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

更新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新教材介绍了很多化学相关的职业,阐述了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社会应用很广泛,在人类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作用,下列有关化学的使用或者描述错误的是(   )
    A . 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B . 小苏打用作糕点的膨松剂 C . 水质检验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SO、Cl-、微生物、有机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D . 硫酸钡用作医疗上的钡餐
  • 2. 化学用语是一种简洁、大方而又严谨的学科语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错误的是(   )
    A . 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 B . 甲基的电子式为 C . 乙烯的球棍模型为 D . 同学们常吃的维C泡腾片中含有柠檬酸(三元弱酸,可简写为H3Ci)和小苏打,当泡腾片溶于水后,两者之间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H++HCO=H2O+CO2
  • 3. 2022年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探月、探火工程、北京冬奥会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有关其中使用的材料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 . 冬奥会运动员使用的铝材滑雪杖杆属于合金 C . 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 . 神舟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的材料含多种合成纤维
  • 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Ba2++OH-+H++SO=BaSO4↓+H2O B . 氯化铁溶液中加铁粉2Fe3++Fe=3Fe2+ C . 过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CO+H2O D .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0.1molNa2O和Na2O2的混合物中阴离子数目为0.1NA B . 18gH2O和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9NA C . 1.0mol/L的Na2CO3溶液中Na+离子数目为2NA D . 0.1molCH4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0.1NA
  • 6. 白酒、啤酒混合饮用更容易喝醉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啤酒中含有绿原酸,绿原酸具有让神经兴奋作用,可促使胃液及胆汁分泌,加速胃肠蠕动,从而促进乙醇的吸收。绿原酸结构如下,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6H18O9 B . 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 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反应,两个反应中产生H2与CO2物质的量之比是6∶1 D . 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氧化反应
  • 7.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 .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 8. 图为某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B . 锌片为负极,且发生还原反应 C . 正极电极反应式:2H++ 2e-= H2 D .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
  • 9. 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钛:用金属钠置换氯化钛(TiCl4)溶液中的钛 B . 炼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C . 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D . 炼铜:电解硫酸铜溶液
  • 10. 研究多因量影响时,控制变量法是我们化学重要的学科思想,某化学小组欲探究某反应过程中浓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如表实验(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2MnSO4+K2SO4+10CO2↑+8H2O。

    编号

    0.01mol·L-1酸性KMnO4溶液体积/mL

    0. 1mol·L-1H2C2O4溶液体积/mL

    水的体积/mL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I

    2

    2

    0

    20

    2.1

    II

    2

    V1

    1

    20

    5.5

    III

    2

    V2

    0

    50

    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V1=1,V2=2 B . 实验I、III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 . 实验III中用KMnO4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0.02mol·L-1·min-1 D . 若改用0. 1mol·L-1酸性KMnO4溶液,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 11. 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三颈瓶内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 B .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c处,试纸变蓝,说明NH3已经集满 C . 关闭a,用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E点时喷泉最剧烈 D . 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稀盐酸比喷洒NaHCO3溶液处理效果好
  •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结构如图。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X核外电子总数相等。W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大小:Y>Z>Q B . W、Y、Z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 . 该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 . 该化合物的阴离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
  • 1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符合题意且有相关性的是(   )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存在SO

    B

    将在空气中灼烧的铜丝插入乙醇中

    黑色变红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向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中滴入Fe(NO3)2

    溶液变黄

    氧化性:H2O2>Fe3+

    D

    向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

    溶液变蓝

    说明淀粉开始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已知:键能通常是指在101.3kPa、298K下,断开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变成气态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N≡N键的键能是946.2kJ·mol-1 , N-H键的键能是391.1kJ·mol-1;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2NH3 , 当生成2molNH3时体系放出92.4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3v(NH3)=2v(H2)时,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 . 合成氨反应中,断开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 C . H-H键的键能是416.0kJ·mol-1 D .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反应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 15.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Cu2O—Pt/SiC/IrOx型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其中Fe2+和Fe3+离子渗透Nafion膜可协同CO2、H2O分别反应,构建了一个人工光合作用体系,其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2CO2+2H2O2HCOOH+O2 B . 该反应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 C . 图中a、b分别代表Fe2+、Fe3+ D . 转化HCOOH的路径中,1molCO2被氧化为HCOOH时,转移电子数为2NA
二、综合题
  • 16.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1

    2

    3

    1. (1) ①、④、⑤三种元素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2. (2) 写出元素②的单质与元素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氨气(NH3)的分解温度在850℃以上,甲烷(CH4)的分解温度是655℃,据此得出结论:元素②的非金属性比③的非金属性(填“强”或“弱”)。乙同学对此结论持怀疑态度,甲同学通过实验间接证明了自己的结论。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是(请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4. (4) ①和③形成的18电子的化合物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写出甲的结构式。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近年来,我国化工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是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该研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CO与H2反应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II.CO2与H2反应合成甲醇:CO2(g)+3H2(g)CH3OH(g)+H2O(g)

    1. (1) 上述反应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反应(I或II)。
    2. (2) 在某一时刻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I的反应速率减小的措施是____。
      A . 恒温恒容下,再充入CO B . 升高温度 C . 恒温恒容下,向其中充入Ar D . 恒温恒压下,向其中充入Ar
    3. (3)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 , 发生反应II,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可以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

      A . 单位时间内,每断裂2个C=O键,同时断裂3个O-H键 B . CH3OH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 . 3v(CO2)=v(H2) D .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改变
    4. (4) 上述(3)反应过程中从3min到10min,v(H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第10分钟时v(CH3OH)第3分钟时v正(CH3OH)(填>、<或=)。
    5. (5) H2还原CO电化学法制备甲醇(CO+2H2=CH3OH)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通入H2的一端是电池的极(填“正”或“负”),当电路中有0.5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mol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通入CO的一端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 亚硝酸钙[ Ca(NO2)2]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可配制成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阻锈剂等。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及药品来制备亚硝酸钙(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① 2NO+CaO2 = Ca(NO2)2;2NO2+CaO2 = Ca(NO3)2

    ② 酸性条件下,NO能与KMnO4溶液反应生成NO和Mn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填字母)。
    2.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 , 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稀硝酸,通入N2的作用是
    3. (3)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装置的作用是
    4. (4) C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工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 , 反应原理为:Ca(OH)2+NO +NO2 = Ca(NO2)2+H2O。若n( NO):n( NO2)<1:1,则会导致
    6. (6) 将2.88g CaO2完全转化为Ca(NO2)2 , 理论上至少需要铜的物质的量为
  • 19.               
    1. (1) I.有机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来源于石油化工,如图中的苯、丙烯有机物A等,其中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A的结构简式为,C中官能团名称是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乙酸乙酯与丙烯酸乙酯属于同系物 B . 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大,静置分液时沉在分液漏斗下层 C . 聚丙烯酸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 制备硝基苯需要浓HNO3和浓H2SO4混合液,混合时应将H2SO4缓慢倒入到HNO3溶液中
    3. (3) 写出B→CH3CHO反应方程式:
    4. (4) 戊烷是由石蜡油获得A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一,它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戊烷的结构简式:
    5. (5) II.分离提纯自然界矿石某些成分,然后制备有特殊性能物质是无机工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利用炼锌矿渣[主要含铁酸镓Ga2(Fe2O4)3、铁酸锌ZnFe2O4]可制得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氮化镓(GaN),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金属离子在该工艺条件下的萃取率进入有机层中的金属离子百分数见表。

      金属离子

      Fe2+

      Fe3+

      Zn2+

      Ga3+

      萃取率

      0

      99

      0

      97~98.5

      回答下列问题:

      ZnFe2O4可以写成ZnO•Fe2O3 , “浸出”过程中ZnFe2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 (6) 滤饼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固体X最好选用(填化学式)。
    7. (7) Ca与Al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反萃取”后,溶液中镓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离子符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