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凉山州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理综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8-22 浏览次数:2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有很多的发明创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京冬奥会礼服内胆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烯烃类物质 B . “天机芯”是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电脑芯片,其主要成分和光导纤维相同 C . 我国唐代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就记载种桑养蚕之法,蚕丝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 D . 《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萝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说明石碱的主要成分为K2CO3
  • 2. 紫草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主要成分紫草素的结构如图。下列关于紫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紫草素能消耗3mol NaOH B . 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 . 分子式为C16H16O5
  •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lO-+H2O+CO2=+HClO B . 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2+16H+=2Mn2++10CO2↑+8H2O C . 、Cu2+、CH3COO-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D . 标准状态下,22.4L Cl2通入水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4. 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的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在强碱性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发生反应:3+2CO2=2+MnO2↓+2 , 当溶液的pH值达到10~11之间时,即停止通CO2 , 然后把溶液加热,趁热用砂芯漏斗抽滤,滤去MnO2残渣,即可制得KMnO4 , 下列用CO2与K2MnO4制备KMnO4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装置甲制取CO2 B . 用装置乙除去CO2中的HCl C . 用装置丙使K2MnO4转化成KMnO4 D . 用装置丁分离出溶液中的MnO2
  • 5.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Z同主族,Y、Z的原子序数分别是W、X的2倍,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 .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X>Y B . 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相邻同族元素的高 C . 一定条件下,Y单质在空气中点燃可生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D . 高温下W单质与Z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则非金属性:W>Z
  • 6. 如图是利用KCl、NaNO3为原料制取KNO3和NaCl的电化学装置,A、C代表不同类别的选择性离子通过膜,M、N为电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 B . 该装置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N,电极M流向电极a C . 电解总反应:KCl+NaNO3KNO3+NaCl D . 可以用纯铜作为M电极的材料
  • 7. 25℃时,向20mL0.5mol·L-1的弱碱(MOH)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25mol·L-1的盐酸,溶液中和溶液的pOH[pOH=-lg c(OH-)]随中和率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中和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时,<1 B . b点时,c(M+)>c(Cl-)>c(H+)>c(OH-) C . c点时,2c(M+)+c(MOH)+c(H+)<3c(Cl-)+c(OH-) D . d点对应的溶液中升高温度pOH值一定增大
二、非选择题
  • 8. 实验室以铬酸为氧化剂将环己醇氧化以制备环己酮,反应原理如下:

    3+Na2Cr2O7+4H2SO4→3+Cr2(SO4)3+Na2SO4+7H2O

    主要反应试剂及物理常数: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溶解度

    乙醇

    乙醚

    环己醇

    100

    160.9

    可溶

    可溶

    可溶

    环己酮

    98

    155.7

    易溶

    易溶

    微溶

    已知:环己酮可被铬酸进一步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配制铬酸氧化剂时,称取约10.5g重铬酸钠溶于60mL水中,然后量取9.0mL浓硫酸,将,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铬酸氧化剂溶液。
    2. (2) 将10.5mL(10.0g)环己醇加入250mL三颈烧瓶,将铬酸氧化剂一次性加入,反应液温度迅速升高,这说明;以冰水浴控制反应温度在50℃左右,原因是
    3. (3) 磁力搅拌反应15min,加入50mL NaHSO3溶液,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取处理后的反应液以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描述现象),即可说明该步操作已达目的。
    4. (4) 处理后的反应液中加入60mL水,经简单水蒸气蒸馏后得馏出液,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使有机物溶解度大大降低,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填仪器名称),静置分层。
    5. (5) 将有机层分出并转移至蒸馏烧瓶,蒸馏并收集155℃左右的馏分,蒸馏操作时采用空气冷凝(即冷凝管中不通冷凝水),原因是
    6. (6) 产品经干燥、称重,产量7.0g,计算产率为%(保留一位小数)。
  • 9. 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银、镍、铬等,工业上以泥磷(主要含有P4和少量CaO、Fe2O3、Al2O3、CaCl2等)为原料制备NaH2PO2·H2O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1)P4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次磷酸盐和PH3;(2)具有极强的还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次磷酸(H3PO2)为一元酸,则NaH2PO2(填“正盐”或“酸式盐”)。
    2. (2) 写出P4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尾气中的pH3可被NaClO氧化为NaH2PO2 , 氧化1mol PH3需要NaClOg。
    4. (4) 滤渣1主要含有;通入CO2调节pH后会得到两种沉淀,分别是,写出生成其中一种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 (5) 净化时加入Ag2SO4溶液等用以除去其中的Cl- , 原理是,加入Ag2SO4过多会使产率降低,原因是
  • 10. 全球变暖是人类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随着石油、煤炭、木材等含“碳”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越来越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刻不容缓。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二氧化碳可催化加氢以制备甲醇:CO2(g)+3H2(g)CH3OH(g)+H2O(l)。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甲醇(液态)的燃烧热为725.8kJ/mol,1mol液态甲醇转变为气态需吸热35.5kJ,计算以上甲醇制备反应的ΔH=
    2. (2) 当二氧化碳和氢气起始投料比n(CO2):n(H2)=1:2时,在0.5MPa、2.5MPa、5MPa压强下,H2.的平衡转化率α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则反应在0.5MPa,550℃时的α=,判断的依据是,影响α的因素有(答出一点即可)。

    3. (3) 将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为0.2mol CO2(g),0.6mol H2(g)和0.1mol N2(g)通入反应器,按(1)中的反应原理,在温度T,恒定压强为p的条件下反应,平衡时若H2的转化率为50%,则CH3OH(g)的压强为,平衡常数Kp=(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4. (4)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科学家设计了CO2熔盐捕获与电化学转化装置,原理如下图所示:

      则b为电源极(填“正”或“负"),电路中转移0.4mol电子可捕获CO2的体积(标况下)为L。

  • 11. 氮是地球上极为丰富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氮化锂(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
    2. (2) 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一种生物碱,结构简式如图:

      其构成元素(H元素除外)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胸腺嘧啶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比值为

    3. (3) 叠氮化钠(NaN3)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药剂,3mol叠氮化钠受撞击会生成4mol氮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叠氮酸根()的一种等电子体
    4. (4) (CH3)3NH+可形成离子液体,阳离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阴离子的几何构型为,阴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
    5. (5) 已知X+中所有电子刚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N3-形成的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X的元素符号是,若棱上的X+与N3-相互接触,r(X+)=a,r(N3-)=b,则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列出计算式)。

  • 12. 对艾滋病进行化疗,通常采用逆转录酶抑制HIV蛋白酶作用的机制,但易产生抗药性,近年来,一类基于双四氢呋喃配体的HIV抑制剂被设计合成,具有很好的抗HIV病毒活性,此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产物M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2. (2) 写出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有机反应类型)。
    3. (3) 物质B(填“可以”或“不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mol物质B最多可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4. (4) 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复分解反应,烯烃之间也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原理如下:

      物质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物质D为(写物质名称),写出物质C的结构简式

    5. (5) 物质M的一氯代物共有种(羟基氢原子不被取代,不考虑立体异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