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必修 上册 /第一单元 /2 /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统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2.1《立在...

更新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54 类型:同步测试
一、
  • 1. 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的精神,喷发出“五四”时期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B . 本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 C . 郭沫若的这首诗,呼唤“大破坏、大创造”,是“五四”精神的表现。“大破坏”是指把一切象征皇权的亭台楼阁全部砸掉,“大创造”是指要建设民主与科学的新中国。 D . 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呼唤的巨人,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 2. (2020高一下·长春月考)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 春节,小李给老师拜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B .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 C .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D . 涂鸦之作,不值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 3. 根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内容,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努涌 B . 好副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C . 无垠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D . 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B . 林小云在学校有“心算第一人”的美誉,有人说这是训练的结果,也有人说她的速算能力其实可以从家庭遗传的角度得以解释。 C . 如果想刻画一种语言具有什么特征,拿另一种语言来跟它进行比较是最好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发现并感受语言的差异。 D . 建立制度很重要,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还需要有制约和监督机制,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 5.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这位诗人曾熟读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苏联学者切尔卡斯基说过,就多愁善感的气质来说,这位诗人在风格上接近魏尔伦。 B . 《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其原因是与其“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宗旨分不开的。 C . 日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 . 读完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读者就会被这诗生动的语言所谱写的激情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 6. 填空。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1921年结集出版《》,开创了一代诗风,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的明珠。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并开始使用。

    代表新诗创始期最高成就的是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五四”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激起了先进分子的觉醒。___________________不满现状而陷入苦闷的广大青年,迫切寻找激情喷发的方式表达个性解放的要求。一批诗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欧美浪漫主义诗歌中找到_____________和力量。他们在理想的憧憬中揭露封建黑暗,作为旧秩序的叛逆者而忠于自己的热情和理想的一代人,很自然地从思想上接受浪漫主义,并用以作为艺术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这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一批创造社诗人崇奉浪漫主义的___________________。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 B . 它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C . 它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D . 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思想,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 B . “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提出确立的。 C . 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现代诗”名称。 D . “现代诗”名称是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提出的。
    3.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加巨     由     启事     动因 B . 加剧     从     启示     原因 C . 加巨     从     启事     原因 D . 加剧     由     启示     动因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许多人勤奋地买书、读书、藏书,但你问他们这么多年下来最喜欢什么书、哪位作者对自己影响最大,。倘若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些四处点头握手、广递名片的人物,。读书的无效和无聊,不过如此。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对不爱书的人,我劝他多读书;而对爱书的人,,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

  • 9. 筛选下面一段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将其概括成一段文字,不超过40个字。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部分。那么,试图解释它,肯定是一种主动寻求困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索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现代倾向的诗。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智慧的一般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相同、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态势,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现”,本身就是“探索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 1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标题中“放号”的读音在一些读者那里产生了分歧:是读“fàng hào”,还是读““fàng háo”?请谈谈你认为的最合理的读音,并说明理由。要求:结合诗意论析,1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