。 C . 鸣鼓,古代打仗时击鼓进攻,不得退缩;鸣金收兵,不得恋战。 D . 建康,南京旧称,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六朝京城。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胜心系百姓,奋勇杀敌。沂州数十万百姓在苍山坚守被金兵围住,朝廷救兵未到,魏胜前去营救,遇到敌人埋伏,单骑殿后突出重围。 B . 魏胜为人低调,立功不报。魏胜起义很久,与金兵作战屡立战功,却不报功,直到沿海制 置使李宝儿子李公佐到来,才将其功劳报告朝廷。 C . 魏胜治军有方,善待归者。有从北方归顺的人,魏胜就与他们一同起居饮食,并且帮助那 些贫困的人,因此山东、河北来归顺他的人很多。 D . 魏胜智勇双全,威震金兵。面对金兵逼近,魏胜关门奏乐饮酒,趁金兵进攻时派遣小股部 队袭击其后,金兵追击时听到魏胜呵斥纷纷退却。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金兵追之,马中矢踣,步而入寨,金人绝其水,寨中食干”,胜默祷而雨骤作。

      ②又第其忠义士功能,假授官资,因李宝转达于朝,悉如所请。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①。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②。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③?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④?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①春幡:古时风俗,每逢立,剪彩绸为花、燕等状,“于妇女之发。②西园:北宋都城汴 京西门外的琼林苑囿。③青韭堆盘:立春日,古人作春饼生菜,号春盘,以迎接新春。④解连环: 此喻忧愁难解。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三句词人借用女子头上的春幡点明立春节气,也体现出春天的柔媚婀娜。 B . “无端风雨”两句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风雨的多变,又暗示南宋不安的政局。 C . 年时燕子可能会在梦中回到北方故土西园,实则是写词人渴望回到北方故土。 D . 春幡、黄柑荐酒、青韭堆盘等带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的热爱。
    2. (2) 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逍遥游》中,点明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受外界评议影响的两句是:“ 。”
    2. (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 ”两句提醒当世统 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意味深长。
    3. (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两句表 达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读书如吃”,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朋友和我聊木心,我直言不大喜欢他的文字。木心崇 拜者很多,而我竟然不喜欢,非是不恭,实在只是不对我的口味而已。

    早些年有一位前辈作家        我说,你的文章缺少警句,文章中一定要有警句,这样才能 吸引读者。承蒙人家教诲,怎奈我是孺子不可教也,口中唯唯,心下却          。我有个偏见, 文章中刻意要去写警句,就有点像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好文章应该不靠这个。我平日在写 小文章时,有的句子自己看着嫌漂亮,就总要改一改,宁可改得家常拙朴些,怕难为情。

    平心而论,木心有才有识,我不喜欢其文,只是嫌其雕琢太过,失之于巧和佞,未能平实和蕴 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看木心之文,总不免要生"             ”之叹。做文章,文章自然 总是要做的,但做过头便          。(    ),若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的金句警句我也喜欢看,但专以金句警句为本领,故作惊人语,以邀读者宠,便如搔首弄姿的女人,不免肉麻。古人有言“观书鄙章句”,鄙的怕就是这样的所谓金句警句吧?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指教    不以为然    质胜文      过为已甚 B . 指点    不以为意    质胜文      过犹不及 C . 指教    不以为意    文胜质      过为已甚 D . 指点    不以为然    文胜质      过犹不及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我并不是讨厌金句警句,与之并没有仇 B . 金句警句我并不是一味讨厌,与之并没有仇 C . 我并不是一味讨厌金句警句,与之并没有仇 D . 金句警句我并不是讨厌,与之并没有仇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专以写金句警句为本领,故作惊人语,以邀读者宠,便如搔首弄姿的女人,不免肉麻。 B . 但如果专以写金句警句为本领,故作惊人语,以邀读者宠,便如女人的搔首弄姿,不免使人肉麻。 C . 但专以金句警句为本领,故作惊人语,以邀读者宠,便如女人的搔首弄姿,不免使人肉麻。 D . 但如果专以金句警句为本领,故作惊人语,以邀读者宠,便如搔首弄姿的女人,使人不免 肉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阻拦索表面看起来只是一根钢丝绳,①          。固定翼舰载机在航空母舰的甲板上降落时, 是通过高速着陆在甲板上,同时舰载机的尾钩需要顺势“抓住”阻拦索,才能顺利降落。 ②            , 舰载机就必须快速起飞拉升。阻拦索是由许多小钢丝“拧''在一起的。其最内部是一根由大麻 纤维和聚酯材料制成的芯索,而这根芯索外面又有多股“小钢丝”按规则扭结成的“大钢丝''呈螺旋状层层包围,并且每股钢丝之间还有交接的钢丝,③          。不仅如此,制作出来的阻拦索必须满足合适的韧性、高强度等要求,才能够在瞬间承受100吨以上的拉力,否则是无法真正投入使用的。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2个字。
    2. (2) 请简要概括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 3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年猪流感这个名字曾让一些国家限制猪肉贸易、下令屠宰生猪,后来为避免对人 们的误导,世卫组织将该疾病更名为HINI流感。2015年的MERS,曾被命名为“中东呼吸 综合症”,引发巨大争议。2020年新冠肺炎发生后,英美媒体曾将此病毒命名为“武汉病毒” “中国病毒”,后来世卫组织正式更名为“COVID - 19,,其中“CO”代表“冠状”,“VI”代表“病 毒,“19”代表这一疾病最初发生在2019年。

    我们给病毒取的名字不能指向某个地理位置,某个动物,某个个人或群体,同时这个名 字要易读,且与该疾病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据此完成写作。

    要求:文体自选,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得抄袭或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