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赣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16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年2月4日,在北京举行第24届冬奥会,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科技部提出“科技冬奥”的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颁奖礼服添加的石墨烯是一种碳纳米材料,化学性质与石墨相似 B . 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代替以往使用的氟利昂,原因是CO2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优点 C . 火炬中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D . 冬奥会史上首次采用氢气火炬,工业上氢气可来源于煤的气化
  • 2.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化学意义的符号、式子或图示等,下列化学用语表示合理的是(   )
    A . 羟基的电子式: B . 甲烷的空间充填模型: C .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 . 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 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吸收能量的反应是(   )
    A . 钠和水的反应 B . 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C .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 . 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
  • 4.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95%的酒精比7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 B . 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 C . 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D . 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属于食品安全检测指标
  • 5. 下列物质去除杂质所用的试剂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A

    CO2(SO2)

    饱和Na2CO3溶液

    B

    葡萄糖(淀粉)

    银氨溶液

    C

    乙烷(乙烯)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NO(NO2)

    H2O、浓H2SO4

    A . A B . B C . C D . D
  • 6. 下列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
    A . 山梨酸钾——营养强化剂 B . 抗坏血酸——抗氧化剂 C . 柠檬黄——着色剂 D . 碳酸氢铵——膨松剂
  • 7. 某社团小组研究电化学原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b不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有气泡 B . a、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为负极 C . a、b用导线连接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D . a、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从电极N经过NaOH溶液流向电极M
  • 8.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CH4与1molCl2混合,光照充分反应,生成CH3Cl分子数小于NA B . 常温常压下,22.4L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等于0.6NA C . 常温常压下,4.6g乙醇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0.7NA D . 0.1mol/LFeCl3溶液中,Cl-的数目为0.3NA
  • 9. 下列有关金属的冶炼描述错误的是(   )
    A . 电解熔融的NaCl制取Na B . 金属冶炼过程中,被冶炼的金属被还原 C . CO还原Fe2O3制取Fe D . 从自然界中获得金属单质均需要通过化学方法
  • 10. 一种具有活性的物质,结构简式为HOOC(CH2)4CH=CH(CH2)4CH2OH,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12H20O3 B . 能分别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二者发生反应的类型相同 C . 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 . 标准状况下,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产生22.4LH2
  • 11.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①测定中和热 B . 用装置②演示喷泉实验 C . 用装置③制备NH3且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D . 用装置④制备乙酸乙酯
  • 12. 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其部分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③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 B . 反应①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C . 此技术合成的淀粉属于纯净物 D . 反应②的方程式为:1molCH3OH→1molHCHO+H2O
  • 13. 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已知CH4(g)+2O2(g)=CO2(g)+2H2O(g)△H=-812.3kJ·mol-1 , 则甲烷的燃烧热为812.3kJ·mol-1 B . 标准状况下,44.8L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366.0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H=-366.0kJ·mol-1 C . 含1mol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OH(aq)+H+(aq)=H2O(l) △H=-57.3kJ·mol-1 D . 已知S(s)+O2(g)=SO2(g)△H1;S(g)+O2(g)=SO2(g)△H2 , 则△H1<△H2
  • 14. 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物质X常选用CaO B . 第①步中为了得到干燥的MgCl2•6H2O固体,应采用高温烘干 C . 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 第②步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SO+2Br-+4H+
二、综合题
  • 15. ClO2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工业上常用亚氯酸钠氧化法或氯酸钠还原法制备。用氯酸钠还原法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ClO2为黄绿色、有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其水溶液较稳定,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超过10%时可能爆炸。

    1. (1) 仪器a的名称为
    2. (2)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将70%硫酸缓慢放入圆底烧瓶与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B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4. (4) 装置C的作用
    5. (5) 实验室(填“能”或“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ClO2
  • 16. 化学在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如图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 还含有少量Fe2O3、SiO2)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 (2) 冶金工业上常用金属铝作还原剂冶炼钒、铬、锰等金属,请写出铝与MnO2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第①步灼烧,在实验室进行时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填字母)。
      A . 蒸发皿 B . 烧杯 C . 酒精灯 D . 坩埚
    4. (4) 第②步用电解法冶炼Al,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 (5) 滤渣1的成分为(填化学式),检验其中所含金属元素的化学方法是(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 17. 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工业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断裂1molN≡N、H-H、N-H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是xkJ·mol-1、436kJ·mol-1、391kJ·mol-1 , 结合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则x=

    2. (2) 恒温下,将1.0molN2和3.0molH2置于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若5min时测得氢气浓度为0.9mol/L,则用氨气表示5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mol·L-1·min-1 , 5min体系总压强与初始时的总压强之比为
    3. (3) 消除NO污染物,可在一定条件下,用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 ,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和4molNO发生2CO(g)+2NO(g)N2(g)+2CO2(g)反应。

      ①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字母)。

      A.充入氦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适合催化剂          D.移出CO2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中NO和CO的体积分数之比不再变化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2v(NO)=v(N2)

      D.相同时间内断裂N2中N≡N数与形成CO2中C=O数之比为1:2

    4. (4) 如图是监测NO含量的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NiO电极上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Pt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 18. A、B、C、D、E、F均为有机物,A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R-CH=CH-R1R-COOH+R1-COOH(R、R1为烧基)

    1. (1)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2. (2) 物质C的官能团名称为
    3. (3) A的同系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14,M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直链烃(无支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在反应②中,1molD参与反应能产生2molE,则D的结构简式为
    5. (5)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H是F的同分异构体,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H的结构有种,其中含有1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