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07-23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被称为“火星年”,“窗口”将在这一年打开。这是奔赴火星的窗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窗口,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火星探测器的发射窗口每隔26个月才出现一次,错过这次照面,要再等780天。为了把握这难得的发射机会,各国摩拳擦掌,纷纷推进各自的“探火”计划。2020年,在飞出地球、去往火星的航天器队列中,将首次出现五星红旗的标识,我国地外行星探索任务的空白将就此填补。而国内首部系统论述火星的权威性科学专著《火星科学概论》(欧阳自远、邹永廖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及时推出,应运而生,满足了从事火星探测的科技工作者的需要,填补了我国在火星科学研究著作方面的空白。

    《火星科学概论》涵盖了火星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与其他类地行星的比较、空间与表面环境、形貌构造、物质成分、内部结构、火星的形成与演化等内容,系统分析了国际火星探测的历程和未来规划,特别是我国火星探测的科学设想等,不仅展示了已有的探测成果,还分析了火星探测目前存在的重要科学问题。

    2020年,我国第一次实施地外行星探测,就将开创人类火星探测史上的新纪录:在一次任务中实现轨道器的“绕”、着陆器的“落”、火星车的“巡”三个目标。那么,轨道器、着陆器、火星车各自的使命是什么,它们的科学仪器、功能指标、结构设计又有何区别?火星探测任务要面对的火星环境是怎样的,需要克服哪些困难?人类历史上的几十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哪些新发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又有哪些特色与创新?你所希望了解的这一切,都能在《火星科学概论》中找到答案。

    中国人历来对探索宇宙充满好奇。从“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到“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中国人飞天梦,再到“嫦娥一号”上九天揽月,航天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踏出了中国航天事业从地球出发,走向深空的每一个脚印,也是中华民族一步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宝贵见证。

    中国探月工程始于2004年,而火星探测工程则于2016年立项,“玉兔”和后来的“玉兔二号”月球车,显然为火星车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月球和火星的环境却截然不同。月球土壤颗粒尖锐,月尘带有静电,但火星不存在这个问题。火星上稀薄的大气对人类生存来说是好事,但难以准确预测的气压和风向,给穿过大气层的航天器增加了许多不可预知的影响,让登陆火星的技术难度要比登陆月球大得多。火星比地球更加远离太阳,温度更低,加之球性的沙尘暴遮挡太阳能电池板,火星车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为此,中国的火星车将有一对“更大、更漂亮”的翅膀,努力迎着阳光奔跑。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2020年“窗口”将打开,这是奔赴火星的窗口,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窗口,这些“窗口”都指26个月才有的一次机遇。 B . 2020年,国内首部系统论述火星的权威性科学专著《火星科学概论》将应运而生,必将填补我国在火星科学研究方面的空白。 C . 2020年,我国首次实施地外行星探测,就将开创人类火星探测史的新纪录:一次任务中实现“绕”“落”“巡”三个目标。 D . 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开始,2016年火星探测工程立项,因月球和火星的环境不同,所以火星车的研制工作需要从零开始。
    2. (2) 下列对本书评行文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由2020“火星年”引入我国的火星探测,进而引出《火星科学概论》的出版。 B .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 . 文章第三部分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书评角度可看作该书出版的现实背景。 D . 文章末段用月球环境和火星环境进行对比,意在表明中国的火星车将会更加完善。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2020年,中国将首次进行地外行星的探索任务,这将弥补我国在地外行星探测领域多年的空白。 B . 《火星科学概论》侧重分析目前火星探测存在的重要问题,诸如火星的形貌构造及其内部结构。 C . 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东方红一号”“神舟五号”“嫦娥一号”都体现着这一点。 D . 火星离太阳远,温度更低,球性沙尘暴遮挡太阳能电池板,这些使火星车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消息成为中国文化界近期热议的话题。

    考古发现成功申遗,在中国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譬如,远的有十多年前至二十多年前的敦煌、秦始皇陵、殷墟等,近些年的有湖南、湖北、贵州的土司遗址等。但良渚遗址这中国第55个世界遗产项目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的反响却大于以前。为什么呢?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来说,我国以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都属于中国历史“信史时代”的考古遗存,也就是3500年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的考古发现,而良渚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属于中国没有文字的“传说时代”的考古遗存。良渚遗址成功申遗,令中国考古界为之一振。

    直到近代考古学进入中国前,对于我国商代及以前的历史,西方学者基本不相信文献记载,中国学者也有不少抱着怀疑态度。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考古学者不但用一系列发现,让商史成为信史,连夏以前的许多新发现,足以让学术界对中国国家文明的认识和研究走得更远。经过中国几代考古学家,尤其是“长三角”考古学家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良渚古城遗址这个历史记载中都不存在的“史前”文明重见天日。良渚申报资料中直接提出该遗址是5000年前中国古文明的遗存。遗址获批,说明这一发现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

    (摘编自高大伦《良渚申遣与文化自信》,人民网2019年7月8日)

    材料二:

    在中国同时期古城中。良渚古城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在世界同类遗址中都极为罕见,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而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设计范围超过100平方公里,堪称“世界第一坝”。拥有完整都城结构的良渚古城,由内而外依次为官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良渚文化是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下游湿地稻作农业文明的发端。这与中原及世界大部分地区以旱作农业为生的经济模式下产生的文明就有差别,具有独特性。良渚玉器达到了史前石制品制作技术的顶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良渚玉器手工业达到的专门化程度。体现在良渚纹饰的统一性、玉器形制的规整性上。这种玉器成品的“标准化”。体现了对玉料资源的掌控和分配能力,对技术和概念的精准传递,也是当时社会组织和分工所达到的水平。从玉器的功能上讲,其他文化没有像良渚古城遗址这样,表现出对墓葬内玉器摆放使用的强烈而明确的制度性。良渚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最大的贡献就是从上述玉器功能引申出来的“藏礼于器”的传统,是将“礼”体现在特定器物上的表现方式。这一传统,连接了中国的新石器文明和青铜文明,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了中国古代社会秩序和结构的稳定性。从更大范围文化比较的视角说,西方纪念碑式的仪式传统的形成,对应东方宗庙式的社会秩序的表现,这个“藏”而不露的物质性是非常值得突出的东方价值观的内核。

    (摘编自范昕《良渚文化如何影响人类文明》《文汇报》2019年7月7日)

    材料三:

    作为世界共同的遗产、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良渚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遗产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在遗址保护上已经探索出了一些可行路径,即处理好研究与展示的关系,平衡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推动考古和保护相融合。甘肃敦煌莫高窟,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构建虚拟洞窟,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延年益寿”。同时,将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帮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破解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守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的根与魂,容不得一丝懈怠。唯有不畏困难,扎实推进,才能让历史文物更好地融入生活,产生经济数益,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新的起点。

    (摘编自马苏薇《申遗成功是保护发展新起点》,《人民日报》2019年7月I5日)

    1. (1) 下列不属于遗产保护“可行路径”的一项是(     )
      A . 殷墟对宫殿宗庙地下部分有效保护,地上复原标识展示。 B . 秦始皇陵博物院融文物保护、遗址展示、参观游览为一体。 C . 敦煌莫高窟,利用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构建虚拟洞窟。 D . 良渚遗址开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证据;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引起文化界的热议。 B . 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中国考古学者用一系列考古发现,让商史成为信史,让夏及以前的历史得到国际遗产组织的认可。 C . 良渚玉器的制作技术让世界惊叹,良猪玉器功能引申出米的“藏礼于器”的传统,很好地体观了东方价值观。 D .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文化资源。妥善保护、合理开发不仅有利于文化建设,也会促进经济发展。
    3. (3) 请结合材料,分析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的原因。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青衣

    阎秀丽

    定妆、勒头、贴片、梳扎……

    香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嘴角不由得翘起一弯笑,她把腮红又用指肚小心地往下拉了拉,让她的圆脸显得修长了些。着装完毕,香玲静静地坐在木凳上,不敢去看金凤。她知道金凤的眼睛里正在喷火,她能感觉到周身被灼伤时的隐痛。

    金凤是村里红透半边天的台柱子。

    香玲是小剧团里名不见经传的配角。

    金凤脸上的喜、笑、怒、伤感、娇羞,诠释着凡尘女子的烟火风情。男人们从她的身上看到了风月,女人们似乎能从她那里找到自己的一生。

    所以,金凤有了架子,是角儿的架子。每次上台,都需要剧团里的几个头面人物去请。要一请、二请,直到三请,金凤才笑着说:“哟,干吗还来好几个人啊?让谁知会一声就行了。乡里乡亲的,哪来的那些说道儿!”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咱们的小剧团能少得了您吗?全指着您给撑场呢。”

    金凤嘴角便噙着淡淡的笑,摇摆着腰身出了门。

    这是这些年唱戏时的规矩,人家金凤要的就是这个面儿!谁让村里人好这口呢。正月没事,唱唱大戏,扭扭秧歌,人们便有滋有味地过完了年。

    香玲喜欢青衣。青衣在舞台上水袖飞扬时的飘忽和眼眸流转时的风情让香玲着迷。香玲看青衣,就像看自己。

    而今天,她只是被临时抓来救场的。

    老规矩,请了金凤三次。金凤托着腮,只是说嗓子疼了,开不得口,今儿是唱不了。

    头面人物中的九叔便急得跳了脚。唱戏有唱戏的规矩,锣鼓声已经在村里密集地响起,这戏不能歇。但是,没有主角儿的戏是没人看的,何况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正月十五!

    年轻力壮的人过完年就都外出打工了,但村里该热闹还得热闹。正月十五唱大戏,却不想金凤会撂挑子,难怪九叔跳脚了。跳脚归跳脚,这戏还得唱,别的角儿都收拾妥当了,断不能临场改戏。九叔思忖良久,心里便有了谱儿。

    香玲!

    金凤和香玲一个村东一个村西,一个主角一个配角。

    金凤在县剧团学过一段时间,无论是扮相、身段,还是唱腔,都是专业水准,能自然地演绎出青衣的一腔心事。香玲是山野里长出来的花儿,没有在县剧团里熏陶过,却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唱起来低回婉转,别有一番风韵。但是亏就亏在了脸蛋和做派上,香玲自是多了一份山野间的气息。所以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自然而然地成了金凤的专属角色。

    九叔找到了香玲,香玲点头。香玲不想让九叔为难,九叔眉头紧锁着的疙瘩让香玲的心也揪在了一起。

    揪在一起的心会疼。看着九叔的背影,香玲轻轻地叹了口气。

    九叔的眼睛里只有金凤,这是村里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儿,香玲也知道,但是香玲的心还是会疼。

    香玲出门的时候,外面下起了雪,雪花很大,给夜晚的村庄罩上了一层白色的纱衣。

    谁也没有想到,金凤会突然闯进来。

    金凤面无表情,只是在门口静静地站着。外面的雪花依然在飘,两扇门在她身后尴尬地一张一合,挑衅似的吞吐着寒气。

    香玲赶紧从坐着的椅子上挪到一个小木凳上,灯光明明暗暗地在她的脸上滑过。

    定妆、勒头、贴片、梳扎……

    旋即,另一个青衣装扮的人稳坐在灯光下,如冰如雪,凛然不可侵犯。

    九叔挠了挠头,看了看金凤,张了张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又看了看香玲,还是挠了挠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外面的雪下得越发大了起来,孩子不扛冻,老人们便带着孩子一个个离开戏场。可九叔依然亮着嗓子吼:“开场!”

    锣鼓声响,响彻了整个村子。

    村子瞬间变得热闹起来,锣鼓声和丝弦声挤满了空荡荡的村庄。

    雪花飞舞着,和台上红红绿绿的戏服相衬,竟然有着说不清的魅惑。

    两个“青衣”从左右幕侧飘然而出,青衫鼓荡,水袖飘忽,一个云手,一个盘腕,随着丝弦声起,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九叔把胡弦的调门儿调得高,金凤使足了劲头儿,香玲也毫不示弱。两个青衣的唱音势如裂帛,穿透飘舞着的雪花,穿透莽莽的群山,绵延不绝。

    不知在什么时候,金凤从香玲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另一个自己。娇俏的兰花指,妩丽的面庞,水袖轻颤,眼波流转,亦真亦幻,是她的形,也是她的魂,如人间尤物,风情万种。金凤的心颤了一下。

    金凤的声音愈发清脆高亢,香玲的声音低回婉转,掺杂在一起,竟然有着意想不到的和谐。那和谐让金凤的心又颤了一下,仿佛自己和自己的戏都与以往有了不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九叔眼里飘进了雪。

    他转头望了望台下,低下头,雪花从眼里流出来,变成点点晶莹,落在他的弦弓上。

    台下早已空无一人,那些零星的脚印已经被大雪掩盖。

    台上依然是水袖飞扬,在漫天飞雪中如三月杨花袭人面。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四个连贯的动作描写,一气呵成,既符合传统戏剧“青衣”的装扮特点,也为人物出场、情节展开做了铺垫。 B . 文中插叙金凤和香玲的学艺情况,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既表现金凤专业水平高,也体现香玲唱腔的独特韵味。 C . “金凤的心颤了一下”是因为香玲出演青衣,自己的地位将受到威胁;“又颤了一下”是发现两人配合默契。 D . 小说以“青衣”为题,既点明主要人物身份,给人飘逸、梦幻、唯美的感觉,又暗示小说主旨与戏剧传承有关。
    2. (2) 成功的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至关重要。“雪”在文中出现多次,请分析其作用。
    3. (3) 对于这篇小说的主角,有人认为是金凤,有人认为是香玲,请结合文本阐述你的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药元福,并州晋阳人。幼有胆气,善骑射。开运初,契丹陷甘陵,围魏郡。少帝驻军澶渊,契丹阵于城北,元福以左千牛卫将军领兵居阵东偏。澶民有马破龙者告契丹曰:“先攻其东,即浮梁可夺。”契丹信之,尽锐来战。元福奋铁挝击契丹,左右驰突,无不披靡,契丹兵溃。少帝登城,见元福力战,召抚之曰:“汝奋不顾命,虽古之忠烈无以过之。”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明年,契丹复入。命元福与李守贞等御之于阳城。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契丹顺风扬尘,诸将皆曰:“彼势甚锐,俟风反与战,破之必矣。”守贞与元福谋曰:“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反出战,吾属为虏矣。彼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以击之,此兵家之奇也。”元福乃率麾下骑,开拒马出战,诸将继至,契丹大败。

    会灵武节度王令温以汉法治蕃部,西人苦之,共谋为乱,三族酋长长拓跋彦超、石存、乜厮褒率众攻灵州。令温遣人间道入奏,乃以河阳节度冯晖镇朔方,召关右兵进讨,以元福将行营骑兵。元福与晖出威州土桥西,遇彦超兵七千余,邀晖行李。元福转战五十里,杀千级,禽三十余人。朔方距威州七百里,无水草,师须赍粮以行,至耀德食尽。彦超等众数万,扼要路,据水泉,以待晖军,军中大惧。元福曰:“彼知我军饥渴,邀我于险,迁延至暮,则吾党成禽矣。”晖惊曰:“奈何?”元福曰:“彼虽众而精兵绝少,元福请以麾下骑先击西山兵,公但严阵不动,俟敌少却,当举黄旗为号;旗举则合势进击,败之必矣。”晖然其策,遂率众进击,敌众果溃。

    世宗高平之战,刘崇败走太原,遂纵兵围其城。以元福为同州节度。时攻具悉备,城中危急,以粮运不继,诏令班师。元福上言曰:“进军甚易,退军甚难。”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崇果出兵来追,元福击走之。

    (节选自《宋史•药元福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B . 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C . 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D . 晋师列方阵设/拒马为行寨/契丹以奇兵出阵/后断粮道/晋人乏水/士马饥渴/凿井未及泉土/辄坏塞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运”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刘彻开创了年号纪年的先例。 B . “麾下”指将帅的大旗之下,也可以借指部下,还可引申为对将帅的敬称。此处的“麾下”与下文“以麾下骑”均指部下。 C . “节度”即节度使,是唐代始设的官名,它的职责是统管所辖地区的军政大权,初仅设于京畿附近,后边境也相继增设。 D . “班师”即“还师”,指调回出征的军队或出征作战的军队胜利归来,文中的后周世宗并未打胜仗,只是把军队调回来。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药元福作战英勇,奋不顾身。他在澶渊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奋力打击契丹军队,所向无敌,得到后晋少帝的高度评价。 B . 药元福敢用奇兵,出其不意。他与李守贞在阳城同契丹军队作战时,坚持己见,迎风出击,打败了敌军。 C . 药元福处险不惊,沉着应战。敌军人数众多,占据地利,他毫不慌乱请求率领骑兵先行攻击,敌军果然溃败。 D . 药元福知己知彼,分析精准。后周世宗因为粮草运送跟不上,打算退兵,药元福了解敌我形势,并做出了准确判断。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明日将战,面授元福郑州刺史,为权臣所沮,止刺原州,俄改泰州。

      ②世宗曰:“一以委卿。”遂部分卒伍为方阵而南,元福以麾下为后殿。

  • 5. 古代诗歌阅读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首联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样,写环境艰苦,表达对友人同情。 B . “岂能愁见轮台月”一句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 C . 颈联用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劝其脱鞍少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 D .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其口语化的语言亲切洒脱,令人耳目一新。
    2. (2)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 (1) 《阿房宫赋》中描写建筑精巧,巧到一廊一檐都极具特色,其中以人腰比喻环

      绕的走廊,以飞鸟比喻突起的屋檐的句子是“  。”

    2. (2) 李煜在《虞美人》中两次提到了“月亮”这一意象,“ ”一句借月亮发出疑问,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一句借月亮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之情。
    3. (3)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概括了上片的壮美风景,引出了下片的英雄人物。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Ⅰ

    艺术和生活的统一,有赖于我们的艺术想象和审美经验。对艺术的真实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是不行的,舞台上的玩意不管在外貌上多么逼真,我们感受时却是带有想象的。不能说只有实物形象的舞台才是真实的,虚拟的形象就一定是不真实的。舞台的真实,如果不是产生于感觉的联系,那是的         。人们有了联想和推理的能力,就可以不必在画纸上洒香水而得芝兰之香,不必在舞台上灌冷气而得风雪之寒。

    人对艺术的感受,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有形象的联想,有逻辑的判断。因此,艺术反映现实,就可以不必         。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可以写意,可以传神,可以变形,可以变色。于是齐白石画虾子游泳,可以画水,也可以不画水。如果只从物理的眼睛出发,不从想象的眼睛出发,故宫收藏的长卷画《清明上河图》和《万里江山图》就不可能产生。当然,这种艺术特征不定是中国传统艺术所         的,但是中国传统艺术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种只能对生活临摹的艺术也只能低于生活,只能是黯淡无光的生活摄影。在戏曲艺术里,一条木桨,可以表演惊涛骇浪;几根鞭子,可以表演万马奔腾。这些表演,固然要高度的技巧,但不是为了炫耀技巧,而是利用有限的舞台空间,表现无限的生活图景。古人《题襄阳图》诗云: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中国的戏曲舞台,就有         之感。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可捉摸     直言不讳     独具匠心     尺幅千里 B . 不堪设想     和盘托出     独具匠心     面面俱到 C . 不可捉摸     和盘托出     独树一帜     尺幅千里 D . 不堪设想     直言不讳     独树一帜     面面俱到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艺术的真实,用孤立的感觉去捉摸是不行的,不管舞台上的玩意在外貌上多么逼真,我们感受时总是带有想象的。 B . 对艺术的真实,用孤立的感觉去捉摸是不行的,舞台上的玩意不管在外貌上多么逼真,我们感受时总是带有想象的。 C . 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艺术的真实是不行的,尽管舞台上的玩意在外貌上很逼真,但我们感受时总是带有想象的。 D . 根据孤立的感觉状况出发去捉摸艺术的真实是不行的,舞台上的玩意尽管在外貌上很逼真,我们感受时都是带有想象的。
    3. (3) 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古人《题襄阳图》诗云:图书空咫尺,千里意悠悠”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B .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C . 今有恳者:书籍二包散稿一束由邮寄上,祈代保存,是所至祷。 D . 范长江:报道红军长征的第一人。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这里所说的气溶胶是指人在日常说话、大笑、唱歌等过程中      , 其粒径一般不超过0.1毫米,这些液滴在呼出人体后很快蒸发,形成飞沫核。飞沫是人在打喷嚏或者咳嗽等活动时排出的,其粒径一般为1至5毫米,只能在传染源1至2米范围内的空间传播,      ;飞沫核却可以长期悬浮在空气中并随空气迁移,其传播距离可达数百米,属于远距离传播。到目前为止,关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研究较多,      。

    2022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了一项调查,公布了一起可能经气溶胶传播的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一病例在被判定为次级密切接触者后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返回家中后,该病例及其妻子等都确诊新冠。研究表明,该病例可能在隔离酒店被楼下一确诊病例通过卫生间的通风管道传播的气溶胶感染。研究发现该隔离酒店通风管道上下相通,在该病例离开5天后,仍能在管道内壁深部检出2件环境阳性标本。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根据以上内容,请给疾控部门选择隔离酒店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原因,不超过60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节俭是一种德行,奢侈是一种恶行。“俭以养德”,通过节俭的生活来培养道德品质,是自古至今都被倡导的人生之道。古人认为俭有四利:养德、养寿、养神、养气。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不认同节俭生活,不愿意节俭。有的说:“过去中国穷,所以提倡节俭,现在国家富裕了,还节俭啥?”有的说:“我花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碍别人啥事了?”也有的说:“根据经济学原理,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提倡节俭岂不是打击经济?”此外,我们身边确实有一些生活奢侈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国庆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新的时代,仍要节俭”,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