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年中考历史结业模拟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10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 1. (2018·聊城) 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2. 小明刚刚转学到新班级,在自我介绍的时候,他说:“我的姓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请问小明的姓是( )
    A . B . C . D .
  • 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一思想所属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 . 儒家学派 B . 道家学派 C . 法家学派 D . 墨家学派
  • 4. 《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看,这句话主要是指秦朝(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焚书坑儒 C . 统一货币 D . 建立统一国家和确立中央集权制
  • 5. 下列不是玄奘与鉴真的相同之处的是(   )
    A . 都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 . 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 . 都求取佛经精义 D . 都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 6.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速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其中促进了远洋航行和美洲的“发现”的发明是(   )
    A . 印刷 B . 火药 C . 造纸术 D . 指南针
  • 7.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有(   )

    ①建立了蒙古政权    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

    ③灭掉西夏政权    ④建立行省制度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 8.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1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政治统治开明 C . 城市经济活跃 D . 民族交融加强
  • 9. (2021六下·肇源期末)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项工程的赞颂(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唐都长安
  • 10. “自秦以来,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宋。(   )
    A . 统一文字 B . 独尊儒术 C . 创立科举“ D . 重文轻武
  • 11.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盛世景象的是(   )
    A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12. 元朝时期,许多来自阿拉伯、波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 藏族 B . 满族 C . 回族 D . 白族
  • 13. “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 . 郑和下西洋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 . 郑和是传播和平的使者,他传播的是“以和为贵”“四海一家”的中华文明 C .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D .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 14. 以下能佐证“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论的史实有(   )

    ①中国组织远征军赴缅甸作战

    ②美军在中途岛对日军作战

    ③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本军力

    ④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17·岳阳) 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 . 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 .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 . 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 1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 . 戊戌变法——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C . 辛亥革命——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D . 新化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 17. 帝国主义各国很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至极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错综复杂,它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与这一情况有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8. 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画。此画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 . 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19. 某班学生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的探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包括(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相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拍摄的实况录像和照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40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
    A . 厦门 B . 汕头 C . 上海 D . 珠海
  • 21.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了创新性的措施是(   )
    A . 没收资本家财产 B . 赎买政策 C . 国家直接占有生产资料 D . 发展合作社
  • 22. 下列各项中有一处错误,它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 B . 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 .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中共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2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者之间的共同点(   )
    A . 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 .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 都是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 D . 都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 24. (2021八下·灌阳期末)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的科学家是(   )
    A . 杨利伟 B . 钱学森 C . 邓稼先 D . 袁隆平
  • 2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 . 坚持和平共处独立的外交政策 C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 26.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舞,阿尔巴尼亚代表则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 .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B . 1955年的万隆会议 C .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 .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 27. 根据“小聚居”“建立自治区”“平等”“共同繁荣”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 . 祖国统一 B . 国防建设 C . 民族团结 D .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
  • 28.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
    A . 金字塔的国度 B . 种姓制度的产生 C . 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D . 《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
  • 29.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月27日颁布了针对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七国公民的“禁令”,严重伤害了各国公民的宗教信仰。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七国公民主要信仰(   )
    A . 道教 B . 佛教 C . 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
  • 30. 雅典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
    A . 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B . 斯巴达克时期 C . 屋大维时期 D . 凯撒时期
  • 31. 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开始于公元前73年的一次奴隶起义。这次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   )
    A . 罗马共和国 B . 雅典城邦 C . 古埃及王国 D . 罗马帝国
  • 32. (2014·南京) 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对此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 . 开始时间:18世纪 B . 代表人物:伏尔泰 C .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D . 实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3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它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根本原因是(   )
    A . 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 文艺复兴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C . 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D . 殖民掠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4. 近代化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法治取代人治。《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法治精神,它是(   )
    A . 限制王权 B . 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C . 反对殖民统治 D .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35.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 凯伊发明飞梭 B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 .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 斯蒂芬森发明火车
  • 36. “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的科学依据是(   )
    A .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B .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思想
  • 37. (2019·大连) “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1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 . 废藩置县 B . 提倡文明开化 C . 殖产兴业 D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38. 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是由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规定( )
    A .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 . 农奴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 . 地主不许干涉农奴的生活
  • 39.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 . 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 .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40. 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 B .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 . 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 标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
  • 41. 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32%。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   )
    A . 直接发放救济物资 B . 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C . 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42.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A . 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势 B . 加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 . 敦促了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D .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 43. (2019·贵港) 近年来,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世界各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 政治多极化 B . 网络信息化 C . 经济全球化 D . 利益一体化
  • 44. 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   )
    A .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 B . 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 D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 45. 丘吉尔在《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后来欧洲国家为此成立了( )
    A . 亚太经合组织 B . 欧洲联盟 C . 世界贸易组织 D . 北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每空1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