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30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40分)
  • 1. 看拼音,写词语

    qīng cuì

    bō nòng

    biān pào

    yòu zhì

    chè dǐ

    kuān wèi

    rǎn gāng

    pì jìng

  • 2. 解释带点的字

    ①万象

    ②死得其

    ③无独有

    ④见微知

  • 3.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1. (1) 请写出“乱蓬蓬”的近义词
    2. (2) 这一处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
    3. (3) 李大钊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却坚贞不屈,请你想象当时的场景并写下来(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的高尚品质) :
    4. (4) 在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中,你制作的红色诗词小诗集名称是,这个名称包含的寓意是:
  • 4.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 (1) 这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
    2. (2)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3. (3) 请你仿照这种写法,表达自己对小学生活的独特感受:
  • 5. 按原文填空
    1. (1) ,千万和春住。
    2. (2) 最是一年春好处,
    3. (3) ,子欲养而亲不待。
    4. (4) 粉骨碎身浑不怕,
    5. (5)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6. (6)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 6. 现代文阅读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中国文化中自古至今传承着“民以食为天”的警训。然而,当曾经的贫穷、饥饿与我们渐行渐远,就出现了“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18年底发布了《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食物浪费的严重程度己非“触目惊心”四字所能概括。

    根据《报告》,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中国餐饮业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餐馆的食物浪费量更大,因为这样的场合往往是朋友相见、商务聚会的场所,点餐、就餐往往更注重“面子”。这类聚会还伴有大量酒水消费,因而会减少对其他食物的食用,常常导致更为严重的食物浪费。据《报告》,大型餐馆商务聚会类型的平均浪费率高达38%。

    校园也是浪费的“重灾区”.各种供餐方式中,以盒饭浪费最严重,浪费量高达每人每餐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换句话说,1/3 学生的盒饭被倒掉了。香港《南华早报》也曾刊文指出,内地大学校园里2800万大学生每年扔掉的粮食足以养活1000万人。

    要知道,这只是“城市餐饮”这一环节中的浪费。其实在消费前的制作环节,很多浪费行为已经在厨房开始了。比如,不少烹饪食材其实只使用一部分:为了口感,极端挑剔地选用食材;为了卖相,很多食材只是入眼而非入口。

    在食物进入市场流通之前,浪费已经出现。对此,《经济日报》曾报道,我国每年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环节产生的浪费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或许很多人还未意识到,餐桌浪费不仅意味着大量食物被扔掉,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时所投入的大淡水资源、能源、土地以及生产资料等的无效消耗。同时,处理这些厨余垃圾也将给城市带来巨大的环境压力.。如果我们能够减少或避免浪费食物,那么,每年就会有250万亿升的淡水、113 亿千瓦时的电力、18919 平方千米的森林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如果美食不可辜负,那么食物就是我们与自然最近的红线,我们有千万种理由让每一粒米、每一叶菜都能最终归于厨房和餐桌.

    作者:段梅红(选用时有删动)

    1. (1) 联系仝文。说说“舌尖上的浪费”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读了短文的感受。
  • 7. 现代文阅读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拋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暇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何,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作者:刘克升

    1. (1) 农民为什么要把那些瘪种子一一地挑出来?
    2. (2) 联系短文,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3. (3) “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这一处神态描写有什么好处?
    4. (4) 有人认为,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弱小的种子就应该被淘汰掉。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三、作文(有两道作文题,任选一题)
  • 8. 写作题

    ⑴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弹琴、踢球、打篮球等等。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是怎样培养起来的?在这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请写下来。题目自拟。

    ⑵如果你就是一种弱小的种子,你有什么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途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请大胆想象,写一个故事,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