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的填充模型是: B . 基态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C . 基态原子为第四周期中单电子最多的原子 D . 时,浓度均为0.01mol/L的3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位素 B .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乙醇和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正四面体型分子且键角都为 B . 中心原子为杂化,呈平面三角形 C .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浑浊 D .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与碘反应易生成碘化铜 B . 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以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C . 氨氮废水(含)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D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生成蓝色沉淀
  • 5. 关于反应 , 已知中S为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均失去电子 B . 反应中只是氧化产物 C .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D . 反应生成转移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苯与氯气生成六六六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 .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因为肽键中的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氢键 C . 蒸馏中,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通入,上口流出 D . 灼烧固体时,坩埚放在铁圈或三脚架上直接加热
  • 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0.1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B . 常温常压下,与足量反应,共生成 ,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C . 溶液含有 D . 常温常压下,苯含有键数为
  • 8. 下列有机化合物之间转化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酚、乙醇、硫酸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铵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 B . 超分子特征有自组装如分离 C . 聚四氟乙烯可制作坩埚 D . 向100mL0.1mol/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酸化的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1.435g,可计算x值
  • 10. 氯喹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氯喹和羟基氯喹的结构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对这两种化合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氯喹的分子式和羟基氯喹的分子式仅相差一个O原子 B . 与足量的发生加成反应后,两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数相等,且碳原子均为杂化 C . 加入溶液并加热,再加入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氯喹或羟基氯喹中含有氯原子 D . 为增大溶解度,易于被人体吸收,常把氯喹或羟基氯喹与硫酸、盐酸反应制成盐类
  • 11. X、Y、Z、W均为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Z的最高价阳离子与Y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且X、Y、Z属于不同周期,W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且内层已经全排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Y的单质 B . 第一电离能大小: C . X与Y不可能组成化合物 D . W的价电子排布为
  • 12. 时,下列关于二元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存在反应 , 则说明 B . 若盐的溶液为酸性,则必为强酸 C . 为二元弱酸,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中性时,则 D . 为二元弱酸,则取溶液 , 加蒸馏水稀释至 , 则该溶液
  • 13. 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n2+以Zn(OH)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Ⅲ区迁移 B . Ⅰ区的SO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 C . 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2H2O D . 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Mn2++2H2O
  • 14. 已知: ΔH,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发生反应,时达到平衡状态Ⅰ,在时改变某一条件,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容器内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 . 时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C C . 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 D . 平衡常数K:
  • 15. 固体溶于水可表示为 , 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 , 已知:;且(反应后)(反应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大于零 B . 均小于零 C . 小于零,大于零 D . 大于零,小于零
  • 1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 少量溶液与溶液反应: B . 溶液与碘酒反应: C . 亚铬酸钠溶液与过氧化氢反应: D . 已知:分别为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17. 冰、水和汽三者之间相关联的一些热力学数据如下:

    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冰中,微粒间作用力只有共价键和氢键 B . 冰变汽时升华热很大,说明升华时分子间氢键全部破坏 C . 冰变水时熔化热很小,说明熔化时分子间氢键破坏很少 D . 根据“升华热>熔化热+蒸发热”可知,水汽()分子间作用力比水汽()分子间作用力大
  • 18. 在时,水溶液中,甘氨酸盐酸盐可看作是二元酸,向的甘氨酸盐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滴定曲线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B与D点可知甘氨酸阳离子 B . B点时 , D点时 , 则 C . C点 D . E点
  • 19. 一种实现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 B . 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醚键和酯基 D . 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 20.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吸电子能力强弱

    3个烧杯盛有的液体,向其中各投入相同的一小粒金属

    产生速率。说明吸电子能由强到弱

    B

    鉴别

    进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样品

    谱图不同,说明能用法鉴别

    C

    检验固体是否为铵盐

    将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浓溶液,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试纸不变蓝,说明固体中不存在铵盐

    D

    检验(或)离子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或)离子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
  • 21. X由2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2;无色气体B遇空气呈红棕色;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砖红色固体,E溶液呈强酸性。

    1. (1) X的组成元素;X化学式
    2. (2) 的离子方程式
    3. (3) 反应转化过程中,生成时消耗葡萄糖的质量至少g。
    4. (4) 设计检验F溶液中溶质阴离子的实验方案
  • 22.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条件下作用时可发生如下反应:

      已知:时,相关物质的焰的数据(如图1)

      ①根据相关物质的焓计算

      ②将一定比例的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的转化率、生成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a、除去工业尾气中的适宜的温度为

      b、随着温度的升高,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可能为

    2. (2) 时,溶液发生反应=2.1×1013 , 反应过程分4步进行:

      Ⅰ、

      Ⅱ、

      Ⅲ、

      Ⅳ、

      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可知,步骤Ⅲ中的平衡常数

      A             B.             C.                          D.

      ②K与之间的关系式为

  • 23. 第四周期的过渡元素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Mn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2. (2) 向溶液中滴入(乙二胺四乙酸)(配体为价阴离子)试剂(调节一定的pH)可得配合物A,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M代表Zn)则一个个原子之间形成的配位键,图中配体的化学式为

    3. (3) 配合物的熔点为 , 沸点为。可用于制备纯铁。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C的电负性小于O B . 是非极性分子,CO是极性分子 C . 中Fe原子以杂化方式与CO成键 D . 反应中没有新化学键生成
    4. (4) 已知NiO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14pm,已知邻近同种离子不相切,异种离子相切,则图中(填“可以”或“不可以”)看作8个晶胞堆积而成,NiO晶体的密度是(列出计算式即可)。

  • 24. 实验室制备苯甲酸、提纯及纯度测定步骤如下:

    Ⅰ、往圆底烧瓶中加入甲苯和水,加热至沸,从冷凝管上口分批加入 , 最后用少量水将粘在冷凝管内壁的冲洗入圆底烧瓶内

    Ⅱ、继续煮沸并间歇性摇动圆底烧瓶,直至甲苯完全反应

    Ⅲ、趋热过滤反应混合物,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 , 合并滤液和洗液,将滤液放在冷水浴中冷却,用浓硫酸酸化溶液从强碱性至强酸性,苯甲酸全部析出为止

    Ⅳ、过滤可得粗产品约2g

    Ⅴ、用重结晶法提纯

    Ⅵ、用碱滴定法测纯度,取样品,溶于乙醇中,加入水和2滴酚酞,用溶液滴定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Ⅰ中冷凝管选择不合适的是(选填A、B、C)
    2. (2) 步骤Ⅱ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为
    3. (3) 步骤Ⅴ中的合理步骤为

      a→                     →        

      a、加入约水()配制成热的浓溶液;

      b、加半匙活性炭;

      c、用少量沸水淋洗烧杯和漏斗中的固体,合并滤液;

      d、搅拌下将溶液煮沸 , 过滤;

      e、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晾干得苯甲酸纯品。

    4. (4) 步骤Ⅵ中测得苯甲酸纯度大于100%的可能原因是,因此将步骤Ⅵ改为中和酸滴定法:称取样品,溶于浓度为中,加入2滴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调至红色消失,加入乙醚,10滴溴酚蓝作指示剂,摇匀,用盐酸滴定,边滴边将水层和乙醚层充分摇匀使生成的苯甲酸及时被乙醚溶解,水层显示为淡绿色时为滴定终点,三次平行数据如下,则苯甲酸的纯度为

      序号

      1

      2

      3

      样品质量/g

      0.1000

      0.1000

      0.1000

      耗酸体积/

      8.00

      8.02

      7.98

  • 25. 已知:

    有机物Y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其合成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X→F的反应类型
    2. (2) 写出E的结构简式
    3.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B . 试剂M的化学式为CH≡CNa C . 有机物D存在1个手性碳原子,有对映异构体 D . 与NaOH溶液反应,1 molY最多消耗2 mol NaOH
    4. (4) G→Y转化过程中有副反应发生,可以形成新的四元环或五元环,写出生成五元环的化学方程式
    5. (5) 写出2种X的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含苯环,且苯环上氢核磁共振谱图显示有2种峰

    6. (6) 以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与有机溶剂任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