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

更新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的认知和体验,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 阿司匹林的包装上贴有“OTC”标识,表示消费者要凭医生的处方才能获得该药品,并在医生指导下才可以使用 B . 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食物中的纤维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 C . 杀菌剂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是因铜离子和石灰乳能使蛋白质变性 D . “增稠剂”MG(C17H35COOCH2CHOHCH2OH)水解可生成甘油和软脂酸
  • 2. 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化学试剂

    制备气体

    A

    生石灰、浓氨水

    NH3

    B

    二氧化锰、浓盐酸

    Cl2

    C

    铜片、稀硝酸

    NO

    D

    亚硫酸钠、浓硫酸

    SO2

    A . A B . B C . C D . D
  • 3. 维生素C是水果罐头中常用的抗氧化剂,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两种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C和阿司匹林都有两种官能团但无相同的官能团 B . 维生素C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维生素C在加热和Cu的催化作用下,不可被氧气氧化为含有醛基的有机化合物 D . 阿司匹林能和新制的、金属Na、乙醇反应
  • 4. 下列能充分说明发生的过程是放热反应的是(   )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5. 能源危机似乎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社会普遍问题,即使锂离子电池及其他成熟的能源技术现在还足以应付我们的能源需求。最近,国际能源期刊Nano Energy报道了一种正负电极均利用涉及氢气反应的全氢电池,将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池是利用电极反应和特殊的隔膜材料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 电池外电路电子由吸附层M经导线向吸附层N移动,内电路通过离子交换膜由左往右移动 C . 吸附层M发生氧化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D . 吸附层N释放出体积为2.24L时,负极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2g
  • 6. 下列有机化合物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酸性和溴水褪色的是(   )
    A . 大多数植物油 B . 分子式符合的烃 C . 聚乙烯 D . 己烷
  • 7.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鉴别三种溶液

    铝热反应冶炼镁

    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

    喷泉实验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北京冬奥会已成为奥运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能源供电的奥运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Cu、和稀硫酸制备替换Cu和浓硫酸制备能体现绿色化学核心思想 B . 冬奥会上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机组,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 C . 冬奥会采用了氢燃料电池车,还开发了全新的车载光伏发电系统,体现了“绿色出行”的理念 D .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以实现“碳中和”
  • 9. 过多的排放,往往会产生污染。某研究性小组探究NO与炽热的铜粉反应,设计如下实验

    已知: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 , E中产生的浓度较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通 , 排尽空气,防止空气中氧气干扰实验,实验后通 , 排尽装置内的NO,防止拆卸时产生污染性气体 B . 装置B中的试剂为 C .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铜粉变黑,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 . F装置中的试剂是NaOH,吸收多余的NO,防止污染环境
  • 10. 由Fe、Cu、Al合金制备分别制备、绿矾、胆矾的流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操作①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B . 操作①为过滤,操作②为蒸发结晶、过滤洗涤 C . 试剂Z可以是 , 但当稀硫酸与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时,也可以获得胆矾晶体 D . 电解熔融的制备Al
  • 11. 下列实验中,有关物质分离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选④分离乙醇和 B . 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 . 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D . 当⑤中装有溴的溶液时,可以除去中的乙烯杂质
  • 12. 如下图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常见的气态氢化物,B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无色、无臭气体,E是一种常见的强酸,G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是氧气,A具有还原性 B . 若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7,则在反应①中消耗1mol D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C . 若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大18,则E在反应②中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 D . 工业上为了盛装大量E的浓溶液,可选用铁或铝作为罐体材料
二、多选题
  • 13. 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全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 B . 从海水提取溴的过程主要包括:氧化、吹出、吸收、氧化、蒸馏(或萃取、蒸馏) C . 将废旧电池进行直接填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 . 氢气的来源较多,包括水的电解、煤的气化、天然气裂解等
  • 14. 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除了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以实现所期待的物质转化或能量转化,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程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少量图①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呈红色可以证明可逆反应存在反应进行的限度 B . 若图②是将溶液一次性且快速加入到 , 结束反应10s,则HCl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 . 图③可以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左试管的速率大于右试管的速率 D . 图④比较对反应分解制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效果
三、综合题
  • 15. 已知F的性质与乙酸乙酯相似,是一种具有果香味的合成香料,以淀粉和石油为原料合成F的某种流程。

    已知:①B为丙烯(CH2=CHCH3)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石油获得B的生产工艺称为,A、B、C、D、E、F六种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2. (2) F中官能团名称是,B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高分子的结构简式,B分子中最多有个原子共面。
    3. (3) B转化为C的反应类型为,B和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除了生成C,还可以生成的另一种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为(写结构简式)。
    4. (4)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能够说明反应淀粉已发生水解的实验操作
  • 16.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1) 我国政府曾经向全世界郑重承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有人设计利用反应(乙苯,g)(苯乙烯,g) , 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乙苯和 , 测得乙苯和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措施能够提高正反应速率的是

      a.恒温恒压下,充入Ar惰性气体                           b.升高温度

      c.及时分离水                                                     d.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倍

      e.充入                                                            f.恒温恒容下,充入Ar惰性气体

      ②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保留二位小数)。

    2. (2) 甲醇(CH3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以及催化剂,发生反应。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

      A.                                 B.

      C.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F.水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②若6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的产率为80%。则:

      (i)0~6min,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ii)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iii)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3. (3) 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与氧气反应从而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正极反应式为

      ②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是L。

  • 17. 某矿石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其组成,设计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可以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以与反应生成沉淀。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难溶于水。

    1.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用石英和焦炭制取粗硅: B . 造月球探测器中的瞄准镜时使用的光导纤维,其主要成分是 C . 月球探测器使用的硅太阳能电池板,其主要成分是 D . 、石灰石和纯碱是制备玻璃的原料 E . 氢氟酸雕刻玻璃发生的离子反应:
    2. (2) 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3. (3) 反应③没有沉淀生成,说明矿石中不存在(填化学式),为了达到此目的,(填“能”或“否”)将反应②中NaOH溶液改用溶液,说明理由
    4. (4) 该矿石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工业上依据上述实验原理处理该矿石,将反应池逸出的气体与一定量的混合循环通入反应池中,目的是
  • 18. 在工业上为了减少燃煤产生的硫氧化物(主要是)对空气的污染,人们往往向燃煤中掺入一定量的生石灰,以达到脱硫效果。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图装置来除去模拟烟气中的硫氧化物(SO2),并检验硫氧化物的去除效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利用装置A制备模拟烟气。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检查模拟烟气的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球型干燥管检验水,再选用装置进行检验模拟烟气中的

    3. (3) 写出与酸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Ⅱ.吸收模拟烟气中的硫氧化物。

      按照气体由左向右流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

    5. (5) 装置F为干燥气体作用,则所装的药品为(填名称)。
    6. (6) 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7) Ⅲ.检验模拟烟气中硫氧化物的去除效果。

      证明该实验中硫氧化物被完全去除的现象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