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2-08-23 浏览次数:151 类型:期末考试
一、<h1 >积累与运用</h1>
  • 1. (2021高淳) 补充默写郑燮的《竹石》,注意正确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竹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2. 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1. (1) 卖粥的小tān fàn不时地jiǎo bàn着锅里的粥,那粥越发的nónɡ chóu,让人有一种tián nì的感觉。
    2. (2) 看着妈妈不停地róu cuō着衣服,我不再niàn dao ,蹲在那无声地流泪,妈妈jīnɡ huánɡ地把我拉进怀里,我yī wēi着妈妈,心里却一派荒凉。
  • 3.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见微

    司空

    坚韧

    弗如

  • 4.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把“煞白”的状态描写得更具体)
    2. (2)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1个错标点符号,1个错别字,2处语病)

      既将小学毕业,我们学习更加刻苦了。这学期,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各类读物,有《西游记》《少年文艺》《小学生语文报》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我们班还被评为《书香班级》的光荣称号。

  • 5. 积累与情景运用。
    1. (1) 品古诗。我会玩关于“雨”的飞花令:“,当春乃发生。”“,草色遥看近却无。”“,客舍青青柳色新。”“黑云翻墨未遮山,。”我还能往下接:“。”
    2. (2) 忆经典。《匆匆》一文的开头先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接着提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并连续提出三个追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
二、认真辨析,合理选择。
  • 6.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缈(piāo)     搅(hé) B . 而不舍(qì)  晕(xuán) C . 烧(fén)      含(hu) D . (sān)     徘(huái)
  • 7. 依次填入下列词语中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元______佳节  ______遥自在  秋风______瑟  一笔勾______

    A . 霄  消  潇  消  B . 宵  逍  萧  销 C . 宵  逍  逍  潇  D . 宵  消  潇  销
  • 8. 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 . 屐齿印苍苔(可怜) C . 始送春归(方才)  D . 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比喻) B .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C . 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拟人) D .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夸张)
  • 10.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马诗》《石灰吟》《竹石》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B . 从《两小儿辩日》一文中,我们知道了孔子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C .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说明文,是围绕“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来写的。 D .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使文章显得非常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牢记在心的思想感情。
三、综合实践
  • 11. 小学临近毕业,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以“依依惜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 (1) 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2. (2) 毕业典礼上,大家推荐你给老师写一段话,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请把这段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至少一种)。
四、<h2 > 阅读感悟</h2>
  • 12. 课内理解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wéi wèi )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wéi wèi )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1) 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写出“之”在下面句子中的意思。

      ①通国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

      ③思援弓缴而射

      ④虽与俱学

    3. (3) 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应读出的语气;“曰:非然也”应读出的语气。

      A.反问  B.疑问  C.否定  D.肯定

    4. (4) 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请你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横线画出来。请分别用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一个,一个
    5. (5) 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B . 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C . 学习必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 13. 课外提升

    我长大了

    ①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②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

    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③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④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⑤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⑥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他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⑧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⑨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⑩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⑪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⑫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太太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太太。

    ⑬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 (1) 第①自然段“小时候想长大”中“长大”指,第⑬自然段“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 中的“长大”指
    2. (2) 写出文中“我”认为自己长大了的两个标志。
    3. (3) 第⑦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作用是
    4. (4) 4.第⑧自然段中“我有些惭愧”的原因是,反映了“我”的品质。
    5. (5) 第⑫自然段写家里的“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6. (6) 本文叙述了的事情,详写了这两件事,略写了其余两件事,这样写进一步突显了文章的主题。
    7. (7) 写出对第⑬自然段画波浪线这句话的理解。
五、<h2 >习作表达</h2>
  • 14. 六年的小学成长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总有一些事不经意间又涌上我们的心头,这些都曾经滋润过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请以“留在我心底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补全题目,空缺处可填写“人、眼神、话语、笑容、掌声、秘密、感动”等;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