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五章《两种电荷》小节练习

更新时间:2022-07-13 浏览次数: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九上·大化期末) 如图所示为四个用细线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D球带负电,另外三个球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

    A . A球一定带负电 B . B球一定带负电 C . B球可能带正电 D . C球一定带正电
  • 2. (2021九上·崇左期末) N95口罩的核心材料是熔喷布,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荷,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熔喷布能吸引轻小物体 B . 飞沫的运动是分子运动 C . 熔喷布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慢
  • 3. (2021九上·香洲期末) 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使它们带上正电荷,手持玻璃棒A,靠近被吊起的玻璃棒B,如图所示,发现玻璃棒B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玻璃棒带正电荷是因为得到电子 B . 摩擦前玻璃棒是导体 C . 实验现象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 利用不带电验电器可以检验玻璃棒所带电荷的电性
  • 4. (2022九上·花都期末)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摩擦过程中有电子发生了转移 B . 摩擦创造了正电荷 C . 摩擦过程中有质子发生了转移 D . 丝绸也带正电荷
  • 5. (2021九上·浈江期末)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 . 地毯中夹有钢丝 B . 油罐车尾部常拖有一条铁链 C .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 . 电脑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 6. (2021九上·防城期末)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已经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这说明验电器原来(   )
    A . 带负电 B . 带正电 C . 不带电 D . 不能确定
  • 7. (2021九上·澄海期末) 如图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正确解释是:(   )

    A . 玻璃棒的原子核转移到金属箔上 B . 两片金属箔都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C . 玻璃棒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 D . 金属杆中电流方向从金属箔到金属球
  • 8. (2021九上·灌阳期末) 如图所示,把一束丝线一端扎紧,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丝线张开了。这是因为(   )

    A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 摩擦创造了电荷
  • 9. (2021九上·东莞期末)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 . 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失去电子 C .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 D .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 10. (2021九上·滦州期中)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 B . 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 C . 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 D . 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
二、填空题
  • 11. (2021九上·高要期末) 如图所示,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实验,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相互吸引的是图,(选填“甲”、“乙”或“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选填“强”或“弱”),在摩擦过程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 12. (2021九上·大化期末)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 电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 
  • 13. (2021九上·崆峒期末) 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小球A,小球B。(均选填“一定带正电”、“一定带负电”或“可能不带电”)。

  • 14. (2021九上·永吉期末) 有些绒毛玩具的外衣是采用“静电植绒”技术制作的:事先给布面上涂上带电的胶,再给绒毛带上电,绒毛就会飞向胶布,这是因为胶布和绒毛上带异种电荷互相,如果绒毛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则说明绒毛带的是电荷。
  • 15. (2021九上·临江期末) 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越梳越蓬松,是因为头发带上种电荷而相互,此时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头发,头发被吸引,说明头发带电荷。
  • 16. (2021九上·兴平期中)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用玻璃棒去靠近细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用丝绸靠近该小球,小球仍然被吸引,则小球 电(选填“带”或“不带”)。玻璃棒带的这种性质的电荷,是因为它 了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夏天雷雨天气,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 现象。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 
  • 17. (2021九上·招远期中) 如图所示,将玻璃板放在两本书之上,下方放一些小纸屑,用丝绸在玻璃板上反复摩擦,小纸屑就会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摩擦后的玻璃板能小纸屑,小纸屑与玻璃板接触后,带上同种电荷,又互相排斥。这一实验,适宜在(选填“干燥”或“潮湿”)环境下进行。

  • 18. (2021九上·和平期中) 如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研究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研究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树脂

    1. (1) 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将带电.(正/负)
    2. (2) 木棉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强/弱)
    3. (3) 由表中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能/不能)
  • 19. (2021九上·通州期中)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这是由于两片金属箔带有种电荷,相互而张开。 

  • 20. (2021九上·秦皇岛期中) 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将带电荷,将玻璃棒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填排斥或吸引)。用久的风扇叶上布满灰尘主要是由于风扇旋转与空气发生现象,验电器的原理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